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輔食機好還是手工工具做好?
14
回覆列表
  • 1 # 宇言媽媽

    料理機,輔食機都可以。我用的是料理機。我這個人比較懶就用機器。哈哈!用完之後要消毒。每次夠吃就好,放時間長了不新鮮。如果做的多,寶寶飯量不大,你就買幾個小保鮮小盒子,網上都有賣的密封好後。放進冰箱。但我建議還是當天做當天吃好!

  • 2 # 小葵寶寶成長記

    寶寶開始新增輔食了,媽媽們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當然少不了輔食工具的幫忙。

    小奶鍋、不沾煎鍋、蒸蛋器、輔食研磨碗、料理棒、輔食刀具砧板一套、BB燉鍋、輔食保鮮盒、還要給寶寶準備罩衣、注水保鮮碗、感溫變色勺(曾經買過擠壓式餵食器,感覺超好用。)

    輔食機是集蒸煮攪拌一體的機器,現在大都清洗也很方便。因為當初我家有了蒸蛋器(不止用來蒸蛋喔、蒸紅薯、土豆、山藥等等。)和料理棒這些可以分解它的功能的小工具,我就沒有買。如果媽媽們想更方便可以購買。

    對小月齡寶寶來講,主要是做各種糊糊,輔食研磨碗必不可少。可以少量製做,吃一次做一次很方便,保證輔食的新鮮。

    大一點的寶寶,我家料理棒用的比較多。做果汁、做肉鬆、做肉餡包餛飩等等。

  • 3 # 京媽說
    給寶寶製作輔食都需要什麼工具?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給寶寶新增輔食不知道該怎麼新增,給寶寶吃什麼,甚至輔食怎麼做。先來說說給寶寶製作輔食需要準備什麼工具。

    1、寶寶餐具。首先給寶寶加輔食要準備小碗(可以選擇吸盤碗、防摔訓練碗、不鏽鋼碗,也可以選擇普通的小塑膠碗)、小勺、叉子、餐盤等餐具。

    2、輔食製作工具。家長可以選擇輔食研究磨碗、輔食研磨、輔食機、料理機、輔食攪拌一體機、輔食剪刀、輔食保鮮盒等都可以,當然一些簡單的也可以不用輔食機,如蘋果泥可以削皮後直接用勺子颳著吃。

    3、飯兜與罩衣。給寶寶吃輔食,除了準備這些製作和吃的器具外,還可以準備些吃輔食穿的罩衣(防水速乾衣)、飯兜、圍嘴、口水巾等。

    輔食機好還是手工工具好?

    這個就看家長自己的喜好了,輔食機相對製作和儲存方便些,有些營養可能也會在製作的過程中被破壞;手工工具做出的輔食,可能味道會好些,重要的是裡面有家長對孩子濃濃的愛意,但是製作起來會相對費時間,而且賣相也不一定有輔食機做出來的好看。

    這個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當然可以準備輔食機,時間充足就自己手工做,時間來不及就用輔食機做。

    給寶寶新增輔食的訊號(新增輔食的時機)

    前面說到到了一定月齡寶寶會表現出需要新增輔食的訊號,對於沒有經驗的家長來說,可能又覺得是個難題了,都會有哪些訊號呢?

    1、只要大人一吃飯,孩子就表現出強烈的進食慾望,興奮的撲向飯菜;

    2、當用小勺觸及孩子的口唇時,孩子會張嘴、吸吮並且可以吞嚥糊狀食物;

    3、孩子口水大增,甚至流出口外;

    4、當吃配方奶或母乳時,孩子頻繁的出現咬奶嘴奶頭的現象;

    5、餵奶形成規律,每天5-6此奶,每隔3-4小時一次;

    6、母乳餵養每天8-10次,人工餵養每天奶量已經超過1000毫升,孩子仍吃不飽;

    7、體重已達到出生時的2倍,低體重兒已經達到6千克,或給足奶量體重增長仍未達標者;

    8、在少許幫助下,孩子可以坐起來,伸舌反射消失。

  • 4 # 美媽美拍

    我養了兩個孩子,加上又是學醫的,對輔食新增還是有點心得。說一下吧。

    我認為應該儘量使用手工。從新增蛋黃開始,到新增粥油、米糊、麵條,每天過孩子現做新鮮的,就一點點量,用手工做也很方便。甚至到後來包小餃子,和一點點面,調一點點特製的餡,用指頭尖包,小小的餃子,很可愛。

    果蔬類可以用料理機,每天打黃瓜,胡蘿蔔,蘋果,香蕉等水果,果汁連纖維一起,加點牛奶或蜂蜜,還可以加鈣片,每天一大奶瓶喝下去,孩子很喜歡。我養了兩個孩子,就用了這一個料理機。兩個孩子小時候都是胖得像小哪吒似的。

    現在很多裝置,我覺得一是不一定好用,二是沒必要添置。給孩子本來就做一小口,機器上沾的浪費的太多。而且清洗也麻煩。

    孩子輔食新增得如何,直接關係到孩子的生長。這就要看是不是有個勤快又心靈手巧的好媽媽了。

  • 5 # 幽宣蘭香

    我給寶寶六個月開始新增蛋黃米粥之類半流食,開始用的料理機打的,打出的米粥細膩易消化。到九個月時換了豆漿機做營養豆糊,打出的米糊有微微顆粒滿足了寶寶口腔吞嚥食物的感覺。

    到一歲多時又買了小煲仔鍋給寶寶煲各種各樣的米粥,滿足孩子對食物的逐步體驗感覺。

  • 6 # 歡喜育兒

    輔食機:肉泥、彩泥、果泥,打的泥很細膩,蒸打一體尤其方便,尤其適合家裡老人帶孩子的家庭。

    電燉鍋:從最初的粥到後來的米飯、各種燜飯,很實用。

    不粘鍋:給寶寶煎蛋、做各種小餅。

    蒸蛋器:蒸蛋、冰箱凍好輔食的解凍加熱

    研磨碗:隨吃隨用,便於處理少量輔食,可粗可細還便宜

  • 7 # 青澀香瓜

    寶寶已經開始吃輔食了哈,恭喜,寶寶又長大了些!

    寶寶輔食的製作有多種方式,有輔食機應該挺不錯,方便而且快捷。如果沒有就手工操作吧,也不麻煩。我家經常給寶寶蒸南瓜和胡蘿蔔,蒸熟的這些蔬菜甜甜的軟軟的,寶寶很喜歡。也把青菜切的很細了放在熬好的魚湯裡(魚和湯全部撈出來後再把魚湯倒進鍋裡)然後煮麵(面煮的很爛),寶寶也很愛吃。還有,也可以用新鮮的豬肝刮豬肝泥,然後蒸,很細膩的,寶寶也喜歡。當然,你也可以百度來製作更多的輔食。每個媽媽潛能都是無限的!

  • 8 # 糖豆麻麻DH

    我個人覺得最有用的就是食物料理機,研磨打碎,做肉鬆,魚泥,豬肝泥都非常容易,但是並非必須,家裡的老人堅持用刀背平著一碾,分分鐘搞定魚泥和肝泥。

    其次就是買個輔食分隔盒,通常做一次輔食,能吃3,4天,多餘的就用盒子一格格裝起來冷凍,好取好掌握量

    寶寶餐具,感覺可買可不買,因為加熱輔食我們都用小瓷碗上鍋蒸,寶寶餐具可有可無。

    飯兜很有需要,要不然就等著每天換衣服洗衣服的無限迴圈吧

  • 9 # 帥帥育兒

    寶寶馬上新增輔食了,媽媽們既興奮又有點無從下手,可選擇的工具太多,如何能買到最具價效比的東西而且又特別實用的呢?

    我家雙胞胎寶寶目前16個月,是倆十足的小吃貨,輔食這一路買買買,把最好用的工具分享給你們,至於輔食機,如果錢比較充裕可以買,的確會方便,但用的時間特別短哈,其它工具完全可以替代。

    下面就是我覺得比較合理的工具清單,準備這些基本足夠。

    一.輔食初期6-7月齡必備工具

    餐椅、反穿衣、碗、勺、料理機/攪拌棒、蒸鍋/奶鍋、菜刀菜板、輔食盒或帶蓋冰格、廚房秤、吸管杯,可選研磨碗、調料碟、漏勺湯勺等。

    餐椅,重中之重,要想養成吃飯的好習慣,一定要從一開始就坐餐椅,坐不穩的時候可以放個靠墊過渡一下。碗,初期基本上大人拿著,要求不高,隨意都可以,後面等到寶寶總想抓你的碗或者手指食物吃起來的時候可以準備一個強吸力的吸盤碗,最好分格子那種。在慢慢過渡到自主進食聯絡,需要準備一個不要太深碗底寬的,這樣好操作。如果總外出,建議買個帶蓋的密封好點的。我買過不下10套碗,需要控制哈哈。勺,這個前期不會自己吃飯,隨便一個小勺就行,也不用非得多軟,但是我也買了超多。開始用的感溫的一套好幾個那個矽膠的加一個兩頭的鋼勺,刮蘋果泥等非常好用,後面想起來就買一套,自主吃飯的時候需要再研究一下勺子。鍋用來蒸寶寶的一些食物,蒸熟後打泥。一般建議買個小小的能蒸能煮能炒最好,當然也可以用家裡原來有的,就是初期需要處理特別少的食物,大鍋會大材小用,浪費時間和水電哈哈。然後最好是不粘鍋,是烙餅利器,我前期準備的就是一個不粘奶鍋,基本上一鍋到底,煮、烙、炒,都他來哈。可以備倆鍋,不粘奶鍋+蒸鍋或者蒸煮奶鍋+不粘鍋菜刀菜板建議要單獨買一套,最好生熟分開處理的。輔食盒或帶蓋的冰格 初期一次可能就吃幾口,對於時間不多的媽媽可以每次多做一點打成泥冷凍上,一小塊一小塊的,下次拿出來蒸熟就好,很方便,但一週內要吃完。輔食盒在後面也可以用上,裝更多的東西或者凍一點高湯給寶寶煮麵條,出門帶點小零食都很方便。廚房秤 初期一般新手媽媽們都不太能掌握好量,而且後面寶寶能吃的東西多了,做烘焙或者發糕之類的都是一個不錯的小幫手哈。吸管杯 寶寶新增輔食了,每頓結束可以鍛鍊給幾口水,用吸管杯或者開始鴨嘴杯過度一下,漱漱口也幫助其養成一個喝水的習慣。調料碟和各種湯勺 這個如果家裡有就用現成的消毒好用就行,小碟子方便清洗蒸熟凍的一些泥塊,擺盤拍照也很好看哈。二.輔食中期8-9月齡需增加工具電動打蛋器、燉盅、模具、吸盤碗。可選麵包機、烤箱、剪刀等。電動打蛋器,做個溶豆、鬆餅之類的非常方便,基本打蛋白都需要他,你想做蛋糕之類的烘焙他是基礎工具,建議大家都備一個,沒事兒給娃換換口味。燉盅,最好買有兩個內膽並且上面能蒸東西的,慢慢寶寶能吃粥了,放到燉盅裡預約上就好,上面放點兒南瓜土豆什麼的一鍋出了,再大點可以燜軟飯,另一個鍋燉點湯,或者燉兩鍋粥,大人一碗孩子一碗,一鍋出了,省事。吸盤碗,能吸在桌子上並且不容易被掰開的,否則娃分分鐘拿走哈,建議買分隔的,方便放食物。我用的有一款是保溼的,天冷了孩子好曬吃的慢會有點作用。剪刀,這個很多人認為可有可無,但我用的卻非常順手,不是那種大大的輔食剪,就跟家裡用的那種差不多隻是多了了防剪到手的處理,材質會很好一些。可以剪麵條,後面可以剪肉,手指食物可以幫助剪成小塊,蝦什麼的都可以處理。可以生熟分開備兩把。麵包機烤箱,如果家裡之前有最好,偶爾換個口味給寶寶,很方便。麵包機可以揉麵發麵,做包子饅頭之類很省力,也可以直接出麵包,但需要好方子。烤箱可以做蛋糕,烤小餅乾,溶豆,總之就是你喜歡研究這些就買,不喜歡就不要買了哈。三.輔食末期10-11月齡需增加工具

    訓練勺,就是寶寶要自己吃飯了拿著方便,並且容易送到嘴裡還不容易掉落的,選這樣的就行。

  • 10 # 王榮輝快樂育兒

    寶寶從6個月開始新增輔食是從液體的食物向固體食物的過渡。輔食的性狀也是從接近液體的半流質的泥狀輔食開始新增,製作輔食的工具也是要根據食物的性狀來相匹配的。

    比如輔食新增之初的泥狀食物,若是媽媽親手製作就會需要研磨機或是研磨碗。

    研磨碗適合將食物煮熟(蒸熟)後研磨。

    7--8個月可以過渡到顆粒狀食物這時可以將食物用刀切碎,比如麵條,碎菜,肉末。同時可以給到手指食物,比如長條的水果,蔬菜莖等。

    8--9個月較之顆粒前大一些的食物。如,麵包饅頭片,去皮核的水果

    10-12個月塊狀的食物,比如軟米飯,小餃子,豆類,蔬菜等。

    一歲前都要無鹽,一歲後的寶寶原則上可以吃成人的飯菜了(只是要少鹽,或是食物天然的原味)寶寶可以用自己的餐具和家人一起吃飯。

    從以上食物性狀的變化可以看出來,製作輔食只是泥狀食物可以選擇特別的準備研磨機,其他的階段沒有特殊的用具。研磨機也可以用來製作蝦粉肝粉(泥)

    開始新增輔食之前可以準備輔食碗最少2個,一個媽媽用來喂寶寶(冬天可以準備帶加熱的碗),一個給寶寶用(玩),勺子3把(媽媽用一把,另外的給寶寶自己用--玩)研磨碗一個;在7--8個月向顆粒狀食物過度時可以準備給寶寶煮粥的小鍋等。若媽媽是美廚也可以準備各種模具製作如同藝術品精美的食物。

    個人的觀點,讓寶寶參與其中享受吃的樂趣,在玩中吃,在探索中吃,在吃的過程中發展起寶寶的精細動作、手眼協調以及語言的能力等是最重要的

  • 11 # 晨夢然

    1

    輔食新增要由稀到稠:

    寶寶最開始新增時,要以稀為主,比如米糊要調的稀一些,慢慢地再給寶寶調稠一些,後面開始可以煮稀飯吃。4-6個月時主要是米糊、稀粥,到7-9個月就可以吃爛面,豆腐、肉末這些相對稠的實物了。

    2

    輔食新增量要由少到多:

    寶寶剛開始吃時,可以嘗試吃,喂幾勺試試,後續慢慢新增。比如蛋黃,剛開始時可以新增四分之一個,吃5到7天后變成加半個,然後慢慢變成吃1個,吃米糊和稀飯也一樣,剛開始少點,慢慢加量,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寶寶消化不良。

    3

    輔食新增種類由少到多:

    大部分寶寶剛開始吃的輔食都是米糊,慢慢可以新增多種類。剛開始可以吃一種單一的米糊,一週或者兩週後可以嘗試新增新的種類,以促進寶寶吸收多種營養成分。比如新增米糊後一週,可以適量新增蛋黃,然後再新增果汁,可以上午吃蛋黃米糊,下午喝點果汁,這樣,果汁中含有的維生素可以促進蛋黃米糊中鈣的吸收。

    4

    新輔食新增時間以上午為宜:

    大部分寶寶都是在上午10點左右精神狀態最好,這個時段寶寶相對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在這個時段新增新的輔食會使寶寶更易接受。

    5

    避免晚上吃輔食:

    輔食沒有奶易消化,晚上寶寶一般精神狀態較白天差一些,且晚上要睡覺,所以輔食易在白天新增,以減輕寶寶腸胃負擔,減小寶寶晚上鬧覺的可能性。寶媽們切記這一點,我就有一次在晚飯時加了,結果害的寶寶晚上不消化,哭鬧了半天。

    6

    注意觀察寶寶吃輔食後的反應:

    在新增任何一種輔食時,都要注意寶寶的反應,比如觀察寶寶的便便有沒有什麼異常,如有任何異常要及時減量或者停止新增。

    7

    注意嘗試不同食物的訓練:

    有的寶寶可能會不願意吃新新增的輔食,寶媽們不要由此斷定寶寶不喜歡吃這種輔食而放棄,應該多變換幾種烹飪方式再試喂幾次,寶寶口味在不斷變化,或許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接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儘量新增不同種類食物,這樣能預防寶寶將來偏食挑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復學後,學校延長學習時間,合適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