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爬梯上的BIMer
-
2 # 王營評教育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什麼是教師的“教學能力”?什麼是教師的“教研能力”?
通俗地講,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指教師從事教育工作應當具備的專業能力。包括教師運用所學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專業知識處理教材的能力、把握課程標準的能力、教學設計能力、課堂教學能力和考試評價能力、新媒體使用能力等與學科教學工作相關的多個方面。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說一個教師教學能力強,其顯性衡量指標就是課上得好,學科教學成績優異。
教師的教研能力,顧名思義,是指教師研究教學的能力。包括常規教研能力和課題研究能力。常規教研能力是指研究課程標準的能力、研究教材的能力、研究教法的能力、研究考試和評價的能力;課題研究能力通常是指教師把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變成課題,透過提出假設、收集資料驗證假設、得出結論等一系列研究過程,解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不難看出,對一個成功的教師而言,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事實上並不能截然分開,無所謂孰輕孰重。正如有些教育專家所言:“教不研則淺,研不教則枯”,教師只有以反思和研究的態度對待常規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考試和輔導,才能避免教學工作的程式化、工匠化,從而逐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同樣,教學研究只有以課標、教材、課堂教學、作業和考試設計為研究物件,才能貼近實際,真正為教學服務,從而使研究充滿生機和活力。
實際工作中,教育部門或學校如果硬要讓教師在兩者之間排出個先後順序,則會顧此失彼,給教師專業發展帶來錯誤的引導。
過份強調教學能力,忽視教師的教研能力,教師就會按照上級領導規定的程式和模式開展教學,工作亦步亦趨,缺乏創造力,不去主動思考改進教學的新手段、新方法,教學質量就會在低層次上徘徊,久而久之,教師則會產生職業倦怠。
過分強調教研能力,教學研究就會脫離實際,變成空中樓閣,一些教師就可能不安心於教學工作,投機取巧,以發表文章、搞課題研究為能事,為晉升職稱積累資本。為防止這種極端,教育部2019年曾發文,對專門從事教學研究的教研員提出了新要求,原則上要求他們每三年要有一年在基層學校擔任教學工作的經歷,其目的就是防止出現教研、教學“兩張皮”現象。
因此,如果教師立志想成為“專家型”教師,非把教學和教研結合在一起不可,透過讀書、思考、研究,提升自身教研能力,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並將研究成果運用於備課、課堂教學等常規教學中,常教常新,讓教學工作充滿挑戰性,從而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育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
-
3 # 常常學
評價一個教師,顯然是教學能力最重要。因為教師的工作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勞動者和接班人。從教學要求決定了教師的工作的教學能力最重要。教研工作是總結教學的經驗和教訓,研究下一段該怎樣做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的問題,遠水救不了近火。教師不可能有了新研究成果才去教學的。因此,教學能力比教研能力更重要。
-
4 # 瑞豐131
又是評價教師!
評價教師,是很難有統一標準的。
如果單純從教學能力,或者教研能力上評價,這是比較狹隘的。
如果非得從教學能力、教研能力上說事,也是很難作出評判的。
教學能力(應該是教育教學能力),單純指教學成績嗎?教研能力也絕不是單純指“論文”多少!
因此,教學能力、教研能力都是很難確定優劣的。
先說教學能力。如果把教學能力單純定義為教學成績,這是何等狹隘!成績好的,不一定標註教師教學能力強;成績差的老師,教學能力就一定差嗎?
再說教研能力。首先,只要是一名合格教師,都有教研能力,不然教師怎麼去教學生呢?每一個教師,在教學的同時,無不對教材進行研讀,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瞭解,否則無法進行教學,而教師對教材的研讀、對學生的瞭解,不就是教研嗎?其次,教師教研能力怎麼來判定,只依據論文嗎?大學教師能夠寫出有水平的論文,同樣小學、幼兒園老師也能寫出論文,雖然專注點不同、面對的讀者不一樣,謹此而已!當然,一個教師,既有教育教學能力,同時又能把教學經驗、把對教材的研讀同學生的學習,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形成文字予以在教育行業起到一定作用,這無疑是真正的好老師!可這能有幾人?
所以,評價教師是無法定量、定質的,如果非得用一定的標準衡量教師,一定是失之片面的。
-
5 # 天使約眼
一千個人讀《哈姆萊特》,就有一千種理解。本人的理解是:既互相獨立,又相互依存。如有不到之處,望各位賜教。我覺得評價一個教師能力,要從教學和教研這兩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先談談教學能力:也就是課堂實際教學的能力,再細講就是:1·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任務和實施教學的策略拿捏到位。2·教師的提問精準有效,能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3·教師的個人魅力也很重要,比如詼諧幽默,放低姿態,目的嗎?你應能猜出來。還有很多方面,我暫且先分享最有心得比較好操作的經驗,共勉!
再者,教研能力是一名老師提升教學能力的必經之路。在我們的教學裡,很多教師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不解決,便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怎能完成,學生的學習出現問題,如此惡性迴圈,教學無從保證!
所以,在教學同時,不斷地反思,研究教科書,研究學情,找到兩者的平衡。
-
6 # 三尺講談
我認為,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沒有嚴格的分界線,二者的關係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首先,在一線教學工作中,教研能力都是建立在教學的基礎上的,沒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就不可能有教研成果。教師的工作就是整天面對著幾十個求知若渴的孩子,能夠教會他們科學文化知識,教給他們為人處世的道理,是我們老師的價值體現。從學生的角度而言,他們更需要的是老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家長們看重的也是孩子們學習成績的提高,而學生成績的好壞直接取決於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如果一個老師有較高業務素質,在課堂上能夠深入淺出的講解教材內容,能夠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理解問題,解決問題,並能及時的獲取到學生的反饋資訊,充分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適時調整講課方法、步驟。同時,在班級管理方面,能夠真正的融入到孩子們中間,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傾聽學生在學習、生活等不同方面的聲音,幫助同學們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煩惱。
其次,作為學生和家長,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給老師們按次序排隊,大部分老師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片面的從個人角度看待老師是不利於教育教學的。我們知道,老師們在學校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在上課、輔導、批改作業等方面有自己的工作要求和衡量標準,一個人面對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孩子,工作上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存在因照顧不周而產生的個體差異也是在所難免的。所以,不管是老師的教學能力,還是老師的教研能力,只要有利於孩子的學習,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都應該多理解多支援。
-
7 # 馮大爺35
評價一個教師,一是師德好,堪稱表率。二是有深厚的知識。三是口才好,有幽默感。四是教學方法得當。五是能與學生交朋友。
-
8 # 築夢驛站
關於“評價一個教師的能力,是教學能力重要?還是教研能力重要?”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教學能力是一個優秀教師的基礎,教研能力是一個優秀教師長久發展的保障,二者互相促進、相輔相成,都非常重要。
一、良好的教學能力是優秀教師的基本功教學能力是指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順利從事教學活動所表現的一種行為特徵。直觀的表現在教師的語言修養、課堂氣氛活躍程度、對教學活動的組織、對不同性格同學的教育方式以及學科測試成績等方面。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如果一位老師能夠把深奧、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運用生動形象的、深入淺出的語言講給學生們,對於同學們來講簡直就是一場知識的視聽盛宴。同學們上課聽的認真、聽的入神,對知識的理解一定會更加深入,對知識的掌握也一定更加牢固,考試的成績也一定會非常好。所以說教學能力就是一位教師把所授知識讓學生很好掌握的能力。
二、過硬的教研能力是優秀教師的助推器教研能力是指教師要善於把自己教學活動中靈感、方法、經驗以及心得體會等方面進行整理、總結、歸納,上升到理論高度,再透過與同事、上級主管部門進行交流,不斷地反思昇華、並融合教育教學理念,以論文、課題等方式進行輸出的能力。相對來說,教研活動來自於優秀的教學能力,所以說教研能力就是一位教師把自己對教學經驗梳理後形成理論性的文字,對教育事業的推進與發展有著很好的借鑑和推動作用。
三、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教師的教研能力來自日常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感悟,教學研究的成果又會對教學成績的提升有著推動的作用,所以說一線在職教師教研能力的整體提升有助於其教學水平、教學能力的提升。教學能力對於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研能力是有著優秀教學能力教師的衍生品,它的產生有時候是水到渠成的過程。可以肯定的說,一位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出大量的優秀學生,他才有底氣的對同事或上級主管部門“分享”自己的經驗--教研能力的成果。如果自己所教的學生的優秀率、成材率都名落孫山,又有什麼值得跟別人分享呢?即使分享也是失敗的教訓罷了。有了優秀的教研成果的引導,其他教師的教學能力也一定會更上一層樓的。所以說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二者是相互依託並互相助力的關係。只有二者產生良性的互動,才能把教學成果推向更高的水平。
所以說關於“評價一個教師的能力,是教學能力重要?還是教研能力重要?”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教學能力是基礎,教研能力是教學能力的昇華並反過來對教學能力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係。
-
9 # 錢德鑄
教學能力來自實踐,可以決定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成績;教研能力是對該段知識的所在範圍、在知識體系中的結構和作用以及如何教、如何學的一種探討和研究,這就好比是實踐重要、還是理論重要一樣,其實它們是相輔相成,互為作用的。所以都重要。若是硬要分一個伯仲,我倒認為還是教學能力直截些、實用些、也重要點。因為作為一個教師,教學在先,教研在後,教研為教學服務。
不知這樣回答,你是否以為然?
-
10 # 清風溪水
我知道一所位於百強校前十的一所中學,該校是有這樣一條校規:教研能力強的、教學能力差的教師只做教研工作,專門為學校建立基礎同步訓練題庫,各類考試題庫,出版教輔資料,教學能力強的教師上講臺,學校常出現講課教師不夠用,學校利用先進的多媒體安排一個人同時給六七個班級講課,設主課堂和分課堂,分課堂由年輕教師與學生一起聽課、輔導,透過輔導發現講課優秀的教師,再讓發現的教師給主管教學的領導和同科教師試講,得到肯定後再給學生試講,學生認可後才能設為教學崗。真正做到人盡其才,用其所長!一句話,教得好的可能對教材的深度和廣度把握不夠;業務功底深的可能表達能力欠佳,二者有機結合,相輔相成,都很重要!但是,一般學校達不到這個水平。
-
11 # 朵雲流觴
一般來說,教學和教研分屬兩個不同的崗位,工作內容和職責範圍是有區別的。
一線教師,屬於教學崗位。教學能力的高低,和教師自身的職業素養、知識運用、知識儲備、再學習能力、教學經驗等密切相關。
通常,評價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如何,需要從以上幾個方面這考量,教學成績的一個直觀依據就是學生的學習情況,說白了就是學生考試成績,但多年來一些相對僵化的體制弊端,造成以學生考試成績為衡量教師教學能力的單一標準,至少是忽略或架空了其他方面的考量,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造成學校、老師、學生壓力逐層施加的主要原因。
教研,一般是針對教材的大綱體系做系統的研究,以便為教學提供方向性的指導和為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提供參照標準,教研工作的理論性較強,但工作依據仍然是來自教學一線的反饋。
教學與教研,雖然在工作崗位、內容、職責範圍上有所區別,但實際上兩者又是互相滲透的。一線老師除了教學,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教研能力,對教材體系、大綱要求、新理念新技能都需要有一定的學習和了解,反過來,教研人員同樣需要熟悉瞭解一線教師的實際工作內容,以及在教學中實際遇到的新問題,以為教研提供新思路。
-
12 # 甦醒459
教學與教研不能分離,應該回歸一體!
長期以來,中小學教育教學與教學研究處於分離的狀態,鄉鎮一級有專職教研員,區縣教師進修學校有中小學各科.幼兒.特殊教育.民族教育.電化教育等專職教研員,省市教育學院有相應的教育教學研究部門和人員。而這樣的設定最大的弊端就是教研人員脫離教學第一線。其中有的人來自於教學第一線,有的人根本沒進過課堂,沒有實際教學經歷和經驗,教學與教研兩層皮,顯然對實際教學的指導作用有限,甚至教研落後於教學,教研工作是被動的。
廣大一線擔任實際教學的教師實際上就是在一邊教學一邊研究,一邊總結教學經驗一邊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實際教學工作中.在摸索教學經驗和規律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認識和教學水平。
為什麼新中國成立後很難出現真正的教育家?就是因為沒有始終堅持在教育教學第一線.把自身的教育教學經驗和廣大教師的經驗歸納概括起來.整理提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形成系統的可指導教育教學實際的理論體系的專家。這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
13 # 涓葉
一般情況下評價一個教師是否優秀,首先是看他在教學能力上的表現。教學能力包括紮實的學科知識,豐富的教學技巧,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課堂組織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
教師的教研活動產生於日常教學工作中:每天進行的備課、上課、改作業、對學生的評價等活動過程都必然伴隨著教研活動。比如說,教師在備課當中就經常遇到問題,如任何組織教學,尋找資料的過程,還有上課時突然的靈感,臨場的發揮,學生的學習表現等都是一種研究、發現的過程。所以說,教師其實每天都在進行教研。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把備課、上課中出現的靈感,把課中學生特別喜歡和融入課堂學習的方法,或者感覺教學效果、氣氛特別好的方面,及時記錄下來,進行總結、歸納,深入挖掘它,或是把它上升到理論高度,與別人進行交流,透過不斷地反思、學習、融合教育教學理念,以論文、課題等方式進行輸出。這個過程就是教研過程。
那麼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哪方面發現教研方向和提高教研能力呢?
1.要研究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能力,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2.要研究教學物件---學生。正如兵法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師只有瞭解學生的基礎,性格,家庭影響,研究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成長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3.要研究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學無止境,教師需要透過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平時教師要多閱讀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和雜誌,不斷收集新的教學資訊,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積極參加繼續教育,提高理論水平,加強教研能力,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教學能力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所以我認為評價一位教師不能只看一面。
-
14 # 滴水縷風
毫無疑問,教學能力更加重要。什麼是教師,“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不能教學的教師猶如不能種地的農民、不能生產合格產品的工人、不能治病救人的醫生。教學是教師職業的本職,教學能力才是重中之重。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教師:沒有發表過論文,沒有得過優質課評比的獎項,可是教學的成績有目共睹,且受到家長的認可。這樣的老師其實很可敬,他們都有自己的教學理念,只是沒能或者沒想過把這些教學經驗中總結出的理念變成論文或者什麼,他們是一心撲在了教育上。
那麼,是不是教研能力就不重要了呢?不是,教研是為教學服務的,一般來說教研能力強的教師教學能力也不會弱,真正的教研不可能建立在空想上,所以無論出於何種動機,進行教研就必須在教學上下功夫,積累出經驗,結合教育教學的理論,才能在教研上取得成果。所以教師的教研能力能為教學能力做支撐,加快教師的成長。
當然,有的教師所謂的教研,不過是想一些歪門邪道罷了,那根本就算不上教研!
-
15 # 一襲輕嵐
評價一個教師的能力要從兩方面看:一是教學能力。二是教研能力。
二者應是相輔相成,互相輝映的。
可以說,教學能力強的老師,若認真地去搞教研,其教研能力也會大放異彩,很具操作性,實用性,能為教學提供一些靠譜的理論支撐與指導。
若是一個教學能力差的老師,其獲得的教育教學感知肯定是無奈與沮喪的痛苦體驗。
一個沒有經過教學實戰出來的教育專家其教研能力再強,再能製造出一些雷人的專業術語與理論,其理記基礎只是來自於對古今中外教育理論的記憶與揉和,再加上個人主觀臆想,妄自推理,和對課堂走馬觀花式的碎片化理解得來的。
在推廣應用他們精心設計的教育教學理論時,才發現這些華麗鮮美的教學理論並不能真正更好地指導教育教學;不被廣大一線老師所認可,所接受;更缺乏長久的,能經得住實踐檢驗的空洞理論。
教育從來不缺教育專家,但最缺乏的是對教育有深刻影響的教育專家。
正因為如此,在廣被社會詬病的目前教育似乎仍會在廣被詬病中默默走一下。沒有哪位教育專家能站出來為目前迷茫的教育現狀指出一個出路。
倒是某些特別能折騰的學校比如杜朗口,比如洋思,比如衡水,比如荊門等地方中學,依託本校教學資源,走出了一段屬於他們自已的輝煌。
這些輝煌最起碼能讓這些學校站在了教育最頂端而熠熠生輝。
教學能力較差的老師,若從事教學研究,更會貽害一方教育。
敗軍之將,無論如何也寫不出如何出奇制勝的奇謀來。其看似頭頭是道的軍事理論其實只是各種軍事理論的宣讀機。
一個老師的教學能力強,教學效果顯著,說明該老師在教學中,必定他的情感價值,掌控能力,經驗方法,知識結構與對學生心理活動的諳熟,對教育規律的感悟都應有獨到之處。
若把這些感悟與獨到之處作為歸納總結後,若與教育學,心理上層面,進行適度拔高,再進行更具體的課堂檢驗,經過反覆多次廣泛的打磨出來的教學理論,才能更好的去指導教學,成就教學。
一個學校,應該首先強調的是對老師的教學能力的培養,這是立校之本。
然後,才可對一些教學能力很強的老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的教育,把他們成功的教學經驗與教育教學理論相結合,努力提高他們的教研水平,才會在不斷積累,不斷探索,不斷進步中,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學理論基礎,來更好更具有操作性地指導本校的教育教學,把學校教育一步步推向名校的臺階。
總之一句話,一個學校要想發展和提高,必須首先注重教師的教學能力,保障教學質量;然後才可去做提高老師教研水平的工作。
堅決杜絕工作能力差的老師去從事教研。
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才是成就教育事業的根本途徑。
-
16 # 師說
作為一名教師,本位的能力就是教學能力,因為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教科研是提高教學能力的手段,學校和教師開展教科研活動,就是為了提高教師教學能力。透過提高教科研水平,促進教學能力的提升。
教師是專業技術人員,教學能力就是專業能力。專業技術能力是透過學習和訓練取得的,不是天生的,所以我們就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訓練,來不斷提高專業技術能力。
一直以來,在中小學校,教師的教學能力都是本位的第一位的能力,但是在高校裡,有些偏頗,過於看重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其實這是一種跑偏的節奏,高校教師的職責也一樣是教書育人,其次才是研究。
對於這一點,教育部在振興本科計劃裡明確給出了答案,就是教師第一位的任務就是教書,大學教師也不能例外。教書當然需要教學能力,沒有教學能力,也就談不上什麼教書了。
在學校裡,我們經常開展教研活動,區片縣市省等教育部門和有關單位,也會組織大型的教科研活動,但是,所有的這些活動,並非是為了教研,而是為了教學。透過這些活動,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
無疑,教研活動非常重要,教師的教研能力自然也很重要,但是,這個能力是服從於教學能力的,教研能力是包含在教學能力之中,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提高教學能力。
實際上,教研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這兩個能力是正相關的。很多名校在招聘教師時,都要求教師提供在專業領域的獲獎證書,優課、基本功競賽、論文等,特別是上課和基本功的證書,被相當看重。
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些證書本身就是教師專業水平的體現,就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透過這些證書,我們可以看出一名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一個多次奪得省市優課大獎的教師,去專業水平一定是很高的。
沒有得獎的教師專業水平不一定差,但得過高級別大獎的教師專業水平一定不差,這是一定的。所以,我們重視教研能力,因為從教研能力上可以反映出教師的教學能力。但是,無論怎麼重視教研,都是為了教學服務的,這一點,決不能跑偏!
-
17 # 職場奶爸成長手冊
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是相互促進的關係,不存在誰更重要的問題,當然,從根本在來說,教學是基礎。
一,一個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站穩講臺,那麼就涉及到教學的問題,一堂課,有學生,有老師,有知識點,有練習,還有教學設施裝置,課後還有作業,那麼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有的是教學方面的,有的是教育方面的,比如說,知識點的重點難點在哪裡?重點難點怎麼突破?教學裝置設施如何正確使用?學生的作業存在的問題?還有學生上課不聽講怎麼辦?學生頂撞老師怎麼辦?學生不交作業怎麼辦?家長投訴老師怎麼辦?等等。這些在教學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的解決,就是教研的重點所在。不是說教研室的教研員才是教研,一線教師才是教研的主力軍。
二,很多優秀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於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深挖,尋求解決的方法,透過各種渠道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那麼這個過程就是一個教研的過程,這種痛點,難點的解決就是最好的教研論文,如果一個老師不能在教學當中發現問題,並且想辦法去解決問題,而是把問題歸結為學生,沒有找到自己的教學風格,自然就會出現,教學和教研分割的情況,在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寫什麼?
三,我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很幸運的跟了一位高階教師(後來被評為特級教師),她被指定為我的師傅,這種傳幫帶的制度我想很多學校都有,只是有的流為形式。在她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她每次上課都帶一本筆記本,專門用來記錄課堂的資訊,包括學生的提問,學生的回答,學生的表現,在筆記本上做簡單的記錄,課後再即使寫反思。對於知識的尊重和追求,讓她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優秀教師,也成為學校的優秀教師。現在有些老師總是反映學生上課不聽,不交作業,難教,難管。其實沒有捉住根本,知識就是根本,把每個學生的情況詳細的記錄起來,什麼課,什麼知識點,每次考試的得分和失分的情況,做到對每個學生心中有數,做到對每個學生的知識難點了如指掌,那麼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就能根據具體的問題進行教育,而不是泛泛而談。講大道理,講空話對於現在的學生而言基本沒有說服力,他們分分鐘能把老師講得啞口無言。只有在詳細的資料下學生才會信服,也只有在詳細的資料下才會找到學生的知識薄弱點,讓學生在學業上提升信心和專注力,觸動他們學習的慾望。
四,教學中出現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教研最好的題材,而問題的解決就更能有效的促進教學的進行,促進教師的成長。
-
18 # 我是杜佩玉
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要求,對於小學階段我覺得還是教學能力重要一些。對於高中或者以上學的,還是教研能力重要一些。
對於每一位老師,其實我們最應當付出的還是自己的課堂教學,實在想不通,有些人為什麼從工作第1天就想著離開課堂教學一線,最起碼你從事個一二十年之後再離開,也顯得自己的人生經歷有所充實。
其實長遠的看,很多事情都可以發生改變,但是一個人的教學能力卻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因為它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不僅僅是教育教學的業務能力,還包含了班主任管理能力,當然也包含了自己的教育教學態度,這些都是無法改變的,因此教學能力是一個人的根本是一名老師的根本。
不過教研能力也非常重要,最起碼搞教育的人他的人脈非常廣,他可以從事的事情非常多,搞個講座弄個培訓,這些都是可以的,有很多縣市區我們都可以見到搞調研的人,他們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圈子,他們會對教學上的老師進行評比,也就是說搞教研的人起點就高一步。
無論怎麼講,我覺得對於老師來講,還是教學能力重要一點,不能想當一個教育上的頭目的話,那麼教研能力還是要多一點的。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觀點絕對不會一樣。
回覆列表
針對一個教師的能力,是教學能力還是教研能力重要,我覺得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處於同等地位,因為這兩個都是考核一個老師的重要指標,但教學能力是基礎是核心,是一個好老師的前提條件。
第一 教學是老師的第一職責老師的第一使命就是教學。教學是老師的立足之本,當老師站在講臺的那一刻起,就要充分準備每堂課的材料、充分備課,盡最大的努力把知識傳授給每一個學生,讓其學到知識,一個好的老師更加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生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裡來,所以老師一定要以教學為先,做好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
第二教學是教研的基石以我個人在高校的經驗來看,很多教學好的老師,在教研研究方面特別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在申請教研課題的時候成功率特別高,這就是一個老師教學能力好的一個優勢,因為每一個教學能力突出的老師特別善於思考整個教學中的不足,能夠很好的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是多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而教學好的老師能夠透過自己思考,有著自己的想法,所以很容易就把其形成一個教研的課題,成功的機率就特別高。
第三更會分配二者的比重教研能力是評定老師職稱的一個關鍵因素,而職稱也是教師中一道坎,而有些教師一味的去申課題、去發論文,忽略了教學質量,但最後評審時經常會由於教學質量一般使其落選,而那些教學好的老師,就是比較善於總結,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以教促研,很好的把握了二者的關係,而且也會帶動其它教師一起參與其中,共同提高,分享經驗,所以他們成功的機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