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旅行中的蒲公英0430

    梭魚,亦稱“赤眼梭鯔(鯔Z I)。魚綱,鯔科。體近似圓筒形。長度在50---70釐米,銀灰色,眼睛圓大上方有點紅,頭寬,有點平扁,口平橫,上頜有缺陷,下頜稍長。生長在中國、日本、南韓沿海,海口居多,屬兩河水魚類。

    在船上釣梭魚,手把線釣,要比海竿釣好。為什麼?手把線直接能促摸到魚吃鉤的感覺。這種感覺很輕微。用竿是感覺不到的。船釣梭魚餌要離底10--30釐米。用的抄網口要大,並且動作要快。千萬不能溜魚。

    船釣的鉛墜需要重一些100克---200克左右。根據流水大小而定。腦線要綁在主線上,在墜上方30釐米即可。腦線長要50釐米。兩隻鉤距離是10釐米。線粗,主線一百道、腦線五十道。

    梭魚喜愛群集生活,9月下旬以後,就結成大小不同的群體到海邊遊戈,有時三三兩兩,有時七條八條,有時幾十條乃至上百條,泳層距海底30釐米以上。如何釣好梭魚,今介紹一下煙臺市芝罘島北海岸自2007年以來方興未艾的釣法--磯邊打窩釣法。

    釣位和釣點

    釣位要選擇在海邊幾近垂直於海底的磯巖上,此處應便於放置釣具便於起魚,還需安全。最理想的釣位是處在面臨大海的小海灣中的突出巖磯上。釣點以釣竿的長度來確定,竿長多少米,釣點就距釣者多少米,海水深度以低潮時不小於2米為佳。

    用海腸子做誘餌打窩

    梭魚對海腸子很感興趣,海腸子的學名叫“單環刺螠”,是一種長圓筒形腔腸軟體動物,15~20釐米,大拇指粗,暗紅色,頗像一段香腸,俗名“海腸子”。煙臺的海鮮市場一年四季有售。售者把海腸子的兩端剪掉,將內臟捋出丟棄,只售營養豐富味道奇鮮的腸壁肉,丟棄的內臟,可無代價地索取,因其內臟80%左右是一米多長,麥稈粗,淺紅色的腸子,故稱其為“海腸子”。它是釣梭魚打窩用的最佳誘餌。打窩前,用剪刀將其剪成3~5釐米長的小段,取0.5~1千克裝進用防蚊蠅的紗網做的袋子之中,同時放入一塊500克左右的石頭,以便誘餌袋沉底;備一條10米左右的繩子(視水深距離而定),繩子的一端環穿袋口,打活結,便於封閉袋口和取回袋子新增誘餌;誘餌袋應放置在釣點內側。誘餌袋入水後,奇腥的腸子汁液能使海水變成醬油色,隨著潮水或海流向外流動,它的特殊腥味,就是誘魚快的原因所在;為加快誘魚,間隔20分鐘左右,在釣點上方再加放幾勺誘餌,讓剪短的腸子隨波逐流,從而誘來幾十米以外的魚;實踐表明:剪成小段的誘餌,誘魚效果更佳。不要把腸子不裝誘餌袋而直接打窩,它會被小雜魚拖得到處都有,不宜梭魚聚窩。說明一下,海腸子的腸子要用塑膠桶或塑膠袋裝盛,放置一段時間後,腸子內的汁液會流出來,這些液汁誘魚效果很好。

    沙蠶釣餌 鮮腐皆宜

    沙蠶,圓柱形,麥稈粗,15~25釐米長,兩側疣足密佈,身體柔軟,蠕動緩慢,大河入海口混合水兩岸的沙灘處極多,需用鐵鍬挖取,營養豐富、特殊腥味,是海釣的優質釣餌,梭魚特別青睞於它。往常以為只有活沙蠶才好釣梭魚,其實腐爛的死沙蠶,只要能掛住鉤,效果有時更好。筆者認為,以往釣梭魚,用海竿遠釣,需用力拋竿,因死沙蠶附鉤性差,極易脫鉤,當然釣不著魚。今天介紹的方法,不遠拋,而是近邊釣,鉤餌緩緩入水,鉤與餌不分離,就顯露出腐爛沙蠶也有用武之地了。

    釣具和釣組

    因為梭魚個體大,掙扎力大,又因為釣梭魚極易碰上鯔魚,鯔魚的力道更大,因此要用粗線大鉤硬竿,3~4.5米的硬調海竿或磯釣竿,5~6號主線,3~4號子線,14~16號鉤。

    釣組:主線→串鉤→墜坨;串鉤由單臂天平或雙臂天平3~4個組成,間距20~30釐米,天平臂長10~15釐米,子線長應略小於臂長,以防子線纏繞主線;墜坨15~20克,在串鉤下方,距最下端的天平20~30釐米。

    釣法

    沙蠶掛滿鉤,個體大的掛一條,小的掛兩三條,略露鉤尖,有兩種釣法。

    一、手感釣法:將釣組放入釣點,讓其緩緩入水,當感到下沉的力減少時,表明墜坨已觸底,再向上緩慢抬竿,讓墜坨離底20釐米左右,稍停10秒左右,再向上提竿,使墜坨再上升30~50釐米,再停10秒左右,向下壓竿,讓墜坨恢復到離底20釐米的位置,如此週而復始,當感到有外力作用時,這是魚將鉤餌吃到嘴裡的訊號,即可抖腕刺魚。中魚後,搖動繞線輪遛魚控魚,依據力道大小判斷魚的大小,或用抄網抄魚,或把魚拉出水面再提到地面上摘魚。梭魚中鉤後在水中的掙扎力與草魚相似,離開水面,則乖乖受擒不再掙扎,但一接觸地面或水面,掙扎力特大,1千克大的梭魚,20釐米高的稍有斜坡的水灣沿壁,也能衝出逃逸;需帶手套或用毛巾裹住魚體摘鉤。

    二、觀漂釣法用太空豆在主線上鎖定浮漂,浮漂的總承載力應大於釣組在水中的下拉力;釣組呈浮釣狀態,墜坨離底20釐米左右,漂尖露出水面5釐米左右,漂尖下沉、上浮、黑漂、倒漂都是魚訊。

    兩種釣法,各有千秋。手感釣法刺激,浮漂釣法輕鬆;魚訊少時,用兩支竿,把有浮漂的釣竿用沙袋壓好,兩法齊用。手握釣竿憑手感釣,眼觀浮漂覓魚訊釣;魚訊好時,用一支竿也不亦樂乎。往往有七八十斤乃至百多斤的魚獲。

  • 2 # 鄉村奇緣

    據小編了解,梭魚體被圓鱗,背側青灰色,腹面淺灰色,兩側鱗片有黑色的豎紋。為近海魚類,喜棲息於江河口和海灣內,亦進入淡水。性活潑,善跳躍,梭魚身體細長,最大的梭魚可以長到1.8米長。梭魚的頭短而寬,鱗片很大。梭魚的背側呈青灰色,腹面淺灰色,兩側鱗片有黑色的豎紋。梭魚生活在沿海、江河的入海口或者鹹水中。梭魚喜愛群集生活,以水底泥土中的有機物為食。

    釣餌是商品鯽魚餌為主,腥香無定論,目前釣友大多采用蛋奶香味為主。梭魚食性雜,糧食類餌大多都不排斥,釣者需重點注意的是餌的軟硬和溶散效能,軟餌和溶散性適中的餌容易被梭魚所接受。

    梭魚進食一般在漲潮和退潮的時候比較容易釣,漲潮漲到八分梭魚就開始進食,退潮退兩分的時候也是梭魚覓食最瘋狂的時間,知道了這個就可以根據它的特點進行打窩。

    窩料:

    在海釣的時候我們的窩料要提前準備好,釣梭魚的窩料需要比重大的粉餌,粉餌在水中浸泡後會顏色會偏紅,梭魚在水中對紅色的餌料非常感興趣,這樣可以提高引誘梭魚的機率。單單粉餌是不夠的,還需要加入南極蝦或者雞肝把它們切碎混合起來,準備的這些雞肝魚蝦,越不新鮮越好,這樣散發的味道也會越大,這樣的窩料在水的吸引力非常強,而且海中的梭魚都是群體活動,一來都是來一群,但是一定要抓好漲潮和退潮的時機。

    打窩:

    在打窩的時候,最好不要使用餌勺來打窩,這樣的打窩方式會直接把魚兒都引誘到水體的上層,不利於釣魚,應該直接用手用力把餌料握成密集的團狀,大概拳頭大小就足夠了,這樣的餌團在漲潮和退潮的時候不容易被沖走,需要多投幾個餌團下去,這樣還能才能把梭魚吸引過來,而且有機率把大魚也吸引過來。

  • 3 # 江城釣魚

    梭魚是很多沿海地區釣魚人喜歡垂釣的魚種,喜歡成群的特性正好被釣魚人利用,一旦抓到梭魚群后,常常連桿,非常的過癮,那麼釣梭魚需要打窩嗎?如果你按照我的操作來做的話,不需要打窩,費用非常的少,但需要人多才可以,人越多越好,在這之前我們先來分下一下要點:

    梭魚的習性是什麼?

    如何不打窩來釣好梭魚?

    想釣好梭魚必須要了解它的習性,利用它的特點來有針對性的垂釣,這樣才能釣好,其實釣梭魚的方法有很多,但我這種方法是最簡單,成本最低,效率卻非常高的一種,因此:

    梭魚喜歡叢集的習性要最大程度的利用,喜歡沙蠶給我們垂釣提供了餌料線索。

    從節省成本的角度來說,不打窩是最經濟的,或者海竿遠投,或多人使用拍杆方法都是很好的垂釣梭魚的方法。

    梭魚的習性是什麼梭魚背側青灰色,腹面淺灰色,兩側鱗片有黑色的豎紋。為近海魚類,喜棲息於江河口和海灣內,亦進入淡水。性活潑善跳躍,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機物。梭魚身體細長,最大的梭魚可以長到1.8米長。梭魚的頭短而寬,鱗片很大。

    徊遊梭魚屬近岸半徊遊性魚類,無長距離徊遊現象,根據季節、水溫的不同通常做近距離、小範圍的遷移運動。梭魚常棲息於淺海或河口水深1-16m處,當天氣變冷,則遊至深海越冬。所以這些習性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垂釣線索。釣梭魚沒必要釣太遠,近岸的防波堤就可以垂釣。

    如何不打窩來釣好梭魚?

    採取不打窩的形勢主要是兩種釣法,一種是海竿遠投拖釣法,另外一種是拍杆釣法,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這兩種釣法的不同和其中的經驗,可以根據您自己的喜好來進行選擇。

    一、海竿遠投釣。通常準備一跟海竿、磯釣竿、路亞竿都可以,根據場地、拋投距離可以選擇2.4米-3.6米左右的釣竿,鉛墜重量根據釣竿的調性來進行選擇,還要考慮到水流因素,所以沒有固定使用多大的鉛墜。總體原則是,水流越大鉛墜越大,釣竿越硬鉛墜越大,反之就越小。

    二、串鉤我通常喜歡自己綁,成品串鉤太長,有時候坐在防波堤上不好遠投,一般我都自己綁3個串鉤就可以了。最上面一個串鉤距離遠一點,可以兼顧上層的梭魚。下面兩個串鉤儘量靠近水底,釣不到梭魚的話也可以釣獲小石斑或者海鯰魚等,總之釣魚不走空是首要原則。

    三、釣餌就使用沙蠶就可以了,如果手裡有現成的蝦也不錯,但感覺梭魚更喜歡吃沙蠶,不過近幾年沙蠶價格看漲,看自身情況選擇吧。釣一天也用不了多少沙蠶,1、20塊錢的就足夠用了。

    四、將海竿遠投出去後,繃緊線組,輕輕拉動一下,感受鉛墜在水底的拖動就可以。等一會就向回拖動一下,直到感覺到咬口為止。這種釣法是最簡單的,而且絕對不會放空,無論是黑頭、石九公或者海鯰魚都有可能釣到,當然梭魚也可以釣到了。

    拍杆釣法

    這種釣法需要人多才有效,人少效果很差,到當地漁具店或者網路上購買專用的拍杆和拍漂,普通的魚竿很容易就拍斷了。線組控制好就可以了,餌料同樣是掛沙蠶,達到釣場後,一排釣魚人排成對,使用拍杆將拍漂砸向水中,多人同時拍杆會造成非常大的聲音。梭魚對這種聲響是很感興趣的,很快就會聚集過來。就造成了多人同時上魚的盛景。

  • 4 # 釣魚倌

    梭魚,一斤左右個體的俗稱“梭把子”,個體兩斤以上的才叫梭魚。梭魚是中國沿海特別是黃海、渤海盛產的魚種。其身體細長,前端扁平,向後端逐漸側扁,形狀特別像手工織布用的梭子,因此被稱為梭子魚。

    形體特徵

    梭魚吻而短,無牙。眼睛較小。頭及背部灰青色,兩側淺灰色,腹部白色。除吻部外全身披鱗,因分佈部位不同,有的呈重疊尖片狀,有的呈三角。體側上方有不明顯的3~4條黑色縱紋。胸鰭、腹鰭呈灰色,背鰭、尾鰭呈淺灰色。第一背鰭有四根鰭棘,第一鰭棘較長,胸鰭和腹鰭不發達,尾鰭呈叉形。

    棲息及食性

    梭魚系棲息於河口、海汊、港灣碼頭鹹淡水交匯處的近海魚類,多叢集隨潮汐活動覓食。梭魚為雜食性魚類,以水底表層沉澱的有機物、岩石表面的青苔以及水錶層漂浮的有機物為主要食物來源,當然也吃沙蠶、海蚯蚓、海蛆以及小型蝦類。垂釣用餌以海蛆為最佳,小型蝦類則次之。

    洄游規律

    梭魚在幼苗時就喜歡在河口、海汊、港灣碼頭鹹淡水交匯處的近海區域叢集隨潮汐活動、覓食以及越冬,長成成魚後這種習性依然如故。它們總是本能地隨著外界自然條件的變化,按照一定的季節、潮汐時間、一定的方向和路線不斷地進行洄游棲息、覓食和產卵,從而達到延續後代、賴以生存的目的。

    每當低潮時,梭魚就會隨著潮汐游到河口、剛玩外幾十米甚至幾百米的深水水域或者養殖附加下,作短暫的休息,大魚比較警惕,遊得遠,小魚遊得近。以河口為例,開始漲潮時,梭魚便沿著河口的河水一路上游覓食。落潮時,它們便按照相反的方向和路線洄游,落到半潮後,它們才又返回到棲息地。如果沒有外界非自然條件的影響,它們總是每天24小時的隨著兩漲兩落的潮汐,週而復始地洄游覓食。

    所以,根據梭魚的這個洄游規律,有經驗的釣者就能因勢利導地把握住潮汐的時間時機,選擇在漲潮時迎著潮頭釣,滿潮時集中在河口釣,落潮時跟蹤追擊釣的“游擊戰術”,以最有利的時間,最佳的釣點,取得最豐厚的收穫。

    垂釣季節

    ●春天。每年的春天,氣溫在15℃左右,水溫在10℃左右,梭魚經過漫長的深水越冬,開始隨著潮汐慢慢向近岸淺水活動,在淺海沙底或礁石上開始尋找產卵的場所。這個時期的梭魚食量較大,但不建議釣友垂釣,因為此時的梭魚是為了產卵,我們為了保護魚類的可持續發展,在梭魚準備產卵以及產卵期間不要去垂釣它們。

    ●初夏。到了夏至前後,氣溫在18~20℃,水溫在15℃左右,梭魚開始在河汊口、岸邊港灣處產卵。產卵後,身體極度虛弱,為補充體力恢復元氣便開始隨著潮汐貪婪地覓食,這段時間是垂釣梭魚的黃金季節。

    ●夏天。七、八月間,為夏季的高溫期,此時的梭魚不但活動量大,而且胃口也很大,它們不同於其他近海的魚類有夏季高溫的休眠或半休眠期,雖說這個時期梭魚的天然餌料豐富,但仍可釣獲。

    ●秋天。進入秋分時節,氣溫和水溫明顯下降,梭魚為了越冬的準備而頻頻在河汊口以及岸邊港灣瘋狂搶食,這段時間又是垂釣梭魚的一個黃金季節。

    ●冬天。“大雪”時節前後,氣溫和水溫更低,梭魚經過春、夏、秋三季的覓食,已經長得膘肥體壯,體內積蓄了大量的脂肪,便隨著水溫的降低而逐漸地向遠海深水區游去。雖如此,如果沒有惡劣的天氣,在背風朝陽的海域或者港灣碼頭的深水處,還是可以釣獲梭魚的,但是效果明顯不佳。

    打窩及垂釣的餌料

    梭魚雖是雜食性魚類,但是也喜食沙蠶、海蚯蚓、海蛆以及小型蝦類,特別是小毛蝦(蝦米),由於營養豐富,容易捕食,為梭魚最喜愛的天然活餌。垂釣打窩時,可在梭魚經常棲息的河汊口、港灣碼頭處的水域選好釣點後,用大量的小毛蝦打窩,很快便能招誘梭魚群入窩搶食。垂釣時,沙蠶、海蚯蚓、海蛆以及小蝦均可掛鉤施釣,但是最有效的釣餌還是以海蛆為最佳。

    梭魚是中國北部沿海分佈面廣、繁殖力強的經濟魚類,只要釣者熟悉的掌握了梭魚的習性、棲息以及洄游規律,便不難釣獲,如果遇上好天氣再加上好運氣,無論是出海船釣還是近海岸釣,都能收穫非常不錯的釣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田苗前除草劑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