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心前行的carina
-
2 # 爾雅休養札記
在中國家庭中,爸爸們往往扮演的是社會性角色,在外奮鬥掙錢,而媽媽們則擔負了更多的家庭教育的責任。
“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是一個缺位的爸爸、一個焦慮的媽媽和一個崩潰的孩子。”網路上流傳的“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都是對這種現象的吐槽。
工作、家務和教育子女,以及父教的缺失,讓很多媽媽焦慮抓狂,這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而且會影響到家庭的和諧。
完美的家庭教育是需要父親和母親共同參與的,因為父母雙方對孩子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家庭教育缺少父親的參與,或者父母的家庭角色錯位,就會造成孩子人格上的不完整,進而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釋放自己的父格植入勇敢父愛如山,父親的形象就是力量。孩子的勇敢特質主要來自於父親,雖然母親也能給孩子植入勇敢,但效果遠遠不如父親。
父親們要經常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打籃球、踢足球、爬山等,在這些挑戰性的運動中,告訴孩子們人生的道理,教會孩子們勇敢的意義,鼓勵孩子們不斷嘗試新事物。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父親也可以教育孩子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犯了錯誤要勇於承認,做一個勇敢、有擔當的人。
很多父親總是說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或者感覺陪孩子很無聊,其實這些都是在找藉口逃避自己做父親的責任。
“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的梁啟超家,你是不是很羨慕?革命家梁啟超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但對於九個孩子的教育,他從沒有說過沒時間,反而對每一個孩子的事都關懷備至。
面對這樣的“超級老爸”,作為父親的你是否感到汗顏呢?
執行監管母親對於孩子的監管常常是“這也不能幹”“那也不能幹”,生生扼殺掉了孩子的探索欲和創造力。
心很大的父親們對孩子的監管則往往比較“放縱”,他們能放手讓孩子去探索與冒險,獨立去嘗試著解決問題,挑戰更高難度的事情,充分釋放孩子的天性。
同時,父親在監管中會制定比較嚴格的規則,並確定階段性的目標,督促和指導孩子執行。
家庭中的監管者角色應該由父親來擔任,如果母親來做監管者,會讓孩子感受不到母親的慈愛和溫柔,也感受不到父親帶來的規則感和目標感。
記得小時候我想學騎腳踏車,是那種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成人腳踏車,媽媽認為不安全,堅決不同意,我感到非常失望。
可是爸爸卻很支援我,並制定了每天的練習計劃和目標效果,告訴我不要急功近利,要穩紮穩打。這段經歷對我的人生產生了很大影響,也是我心中十分美好和溫暖的回憶。
做回母親真實的樣子表達溫柔女性的溫柔似水,更喜歡親近孩子,母親的形象也一直是溫暖、慈愛和善解人意。
從十月懷胎開始,母親便是與孩子相處最久的人,所謂母子連心,孩子很輕易就可以感受到母親的愛,對母親更為依賴和信任。
然而現實生活中,由於父教的缺失,很多母親代替父親擔任起了監管者的角色,動不動就對孩子說教、大吼,像一塊堅硬的水泥,讓孩子感覺很受傷,很沒有安全感。
如果母親的性格很強勢、情緒暴躁易怒,那麼很容易會把這種性格和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把孩子複製成另一個自己。
母親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平定自己的情緒。當你想要發火的時候,照一照鏡子,看看此刻的你是不是面目猙獰,是不是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母親應該表現得溫柔而堅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但在原則問題上不能縱容。讓孩子在明白道理的同時,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慈愛。
表揚鼓勵孩子在心理上是很依賴母親的,也很在意母親對自己的看法。可是很多母親總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以此來羞辱、貶低自己的孩子。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恥而後勇,然而由於得不到母親的認可,卻讓孩子感到更加失落和沮喪,很容易使孩子對自己、對生活失去信心。
在孩子前進的路上,母親應該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動力,成為他們信心的源泉。
平時,母親要積極、適度地對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進行表揚,對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要多鼓勵,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支援孩子勇敢地面對問題。
父母應該保持步調一致,對同一件事,要採取同樣的態度,一起表揚和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
3 # 寒石冷月
想培養出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並不容易,有時真帶有偶然性,因為有太多不可預知的因素在左右著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偶爾中也必定會帶有必然,這就是父母的育兒觀念和家庭環境帶給孩子深刻的影響,特別是父母的言傳身教起著決定作用。
一、擁有現代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長,必會先強化自己的綜合素質與修養。
這些年我從事家庭教育工作,接觸過國內外很多家長,不管是高學歷的,還是低學歷的;不管是富裕家庭,還是普通收入階層。凡是孩子擁有優秀成績的,你去觀察這些家長他們都會自己的獨特的育兒理念,同時在人格方面都會有獨特的魅力。優秀父母身上往往散發出一種特別的氣質,那就是他們的素質與修養往往與眾不同,少了浮躁,多了淡定;少了功利心,多了堅持自我。正如有些家長講,我沒有多大能力,只是愛學習,當孩子看到我在學習時,他(她)都不好意思玩兒,我就這樣帶動孩子學習的。
二、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良好習慣與品性的人,以節奏帶動孩子的生活。
如果你有機會走入成績優秀孩子的家庭裡,你會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在這個家庭裡有生活作息時間表,父母與孩子都自覺地遵守作息規律。父母和孩子都用溫和的語氣說話,每個人都彼此尊重對方,很少能聽到父母的指責,也少有看到孩子無理取鬧。如果你問家長,在你的家裡是否家庭規則時,他們會告訴你,我們家裡有家規,並且每個人都在自覺遵守。瞧,秩序、節奏、規則、心態,都非常好,才會讓孩子在一個有良子秩序的家庭環境中開心地生活與學習,父母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帶著孩子的節奏。
三、優秀父母是情緒管理大師,他們能夠和孩子在相處中隨時展現自己的積極情緒。
優秀父母往往是心態成熟的人,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心態都特別平和,不會因為孩子犯點小錯就大加指責,而是在孩子犯錯後,微笑著去啟發和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起正確的認知和分辨力。透過手把手教孩子正確做事和思考的方法步驟,讓孩子知道以後該怎樣合理去做事。父母的出色情緒管理恰是言傳身教最難的修養課,需要透過不斷學習,和不斷領悟育兒的真諦才能達到這種高層境界。一旦達到了,父母就會每天面對孩子時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讓孩子在一個豁達寬容和不斷得到激勵的環境中成長。
四、孩子優秀的成績並不純粹靠學校老師,而是家長從孩子早期教育就開始重培養。
我曾經和一位學霸媽媽聊天,我問她孩子為什麼學業成績這麼出色?她說,其實我的觀點是充分打好孩子早期教育的基礎,花大量時間去做好親子陪伴,讓孩子擁有穩定的心理安全感,把早期閱讀和識字興趣培養,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學習。始終把培養孩子樂觀自信的性格做為重點,因為我知道孩子擁有良好的習慣與品質,再加上出色的思維能力培養,才會擁有優秀的成績。細琢磨這位媽媽的話,頗有道理,她完全是以孩子為核心,去專注於培養,重在把孩子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好,這樣的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從優秀起步,在以後的學習之路上,始終保持優秀。
五、優秀是一種氣質,是一種好習慣的體現,關乎孩子的自尊心與上進心培養。
很多家長可能對我說優秀是一種氣質感到困惑,優秀氣質是什麼呢?其實就是靠家長的言傳身教給孩子的深刻影響,那是一種超乎尋常的自信,不是盲目效仿別人怎麼教育孩子,更不是盲從於別人給孩子報過什麼興趣班和輔導班,而是專注於培養孩子的獨立做事能力,遇事有主見有計劃並講究完整性的能力,有很好的時間管理能力,不會輕易被吃喝玩所誘惑的能力。如此說來,作為一種優秀氣質,就是始終堅持好習慣的結果。而這些都需要家長恪守他們內心的所遵從的家庭規則,絕不會隨意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懶惰行為。家長自尊心與上進心對孩子的影響是深刻的,長遠的,請謹記這點。
六、優秀父母不是給孩子當保姆,而是給孩子當生活教練,讓孩子成為真正的大寫人。
如果細觀察一些學業成績優秀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動手和動腦能力特別強,這些出色的能力是怎麼來的呢?完全靠父母的培養。對家長來說,他們始終給自己做好定位,即努力做一個好的生活教練,教孩子學會獨立生活的基本技能,然後把屬於孩子自己的事交給孩子獨立去完成。當孩子生活中始終把各項事都做的很到位時,實際上孩子的生活習慣養成就成功了。而孩子在生活習慣養成的同時,父母經常肯定、讚美、鼓勵孩子時,會讓孩子更樂於去努力做好。可以說,獨立生活能力越強的孩子,動腦思考的能力越強,在情感品質方面發展越出色,這樣的孩子接受新事物能力強,敢於嘗試,在嘗試中不斷去探索和領悟,會把思維發展推向一個新高度。
-
4 # 毫米
培養出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僅依靠言傳身教,應該還不夠吧。或者說,這對家長本身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即使有人分享這樣的經驗,對大多數家長來說,也沒有多少意義。
我們都是芸芸眾生,我們身上,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誠然,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願意學習並改變,自己也能獲得成長。但這畢竟很難,先做好自己,然後去影響孩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們並不能等。
因而,我是沒有資格現身說法的。但我的同事,劉老師,一位四十歲的女性,她卻有這樣的資格。
劉老師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已經讀大二了。小的是兒子,今年讀初三。我清楚地記得,那年她女兒高考,考了666分,非常吉祥的數字。最終選擇了華中科技大學。
她的兒子,在我們學校讀到初二,被華師一附中提前錄取了。在我校就讀的時候,全年級十三個班,九百多人,很少跌出前三名。事實上,只要不是第一名,劉老師就不開心,覺得兒子沒考好。
孩子成績好,將來有出息,這是最值得驕傲的事。大家都很羨慕劉老師,自然也免不了向她取經。
一般人認為,教師的孩子,普遍學習成績好。因為他們懂得教育規律,有能力輔導孩子,也有機會為孩子選擇更好的學校和老師。
這種說法,也不能說不對,但劉老師卻不認可。她說,教育這兩個孩子,她只用了兩個字。
一個字是“嚴”,即高標準,嚴要求。另一個字是“放”,該放手時就放手,不把孩子管得太死。
從孩子生下來只有幾個月,還在喝牛奶的時候,她就對孩子非常嚴格。如果孩子不好好喝牛奶,只要不是健康問題,她決不遷就孩子。不喝,就讓餓著,餓得狠了,自然就會喝。
學步的時候,也是這樣,剛能走,就放手,也不用什麼學步帶,跌倒了,讓自己爬起來。只要不把孩子放置在危險的地方,儘管狠心點,這樣孩子很快就學會了走路。
別人的孩子上小學,都是父母接送。她的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是自己走路上學和回家。當然,她家離學校比較近,一路上也安全。如果沒有條件,不可盲目模仿。
女兒上大學,也是自己去的,劉老師倆口子沒送。不是不想送,是女兒不讓他們送。女兒說:“這麼大了,去上學還送,沒必要吧?”
女兒十二三歲的時候,什麼家務活都幹,包括洗衣服、拖地、做飯。
至於學習成績,劉老師說,一般情況下,她只對孩子提出明確要求,給孩子確定一個目標。除非是真正無法解決的問題,她不會插手。
孩子做作業遇到了難題,與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她不會講解,而是要求孩子自己反覆閱讀教材,自己想辦法解決。解決了,才許去睡覺。
因為從小放手慣了,孩子也不依賴父母,遇到困難,總是自己想辦法。這樣,孩子的能力就得以提高。
劉老師說,她這是懶辦法。其實,根本不是。教育孩子的理念,我們多少都懂一些。最難的,不是為孩子付出多少時間與汗水,而是一以貫之地堅持做好一件事。
引導而不是扶持,放手而不是代勞,需要很多耐心。那些每晚輔導孩子的家長,看起來特別辛苦、付出很多。實際上,這是用身體的勤勞,掩蓋意志的懶惰。
你給孩子把題目講清楚,是代替孩子思考。久而久之,他就失去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他的上限,也許就是你的上限。
只要逼著他自己去思考、去解決,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能力才能得以生長。
這不但需要耐心,還需要堅強的意志。孩子都是父母心頭肉,真要狠下心來,讓他跌得臉青鼻腫,並沒有那麼容易做到。
劉老師做到了。言傳身教方面,同樣也做到了。這麼多年來,她不打麻將,也沒有別的不良嗜好,一心一意操持好自己的家。工作上,也特別上進、努力。
二十年前,劉老師師範畢業,交了一筆上崗費,教育局給她分配了工作。可是後來有了新政策,她那一批人,必須重新透過人事招考,才能入編。當時,劉老師教的是英語,但她所學的專業卻是語文,按規定,她只能報考語文教師崗位。因為業務生疏,她失敗了。
離崗後,劉老師抓住時機生了二胎。同時努力複習,在下一輪招考中,順利考到了編制。在學校,她是教學骨幹、最優秀的班主任之一。她的嚴謹認真,在同事中有口皆碑。
正是她的這些特質,影響到兩個孩子,特別獨立自主,有探索精神,有極強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最終兩個孩子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
5 # 教育微談
法華人文主義作家、思想家蒙田曾說過這樣的話“對孩子的教育,是人類最難,也是最重要的事情”。為什麼說教育孩子很難呢?
為什麼教育孩子很難呢,原因有兩點:
1.很多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
現在各行各業上崗都需要考取相應的資格證,但唯獨作為父母是不需要任何證件的。年齡達到法定結婚年齡,生理上不存在問題,那麼生育孩子,對我們來說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2.我們知道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但仍然教育不好孩子。
我們學習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但在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不會聽我們的話,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也不是很順暢。
那麼面對這兩個問題,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解決呢?我想辦法只有一個,就是作為父母的我們不斷的去學習,去學習教育孩子的科學性,同時也要學習教育孩子的藝術性。
那個“不懂球的胖子”劉國良的大女兒劉宇婕,在2018年7月22日,世紀之星青少年Golf錦標賽中,贏得女子組8歲及8歲以下組別的冠軍。
我想劉國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是有其獨到之處的。對於教育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必然是有相當程度的把握的。
關於言傳身教。1.身教大於言傳。
首先言傳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言傳,一部分身教,而且是身教大於言傳。在教育孩子方面,如果言傳的效率是1,那麼身教的效率至少是10,就言傳身教而言,作為父母更應該關注身教,身教是對孩子直接起示範作用。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談到言傳身教的時候,有講過他家孝順老人的事例,他家好不容易弄到一個指標,買到一臺黑白電視機後,直接就送到孩子爺爺奶奶家。
畫畫的啊,鄭淵潔這樣做做,直接以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孝順父母,孩子長大後自然會像自己孝順父母一樣,孝順自己。
2.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優秀,那麼言傳身教是可以的。
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優秀,那麼言傳身教是可以的。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優秀,那麼言傳身教對於父母來說只是一個基礎,要想使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父母需要更高層次的拔高。老馬高考的時候考了一個二本,為了能讓自己的兒子小馬進入211、985,老馬在教育小馬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拔高自己,提升自己。科學培養孩子也遵從“二八定律”。在培養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如果父母能夠解決了孩子的學習動力問題,讓孩子能夠主動學習,樂於學習,那麼孩子在“會學”方面就不會存在很大的問題。
反過來,如果孩子的學習慾望沒有被激發出來,從根本上缺乏學習的動力,那麼家長即使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去解決會學的問題,對於孩子的學習,也不會有太大的益處的。
用二八定律來描述這種情況,那就是如果家長用80%的心思解決了孩子想學的問題,那麼家長以後只需花20%的精力,去指點孩子“會學”的問題。如果家長沒有解決好孩子想學的問題,那麼意味著家長必須花80%的時間和精力,跟孩子在“會學”的問題上不斷的周旋。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掌握教育的科學性以及藝術性,透過支援武裝,提升自己的水平,進而主動去解決孩子學習的動力問題,那麼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就不會太大。即使有問題在,父母的指引下,孩子也會順利的把問題解決。 -
6 # 跟奶爸學英語
子女教育問題已經成為幾乎每一位父母最為關心的話題(是的沒有之一)。
大家現在都已經基本認同了教育的重要性,就連在我老家河北農村,村裡上小學的孩子很多都去縣城上了,都知道那裡是重點小學教的好,將來可以上個好中學,考個好大學。
重點學校固然重要,但是孩子上了重點對家長來說就萬事大吉,可以不管不顧了嗎?當然不是,還需要我們的父母言傳身教,用科學的方法才能培養出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
那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所謂言傳身教,顧名思義: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指行動起模範作用。我們都說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啟蒙老師,孩子剛出生,一張白紙,你做什麼他就跟你學,他最初的學習就是模仿。
那要想培養出成績優秀的孩子有哪些科學的方法呢?第一我認為首先要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
比如下面這個:
為什麼要一個表?列起來其實很簡單但是關鍵是要執行,而且父母也要執行!比如這裡要求孩子7:30起床,那你家長能睡懶覺不起嗎?我們知道很多年輕人是有“晚睡晚起”的好習慣的,做了父母有了孩子,你早晨睡懶覺,還要求孩子早起,他會怎麼想?他會認為你都做不到我憑什麼要做到?結果他就不會聽你的,即使做了也是極不情願,起不到教育的目的。所以以身作則極為重要。我建議父母也為自己做一個作息時刻表。
還有最重要的要嚴格執行。它另一個好處是你再要求孩子有了依據。你看我們定的時刻表現在應該做什麼什麼了,這樣孩子就不會有什麼異議了。
第二 制定一個家庭行為規範
小學生家庭行為規範細則一、主動學習意識1、放學回家,認真仔細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不讓大人催促和訓斥,不讓家長陪學。寫完作業,從頭到尾至少檢查一遍。發現錯誤,及時更正。2、學習目的明確,有主動性。心往學習上想,勁往學習上使,有積極的學習心態。3、注重和小朋友交流學習方法和經驗。4、經常向家長彙報在校表現、成績和不足,細心聽從大人教誨。5、養成課外多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邊讀邊記,拓寬知識面。一、自理自律意識1、作業做完後,整理好文具。玩具不玩時,要放在原來的位置。2、學會自己穿衣。整理好自己的衣物、文具,不亂扔亂放。3、 看電視、玩手機必須徵得大人同意。4、 在朋友家做客時要保持安靜,不亂跑,不吵鬧,不在沙發上滾爬,不亂扒東西。5、 幫助大人乾點力所能及的工作,從中學會一些生活知識。6、 跟大人去超市,想要什麼東西時,要徵得大人同意,不能強求,更不能哭鬧撒潑。這是引用的一個網上的小學生家庭行為規範細則的一部分,我認為原則就是越具體越好,這樣實際指導性更強。有了守則的好處是什麼呢?就像在社會中有法律,在家裡,制訂了這些條款,那再發生了裡面列舉的問題就要按照裡面說的做,這樣明確了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哪些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他自己也會很容易學到很多道理。
第三點,培育優秀的孩子首先把自己培育成優秀的父母。
有個笑話,父親問兒子,“你知道嗎?林肯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孩子。”兒子誠實回答,“是的,爸爸,這一點我知道。但你知道嗎?林肯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已經是總統了!”很多時候我們的家長就是這樣要求孩子的,想把自己沒有完成的理想透過孩子來實現。
這裡我想到有人為父母分了五個層次:
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這類父母很常見,報最貴的輔導班,請最好的家教,其實這只是父母對孩子的物質上的滿足,隱藏的是父母對子女教育的缺失。
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花時間陪伴孩子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這時候父母會想到分數只是教育的一部分。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父母的一言一行,無論好壞,都在無形中對孩子成長初期的三觀塑造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第五層次:父母盡己所能支援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援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身為父母的你想想看你做到了第幾層次呢?
教育子女也是塑造自我的過程,也是完善自己的過程,只有優秀的父母才能影響產生優秀的孩子!
阿拉伯文學的奠基人之一紀伯倫曾經說:“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非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作為家長的我們培育優秀的下一代無可厚非,但是記住我們不能做孩子的掌控者,而是永遠成為他們的守護人。 -
7 # 李老師的學霸課堂
【父母如何言傳身教,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出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
要培養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我認為,孩子如果想要取得優秀的成績,一般需要具備以下3個條件:
好成績=內驅力+好老師+好方法
而一個孩子對於學習是否具備良好的“內驅力”(端正的學習態度和動機),關鍵就在家庭教育,在於父母的言傳身教。
家庭教育是源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格局眼界、思想高度和能提供的資源,包括教育理念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成長。
現代的教育已經不再只是考驗學校教育是否到位,對孩子產生更直接和更深遠影響的是來自父母的家庭教育。
“國民才女”武亦姝今年以613高分考上了清華大學。她曾憑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落落大方的颱風和淡定自若的心態,贏得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
什麼樣的家庭能培養出這樣一位優秀的才女呢?
其實,這離不開武亦姝父母的言傳身教。武亦姝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在科研機構工作,母親是一名美術教師。從小時候開始,武亦姝就經常與父母一起讀書,玩詩詞接龍,並且在父母的指導下閱讀了大量書籍。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武亦姝的母親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相比之下,很多家長自己整天沉浸在牌桌上,卻要求孩子放學後立即寫作業;自己每天拿著手機逛淘寶、刷微博,卻要求孩子不要玩遊戲、不要看電視;自己下班後躺在床上休息,卻要求孩子要堅持學習……
家長自己都堅持不了的事情,卻苛責孩子一定要完成,這樣的教育是最沒有說服力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身教要大於言傳。
所以,作為父母,要懂得以身作則,絕不能當甩手掌櫃,只顧自己的玩樂,平時要注重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可以在週末帶著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和科技館等文化氛圍濃厚的地方學習歷史、藝術和科學。
我們要在為孩子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的同時,多一些高質量的陪伴,與孩子一起讀書、共同成長。
只有當我們努力成長為優秀的父母時,才能夠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
8 # 凡人小語
家中有書香
孩子是父母行走的臉面,家長的言行舉止都會影印在孩子身上,家中除了說明書以外沒有任何帶字的隻言片語,想要讓孩子成為學霸是很難的事,書香門第難出浪子,麻將桌上難見學霸。
家長怎麼樣,孩子就會怎麼樣,家長潤物細無聲似的身體力行,才是孩子前進的力量和方向。想要孩子有禮貌,家長首先要講文明,想要孩子愛讀書,家長首先要閱讀,想要孩子愛運動,家長首先要跑步。
如果一個家長回到家無所事事,不學無術,除了看電視,就是刷手機,卻要求自己的孩子埋頭苦學成為學霸,如果一個家長為人粗魯,卻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講髒話,,如果一個家長不思進取,卻要求自己的孩子奮發有為,這樣的孩子,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會落到自己頭上嗎?除非文曲星降落凡間。
心中有夢想家長的眼界決定孩子的境界,家長的格局決定孩子的結局。
雖然絕大多數人無法逃脫出身平凡的命運,但是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你擁有夢想。不能因為自己普通就看不到身上的光,要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改變生活,帶領一家人活的風生水起,熱氣騰騰。
家長雖然無法改變家世和天賦,但卻讓孩子的品格和操行不因卑微而蒙塵。家長有夢想,孩子就有力量,每個成績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平凡但卻不凡的父母。
教子要有方讓孩子擁有發現的自由
允許才能讓孩子獲得最大限度的成長。讓好奇心帶領孩子主動去感受世界的不同,創造機會鼓勵探索,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在主動學習中體驗快樂和成就感。
讓孩子擁有安排時間的自由
孩子最了不起的能力,就是有能力有興趣安排自己的一切事物。
好比兩個孩子一個在父母的嚴控下規律作息,一個可以自主安排學習和時間。第一個孩子在外部力量施壓下形成學習習慣,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和接受,一旦外部控制不存在,就會出現可怕的失控,產生無法預料的後果。
第二個孩子雖然沒有規律,但是形成了適合自己的習慣,無論外部條件如何變化,這個孩子都能適應,使得他成為獨立的,能為自己負責任的人。
如果想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就讓他自己安排時間,如果想讓孩子成為時間的奴隸,就一分一秒替孩子做安排吧。
讓孩子擁有做決定的的自由
賦予孩子內心的自由,讓孩子自由選擇,孩子有了選擇權,學習才會有自主性,才不會為了大人而學,才會因為喜愛,因為興趣而專注,專注久了就會有自控力,有自控力就會有好成績。
-
9 # 張老師生涯課堂
我是一名高中生涯規劃諮詢師,還是一位幼兒園大班孩子的父親。不少朋友聊到孩子的時候就會問到:張老師,你對於教育孩子是不是很有方法?我也是第一次做爸爸,不過我很樂於與大家交流一些我的觀點。
幼兒園陪著長大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一句古老的諺語,其實也是一句育兒寶典。三週歲左右是大腦發育的快速期,家長的一切行為孩子看在心裡印在腦中。在孩子三歲之前,我花了大量的時間來陪伴他,甚至一度成為了好朋友。“三園”是我們去的最多的地方:動物園、植物園、公園,在陪伴的同時,讓孩子更多的接觸大自然。
七歲最好領著走七歲大部分孩子就是小學一年級了,而我也感受到了一絲失落感。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而我不再是他的那個好朋友。失落歸失落,咱也得調整狀態呀。
好在透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明白了這是爸爸工作的一部分,並且他會與我道晚安提醒我早點休息。
做一個不焦慮的家長身邊也有這樣的家長,幼兒班大班開始——幼小銜接、美術班、音樂課、跆拳道、英語課,只要時間允許就都報名了。我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其特長,部分是遺傳的,部分是七歲之前挖掘出來的。我個人並不反對去報一些興趣班,不過我認為孩子喜歡的學上1-2個就足夠了。
三年級後不再陪寫作業小學的課程並不是太難,指導孩子學習也是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我的建議是跟孩子一起學,而不是把他當成小學生來教學。把孩子遇到的問題,用他能理解的方式開展探討,會比直接告他答案要好很多。
三年級之前逐步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能開始學會分配時間計劃性安排學習。
十歲之後做一個正常的爸爸十年的親密期足夠了,孩子十歲之後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的素質與能力——懂得相互尊重,學會時間安排,分得清孰輕孰重,這時候我會怎麼樣?我想我們都應該成為一個正常的爸爸了。減少打鬧時間,都有獨立的學習與工作空間,讓孩子開始瞭解一些社會現狀,能夠明白成長中充滿了各種困難與挫折!
上了初中之後,學習負擔會逐步的加重。這個時候,孩子已經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這就夠了!
高考倒計時4214天,給孩子加油!
-
10 # 樂讀詞典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首先是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在我們家裡,如果沒有書,我就會覺得非常不舒服。愛讀書,藏書,營造讀書的氛圍是一個家庭尊重知識的表現,也能讓孩子從小在書香的氛圍中薰陶出從書中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讓孩子生長在一個書香盈室的家庭裡,父母還要讓孩子學會讀書,愛上讀書。
一、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第一件事就是透過自己想孩子講解一些神話或者演義故事和名人的故事,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只給孩子講解一半,在孩子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之後,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看書,自己去感受另一半故事的精彩。
二 、教孩子學會讀書在孩子愛上讀書以後還要教孩子學會讀書,首先是學會從書中認字,然後讓孩子標註一些他們認為好的詞語和語句。最為重要的是讓孩子在看完書之後,自己給爸爸媽媽講解書中的故事,並說出自己的心得和感受。等孩子上小學三四年級以後可以引導孩子動手寫一些片段和自己的故事,體驗創作的技法和謀篇佈局。
三、引導孩子學會自我管理一個愛書的孩子是一個可以在求學的道路上成就自我的孩子,考試只是學習的一部分,極小的一部分,可以透過做題方法技巧的訓練讓孩子掌握高分的技能,並鍛鍊孩子考高分的心態,讓他們學會發現自己的錯誤並且找到最佳化的方案。這個階段的家長最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學習具體的知識,而是引導孩子自我管理。
-
11 # 媽媽V幫
作為父母首先要明確:
自己對於優秀孩子的標準是什麼?
有的父母認為學習好就是優秀,而學習好孩子的父母又認為除了學習好,還得乖、聽話懂事就是優秀。每個人對優秀的定義都不一樣。
真正優秀的孩子的特點應該是什麼呢? 有責任心;有毅力;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有同理心;內心強大,能面對挫折;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優秀孩子的這麼多品質,作為父母的我們究竟能具備多少?
如果想讓孩子成為優秀的孩子,我們又該如何言傳身教的去影響孩子呢?
第一,責任心。從工作的角度,我們該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答應孩子的事也一定要認真負責的完成。對於家庭我們也要盡到家庭一份子的責任,必要的家務,積極參與到家庭活動當中。從社會角度,一些公益活動的參與,對於公共衛生和公共秩序的遵守......這些都是一個人有責任心的表現,你只有自己先成為有責任心的人,才能影響到孩子也成為有責任心的人。
第二,毅力。常聽的一些家長抱怨,現在的孩子太沒有毅力了,稍稍遇到困難就會選擇放棄。可以反思一下我們自己有沒類似情況。年初定的早起運動計劃,每日讀書計劃,都有沒堅持完成,如果沒有請先做好自己,再去要求孩子。
第三,管理自己的情緒。都說衝動是魔鬼,我們在情緒中時,往往不顧他人的感受,以發洩為快。如果事事都是以自己舒服為快,或者為自己的情緒爆發找藉口,那麼孩子自然也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所以每當情緒來時,父母首先要想想爆發後的後果,然後再找到最適合當下的解決辦法。
第四,同理心。同理心就是孩子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問題的一種能力。
這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需要培養。首先身為父母能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孩子難過時,如何理解和安慰,孩子高興時,和他一起開心快樂。你只有給予了孩子同理心,孩子才會學會用同理心去與他人相處。
第五,內心強大,能面對挫折。這一點尤為重要,常常看到新聞上說某個孩子因為老師說而跳樓,或者因為沒考好而自殺,往往我們都會痛心疾首。但是值得反思的是就是要讓自己的孩子內心更加強大,足以面對這些挫折。
對於這一點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當遇到困難時,自己解決不了時,一定要學會尋求幫助。當孩子尋求家長的幫助時,我們要及時給予理解,並和孩子一起尋求的方法。
第六,解決問題的能力。生活、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有能解決的,也有很多事孩子想不出辦法。這時我們要和孩子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比方說和他一起討論,分析,最終確定一個解決的方案。孩子大些時,家長們遇到的一些事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看看他們有什麼想法,如何解決,這也是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為父母要想孩子優秀,那麼你必須以優秀來自我要求,言傳身教,才能教出最優秀的孩子。
-
12 # 小學英語點點通
有人說這世界上有一件最難的事情,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放進別人的腦袋裡。可是我想說,這世界上最偉大的一件事情,就是父母透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的家庭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無論是位高權重還是默默無聞,任何一個人,無論其能力的大小,只要足夠重視自己的家庭教育,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產生出改變孩子世界的神奇力量!
前不久在地鐵上,一位媽媽的行為確實讓人感動。因為自己的孩子睡著了,她怕自己孩子穿著鞋的腳踢到了別人,弄髒別人的衣服,於是就用自己的手捧著孩子的鞋子,既讓孩子能安心睡覺,又不讓自己的孩子打擾到別人,就這樣在下地鐵之前,這位年輕的媽媽一直保持著這個姿勢。
在公共場合之下不為一己私利而影響他人,遵守公序良俗,儘量不給別人增添麻煩。我想這樣的孩子在這樣的媽媽的教育下,耳濡目染的長大,就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
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來自靈魂深處的教養和發自內心對別人的尊重。用真真切切的一言一行讓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為他人著想的善良,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沒前提的自由,這就是用最科學的方法給予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以言傳身教,用最簡單的方式奠定孩子人生的本色孩子是否能成才,能否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重要的是他是一個能夠明辨是非的人。如何讓孩子從小就能明辨是非是非常重要的,要讓他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是非觀就像人生中的旗幟,有了他孩子才不會迷路,偏離人生的方向。
我曾經在網路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有個孩子在一個小書店中順走了幾本漫畫書,在父母發現之後,就立刻寫下道歉信,並且留下了全部的書款從書店的門縫中塞進了書店,道歉信上赫然寫著“由於自己教子無方,兒子在你的店裡拿走了4本漫畫書,本應帶上兒子親自來道歉,沒開門,我把錢放裡面,對不起。"
我們拿這個故事來舉例,並不是要大家為這位家長的行為而點贊,而是透過這樣一件事情反映出家庭對於孩子教育的重要意義。父母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彌補孩子犯下的錯誤,父母透過自己的言行來糾正孩子不良行為的後果,並不是採用簡單而粗暴的打罵責罰的方式讓孩子改正。
著名的教育家、作家斯賓賽說”也許父母終其一生也許不會積累太多的財產,也沒什麼名望,但每一個父母都透過生活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品行。把這些給孩子吧,他們會用新的生命去放大發出光芒。“父母也許並不是什麼大人物,更不是什麼有錢的富豪,但正是這種普普通通的父母,透過自己的為人和品行,用最簡單的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牢記一生。
父母以言傳身教,灌輸著優秀的家庭教育理念那些培養出優秀孩子的父母,往往身上都有一種共同的特點。作為家長的他們,自身的素質與修養往往與眾不同,透過身上特殊的一種氣質,不斷的影響著孩子。孩子是否擁有優秀的成績,與家庭的經濟收入是無關的。
言傳身教一定勝過於說教。
愛學習的孩子,家裡往往住著愛學習的家長。正如這些優秀的家長,絕對不會在自己玩電腦刷手機的時候,不斷的要求孩子只愛學習,只愛看書。當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看書讀書,這種書香環繞的家庭氛圍,自然而然也能夠薰陶出孩子熱愛讀書,父母想培養出愛讀書的孩子,先要自己拿起書。
那些家長可以天天堅持和孩子一起背誦經典詩詞與散文,時不時和孩子來搞一個背詩比賽,看誰先完整的背下來。過於的看重孩子成績與排名,不會把物質獎勵與成績而掛鉤,始終讓孩子明白學習都是為自己在學,外出遊玩的時候去的最多的都是圖書館和博物館。
明代大儒方孝孺曾說:愛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你留心觀察過那些學習成績優秀孩子家庭,多數的父母時刻都會經常檢點自己的言談舉止,嚴於律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引導和改變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行和習慣。如果父母將大量的時間用於交際娛樂之上,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長都不愛學習,更沒有時間督促孩子的學習,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熱愛,又如何讓孩子能夠自覺的學習,更不用談取得優秀的成績。
我們民間常有俗語,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你的孩子能否變得優秀,有沒有出息,很大的根源來源於你自己的家庭教育。沒有天生就能夠成功的孩子,也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學霸。一個優秀的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付出了艱辛努力教育的父親或者是母親。無數的父母都竭盡所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可是卻忽略了自身,對於孩子教育的重要。
父母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孩子見證父母是因為勤奮好學而提高了自己的競爭力,提高了自己的難以修養,提高了自己在社會上的競爭力,透過這些讓孩子勤奮好學,而不是永遠站在孩子身後督促孩子學習,總是掛在嘴邊上的教育,說教是對孩子起不到作用的。
父母如何做好言傳身教1、給予孩子良好的言傳身教的環境:
耳濡目染的薰陶好習慣好風氣好榜樣,自然而然就能慢慢深入到孩子的心境之中,只要父母給予了孩子良好的言傳身教的環境,在這種氛圍的進展之下不用刻意去教導孩子,孩子也能自然而然習得父母正確的三觀,良好的素養與胸懷,廣博的眼界與技能。
中國著名的翻譯家楊絳,曾經回憶說自己小時候淘氣並不愛學習,但是總是很佩服自己爸爸說話的時候總能出口成章,入情入理,《申報》的評論是一篇接著一篇擲地有聲,她既好奇又佩服請教秘訣,爸爸卻說哪裡有什麼秘訣,多讀書讀好書罷了。至此楊絳也會學著父親的模樣,找他的藏書來讀,從此愛上了讀書,並且讀書讀入了迷。楊絳也認為真是父親對他潛移默化的環境影響,讓她體會到了讀書對一個人的深遠影響,從而成就了後來的自己。
2、言傳身教離不開細節的教育:
馬雲曾經關於教育有一句名言說教和育是兩個概念,教的主體是學校裡的老師,育的主體就應該是以家長為主。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總是抱怨認為教孩子就是老師的事情,與家長有什麼關係。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孩子的習慣品行和性格都是在家庭裡形成的。父母對於孩子的循循善誘,於無形中是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決定著一個孩子未來優秀的與否。父母的言談身教更多的體現在一種細節教育上。
我們在著名的《傅雷家書》中,可以看到傅雷夫婦對於自己孩子的教導,體現在無處不在的細節之上,每一封家書除了跟孩子拉家常,知道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傅雷還主動的談自己對於人生和工作的想法。他會指導孩子整理出國的物品清單,也會教導孩子到別人家裡要脫大衣,說話的時候要漠視別人,垂首站立等等等等一切的細節,這就是家教。透過如此細節培養出來的孩子,人生一定有厚度。
3、言傳身教離不開長久的堅持:
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不積矽步無以至千里,父母的言行教育不但要始終如一,而且更多的離不開堅持的耐力與恆心。英國作家約翰遜說成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優秀的孩子秉承的是父母以身作則的不斷薰陶,舉手投足之間都透露著循循善誘,言談舉止之間都珍惜著父母的用心。
正如前段時間,國兵總教練劉國良的8歲女兒劉宇婕贏得了匯豐青少年Golf總決賽的冠軍。在談及孩子能夠處理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的時候,劉國良說過平日的我正是透過自己潛移默化的行為影響,影響了孩子對於勝負的觀念,更是和我們作為父母長久的堅持,幾年來孩子的訓練從來都是風雨無阻,不折不扣的完成。
-
13 # 沐沐媽媽的分享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陪伴不是單純的和孩子在一起,而是要參與到孩子的世界中,陪孩子游戲、給孩子講故事、帶孩子親近大自然等。陪伴不但能培養親子之間的感情,還能及時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並加以指正。父母時常與孩子交流玩耍,孩子會覺得很有安全感,並且他們會變得更加聰明、樂觀、自信。孩子自信樂觀,思維敏捷,學東西就會更快更好。父母與孩子在一起時,一定要以身作則,源源不斷地向孩子傳遞正能量,這樣教出來的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
14 # 糖媽育兒666
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背後就有一個優秀的父母,為什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價值取向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01 父母堅持每天閱讀,影響、培養孩子閱讀的能力。閱讀是學習所有學科的基礎,比如某個孩子在數學方面是天才,小學低年級時,他由於識字量不大,讀不懂題目,經常做錯題,信心遭受巨大打擊,很難展現這樣的才能,一個數學天才可能因此而被埋沒。
02 父母陪伴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只做一件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03 父母有規律地工作、學習、生活,並幫助孩子制定他的日常慣例表,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04 父母懂得學習管理思維度:時間管理,任務管理,情緒管理和精力管理,並幫助孩子從這四個維度管理好自己。
05 父母理解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讓孩子知道這個道理,並適時指引孩子糾正錯誤。
06 父母意識到進步比成績更加重要,鼓勵並肯定孩子積極的行為,從而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07 父母重視定期覆盤的重要性,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定期覆盤,讓他明白覆盤才能翻盤的威力。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所以,想要孩子成績優秀,父母自己要先優秀。
-
15 # 治癒的寶藏媽媽
所謂言傳身教,就是做什麼樣的父母,就能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我不認同科學的方法這一說,我覺得應該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成長環境,來培養出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 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提供一個寬鬆有愛的家庭環境人是受環境影響的。首先,提供一個寬鬆有愛的家庭環境,我覺得這是父母言傳身教的前提。
父母之間彼此相愛,孩子會看在眼裡,也會感受到來自父母與家庭的愛。在愛的滋養下成長的孩子,大多都是內心善良、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不會消耗太多的精力再親子關係上,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學習上。
陪伴,但不打擾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陪伴,以及不打擾是非常重要的。陪伴,讓孩子時刻感覺到你的存在,以及對他的支援。而不打擾,則可以讓孩子順應自己的內心自然發展。
孩子只有在學習中不斷地總結自己的錯誤、才能成長。而陪伴、但不打擾就能幫助孩子自己去總結這些錯誤,讓孩子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成為更好的自己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榜樣。以身作則,父母就要讓自己更加努力、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有責任有擔當,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樣,孩子也會看在眼裡,進行學習和模仿,對自我成長有要求。這樣的方法,也能對培養孩子的學習成績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
回覆列表
首先,我覺得需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營造正常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健全的性格。上述這條是基礎,人在成年後,出現的很多問題往往都跟童年經歷有關,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要在成年後用很久的時間去復原。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儘量有耐心的多陪伴孩子,讓他有穩固的安全感、親密感有助於孩子後續的成長,也是在給後續教育鋪好路。其次,父母需要積極上進,努力好學,且執行力強積極上進,努力好學代表什麼呢?代表了這個人的態度和學習能力。科學的培養孩子需要學習的領域方方面面,營養學、心理學、醫學,即便父母是醫生,是教師這些職業,也不會了解所有的知識和資訊,所以需要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包括輔導孩子作業,也同樣需要保持學習力,積極動腦。不要認為小學作業就特別簡單,奧數的解題方法可能有好幾種,那麼孩子怎樣可以直接用最好最快的解題思路去答呢,除了課堂上老師的教學之外,課後家長的輔導也同樣重要。啟發式提問,且細心觀察孩子的疑問點,到底是因為粗心,還是規則模糊,或是概念曲解,導致做錯題或者不會做,輔導方法和重視程度都不完全一樣。這些都需要去學習,包括聽培訓、聽直播課、參加訓練營、網上各種資訊的篩選和學習、看書等等。為什麼說要執行力強呢?因為你聽了再多的培訓,看了再多的書,也終歸是要落到執行層面。每天堅持做,才可能進步,不然就是空想家了。最後說了一切,我覺得都需要對孩子有愛,相信愛的力量,相信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