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點娛樂
-
2 # 貓喆喆
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偶象是黎瑞茵。
喜歡黎瑞茵是因為她的善良與質樸,從她拿到第一個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獎開始,我就關注她了,她的專輯我到現在還有收藏。品歌如歌人,聽她的歌就是一種心靈的洗滌與靜化,讓你總能找到人間至善的美。
也是因為她,我有了許多的改變,例如脾氣還有信仰。她在2008年翻唱的《愛是不保留》,讓我覺得,人生的大愛在於對別人的付出,對於他人要有無私的心。
這就是我為偶像做出的最大改變,當然這種改變是好的,積極的,所以我十分感謝她。
-
3 # 趙本憨
偶像也被指盲目崇拜的物件,每個時代都會有自己偶像,少年時期英雄人物是我的偶像,所以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會被英雄人物的事蹟所感染,比如有:見義勇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表現,隨著改革開放以後,所謂的偶像大多是影視劇裡的人物或是明星演員,熒幕上很光鮮,熒幕下很垃圾,這也經常讓人迷茫,年紀大了,成熟了,我覺著不應該為所謂的偶像改變什麼,踏實做人,努力工作才是正道。
-
4 # 韓式半永久美眼唇
也許每一個女孩都有一個追星夢,2009年的夏天,十一歲的我也開始了追星,有了自己的偶像----俞灝明,一位“快樂男生”。我深深地為他著迷,也為他做了許多改變……
以前,我上網時就上qq聊天或者玩小遊戲,但是,自從開始喜歡他後,我漸漸地一上網就上貼吧關注他的訊息,起初還是“多著並存”的,打打遊戲,再上貼吧,後來就乾脆不玩遊戲了,所有的上網時間都用來關注他的訊息,微博、貼吧,每個頁面幾乎都是關於俞灝明的。
起初,只是簡單地喜歡他,聽他的歌,看他演的電視劇。後來開始“瘋狂”地喜歡他,哪怕那節目裡他只是客串或者是候補,也一定要看,更別說是專門邀請他的了,以前看電視是隨便找頻道看,但現在是一開電視就調到可能會有俞灝明的頻道。以前我是個小說控,《映小說》、《後來》這些月刊雜誌都是必買的,但自從喜歡上了俞灝明之後,我開始不買這些雜誌了,我開始攢錢買關於他的雜誌和專輯,以及一些相關物品。很快,我就習慣了在淘寶上買會服、抱枕,時常拉著同學在書城旁的飾品店挑選卡貼、明信片、同學錄什麼的,也都是關於俞灝明的。俞灝明的東東家裡放了一抽屜,一提起就是滿滿的自豪。
甚至在知道俞灝明是廣東人後,我還萌發過學廣東話的衝動,但是在上網搜了幾句廣東話之後,是徹底被這“鳥語”難住了,後來就打算降低目標,就學幾首俞灝明唱過的廣東歌好了,於是MP5和qq音樂始單曲迴圈地放《擁抱》粵語版,但自己唱起來卻感覺很拗口,我又不斷地鼓勵自己。想當初學英語時,每個讀音下面都標上中文,現在還不是一樣英語說得很順,堅持就一定能行!後來又用了各種辦法,比如標中文音標啊,一直聽一直聽,研究發音規律啊什麼的,終於能磕磕絆絆唱下整首了。
當然,為了我的偶像我改變得不止這些,比如,我以前喜歡粉色,現在卻變得喜歡紫色,因為芋頭的代表色就是紫色。以前從不貼卡貼,現在幾乎每張卡上貼著俞灝明的卡貼。為了自己的偶像,這些改變都是值得的、快樂的,我願意為此做出改變。
上
-
5 # 貓娘呦
學生黨,一個月就1000塊錢,為了看他的演唱會,省吃儉用,存錢看了兩場演唱會。
會看演唱會的時候,真的是打心底裡激動和開心。
為他把他所有的歌都學會,歌詞都背會
把他參加過的綜藝,電視劇,電影都看個遍。
為他熬夜投票
為他去學了自己並不在行的音樂
為了買他的專輯和海報,不吃不喝也要偷偷的把零花錢存下來
現在想想,我的整個青春似乎都是圍繞著他。
-
6 # Pilgrim1108289210314
我想每個女孩或者男孩都有一個追星夢吧,嘻嘻~我就有一個追星夢啦~在大一的第二學期開始我就有了自己的偶像了,那就是TFboys三個優秀的男生。俏俏的我開始為他們做了許多改變!
在追星之前我不會玩微博,不會玩ins更不會說打榜什麼的…之後因為他們成為我偶像後,我就開始學玩微博,打榜,下載ins而且關注他們的超話,在超話裡簽到,然後買周邊,時時刻刻都在圍繞著他們三個,時時刻刻注意他們三個的動態,生怕自己錯過他們三個的任何一瞬間。
剛開始只是簡單喜歡上他們三個,因為從一些軟體裡看到了他們三個採訪裡的合輯,然後被他們的耿直給吸引了,然後就慢慢的去了解tfboys他們三小隻,就陷入了進去,成功成為他們的粉絲了。他們三個的努力,謙虛,乾淨以及有愛心深深地吸引我,雖然他們三個現在都很火了,但是他們三個依然很努力的去學習新技能,不忘初心。也是因為看到他們三個都這麼優秀了還在努力學習,所以我也在改變我自己,我慢慢地對學習變得積極多了,因為只有透過努力後才能有機會見到他們三個。這就是偶像的動力。
所以我為偶像做出了讓我自己變得努力,有愛心的改變。這種好的改變是因為tfboys,很感謝他們三個男孩!
回覆列表
01. 你所崇拜的可以是你的親人、老師或者朋友;也可以是作家、政治家、娛樂圈的明星等等。
而現在在我們身邊,大家應該不難發現很多人尤其是未成年人,他們的偶像多是娛樂圈的明星:
他們會把娛樂圈中的藝人當作自己的偶像,還會有自己專屬於偶像的粉絲名稱。
因為喜歡同一個明星,這些粉絲緊密的聯絡在了一起。
他們會一起為喜歡的明星打榜、投票來支援偶像;
同時,如果出現了不利於自家偶像的訊息,他們也會團結在一起反駁或掩蓋這些訊息。
這種力量用到正途會產生非常好的影響。
就說這次的新冠肺炎,有些粉絲團體看到了自家偶像捐款捐物的新聞,就自發組織捐款捐物,他們每個人都以這個群體的名義為武漢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偶像效應就是贏得理想宣傳效果的一種社會心態。
02.大家可以想一下,普通人捐款,別人即便看到了可能也不會因為你而產生捐款的行為,所以由什麼樣的人宣傳,才能最容易得到大家的信任,這是有區別的。
像大家所崇拜的名人和偉人從事宣傳,那就很容易收到好的效果,因為這些人早在公眾中“偶像化”了。他們的一言一行很能感染公眾,征服公眾。
除此之外,明星作為一個特殊職業,具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與號召力,粉絲們因為喜歡、崇拜上他,因此對於他所做的事,他說的話,就會格外的在意和關注,還會跟隨偶像做同樣的事。
這也就是為什麼每當有什麼事情發生的時候,人們都會希望偶像能夠發聲,偶像的影響力不僅對於他的粉絲,對其他群眾也都是有效果的。
但如果說,偶像沒有引導糾正粉絲的某些錯誤行為,那麼粉絲就可能根據自己的想法去繼續做他們自認為有利於自家偶像的事情。
就拿之前PG—ONE事件來說,就恰恰說明了這一點,他的粉絲覺得都是其他人陷害他,所以到處謾罵詆譭那些說PG-ONE不好的人,他們把這份愛用錯了地方。
所謂的崇拜偶像,實質就是對自我的心理寄託和行為替代載體的迷信,是對信仰著的象徵物、物件信仰的極端。
粉絲把自己所做的想法歸結於自己的偶像;
同時也是他們的偶像“賦予”了粉絲這些想法。
如果說偶像和粉絲之間沒有正確的溝通與聯絡,那麼在這個時候,偶像的意義實際上就已經被自我摧毀,而偶像最終也可能會被這種自我的宣傳效應而導致自我摧毀……
最後檸檬想說,偶像的真正價值,也在於他能積極影響粉絲,成為粉絲的表率,讓粉絲正能量追星。
檸檬想對追星的檸友們說一句:
偶像並不是你生活的全部,特別是對於你的偶像,以及你們粉絲團隊中的其他成員來說,你只是千萬人中的普通一員,你過得好不好那是你自己的責任,他們不會為你負責,請不要過於盲目服從追隨,也不要過於自我樂觀與錯誤投入;
我們在看到偶像好的方面之後可以為之驕傲,積極宣傳,更重要的是要學習你偶像身上閃光的地方,但之於他不好的方面,也應客觀的去看待問題,不要讓追星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