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夜不黑Kaiser

    為人子女,隨著對外界的不斷接觸和學習、認知,我們再生活的過程中不斷成長、不斷改變。這期間也就不斷會和父母產生摩擦。面對這樣我們還何去何從?

    1-正確認識和父母之間的爭執。

    成長的過程中,從小時候的崇拜,青春期的叛逆,成年後的理解和同情。這一路走來,因為我們的認知不斷進步,導致對父母的態度也在發生這樣的變化。這是一種正常的生活狀態和軌跡,不必太自責認為這就是一種病變。

    兒時我們很懵懂,對世界認識很少,對一切都感興趣,此時父母正好對世界認識很全面,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崇拜他們懂得很多。

    青春期,我們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對世界有一些認識。這時候我們的認知和父母的認知存在差異。還有就是我們成長的環境和他們不一樣,也導致認知不一樣。這期間我們和父母爭執的次數就很多,觀念不一致,價值觀也不一樣。以至於發生吵架等現象。

    成年後,我們已經為人父母,體會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鹹,開始理解父母的狀態。還有就是我們對社會的認知更全面,不再那麼單一、簡單。

    以上,我們吵會和父母產生爭執,這是一種自我認識不斷豐富的過程,自我成長的過程。應該正確認識,正面面對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不應該把和父母吵架認為是一種病態。

    2-怎樣和父母和睦相處

    這點很簡單,也很困難,即是換位思考。發生爭執時,雙方不防多問一下,為什麼對方會這樣要求我?為什麼我會這樣反感對方的觀念?

    這樣,應該是比較好的方法。

  • 2 # 閱讀悅說

    不要將吵架的過錯攬在自己身上。

    要知道,就連朋友、戀人間都會有爭吵和摩擦,更何況是站在不同境地,有著不同成長環境,面對生活用不同的態度看著不同的人生的父母與子女之間呢?

    當有了不同的意見和立場,爭吵是必然的,這並不是你的過錯,不要過於自責。

    父母與孩子為何似乎總有永無止境的爭吵

    仔細想想,似乎很多人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傷害。明明愛得最深沉,卻傷得最慘淡。

    為人子受傷的時候,會想,如果我有了孩子,一定不會這樣子做的。然而為人父母時,就會忘記當初的想法,然後將新的一輪傷害給予孩子。

    就這樣,一直迴圈著。

    有人思考過這是為什麼,有人也在忙碌的生活中放任自流。

    而原因,再簡單不過:

    被刀刺傷的時候,血在流,那時候的痛苦是無法忽略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傷口總是會癒合的,就算下一次再次在同一個地方刺傷,痛苦還有,卻會比上一次感受到的要輕點,直至最後留下的痛苦在習慣的範圍內。

    所以,長大的人,已經摸爬打滾一圈後,對能夠引起傷口疼痛的傷害有了更強的免疫力,他們的偏重點在更現實的地方。

    生活,成績,安穩。

    而作為孩子,人生的精彩篇章才剛剛開始。會更加敏感,在乎的事情恰好跟父母相反。

    頓時間,矛盾滋生。

    父母想著,我這麼努力工作只為供他讀書,為他以後的生活好過些,他怎麼就不理解呢?

    孩子想著,為什麼我想要的總是不給,總是逼迫我接受我不需要的東西,為什麼他們總是不理解我?

    儘管很困難,但溝通的確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就像上面所說,父母與孩子站的立場不同,儘管想法不一樣,但都是希望對方能夠理解自己的。

    然而,我們普通人是沒有讀心術的超能力的。

    如果不說,是不能做到說你一個動作,我就能知道你要什麼的程度。

    小說終究是小說,就算生活中存在,也是相處過久後,彼此交心摩擦後培養成的。

    所以語言,才是溝通的最佳途徑。

    而溝通,最難的在於能認真的聽對方說的話。

    找找吵架問題的成因,如果能做到溝通解決的,可以嘗試一下,如果自己做不到,可以請心理醫生幫忙。

    但我們也要明白,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夠溝通的,所以如果跟父母溝通不了,就將情緒換一個抒發口。

    不要總是反覆思考你們吵架了的這件事,做點其他喜歡的事情,聽聽歌,看看書,找人聊聊天。及時的疏解,該哭泣的時候就放聲哭吧,不要一直壓在心底成為心病。你沒有錯。我們都會吵架生悶氣,再吵完架的時候,把他們想做老師,你剛剛跟老師槓了一下。需要醫生幫忙的時候,就去找吧

    我們身體受傷了知道要去找醫生來治療,心理受傷了難道就不需要了嗎?

    我們認知裡,似乎總是無意識的偏重身體傷害,而忽略了心理創傷。

    然而,身體上的傷害痊癒了是感受不到痛的,心理的創傷如果不去治療,可能都沒有痊癒的一天。

    所以,人的健康,心理健康佔大半才對。

    如果你覺得需要,可以去找心理醫生尋求幫助。

    Good Luck!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經過後的一週減肥並沒瘦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