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萌兔英語
-
2 # 凱瑞Vlog
熱愛玩遊戲,痴迷於虛擬世界是因為在現實世界裡得不到成就感榮譽感和及時反饋的滿足感。我們可以給他孩子更多的正向,引導找到孩子沉迷於遊戲和虛擬世界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及時將孩子從虛擬世界裡引匯出來。同時推薦兩本書給你。一本書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另一本書叫做《正面管教》,希望你讀過這兩本書之後,針對於孩子的情況去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將孩子從虛擬世界裡引匯出來。
-
3 # Margaret113
不遠離,後患不絕。
孩子不良習慣是家大人給養成的!想改,不容易,但今天不改變。明天你失去不只課業的那幾分!!
-
4 # 鄉村養兔妹
小孩子玩遊戲如何管教。應該老師和家長一起來抓會比較容易,在家家長給孩子要的一定要定時間。孩子最好在一個留宿的學校。
-
5 # 李老師地理
第一、回老家過年,孩子與堂弟玩,第一次接觸手機
首先,從你提問的心情,應該是孩子玩手機已經很嚴重的地步了。在我孩子身上,也經歷不知道手機到沉迷手機的過程。以前孩子還不知道手機可以玩遊戲,有一年過年回老家,孩子跟堂弟一起玩手機。當時有一款火柴人這個遊戲,兒子看見後相當痴迷,就跟堂弟一起玩。考慮到過春節,大人也不好多說什麼,所以就有點放任。春節那些天大人都在耍,孩子也耍得瘋,當時沒引起關注。後來才知道,孩子對手機逐漸著迷了。
第二、回城裡後,孩子還是在玩手機,我們沒引起足夠重視
回成都以後,孩子總是有事沒事拿我們的手機耍,當時我們也沒注意太多,就要求他把作業完成再給他玩一會兒手機。孩子還算比較配合,寒假生活都是每天抓緊時間寫,寫完就拿平板玩耍。我們看了一下作業,字跡潦草,有應付的幾項。但當時考慮到是寒假,讓孩子輕鬆一下,同事的孩子不也玩手機嗎?就沒管那麼多。結果開學後,出事了。
第三、開學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下降,心浮氣躁,我拿走手機,他居然砸我,我們才意識到:事態嚴重了!
開學了,我們反覆給孩子說,不能耍手機了,要收心了。孩子也同意我們的看法,答應不玩了,但是開學後我們發現,兒子上課狀態很差,作業不認真,心浮氣躁。我們一直反覆作思想工作,我們才發現,孩子耍手機上癮了,並不是喊聽就能停的。有一天晚上,我去把手機拿走。沒想到這傢伙居然用拳頭砸我,沒想到沉迷手機這麼嚴重!這讓我下定決心,必須要給他戒網!
第四、談心,指出危害:你走火入魔了
孩子砸我以後,我沒有讓步,還是把手機收了。也沒打他,但確實很生氣,問他原因:“為什麼要打爸爸?”孩子回答:“不是故意的,是控制不了。”我給他分析原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你走火入魔了!玩手機讓自己喪失理智了,你現在知道沉迷手機的危害了吧。”“知道了”,兒子回答。“那我們一定得該。”這次談話以後,孩子明顯收斂多了。
第五、治本,關鍵是培養孩子的興趣。
現在大人都被手機吸引沒有抵抗力,何況一個孩子呢?孩子一時能忍住不玩手機,那空餘時間該玩什麼呢?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所在班級的同學都很優秀,家長也很優秀,我們時常交流一些方法。語文老師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我們買了很多的書籍,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
另外一個方面是帶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比如爬山,公園打籃球,一起踢足球,等等。大人做事也把孩子叫上,讓他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學習,培養其它方面的興趣。逐漸,孩子對手機的沒那麼大興趣了。
第六、固本,家長剛下手機
家長玩手機,孩子也效仿。我們堅持一個底線,堅決不用手機看娛樂影片,堅決不耍遊戲和連續劇。最多看看新聞,看看工作群裡面的資訊。孩子多次動員我耍遊戲,我都否決了,沒有上當。用手機娛樂的時間都是等孩子睡覺以後才進行。同時培養家長的閱讀愛好,與孩子一起讀書,一起成長,孩子目前的讀書興趣越來越濃厚了。
-
6 # 68四季豐
一、給孩子愛的撫慰
現如今,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家庭都是以獨生子女居多。很多孩子在生活中缺少玩伴,家長平時要忙於工作和農活,孩子常常只能一個人孤獨的玩耍。日子久了,孩子就會感到孤獨和無聊,他們就會尋找其他事物來獲得心靈補償,零食、電視、網路便成了他們非常好的陪伴者,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染上網癮的原因。所以,家長們要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談心,多徵求孩子意見,哪怕孩子有一丁點成績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包括精神上和物質上)。並且利用節假日和孩子一同旅遊,玩耍等,儘量多給孩子心靈上愛的撫慰,使孩子逐漸淡忘遊戲。
二、孩子專心玩手機,家長可安心做事
有的家長在忙手上的活兒,沒空搭理孩子,就把手機塞給孩子,讓他自己玩,家長自己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這樣的做法可能就是孩子玩遊戲成癮的根源。因為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忙,我玩遊戲就是理所當然的。
三、
家長要做好榜樣
不要說小孩子,現在很多大人也有網癮,早早的就變成了低頭一族。回到家之後,無論是吃飯還是休息,總是抵著頭玩手機,在孩子面前看抖音,打遊戲,甚至和孩子一同玩,這就讓孩子對遊戲、網路產生了依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師,你的一言一行無不影響著孩子,父母喜歡什麼孩子也就會好奇什麼,進而去模仿。所以家長要做好榜樣,想要孩子戒掉網癮,自己先要戒掉,要多和孩子在一起看書學習。
四、充實孩子的業餘生活
孩子業餘活動內容貧乏,玩遊戲就成了孩子的首要日子內容,上網時刻一長就會成癮。因而爸爸媽媽要認真地培養他的業餘愛好,主動引導孩子把注意力從網遊往現實生活中轉移。能夠陪他打球、旅行,讓孩子參加一些球類、繪畫、功夫等培訓,讓他在日常生活感到開心、快樂,充實,他也就沒有更多時間去玩遊戲。
五、
鼓勵孩子多和小朋友玩耍
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和小朋友玩耍,和同齡人多多交際,這樣可以佔用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孩子的上網時間,降低網路對孩子的吸引力,也可以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很有益的。
-
7 # 大鵝有話說
沉迷遊戲,學習不好,不聽話。應該有不少家長在煩心這個問題吧!
先根據描述和圖片,對您小侄子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年齡小(6歲左右),留守兒童,被溺愛,沉迷遊戲,學習不認真。其實從圖片來看,他的智商肯定不存在問題的,而且屬於聰明的孩子,因為他的數學題做的其實都是對的。但是從潦草的字跡看,學習態度非常不端正,把作業當成完成任務,心思都放在遊戲上。
“問題兒童”形成原因有哪些?首先,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的監管和指導,而爺爺輩通常比較溺愛孩子,對於孩子的要求都儘量滿足。想要什麼,只要發發脾氣就能得到,逐漸讓孩子養成暴躁易怒、要求必須得到滿足的壞習慣。
其次,爺爺輩不擅長教育,在輔導和監督孩子完成功課上沒有技巧。比如,用手遊當做“完成作業”的強化物,其實在教育心理學上是有理論依據的。而您小侄子為什麼卻效果適得其反?因為沒有規定好作業的完成質量,和合適的遊戲時間。當然這也能理解,父母需要外出務工,爺爺奶奶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可能性也比較低。
再次,缺乏交流,包括爺爺奶奶與小侄子的交流、家長與老師的交流。對孩子學習以外的活動沒有關心,也是讓孩子沉迷遊戲的直接原因。
要怎麼幫助遇到困難的留守兒童?經濟水平越來越高,各種網路聯絡方式的發展,還有國家對於農村問題的重視,留守兒童問題已經相比過去已經好很多了。但是,不能避免還有些家庭遇到這個問題。
從親人的角度出發,最好的方式自然是讓父母中一方參與孩子的成長。但“小侄子”這樣已經出現性格上的偏激、而且沉迷遊戲難以自拔。親人能做的只能是調整教育方式,多學習與孩子正確的交流方式,培養起遊戲之外的興趣愛好(足球、音樂等等),但是要注意學習質量和恰當地分配學習和愛好之間的時間。
如果認為自己還是不能掌握好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及時諮詢醫生!要注意偏遠地區低年級老師通常也只是拿了一個教師資格證,在解決這類問題上並不一定起到多大作用!
-
8 # 琴琴魔音
首先先確認,你們父母是不是一到家就在玩手機或者看電視呢?
電子產品確實比書本來說,更容易上癮,一步一步調整!
1.規定:作業完成其中某一項,可以給他玩個10分鐘,必須定時。另外作業質量要保證,讓他自己檢查,如果你們大人檢查,發現錯誤,一個抄寫二十或者三十遍,字跡清晰可見
2.課餘時間陪他做遊戲
3.多看他那個年齡段的書
4.杜絕一切電子產品上面的培訓班,不需要
5.學完的內容,去複習,複習,每天抄寫,默寫,比如詩詞,數學定理
慢慢引導下去…大人首先要做好榜樣,多花點時間陪孩子~還有,老年人不建議用智慧機,用老年機就可以~
小侄子基本是在農村跟老人生活的(姥姥姥爺,爺爺等),學習成績很不好。這次期末考試,語文57不及格,數學七十多。題目不難都是基礎型別的。放寒假我爸接到我這邊,我發現他玩遊戲成癮,貌似就是大人玩的那種吃雞型別的遊戲,具體我也不懂。我想知道這麼小的孩子沉迷這種遊戲發展下去會怎麼樣。平時管教說他不讓玩根本不聽,強制拿走手機還會耍混發脾氣,老人捨不得孫子受一點委屈,什麼都是一味的慣著,就拿寫作業來說,都是給他許諾寫完作業讓玩遊戲,他才會寫。下面是他的作業和他常玩的遊戲
回覆列表
如果孩子繼續跟著老人生活,那就需要先糾正老人溺愛的做法,家長需要在教育小孩的問題上保持一致性。
再者,孩子目前的狀況是沉迷於手機遊戲。家長不能一刀切斷孩子和手機的聯絡,那樣會適得其反。家長應該先從玩遊戲的時間縮短,慢慢將手機遊戲移出他的生活。這樣的孩子最好有父母來陪伴,開發和引導孩子,做一些有益的活動,比如打羽毛球,比如和孩子一起騎腳踏車,一起閱讀一本書,交流閱讀的心得……這些有益的活動,讓孩子慢慢從遊戲中抽離。
在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切記,不要急躁,更加不能暴力解決,因為如果那樣做,父母和孩子都會受到傷害,尤其是心理上的。父母需要耐心,並堅持已經制定好的改善規則,慢慢的讓孩子成為我們心目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