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禹霖

    如果刺殺董卓成功後,從忠君思想上看,可以肯定的是皇帝在位能好過一些,從利益上考慮的話,董卓這一方的勢力勢必受到壓制,而朝廷上第二梯隊的人就很有可能往上更進一步,而司徒王允和曹操就屬於這一梯隊的人,雖然曹操行刺失敗,落荒而逃,但是通過後來的呂布殺了董卓之後王允上位就驗證了利益驅動著人們做著冒險的事。

  • 2 # 司徒小雄

    曹操為什麼要刺殺董卓?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今天表述的觀點也只是我認為的一種可能,關於這個問題,我還有很多其他觀點。

    今天單單從權謀者的角度來分析曹操刺殺董卓,但又殺不死的原因。

    當時的時代背景是董卓入主漢廷,宰割天下。但很顯然董卓的所做所為是無法長久的,漢廷崩潰已經成為定局,天下即將進入群雄逐鹿的局面,對時局有敏銳判斷力的曹操當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可是眼下的情形對曹操相當不利。

    當時曹操作為京官,已無實權。漢廷大亂,有實權的是指袁紹袁術之類的封疆大吏,手上有一方軍權,有一方政權作為根據地。這樣的人才能叫群雄,所以曹操當時的處境是不能讓他成為群雄中的一員。

    曹操此前雖然在官場上小有成就,但是並不出眾。面對這種局面,要想扯起一面大旗,是相當的困難。

    所以曹操必須去博天下之大義大名,有大義大名再扯起大旗,對聚集人才有決定性因素。

    所以經過仔細謀劃,曹操決定挺而走險去刺殺董卓,好讓天下人皆知,曹某人還是有理想有報復有立場的人。

    但是曹操清楚的知道,當時如果真的殺死了董卓,自己根本就逃不出洛陽。那時候光有大義之名但是並無有用之身,何談理想和報復?

    所以曹操並未真正想殺死董卓!試問,如果一個人真的想殺你,並且已經拿出了武器,你會感覺不到殺氣?如果曹操真的想殺死董卓,難道還把睡夢中的董卓殺不死?

    曹操頂著刺殺董卓的天下之大義,再出來組織義軍,成為一方諸侯,難度就大大減小了。所以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豈是外人能夠真正探知強者的世界?

  • 3 # 閒雜說

    首先在歷史上曹操並沒有刺殺董卓,他只是放棄了董卓給的官跑回家鄉去了。《三國志》武帝傳說道:”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

    而真正刺殺董卓的是荀攸

    《三國志》:攸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謀曰“董卓無道,甚於桀紂,天下皆怨之,雖資強兵,實一匹夫耳。今直刺殺之以謝百姓,然後據殽、函,輔王命,以號令天下,此桓文之舉也”。事垂就而覺,收顒、攸繫獄,顒憂懼自殺,攸言語飲食自若,會卓死得免。

    不過既然問了這個問題我就從《三國演義》的角度分析一下曹操為什麼要刺殺董卓。

    第一點劇情需要,羅貫中安排曹操在逃亡路上遇到了陳宮,並且殺了呂伯奢一家,說出那句“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寫出了曹操奸雄的形象。

    第二點人設,《三國演義》中前期的曹操還是個熱血青年。一時打了雞血想為國家當英雄也很正常。

    以上

  • 4 # 歷史麻辣鍋

    人是一個很複雜的動物,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是受環境的影響。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根本就預見不到自己今後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有理想不錯,但是現實更加骨感。

    對於歷史人物就更是如此了。我們看到的歷史人物都已經是蓋棺定論的。他的一生大事我們都能知道個七七八八。但是我們對於他們的印象,對於他們的評價都是倒推上去的。這就導致我們很多時候就無法理解一些歷史人物年輕時候的所作所為。

    比如曹操。這位後來的梟雄,在年輕的時候也做過一些讓人熱血沸騰又很二的事情。比如他曾經熱血湧上身,晚上摸進大宦官張讓的居所,還帶著兵器。被發現後竟然一路闖關,殺出一條血路,逃了出來。這和武俠小說中的情節是多麼的相似啊。

    但是,曹操並沒有刺殺過董卓。這一段內容是《三國演義》瞎編的。可能把曹操夜闖張讓居室的事情融合進去了。

    曹操雖然沒有刺殺董卓,但是和董卓絕交的事情是真的。他並不喜歡董卓,並棄官回鄉重振雄風。

    《三國演義》在處理這個事件的時候,為了更加合理,所以編了個刺殺的故事。

    說來說去一句話,曹操十分不看好董卓。

    曹操這個人有眼光,有雄心,有壯志。董卓這人沒有政治頭腦。東漢朝廷的統治基礎是世家大族。董卓進了帝都並沒有處理好這些世家大族的關係,直接導致了他的統治根基的不穩。所以,後來袁紹這些一級世家都公開反對這位掌權者。

    曹操在當時雖然不是一級世家,但是很世家大族也是有很多淵源。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也在那個圈子裡混的。董卓是想拉攏曹操的,他看中的是曹操身後的關係網,也看中曹操的年輕熱血。

    但是曹操並不是憤青,他是有腦子的。董卓不拉籠他還好,一拉攏就把曹操嚇跑了。

    這就是曹操對董卓的看法,用實際行動來回答了這個問題。

  • 5 # TK強哥讀書

    其實在真實歷史中曹操有沒有刺殺過董卓是個很大的懸案。有很大機率是羅貫中加進去的,正史中並沒有記載。但民間既然有這樣的傳說,羅貫中又肯這樣寫,充分說明了曹操的確是個〃非常人〃。

    南陽的許劭以知人著稱,他也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而且曹操年輕的時候真的是一個熱血青年,而且是很愛國的那種!而董卓當時已經成為國賊,天下有志之士無不以討之為己任。正史中雖然沒有曹操刺殺董卓的記載,但是討伐董卻是真實存在的。而且當時討伐聯軍中真正出軍討伐的只有曹操一人的部隊。另外,曹操其實早在漢靈帝時就開始做官了,並且刺殺過比董卓還有權勢的〃十常侍〃張讓,但那是為了個人恩怨,而且也沒成功。只能說,年輕的曹操,不要太任性!

  • 6 # 悠閒的老酒

    第一,曹操在年輕時就懷抱遠大理想與政治抱負,渴望匡扶國家,濟世百姓,從曹操從官的經歷就可以看出,哪怕是輔佐何進這等無謀之輩,都積極獻言獻策,想為國家安定出一份力,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當出現董卓這個擾亂安定局面的人,曹操當然不能忍受,當時董卓勢大,所以只能選擇隱忍。

    第二,在當時,董卓屬於外臣進京,被評價為面善心狠,豺狼之輩,而且董卓在進京後擅自廢立,擅權專政,不得人心,當時朝廷的肱股之臣都欲除之而後快。可見,在當時的“忠君”大義還是深入人心的,因此想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曹操定然會選擇做出符合大義的事情——刺殺董卓。如果成功,必然會青史留名,且為當世所讚頌,所以曹操會冒險進行刺殺。

  • 7 # 夜半品史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曹操字孟德,他是漢朝相國曹參的後代。漢朝光和末年黃巾起義大爆發,曹操被任命為騎督將,負責討伐潁川的起義軍。戰事勝利之後他被升為濟南相,只因在濟南管轄範圍內,其地方官依靠皇親權貴,做一些貪贓枉法的時期,後來曹操商標朝廷將其中八個人的職位罷免。之後曹操又被朝廷徵召,封為東郡太守,而自己聲稱有病在身,所以沒有前去上任。

    公元189年,漢靈帝病逝,太子繼承王位,太后臨朝聽政。大將軍和袁紹謀劃誅仙宦官張讓等人,太后死活不同意。於是何進採納袁紹的建議,召董卓進京來逼迫太后,以此誅殺宦官。只可惜,董卓還沒有到達京城,何進便被宦官殺害了。董卓到京之後,廢除少帝,將其封為弘農王,另立劉協為漢獻帝,從此之後自己大權在握。董卓為人向來殘暴不仁,大權之下更是以酷刑來威脅百姓,至此京城大亂。董卓的種種暴行,激起了朝中大臣的反抗,更是有曹操借先七星寶刀之名來行刺董卓。這兒就有一個疑問了,曹操為什麼敢刺殺董卓?筆者根據三國演義來做以下簡要分析。

    首先先來說下董卓。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為西涼刺史 。建寧二年黃巾軍大規模起義造反,朝廷派其前去征討黃巾叛黨,因為自己破黃巾之亂無功,朝廷欲將其治罪,後來經過賄賂十常侍才得以倖免於難,後來又結交朝廷權貴,擔任大官,統領西涼二十萬大軍,卻時常有不臣之心。中平元年漢靈帝病逝之後,朝中宦官和外戚鬥爭不斷,何進聽從手下建議,召董卓進京前來誅殺宦官。本來就有不臣之心的董卓接到何進召入京城的訊息大喜過望。

    等到董卓進入京城之後廢除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自己則官封太師,從此之後進入朝堂根本不需要行跪拜之禮。掌握大權的董卓更是變本加厲,用毒酒灌殺少帝之後,每天夜裡進入皇宮之中,姦淫宮女,夜睡龍床。更是常常派官兵出城 ,行到陽城時,見當地村民祭祀土神,董卓便命令士兵把村民團團圍住,盡皆殺死,一個也沒有留下活口,掠奪村民財物,更是砍下村民的人頭,浩浩蕩蕩的回到京城,並且揚言殺賊寇大勝而歸,並在城門外把人頭全部焚燒。

    朝廷官員見董卓殘暴不仁憤恨不平。忠於漢室王朝的司徒王允假借祝壽之名,邀請朝中大臣前來商議如何殺掉董卓。在這個時候便有曹操自告奮勇說要借王允的七星寶刀,以獻刀的名義前去刺殺董卓。次日,曹操佩戴寶刀來到董卓的相府,見曹操坐在床前,呂布在其身旁,董卓便問曹操為何來晚?曹操卻說以自己的馬跑的慢為理由,於是董卓便派呂布去挑選一匹好馬賜予曹操。見董卓支開呂布,臥在床上,心想此賊命不久矣,待要行刺的時候不料董卓從鏡子中看到,便問曹操在做什麼,於是曹操便將七星寶刀獻上。呂布挑選馬匹之後,曹操便謝過董卓之後,起身上馬向東跑去。自此曹操刺殺董卓以失敗告終。

    再者曹操自告奮勇的前去刺殺董卓也是有自己的目的。在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連夜逃往陳留,詳細的說明了發生的事情。更是把自己的家產全部散盡,來招募士兵,共同對抗董卓大軍。曹操在家置辦酒席,邀請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等十八路諸侯。諸路兵馬各有不等,多的有三萬多人,少的也有一兩萬人馬。更有袁紹登臺歃血盟約: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

    有了各路諸侯的支援,並在曹操的精心策劃之下,最終瓦解了董卓內部。自己也一步一步的得到的掌控天下的大權。所以曹操才自告奮勇的前去刺殺董卓。那麼對於曹操刺殺董卓你的看法又是什麼呢?

  • 8 # 鴻涵先生

    真實歷史上曹操並未刺殺董卓,《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卓到,廢帝為弘農王而立獻帝,京都大亂。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通篇都沒有記載曹操行刺董卓這件事。

    但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卻記載了“曹操獻刀殺董賊”一事,小說雖說是文學作品,可是讀起來卻也津津有味。把曹操的形象刻畫的惟妙惟肖。咱們不論曹操刺殺董卓一事的真偽,只討論刺殺董卓一事。

    這件事的由頭還得從董卓說起,董卓入京,禍亂朝綱,“挾天子以令諸侯”(董卓是第一人哦),還經常行淫亂之事,後宮的宮女和妃子們都難逃毒手,大臣們如有不聽命的,皆被他所殺,朝廷上下無不“談卓色變”!

    而此時袁紹給司徒王允一封密書:卓賊欺天廢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紹今集兵練卒,欲掃清王室,未敢輕動。公若有心,當乘間圖之。如有驅使,即當奉命。

    王允看了袁紹的信後,想聯絡百官,可是有沒有理由把他們聚集在一起,於是就想了個辦法,就說自己晚上過大壽,邀請他們來家裡赴宴,其中就有曹操(電視劇《三國演義》裡面說曹操不請自到,其實不然,羅貫中可沒說),席間,王允突然掩面大哭,說道:“今日並非賤降,因欲與眾位一敘,恐董卓見疑,故託言耳。董卓欺主弄權,社稷旦夕難保。想高皇誅秦滅楚,奄有天下,誰想傳至今日乃喪於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百官聽罷也都哭了起來,而此時席間有一人卻狂笑起來:“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這個人就是曹操了。王允聽到曹操如此話語,大怒,就問他:“汝祖宗亦食祿漢朝,今不思報國而反笑耶?”(你家祖宗十八代都是吃著漢朝的俸祿,今日不好好想想如何報國卻在這裡笑?)曹操就回答:“吾非笑別事,笑眾位無一計殺董卓耳。操雖不才,願即斷董卓頭,懸之都門,以謝天下。”(我不是笑別的事情,而是笑話你們這麼多人就知道哭,而沒有一個人有辦法除掉董卓,我曹操雖然不是什麼大英雄,但是我願意砍掉董卓的腦袋,懸在城門之上,以謝天下。)這個事情就是這麼簡單的發生了。

    後來王允離席叫住曹操,問曹操如何行刺,曹操說了向王允借刀殺賊的計策,這就有了獻寶刀刺殺董卓一事。

    行刺雖然失敗,曹操亡命天涯,但是從這件事裡面我們可以看出,曹操是一個有正義感且可以做大事之人,滿朝文武就知道哭,而曹操卻敢為天下先,這就是不一般之處,通篇三國演義,我覺得描寫曹操的篇幅就這段寫的好,沒有那麼貶低曹操,相反把曹操樹立的很高大,與眾不同,符合正史。

    《短歌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9 # 記錄怪咖

    董卓雖然名義上是來勤王的,實際上卻是來奪權的。

    自從董卓入京掌權後,廢天子立漢獻帝,把自己加封為相國,把持朝政,武力鎮壓反抗者。很多漢室的老臣,都是敢怒不敢言。

    所以,董卓在漢朝老臣的心中,就是一個竊取漢朝王權的國賊。

    基於此,曹操刺殺董卓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刺殺董卓,是當時的人心所向。如果曹操能夠成功,必然是漢室的功臣,事後加官進爵,自然是不在話下。

    刺殺董卓的行為,可以籠絡那些漢室老臣,得到他們的支援。

    即使刺殺董卓失敗,也可以為自己樹立聲望,博得一個漢室忠臣的好名聲。為自己以後,招兵買馬建立基礎。

    這樣一來,刺殺董卓對於曹操來說,雖然是一件高風險的行動,但是背後給曹操帶來的收益,也是巨大的。

    所以,曹操願意冒險,去刺殺董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養出屬於自己的牛仔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