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題浮羅

    通常外甥是指姐姐或者妹妹的兒子,但是某些地區在口頭上稱自己的外孫為外甥,這就純粹是方言的問題了。

    眾所周知,中國地大物博,往往不同地區的方言不同,能聽懂還好,很多甚至就相當於外國語了,有些地方是省與省之間方言不同,有些地方是市與市之間,有些地方縣與縣之間都聽不懂,更有甚者隔一座山方言都有區別。

    因此,對於這樣一些稱謂與自己本地的說法不同,或者說與我們書面上的說法不同的,往大了說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或者習俗,我們都要包容的去看,站到文化的高度去看,不能以自我的理解去看。

  • 2 # 青山不老

    外孫是我姑娘的孩子叫外甥把我叫爺爺,處甥是我姐妹的孩了叫我舅舅,不一樣的輩分。別的地方怎麼叫,是不是一樣不知道。

  • 3 # 慎獨文化

    簡單區別:

    外孫(孫子)——外公外婆(爺爺奶奶)

    外甥(侄子)——舅舅姨媽(叔伯姑嬸)

  • 4 # 甲大深圳

    回答:為什麼總有人稱外孫為外甥?是地區文化問題嗎?

    你好!我們老家河北唐山,就稱外孫是外甥。

    尤其是農村,姥爺、姥姥、舅舅、妗子、姨、姨夫,對姑娘生的男孩兒,都叫外甥。

    當時流傳著一個故事:爺爺帶著孫子和外甥去河邊洗澡。爺爺一下跳進水裡,結果孫子哭著大喊:我爺爺死了!

    外甥卻說:我爺爺在家呢。

    然後爺爺出來,抱著孫子就走了,把外甥留在原地。

    之前都是當笑話來聽的,其實這也反映了有些人,重男輕女的思想。

    那個年代生的孩子多,而且都以有兒子為榮。

    “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在一些人的眼裡,女人生的孩子,隨了丈夫的姓,就是外人了。

    “甥”不是“孫”的意思,只是表示外嫁女人生的是男孩兒。

    後來隨著觀念的轉變,就逐漸的也有人把外甥,叫外孫了。

    有朋友說不是地區文化,但它反映了一種文化變遷。你認為呢?

  • 5 # 月淡風青

    外甥在古代是就是不統一的。

    古代典籍中,“外甥”大部分意思都是“姐或妹的子女”。但是漢代的毛亨、毛萇為詩經做注是外孫。

    《詩•齊風•猗嗟》:儀既成兮,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毛傳曰,外孫曰甥,鄭箋雲,拒時人言,齊侯之子。

    二毛的傳註釋是外孫,東漢的鄭玄贊同了二毛的看法,還做了註釋:這裡說的是齊侯的兒子。

    毛傳和鄭箋是註釋《詩經》的權威讀本。而且解釋的合情合理。不可推翻。

    可是話說回來,把外甥解釋成外孫僅此一家。其他都都是和舅舅相對的那種解釋。外甥在古代典籍中常見。意思只有一個。可是這些典籍中並沒有西漢之前的。

    也就是說,可能西漢之前,在大毛公和小毛公所在的西漢,外甥指的是外孫。後來就隱藏到方言中了。

    為了表示敬意,造成了意思的含混不清。

    尤其是在稱謂方面。比如叔、姑、舅、姨。這四個稱謂,本來是稱呼長一輩人用的。為了表示敬意,衍生出了新的意思。有的地方加個“小”字,有的地方連“小”字也省略了。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新嫁娘詞》 王建)

    姑是婆婆,小姑就晚了一輩。

    潘金蓮稱呼武松,就是“叔叔”。連“小”字也省略了。

    “姨”和“舅”,大家都習慣了用“大姨子”或“大舅哥”來區別輩分。

    有些地方,在“姑”前加個"老"字,就長了一輩。老姑就是爸爸的姑姑。老孃就是媽媽的娘。明白就好。

    大部分地區說道外甥就是指姐或妹的子女。只有少數地方還保留著以前的稱呼習慣。用外甥指外孫。入鄉隨俗,沒有對錯之分。習慣就好。

  • 6 # 相遇是緣58617

    這是一種稱呼,用於區分人,也可以說成是親屬身份程式碼,外甥與外孫是姥爺與舅舅的專利,姥爺稱外孫,舅舅稱外甥,與輩分有關係,不是誰想怎麼稱呼怎麼稱呼,俗語說:沒親別叫舅舅,叫舅舅就捱揍,

  • 7 # 景陽師

    晉中呂梁太原地區不分外孫和外甥,統統都叫外(思)子。小時候知識不多跟人說順了口。

    後來才慢慢悟出來兩種稱謂的不同。姥爺姥娘(外爺外婆)稱女兒的子女是外孫(外家的孫子)。舅舅姨姨稱姐妹的子女是外甥。

    老輩人遺留下來的習慣不是短時間可以改變的。只能說是風俗,跟文化沒太大的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覺得家務活永遠都是幹不完的,但是不幹的話心裡又老惦記著,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