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記錄隨想
-
2 # 也無風雨也無晴
我所在的是一個小縣城,偶爾會有教師課堂上猝死或者發病的情況,每每聽到這樣的訊息,心裡五味雜陳,只想說教師也是人,除了繁重瑣碎的教學任務外,還有家庭,孩子,老人,所以一定要調整好情緒,面對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的壓力一定要知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沒有好身體一切都是空談。正確看待工作中的得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的起孩子和家長就行,不必要為了職稱榮譽拼上健康和生命……
-
3 # 九哥朱建文
首先,向這位猝死的班主任老師表示哀悼,很不幸,也很悲傷!
我也是一位班主任老師,每天也覺得很累。我們這裡剛剛復學兩天,這兩個晚上回到家,腰痠背痛,幾乎躺在床上就不想動。
班主任工作的辛苦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外界,一個是內部。
第一,外界的工作壓力。現在的學校裡有許多形式主義的工作,累的班主任喘不過氣來。
比如,我們這裡要求每天填學生的通風記錄,晨午檢記錄,傳染病記錄,處理學生談話記錄,班會記錄等等,各種記錄層出不窮。
更不要說,一般的班主任還是主課老師,還要完成教學上一系列形式主義的工作,學習筆記,心得體會,測評反思,成績統計,優秀作業展評等等等等。
現在有些學校和領導還提倡工作要細化,越細,當老師壓力越大。領導一細化,就一句話,一佈置,老師在下面要做大量的工作。
有些學校還將老師的工作和績效工資,職稱晉升等掛鉤。有的學校每天、每週還要公示。所謂的公示,就是一個間接的批評欄。
搞得老師們大氣都不敢出,壓力巨大。
第二,老師的一部分壓力來自自己。當老師的許多人都膽小、謹慎,做事認真,而且做老師的都好面子,唯恐落後,丟人現眼。再加上,爭勝心強,職稱、績效工資等的壓力,所以許多時候老師往往自我加壓。尤其是女教師心理承受能力弱,更是忙得馬不停蹄。
所以作為老師一定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減壓。
1,一定記著教育教學不是一廂情願的事,你努力了就行,無愧於心,足矣。即使老師是園丁,你澆水了,樹苗不長,你也沒辦法。別自己折磨自己,拿學生的錯誤懲罰自己。
領導常常把學生的錯和老師捆綁在一起,但是作為老師千萬別這樣想。
2,讓那些職稱工資什麼的都見鬼去吧,健康是第一位。當老師一輩子就這樣了,吃不肥餓不死,晉升了職稱多幾千元,你還是你,沒有這1000元,日子還得這樣過。
老師的地位就決定了,即使增加了工資,在社會上的地位還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一個窮教書的。既然如此,就把這些不要看得太重。
3,有人說多一份自尊就少一份快樂,這話雖然有些絕對,但是也提醒我們,別和自己過不去,咱們都是普通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都有馬失前蹄的時候,不要力求完美,有錯誤,有缺陷是正常現象,不丟人。
4,有事有病就請假,及時就醫,保全我們是第一義。你要這樣想,有我們了,還能繼續工作;沒有我們了,即使想為教育事業做貢獻都不行了。
總之,一句話,做老師面臨著內外兩部分的壓力,外部壓力有時我們改變不了,那麼就調整好自己減輕內部壓力。
當老師的就這麼一點工資,辛辛苦苦的再不要把命搭上了,願每一個老師都健康、平安、幸福、快樂。
-
4 # 果然聰的化學課
我是一名青年班主任,工作第二年。帶完這個學期,我就準備辭職了。
拿我自己的中學舉例吧,某重點中學高一。
我每天的作息時間表:
5:10起床
5:35跑早操(班主任跟著一起跑)
(跑操完講評,早操有沒有人遲到?操前背誦聲音大不大?跑操排面標齊情況?口號響不響?)
(與早讀老師交接好後,可以離開)
6:10-6:30檢查男女生宿舍衛生情況,做好記錄,抽時間找衛生差的值日生談話。
6:30-6:50餐廳吃早飯
6:50-7:00看著學生打掃教室,墩地
7:00指紋打卡簽到
7:00-7:50教室盯早預備
(早預備沒有老師,各科老師會留相應的作業,下了早預備課代表會收作業,相當於公共自習。早預備班主任可盯可不盯,但我習慣來班裡,利用早預備時間備備課)
8:00-9:40辦公室坐班
(寫教案,準備課件,學案,聽寫內容)
(收到學校昨天的違紀單,看看有沒有自己班的學生,如果有,做好記錄,準備處理違紀學生)
9:40-10:00上午大課間跑操(班主任跟著一起跑)
(如果當天因為天氣原因不跑操,去教室盯紀律)
10:00-11:40兩個班的正課
11:40指紋打卡簽退
11:40-12:00餐廳吃午飯
12:00-12:15查學生午休
12:15-12:45教師公寓娛樂(打遊戲,看電影或者洗衣服...)
12:45-13:30午休
13:50指紋打卡簽到
14:00-15:20辦公室判作業,準備第二天的課
15:20-15:40下午大課間教室盯紀律
(處理昨天違紀學生,衛生差值日生)
(如果沒有違紀學生,一般會抽幾個學生聽寫知識點)
15:40-17:00選擇題讀卡,根據正答率確定明天重點講解的習題
17:00指紋打卡簽退
17:00-17:20餐廳吃晚飯
17:20-17:45自由支配時間
17:45-17:55看著學生打掃教室,墩地
晚上一般沒什麼事,但是一般一天一節晚自習,就不具體寫時間點了,晚自習是同時盯兩個班。
21:00-21:20教室盯晚整理
(晚整理就是學生自己整理當天所學內容)
21:40-21:50查男女生宿舍晚休
22:00回到教師公寓
22:00-23:00娛樂+洗漱
23:00睡覺
每週工作六天,週日休息。
(疫情還沒開學,所以鬧鐘是關閉的)
以上是我們當地班主任的普遍作息情況,很多學校都是這樣,有些學校甚至比我們這兒更嚴格!
每天睡眠時間大約6小時,感覺不太夠,壓力很大,來自各方面,要處理和領導的關係,要處理搭檔老師的關係,處理和學生的關係,處理和家長的關係......
班主任之間每月有評比和量化,比哪個班違紀少,比哪個班成績好,比哪個班跑操好,比哪個班衛生好,每一項都算進量化,班主任根據量化排名,根據排名發班主任費。
說了這麼多,你肯定也好奇班主任的工資,每月到手6000-7000之間,排名高工資會多一點,排名低工資少一些,大概在這個範圍。
我是在一個縣城中學,說實話拿6600少嗎?不少了,但是和付出遠遠不成正比,箇中心酸滋味只有當過班主任的才能理解吧?
-
5 # 木金宸
當前,為教師減負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政策議題。但是,教師減負會不會像學生減負那樣,越減越重呢?
在明晰了教師減負的主體之後,更迫切需要在機制上創新,以科學、有效地推進教師減負工作。
建立目錄清單機制。教師負擔在本質上涉及教師職責的內容邊界問題。之所以教師不堪重負,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諸多填表、考評、評估等工作超出了教師與學校的職責邊界。
因此,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開展專項研究,在與其他政府部門溝通協商的前提下,全面清理與規範涉及學校的各類檢查、考試與評比活動,建立目錄清單制度與機制,對於未列入清單或未經批准的各類檢查、考核與評價活動不得進入學校,努力將教師從諸多的社會性事務中解脫出來,還學校一片清靜的天地,讓教師有時間與精力安心教書育人。
強化監督問責機制。要積極監督各級政府部門與學校是否將教師負擔目錄清單制度認真執行,要透過定期調研與基層學校反饋,瞭解教師負擔狀況。對於妨礙教師正常工作的各類檢查評比活動必須零容忍,加大對相關主體的問責力度,重振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氣,保障教師正常的教育教學權益,讓老師安心執教。
建立協同推進機制。要加強政府、學校、社會與教師等諸多主體的攜手合作。政府部門要嚴控下放到學校的各類通知、檔案、方案許可權,在開展相關進校園活動時,要尊重學校教育規律,主動傾聽學校的意見,不主動增加學校與教師負擔;學校管理要轉變觀念,整合校內各條線的通知與任務下發,因校施策,切實減負;社會媒體要加強正面典型教育事蹟宣傳,引導家長認識尊重教育的規律,與學校、教師密切配合,共同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
-
6 # 回眸132
作為一名初中老師,連續當了20多年的班主任,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對於出現班主任上課期間猝死,感到深深的痛惜和遺憾,把生命獻給了教育事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這樣做我們並不提倡,在我們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也需要保護好我們自己,不單單是為自己,為了我們的家人、朋友、學生以及愛我們的人。
有的人認為老師一年就上半年班,寒暑假、節假日、週六週日休息,一天上兩節課,可輕鬆了,人們常說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那是你不瞭解老師的工作性質,尤其是班主任老辛苦了!
工作壓力大,心累。有來自學生的。現在的中學生都比較金貴,懂得多,處於青春期,激動好走極端,不好管,尤其是如果班級有幾個搗蛋的學生,班主任就得絞盡腦汁想辦法怎麼樣才能管住班級;有來自學校的。有許多形式主義的任務,各種各樣的培訓,各種形式活動的評比,學生成績的評比,還有職稱晉級;有來自家長的。大多數的家長還是不錯的,理解支援老師的工作,難免會遇到幾個胡攪蠻纏不講理的,也夠班主任鬧心的。
身體都是亞健康,身累。據統計華人的平均壽命是72,但老師的平均壽命是59.3,可以看出老師這個職業真是勞心勞神的。有句順口溜說“老師起的比雞都早”,每天早晨在路上你會看到除了學生就是老師了。每天看不到太陽昇起就進入到了學校,開始了忙碌的一天,班主任多數都是教主科的,每天三、四節課。除了上課之外,寫教案、批作業、開會、聽課評課、完成學校臨時佈置的各項任務、處理班級出現的事件、找學生談心做思想工作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工作,有時甚至忙不完的工作需要帶回家去做。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班主任就是全能人才,既是老師、又是醫生、又是警察,無所不能,沒有這個金剛鑽真攬不了這個瓷器活。我們的校長常說,誰都能當這個校長,但不是誰都能當好班主任。
任何人如果在長期負重荷的工作下,得不到緩解,都會積勞成疾。我校去年有兩位四十多歲的老師因病去世。怎樣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我們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強求。如果是老教師,身體不允許,就不要當班主任了。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第二,老師應該注重自己的身體,多鍛鍊。勞逸結合,少生氣,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都是家裡的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不是倒下的時候。
第三,假期多旅旅遊。假期對於老師來說是最好的修整時間,放鬆一下身心,感受一下外邊的美景,讓心裡徹底放鬆一下,為下學期做好備戰。
總之,老師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不要忘了一定要保護好自己,老師也是人不是神,盡力就好,做到問心無愧就可以了。希望每個老師都能健康,快樂的生活。
回覆列表
記得我上學的時候,學過一篇文章,大慨意思是一位老師帶病堅持上課,同學們聽得很認真……那時候,覺得老師老師好盡責敬業呀。如今,對老師帶病堅持上班似乎有了新的認識:
一:現在好多呼聲都不提倡教師帶病仍然堅持上班,教師也是人,不是神,學校裡的中年教師也是和所有的人一樣上有老,下有小。年輕教師呢,也是和所有的年輕人一樣,都被自己的父母疼愛著。所以,先要對教師職業要寬容,如果是不舒服了,就應該休息,在休息的時候,儘量不要有矯情等不好聽的聲音入教師耳。
二:隨著二胎放開,孩子數量增加,教師的工作量也在增加,有的時候不舒服了,想休息,但是,請假需要找其他老師協調課,這個過程有的時候並不是一句話就可以的,有的不是班主任,一般會帶2個班,協調課過程,會牽扯到好幾位老師,這也是麻煩地方。
三:教師自身也要做心理建設,下班之後,儘量放空自己。當然,似乎做到很難,因為一天學生在學校的瑣事,下班仍會有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