回覆列表
  • 1 # 活得難為情

    有些問題問得太離譜有點小生氣,本想回敬幾句,寫了幾句氣就消了,別人問問題是別人的事,回不回答是自己的事,所以就刪了。

  • 2 # 首城茶客

    這是正常的,沒什麼特別的心態。因為答問或評論,有時準備不充分,考慮不周全,倉促間回答或評論則難免會跑題,或措詞不當,或答非所問,這又往往是在發出後再檢查時才發現,於是就只好忍痛刪除。能這樣做的創作者,正是對自己的文章和讀者高度負責的表現。

  • 3 # 夜空下的星星7923

    回答評論的時候已經寫好卻又刪掉了,最後放棄回答的什麼心態?首先,有可能是認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度不夠深刻,得不到廣大網友的認可和稱讚。其次,認為自己寫的回答不夠全面,深怕眾多網友批評。總之,自己認為不夠理想就刪掉了,以免被別人批評議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 4 # 暖男陳開義

    簡單的說就是自己準備還不夠充分,自己對要回答表答的內容不滿意,缺少足夠的自信,這樣的感覺可能很多人都有,書讀多了,見識多了,回答多了,信心就來了,水平就會越來越高了。

  • 5 # 真樵

    估計、可能、也許吧,不少人曾經有過你這樣的經歷。

    究其原因應該不外乎,看似問答題不難,但一經入手進入主題倒覺得難以勝任。二是一肚子話正好應了題主的心思,能共鳴,但一經寫出來左看右看不合適,太直白傷害別人,太隱諱又怕說不明白。三是網上說話肯定不像私下聊天,不可盡言,不可毫無顧忌,分寸難握。四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文字修養欠功夫,萬一說的漏洞百出,豈不讓其他老師或閱讀者恥笑?

  • 6 # 老馬286605874

    有時感覺吃題不透,答案文不對題。

    有時感覺答案模糊,無所適從。

    有時怕傷了別人,欲言又止。

    有時純是政治避談。

    ——低端的文化,知識的匱乏,短淺的目光,階級的障礙,懼權的心理。

    只適用於本人,無心傷害他人。

  • 7 # 浪漫的思想者

    我也有過這種情況,只說說當時自己的心態。就是辛棄疾當時題壁醜奴兒時候的心態,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最怕的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