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來讀史

    喜歡看清宮劇的朋友,應該有在這些劇集中看到過外國人的身影。而且在清朝早中期階段,清宮劇中出現的外國人的表現都極好,明顯就能看出他們對我國和我國人的印象非常好。但是到了晚清時期,清宮劇中出現的外國人的態度就明顯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他們不但表現得沒有以前那麼謙遜有禮了,而且還變得趾高氣揚起來。其實,歷史上外國人對我國的態度也存在這樣一個變化。只是讓人感到好奇的是,外國人為何會有如此不一的表現呢?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搞清楚“清朝時期,外國人是如何看待清朝的”這個問題才行。

    而為了能夠更好地將我國的這些東西引入他們的國內,那個時候有很多西方名人趕赴我國,在我國學習他們想要的相關方面的東西。而我國呢,當時的清朝統治者並未對他們的到來表現出極度排斥的樣子。因此,這給他們留下了較為好的印象。

    比如,葡萄牙人佩雷拉就曾在其所著書籍中稱,我國人都非常有智慧,雖然這些人跟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差別非常大,但是他們卻遠比西方人要講求誠信得多。與他同為葡萄牙人的克魯士也曾經說過,沒有別的民族能夠跟中華民族相提並論,就連與其類似的情況都不可能出現。

    而西班牙人門多薩的觀點,顯然跟他們一樣看好那時的我國。他甚至在書中將清朝時期的我國描述成是一個富饒美麗的理想國度。別說別的國家無法與當時的我國相媲美了,就連他自己所在的國家,也被他認為是沒有資格能與當時的我國相媲美的。

    由此可見,當時還處於清朝時期的我國,的的確確給外國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以至於他們會專門寫書來讚美當時的我國,還令很多沒有到過我國的西方人紛紛對我國產生了好感和憧憬,有的人甚至因此踏上了前往我國的路途。而從當時清朝的歷史來看,我國的情況也確實要遠比清朝晚期階段的時候要好上很多。

    可以說,當時的我國國富民強,就算外國人頻繁造訪,也絲毫沒辦法對我國構成很大的威脅。只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朝逐漸受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而變得越來越落後。結果在外國人造訪我國受限後,他們便開始變讚美為嘲諷我國,將那時的我國批成是停滯、衰落的專制帝國,我國人也成了自大傲慢的代名詞。

    二、外國人對我國的態度前後不一的原因。

    第一,清朝逐漸由強盛走向沒落。剛開始的時候,清朝之所以會給外國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主要跟他的強大和大氣有比較大的關係。外國人覺得自己所在的國家遠不如我國霸氣,各方面的條件也不如我國好。久而久之,自然就容易對我國產生非常好的印象。

    可惜後來的清朝,逐漸由強盛走向了沒落。而反觀那些曾經讚揚過我國的外國人所在的國家,大部分反倒都變得比那時的我國強大了。在這種情況下,外國人自然就不會再對仍處於清朝時期的我國有好印象了。

    第二, 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為了維護封建統治、對付東南沿海抗清鬥爭、防止西方殖民掠奪和本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等,清政府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結果這下子可不得了,國外勢力迅速發展起來,而國內勢力反倒逐漸變得落後起來了。

    第三, 而且受這一國策的影響,外國人再想像以前那樣自由地進出我國,已經變成了不可能的事情。於是,在進入我國的要求被拒後,很多外國人便開始對當時的我國產生了諸多抱怨。

    雖然這其中也存在外國人故意詆譭當時在清政府統治下的我國的情況,但細究起來,當時在清政府統治下的我國在各方面的表現確實大不如前了。而落後就註定要捱打,於是沒過多久,外國列強便用各種先進武器轟開了清朝一直緊閉的國門。

    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國甚至一度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內老百姓們的日子也過得一天不如一天。而外國人呢,簡直把當時的我國當成了可以隨便蹂躪的物件,曾經對我國的仰慕和敬意,儼然已經化成了一縷煙塵隨風逝去。態度之變化,簡直可以說實在太大了。

  • 2 # 司馬公說歷史

    外國人眼中的清朝很複雜,具有多面性。

    如馬嘎爾尼,一位英國來中國的大使,心目中的中國是很多人留著辮子,環境骯髒,喜歡鬥雞、吸鴉片,狡猾多詐的人。

    在傳教士看來清朝是野蠻的、落後的,民眾是麻木的、愚昧的,都衣不蔽體,吃不好,吃的肉類沒有歐洲豐富,餓得皮包骨頭,為了一點錢可以幹任何事。清朝的官員則是貪汙腐敗橫行,驕傲氣派。

    總之在外國人看來清朝是一個陳舊的、臃腫的、龐大的、停滯的東方帝國。當時來到的傳教士、外交官等西方人都比較鄙視中國人,認為黃種人低人一等。

  • 3 # 匹諾曹jun

    蒙古人的征服使得中歐關係在中斷了四個多世紀後又重新恢復,中西之間開始了第一次較大規模的直接接觸。

    從元朝開始,歐洲諸國開始向中國派出傳教士和官方使節。明清時期,特別是清朝,西方人大量來華,比較有名的人物有利瑪竇、湯若望、郎世寧等。

    到了清朝末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的大門被外國人一步步開啟,中國和外國的交流越來越多,而中國在外國人眼中也從“天朝上國”變成了“睡獅”和“東亞病夫”。

    清朝時期,是外國人對中國印象急劇變化的時期,是什麼導致出現這樣的變化呢?外國人眼中的清朝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清朝初期,大洋彼岸的西方已經進入啟蒙運動時期(17世紀下半葉——18世紀中葉),此時的歐洲延續了以往對中國的推崇,而且出現“中國熱”和“中國風”的高潮,以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為首的啟蒙思想家們渴望突破封建和宗教束縛、建立理性和科學權威。

    他們認為中國代表著一種獨特優越的政治制度和道德倫理文化—中國的開明君主政治和儒家文化,是歐洲改革的動力和目標。

    因此他們對中國的制度和文化極度推崇,在倡導改革過程中極力模仿和讚頌中國。比如大思想家伏爾泰就在房間裡常年掛著一幅孔子畫像,以此來表達對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崇拜。

    18世紀,西方人對中國的讚譽到達頂峰,這期間關於清朝的描寫強化了中國烏托邦形象,塑造了一個西方人夢想中的由哲人治理的完美國度

    柏英理、殷鐸澤等四位神父編譯的《孔夫子:中國哲學家》使歐洲第一次真正深入地瞭解中國文化。

    杜赫德《中華帝國全志》是一部包羅永珍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品,被譽為“法國漢學三大奠基作之一”“歐洲關於中國知識的標準著作”。

    西班牙人門多薩在《大中華帝國志》中將中國打造成傳說中的“烏托邦”:“他們的勤勞、精明、愛好和平,使得這塊肥沃的土地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上最富饒的國度”。

    瑞典人彼得.奧斯貝克以一名牧師的身份跟隨瑞典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卡爾親王號”來到中國,並將1751年8月到1752年1月在廣州期間的見聞寫成了一本書。

    奧斯貝克在書中肯定了廣州人文明、懂禮儀等特點。廣州是鴉片戰爭之前清朝唯一的對外開放口岸,是外國人來華的第一站,因此外國人對廣州人的印象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對整個中國人和中國的印象。

    但是從18世紀下半葉開始,西方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法國、美國先後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而這個時候的中國,因為受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缺乏對外交流,仍然是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社會經濟、文化、風俗習慣各個方面都慢慢地落後於西方。此時西方人視野裡的中國形象變成了停滯、僵化、衰落的專制帝國,中國人也成了傲慢無知、卑鄙無能的代名詞。

    特別是英國使節馬戛爾尼率團訪華失敗,促使西方人對中國形象徹底發生改變,從敬仰變為蔑視,西方人的“中國幻想”結束了。

    美國傳教士、漢學家、外交官衛三畏在他的著作《中國總論》一書的序言中寫道:“中國總的來說是一個了無興趣和不文明的民族,對他們,你儘可以嘲笑”。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步步緊逼,清王朝節節敗退,西方人對清朝的印象也一步步的惡化。

    不僅如此,中國的鄰居日本在經過資產階級革命之後,國力日益強大,生活方式也逐漸西化。日本對清朝的態度也有了極大的改變。由此可見,外國人對清朝的印象到了極端蔑視的地步。

    總結 :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國人眼中的清朝形象在不斷的演繹變化著,18世紀中葉一直處於被西方不斷理想化的上升階段,這個時期清朝在外國人眼中可以說是完美的“天朝上國”。

    而自18世紀後半期開始,外國人眼中清朝的形象開始出現大的逆轉,“天朝上國”變成了專制落後的封建帝國。

  • 4 # 小高讀書

    自1840年鴉片戰爭始,列強將清朝淪為無獨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朝代。在此之前,外國人對清朝的評價,雖有一定的客觀事實基礎,但覬覦之心已暴露無遺。

    1793年英國派外交使臣“馬嘎爾尼”訪問清朝,希望在工業革命後,透過國內產能過剩的商品,開啟龐大的中國市場。

    馬嘎爾尼看過馬可波羅所寫的《馬可波羅遊記》,一直嚮往神秘的中國,此次手握高科技,信心滿滿,對出訪,充滿期待。

    使團專門準備了600多箱國禮,其中包括蒸汽機、綿紡機、迫擊炮、連發手槍等,集當時英國最先進的科技產品,並提出請求,希望清政府割地、免稅,便利通商。

    科技產品被包括乾隆皇帝在內的官員、宮廷工匠認為只是玩物,覺得做工、用途也被誇大其詞,乾隆不屑一顧:“所稱奇異之物,只覺視等平常耳”。至於通商請求一律被嚴正駁回。

    馬戛爾尼大失所望,在日記中寫道:“清朝是一個神權專制帝國,它翻來覆去只是一座雄偉的廢墟。人們生活在最為卑鄙的暴政之下,他們給婦女裹腳,殘殺嬰兒,統治者殘酷卻膽怯,中國最終將重新墮落到野蠻和貧困的狀態。”

    正因為類似這些帶有強烈功利色彩和詆譭的言論,在有侵略傾向的國家中產生共鳴。既然“請求”無果,日後憑藉船堅炮利發動戰爭,也能達到目的。

    當然,虛驕自大、閉關自守、腐朽落後,導致治國無能,是最終讓這個鴉片戰爭前GDP總量達到全世界1/3的清王朝覆滅的主要原因。

  • 5 # 趙不四六

    如果你知道當時的大清是如何看待外國人的,就能從這種態度中感知到外國人是如何看待大清的:林則徐作為當時一線處理洋務的重臣,在給皇帝的奏章中說 “況茶葉大黃,外夷若不得此,即無以為命”,可謂對西方世界的瞭解謬之千里。當時的中國無論是高居廟堂者還是山野鄉民,看待西方一切如同看待怪物。我們在看待世界,理解世界方式上已經同世界主流環境相脫離。世界思想潮流的進步,科技的日新月異,已經遠遠超出了大清國民的理解能力。 義和團在北京攻打外國使館時還在四處收集染有女人經血的布條,高掛牆頭,認為這樣能破除洋人的槍炮的法術。

    可以說當時的中國從上到下,無論在思想體系還是實用技術領域,都已經脫離了世界主流軌道,被遠遠甩在後面。工業革命的巨輪已經飛速轉起,而我們還停留在迷信與巫術時代。

    下跪,辮子,裹腳,酷刑,飢餓與愚昧遍佈中國各個角落。

    看看大清當時的情形,就可以想見外國人眼中的清朝是什麼樣子吧!

    清末,作為對近二百年來的國家發展有重要影響的歷史程序,我們也可以想想,如果自己穿越回那個時代,你會如何看待當時的清朝?如何審視自己,如何審視現在的自己!

  • 6 # 天晴愛睡覺

    外國人眼裡的清朝就是:地主家的傻兒子,肥豬一頭

    想打就打,打完簽約要塊地做租界,再要個港口通商

    對了,這次打他們家的軍費得找它給我報銷了

  • 7 # 大國之巔

    先說結論:現在都換外國人,懷念吹捧晚清時期了。今日中國的繁榮與強盛,才讓這些昔日的"列強"們,無不懷念當時昏聵無能,喪國辱權,割地賠款的晚清時代!

    美國記者發英、法艦隊集結九龍港照片,給我們提了一個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日報道,《紐-約-時-報》駐港記者奧斯汀·拉姆齊,在其社交媒體上,使用了一張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艦隊集結九龍港的照片,作為其封面。

    當然,這件事也提醒了我們:"西方殖民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線,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早在1949年4月渡江戰役期間,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紫石英"號驅逐艦,無視警告擅自闖入長江下游水域前線地區。我"三野"下屬部隊對其炮擊,最終這艘軍艦,灰溜溜地趁夜色逃出了長江口。

    而在我們開國之戰的抗美援朝時期,中國軍隊更是與昔日的那個英國列強直接交手,痛擊英軍!

    1951年,志願軍63軍187師,包圍了英國王牌部隊29旅。這個部隊下轄4個營,其中的"格洛斯特營"是英陸軍中,罕見具有"皇家"稱號的精英部隊,佩戴雙帽徽,下場是被我軍一舉圍殲!

    被志願軍俘虜的英軍士兵

    其中,更有一件引起斯大林關注的俘敵奇蹟。伴隨著身後隆隆的炮火聲,志願軍戰士劉光子一聲怒吼"繳槍不殺",機關槍嗒嗒作響,僅憑他一人,便俘虜了該營63名英軍士兵。

    當年底,劉光子被授予"孤膽英雄"榮譽稱號,記一等功!53年,劉光子赴蘇聯參加世界青年聯歡會,斯大林接見了這位傳奇英雄。他還興致勃勃地問劉光子,"你是怎麼一次俘虜那麼多英軍"?

    孤膽英雄劉光子面龐清秀,可是在戰場上卻是一位英勇無畏,令敵人喪膽投降的戰士!

    再把時間撥回2020年,如今的英國海軍,僅保有6艘驅逐艦,尚不及我國的分割槽艦隊。2艘航母的甲板上,空蕩蕩無飛機可用,並且多次出現漏水、主軸斷裂等重大事故。

    昔日的那支橫行七大洋,在各國海岸線耀武揚威的大英帝國皇家海軍,幾乎已淪為了一個地區型的海軍。

    而法國海軍就更不用提了。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人民海軍總共入列艦艇22艘(不列入水下力量),總噸位數約為23萬4千多噸。僅這一年的下水噸位,便與目前法國海軍的總噸位相近!

    只有沒落文明,才總是回憶自己過去的榮光,可惜卻凸顯了自己無能狂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盔一帶,什麼樣的安全頭盔是合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