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灑人玍

    自從有了小寶我和婆婆在育兒路上的分歧是越來越大了。以前帶大寶時我帶到一歲半就出去工作了,那時候還沒為了在育兒方面的事跟婆婆爭執過。而現在有了小寶雖然沒和婆婆住一起,但為了小寶我和婆婆沒少爭論過。

    每次婆婆都用她的那套育兒經來用到小寶身上,這不小寶最近有些消化不良了。這也怪我回鄉下去婆婆和公公老給孩子吃零食我沒強制制止。從而導致孩子零食吃太多肚子不舒服了。晚上睡覺老是翻來翻去,一晚上覺都睡不好。

    早上又出現了拉肚子的症狀,我看他拉的粑粑裡還有沒消化的零食。於是我打算帶他到村衛生站給他開點藥,婆婆得知我要帶孩子去拿藥,直接說我動不動就去看醫生,那是藥三分毒,這麼點小事為什麼還要給孩子吃藥。

    不就是拉肚子麼,等他拉完了自己就好了,當初我帶他爸爸那時哪像你們這樣,動不動就吃藥。一會讓你公公去山上找點那什麼來煎水給他喝了就好了。(注:婆婆說的那什麼是一種偏方)。對於婆婆我能做到的只有態度尊重,但絕不妥協。

    我不由分說的拒絕了婆婆的“好意”堅持帶孩子去看了醫生。回來後婆婆還一個勁地說我,我告訴婆婆孩子拉肚子不管他時間長了會成腸炎的,要到時候成了慢性腸炎那可就麻煩了。

    婆婆對我說的話不以為然,她一直堅信她的那套育兒經比我這什麼科學育兒要好。唉!跟她說不通我也不管了,反正跟她解釋清楚了信不信就由她了。在育兒路上我不求她能幫我什麼大忙,但求她不要阻止我就行。

    其實我也知道婆婆這是關心孩子,她看孩子生病也是心疼,但她愛孩子的方式讓我有些接受不了。因為和婆婆育兒關的不同,導致我的育兒之路格外難行。孩子打個預防針她說我錢多,給孩子喝奶粉她說我錢多,讓孩子自己鍛鍊吃飯她說我虐待孩子。唉!說多都是淚啊!幸好不住一起要不然我還不知道要怎麼辦了。有個固執偏激的婆婆我真的是醉了。

  • 2 # miss廖1996

    坦城溝通化解育兒分歧

    兩代人的育兒分歧在各個家庭或多或少存在。都是為孩子好,如果溝通得當,

    育兒衝突完全可以避免。溝通最重要是坦誠相待,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並且

    心平氣和,不能互相指責。另外,溝通還要經常進行。年輕父母尤其要避免輕

    率抱怨父母,帶孫不容易,沒功勞有苦勞,要是實在不放心,還可以提前進行

    “崗前培訓”。否則就會出現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

    1

    :奶奶對孫子說,“你媽整天忙著賺錢,哪顧得上你?!還是奶奶疼你

    哦!”——製造親子隔閡

    祖輩為籠絡孩子,無心或有意間傷害年輕父母與寶寶之間的感情,逐漸造成親

    子隔閡,有可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問題

    2

    :“別說他了,他很好了。你小時候比他差遠了!”——當面袒護、戰

    線不統一

    祖輩當面袒護孩子,與孩子父母戰線不統一,在縱容孩子繼續犯錯的同時,一

    降低了父母的威信,增加了父母管教孩子的難度。

    優勢互補化解育兒分歧

    帶孫輩雖有含飴弄孫之樂,但更多是辛勞。如果僅此也就罷了,我們可敬的老

    人一向捨得為子女奉獻一切,不過,最怕的是一邊掏肝掏肺勞心費力,一邊卻

    是被子女抱怨寵壞了孩子,或觀念落伍方法不對,結果經常跟子女發生矛盾,

    一肚子氣沒處發,慪氣更傷心,甩手不幹又不忍心。事實上這種因兩代人育兒

    分歧產生的矛盾在大部分家庭存在,這種矛盾不設法化解,不但傷害親人間感

    情,導致家庭不和,而且令孩子無所適從,影響孩子的成長。

    兩代人產生育兒分歧的根本原因在於各自在生活習慣、觀念、經驗閱歷以及角

    色方面存在差異,又不能充分看到對方的長處,總認為自己的是更好的。解決

    這個難題,重要的是看到各自的優勢和短板,做到優勢互補。

    ◇老一輩的優勢和短板

    老一輩的優勢很明顯,他們大都帶大過幾個孩子,從頭到尾經歷了整個餵養、

    教育過程,比較瞭解孩子的心理,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雖然可能

    陳舊,可能有不科學、不可取之處,但大部分是經過實踐證明可行的。有人

    說,做父母如同游泳,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學會游泳,老一輩即便是完全沒有的

    人,只要腦子不笨,在長期的育兒過程中也一定積累了很多寶貴的心得,這是

    年輕父母短時間內無法擁有的。因此,年輕父母要學會尊重老人,發現他們身

    上的優勢,那種認為老人的所有說法做法都過時落伍不科學,而把育兒書當聖

    經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老一輩的另外一個優勢是由於沒有工作壓力,在心態上比工作緊張、壓力繁重

    的年輕父母要平靜得多,比較有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孫輩,經歷世事滄桑後的沉

    穩、寬容以及“隔代親”心理的存在,也會給孩子帶來溫暖、安全、慈愛的感

    覺。

    當然老人身上也可能存在一些短板,那就是經驗反被經驗害。正因為經歷過育

    兒或多次育兒,非常相信自己的經驗,所以老人大都不會像年輕父母那樣如飢

    似渴地去收集育兒資訊,閱讀育兒書刊。更由於總體存在的文化基礎差、理解

    力低、精力有限等原因,他們對新的育兒理念缺乏瞭解、不易接受,在觀念和

    方法不夠科學、先進。

    ◇年輕父母的優勢和短板

    年輕父母的優勢是大多文化素質高,理解力強,善於學習,更懂得和更習慣透

    過專業的育兒書刊、網路來了解國內乃至世界上最先進的育兒理念,也比老人

    更清楚未來社會對孩子的要求,因此採取的做法往往比較科學。加上格外重視

    獨生子女的培養,往往比老人更嚴格,更理性。

    短板則是缺乏經驗,心情緊張,過分迷信書本和網路,依葫蘆畫瓢,不懂得每

    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必須施以個性化的照顧和教育;有時候功利心太重,過分

    望子成龍,給小孩太大的壓力,反而令孩子身心不健康。

    專家的話:

    致老人:在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孩子的同時,要與時俱進,不斷吸收新觀念新知

    識,兒女買回的育兒書有空要翻翻;理解子女初次育兒的緊張心情,理解他們

    在育兒問題高標準要求自己的行為;衛生觀念尤其注意與子女看齊;如果觀點

    和方法與子女不同,儘量先溝通,取得一致意見後再進行。

    致年輕父母:以感恩之心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面對父母;相信父母的大部分經

    驗都是有用的;想讓父母跟自己的育兒分歧更小,就設法挑選一些老人讀起來

    也不費力的育兒書放在顯眼位置,讓老人也看到,或直接向他們推薦這些書。

    如有必要,還可介紹書或文章的作者,是某知名教授、專家等等,以加強權威

    性,這比自己說要有用的多;此外,在說服父母時也要講究方法,適當引用別

    人的經驗,而不是過分直接地說自己認為該怎樣怎樣。

  • 3 # 文故

    老一輩那時候資訊沒現在發達,看不到各種育兒專家的經驗之類的,基本都是上一輩言傳身教,一樣養活了一輩人。

    網上那些專家經驗,就真的適合自己孩子嗎?專家養過的孩子多嗎?有些東西,不是看書考個證就會的,沒經歷過,永遠沒那麼深的體會。

    孩子的吃穿方面,多聽聽長輩的,例如現代父母喜歡給孩子喝各種奶,認為是補充營養,但所謂的產品,都是盈利為目的的,誰會做慈善,那些證書就真的能保障產品對孩子好?

    老一輩愛給孩子喝白開水,溫的,這方面需要聽老人的,老人給孩子母親做一些補品,最好也儘量吃了,奶水健康,對孩子是最好的,還有一些衣服,有的邋遢的根本不會洗,都攢一堆,很多都是長輩幫著洗,有時候老人給孩子買的衣服,還會被看不上。

    例如一些老一輩看孩子的規矩,不能亂給摳鼻子,用梳子梳頭,這些總會有它的道理,但很多剛為父母的人,並不會聽這些,照顧孩子方面,還是多聽長輩的好些。

    教育孩子方面,還是需要父母負責,因為知識代購,很多現代的觀念,老人們並沒有,“隔代親”不是沒有道理的,老人教育孩子,有時候孩子一哭鬧,老人就不忍心了,或者一些東西,不適合現代,所以,教育孩子方面,還是父母親自負責的好。

    照顧孩子方面,多聽長輩的,他們有照顧孩子的經驗,不是一些網上的總結就能比擬的。教育孩子方面,還是要父母親力親為,老人們因為“隔代親”和舊觀念,教育孩子還是父母親自來更好。

  • 4 # 萌智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孩子都是在多重教育方式的環境下長大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帶過,爸爸媽媽帶過,思想觀念不統一也很正常!

    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就是快樂輕鬆成長,教育孩子用順其自然的成長方式就行!

    具體該如何選擇得問問孩子,孩子想要做什麼,喜歡做什麼,尊重孩子的想法。

    讓孩子學會自己做選擇,懂得選擇是一門學問!

  • 5 # 向日葵媽媽育兒日記

    兩代人之間有明顯的代溝,在諸多問題上的觀念不同,在育兒理念上也會有非常明顯的差異。

    兩代人都要清楚:孩子早期的環境對習慣和性格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進而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兩代人目的一致,但方法和觀念存在差異,雙方應儘可能協商達成一致,如果互相都認為自己正確的時候,可以找家庭諮詢師諮詢。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互相沖突,那樣會給孩子的導向造成混亂,孩子小的時候會無所適從,大一些後會利用兩代人的不同觀念鑽空子,養成不守規矩的習慣。

    具體建議如下:

    1、建立明確的規矩適用時間和範圍。孩子在祖輩的房間裡時,按照祖輩的觀念和規矩執行。孩子在父輩的房間時,按照父輩的觀念和規矩執行。也就是誰的地盤誰做主。

    2、祖輩照顧的時候,按照祖輩的觀念執行;父輩照顧的時候,按照父輩的觀念執行。也就是誰的時間誰做主。

    3、給孩子自由選擇權,孩子願意跟著誰,願意去那個房間過夜,都尊重孩子的選擇。

    這樣做父輩有明顯的優勢,一般在孩子2週歲之前因為要吃奶,離不開母親,所以會跟父母更親近一些。而孩子終生的親密依戀關係是在2週歲之前建立的,並且終生難以改變。祖輩雖然更加溺愛孫輩,但2週歲前建立的親密依戀關係不可動搖。

    所以,在父輩與祖輩的家庭教育理念的競爭中,父輩是佔有先機的,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父母一定要在孩子2週歲之前親自帶孩子,帶孩子是你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如果這個階段把孩子交給祖輩,就喪失這個機會,讓祖輩在孩子2週歲前和孩子建立了親密依戀關係,父輩的教育理念就會被徹底拋棄,並且孩子終生和祖輩親密,和父輩之間有隔閡。

    如何看待中國的隔代教育,我想是有弊也有利,所以不能全盤否定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我們首先要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在發揮其教育優勢的同時,認真克服種種負面影響,使孩子現有的家庭教育狀況得以改進,使我們的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隔代教育的優勢:

    俗話說,言傳身教,如果祖輩家長自身素質高,就算科學育兒的知識不多,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的薰陶也能帶出優秀的孩子。

    優勢一:不少祖輩家長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願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他們不僅照顧孩子的生活,提供學習的條件,進行適當的指導而且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一般說,祖輩與孫輩之間容易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

    優勢二:祖輩家長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什麼問題,應該怎樣處理,他們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優勢三:祖輩家長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是促進兒童發展和有效處理孩子教育問題的有利條件。

    優勢四:祖輩家長自身有一種童心,極易與孫子孫女建立融洽的感情,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利於祖孫兩輩身心健康。

    隔代教育的弊端:

    弊端一:容易形成溺愛。

    多數祖輩家長常有一種因自己年輕時生活和工作條件所限沒有給予子女很好的照顧,而把更多的愛補償到孫輩身上的想法。這種想法往往導致產生"隔代慣"的現象。祖輩家長對孫輩疼愛過度,處處遷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還有一些祖輩家長因過度疼愛孩子而"護短",致使孩子的弱點長期得不到矯正。

    弊端二:思想觀念陳舊。

    許多祖輩家長不顧時代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仍用老觀點要求孩子,教給孩子過多的老經驗,缺乏開創性精神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還有一些祖輩家長因文化低、思想舊,無意識地給孩子傳授不少封建迷信的東西,無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難度。

    弊端三:造成孩子與其父母的感情隔閡。

    祖輩家長對孫輩的溺愛和護短,造成孩子很難接受其父母的嚴格要求和批評,還容易形成感情隔閡和情緒對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難以進行。

    所以,作為年輕的父母,要充分認識隔代教育的優缺點,相互溝通,統一認識,擇善施教。

    方法一:祖輩家長和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思想認識應統一。

    兩代人往往對教育孩子存在認識上的差異,如年輕一代比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養和個性發展,而祖輩家長們則看重做人的道德和艱苦奮鬥精神的教育(雖然祖輩家長對孫輩有溺愛嬌慣的毛病),這就需要兩代人相互溝通,統一認識,擇善施教。還應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維護孩子父母的威信。

    方法二:祖輩家長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儘量用現代科學知識撫養教育孩子。

    方法三:兩代人協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規,同時也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獨立性。

    方法四:祖輩家長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要愛得適度,正確的愛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應積極創造機會讓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觸,疏通感情,兩代人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家庭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方法五:年輕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態度,不管多麼忙,都要抽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

    方法六:作為孩子的父母,同時作為祖輩家長的子女,我們要經常與祖輩家長溝通,只有兩代人統一認識、明確目標、步調一致,孩子的教育才會通向成功,孩子也會從幸福的家庭中走向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

  • 6 # 呆呆育兒說

      目前,兩代人因育兒觀點不同引起的矛盾在家庭矛盾比例中佔大部分比例,現在社會很多年輕人辭職或者邊創業邊自己帶孩子,就是因為在育兒方面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寧願自己帶孩子。

      有一位家長說,她的寶寶兩歲多,孩子走路摔跤很正常,她認為只要不是摔得很嚴重,就應該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鍛鍊孩子們在遇到挫折時的勇氣。但對於孩子的奶奶來說,看到孩子摔倒就會立馬過去扶起來,不停的詢問寶寶哪裡摔疼了,多方檢查有沒有哪裡摔破了,甚至還指責地不平,障礙物。

      還有一位家長也和我說過,孩子經常哭鬧,有啥不滿意的就會哭鬧,外公外婆一位的順從他,只要是孩子提出來的要求,真的是有求必應,覺得現在孩子是小,長大了就好了,不要總要求孩子這那,規定這規定那。家長覺得不要一味的順從孩子,現在的孩子比任何人都“精”,我們應該更多的是和他說道理,讓他知道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等他知道哭鬧不會引起大人的關注的時候,或者一哭鬧就答應要求,就不會再哭鬧了,而是和爸爸媽媽好好說。

      其實,不同的兩代人,育兒理念肯定是不同的,在老人看來他們那時候那麼多孩子不都帶的好好的,養的健健康康的。而對於年輕的我們一輩人來說,講究的是科學,從孩子生下來,飲食、說話、走路、學習都要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

      在我看來,上一代人和我們這一代年輕父母成長在不同的時代,家庭和社會環境差異大,面對的新事物也不一樣及接觸的事物也不同的,所以在育兒方面存在衝突,這是正常現象。老人幫我們帶孩子我們要帶著感恩的心,老人自己也有老年人生活,吃吃喝喝,跳跳廣場舞多開心,為何要幫你帶孩子,那是因為對子女的疼愛和理解,能幫助多幫助。所以在育兒方面沒必要和上一代人爭吵,我們可以把上一代人的經驗和科學育兒相結合,取長補短,父母有些經驗是可以聽從的,如果有些地方年輕的你覺得不對的地方,可以和父母或者公公婆婆好好商量溝通,因為這樣才能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爭吵不僅影響的是和父母/公婆之間的關係,更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 7 # 豆糕媽媽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目前,兩代人因育兒觀點不同引起的矛盾在家庭矛盾比例中佔大部分比例,現在社會很多年輕人辭職或者邊創業邊自己帶孩子,就是因為在育兒方面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寧願自己帶孩子。

      有一位家長說,她的寶寶兩歲多,孩子走路摔跤很正常,她認為只要不是摔得很嚴重,就應該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鍛鍊孩子們在遇到挫折時的勇氣。但對於孩子的奶奶來說,看到孩子摔倒就會立馬過去扶起來,不停的詢問寶寶哪裡摔疼了,多方檢查有沒有哪裡摔破了,甚至還指責地不平,障礙物。

      還有一位家長也和我說過,孩子經常哭鬧,有啥不滿意的就會哭鬧,外公外婆一位的順從他,只要是孩子提出來的要求,真的是有求必應,覺得現在孩子是小,長大了就好了,不要總要求孩子這那,規定這規定那。家長覺得不要一味的順從孩子,現在的孩子比任何人都“精”,我們應該更多的是和他說道理,讓他知道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等他知道哭鬧不會引起大人的關注的時候,或者一哭鬧就答應要求,就不會再哭鬧了,而是和爸爸媽媽好好說。

      其實,不同的兩代人,育兒理念肯定是不同的,在老人看來他們那時候那麼多孩子不都帶的好好的,養的健健康康的。而對於年輕的我們一輩人來說,講究的是科學,從孩子生下來,飲食、說話、走路、學習都要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

      在我看來,上一代人和我們這一代年輕父母成長在不同的時代,家庭和社會環境差異大,面對的新事物也不一樣及接觸的事物也不同的,所以在育兒方面存在衝突,這是正常現象。老人幫我們帶孩子我們要帶著感恩的心,老人自己也有老年人生活,吃吃喝喝,跳跳廣場舞多開心,為何要幫你帶孩子,那是因為對子女的疼愛和理解,能幫助多幫助。所以在育兒方面沒必要和上一代人爭吵,我們可以把上一代人的經驗和科學育兒相結合,取長補短,父母有些經驗是可以聽從的,如果有些地方年輕的你覺得不對的地方,可以和父母或者公公婆婆好好商量溝通,因為這樣才能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爭吵不僅影響的是和父母/公婆之間的關係,更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8 # 六七米

    目前,兩代人因育兒觀點不同引起的矛盾在家庭矛盾比例中佔大部分比例,現在社會很多年輕人辭職或者邊創業邊自己帶孩子,就是因為在育兒方面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寧願自己帶孩子。

      有一位家長說,她的寶寶兩歲多,孩子走路摔跤很正常,她認為只要不是摔得很嚴重,就應該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鍛鍊孩子們在遇到挫折時的勇氣。但對於孩子的奶奶來說,看到孩子摔倒就會立馬過去扶起來,不停的詢問寶寶哪裡摔疼了,多方檢查有沒有哪裡摔破了,甚至還指責地不平,障礙物。

      還有一位家長也和我說過,孩子經常哭鬧,有啥不滿意的就會哭鬧,外公外婆一位的順從他,只要是孩子提出來的要求,真的是有求必應,覺得現在孩子是小,長大了就好了,不要總要求孩子這那,規定這規定那。家長覺得不要一味的順從孩子,現在的孩子比任何人都“精”,我們應該更多的是和他說道理,讓他知道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等他知道哭鬧不會引起大人的關注的時候,或者一哭鬧就答應要求,就不會再哭鬧了,而是和爸爸媽媽好好說。

      其實,不同的兩代人,育兒理念肯定是不同的,在老人看來他們那時候那麼多孩子不都帶的好好的,養的健健康康的。而對於年輕的我們一輩人來說,講究的是科學,從孩子生下來,飲食、說話、走路、學習都要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

      在我看來,上一代人和我們這一代年輕父母成長在不同的時代,家庭和社會環境差異大,面對的新事物也不一樣及接觸的事物也不同的,所以在育兒方面存在衝突,這是正常現象。老人幫我們帶孩子我們要帶著感恩的心,老人自己也有老年人生活,吃吃喝喝,跳跳廣場舞多開心,為何要幫你帶孩子,那是因為對子女的疼愛和理解,能幫助多幫助。

    所以在育兒方面沒必要和上一代人爭吵,我們可以把上一代人的經驗和科學育兒相結合,取長補短,父母有些經驗是可以聽從的,如果有些地方年輕的你覺得不對的地方,可以和父母或者公公婆婆好好商量溝通,因為這樣才能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爭吵不僅影響的是和父母/公婆之間的關係,更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癌症基因檢測,癌症為什麼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