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智宏

    易經是描述變化的,靜止的理解就會很膚淺,難以理解到位。變化和爻的位置相關,文字還要結合爻的位置理解,透過位置爻變知微知著。

  • 2 # 零佛

    易經不難學,易以數立,故從數數學易,是正路,易途。則河洛,創八卦。以八卦為原始之文字,既明數數,算數,精準卦推。又明卦之載義。純己心,會意,得意。如此用心會意,推算實踐…。純熟應用,自然會易。

  • 3 # 垚上榕

    易經,沒有權威的解讀!也沒有誰敢說讀懂了,只有各自從不同解度去解讀,而且都是能說得通的!

    個人認為 易經的卦爻辭都是描述某個狀態的,從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解讀。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能用於占卜!

    卦辭爻辭無主語,且又以形容詞、判斷詞為多,偶有長句也是借事描述狀態的!

    個人心得不喜勿噴!

  • 4 # 環中05

    易是變、動之意,經是規律。《易經》即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如何能看懂《易經》?與天為一體,然後識宣尼。先學天(自然)執行規律,然後就輕鬆學易了。那麼如何學天呢?古人研究大自然時有特定的符號:天之幹、地之支;方位用八卦表示。如下圖,把這些特定的符號弄通學懂了,然後就輕鬆入門了。

  • 5 # 雲遊四海578

    答,講一個簡單辦法先認識八卦,以後逐步進入學習,其實並不複雜。記住了簡單的,複雜的不過是相互交溶,互相變成而矣。①先天人卦。一數坎兮,坎,北方卦象,屬水。二數坤,坤,西南卦象,屬土。三震四巽數中分,震,東方卦象,為雷,主動,屬木。巽,東南卦象,屬長木。五寄中宮,陰陽魚部分。六乾是,乾,西北卦象,屬長金。七兌,八艮,九離門,兌,西方卦象,屬短金。艮,東北卦象,屬山野之土。離,正南卦象,屬火。明眼人用線一聯就是一個太極八卦圖。②朱熹對八卦有一個形象比喻,乾三連,坤六斷,震仰孟,艮覆碗,兌上缺,巽下斷,離中虛,坎中滿。乾就象一個大三一樣,坤每一橫,中間都會斷開,震就象一個大缽孟一樣,初爻就象一個放倒的扁擔,二爻,三爻,中間斷開。艮就像一個倒扣著的碗,也就是震卦的反面。兌卦就是乾卦上爻中間斷開,初爻,二爻就象一個二字。巽卦就是兌卦的反面,乾卦的初爻斷開。離卦是乾卦的二爻斷開,坎卦是二爻為一個一字相聯,離卦的反卦也。③乾坤二卦為父母之卦,乾為父,屬純陽。坤為母屬純陰。震為長子,屬動,陰中求陽,一陽二陰。巽為長女,屬風,一陰二陽,陽中求陰。艮為少男,屬止,二陰一陽,陰中求陽。兌為少女,乾卦上爻為陰,二陽一陰,陰中求陽。離為中女,屬火,中爻為陰,二陽一陰,陽中求陰。坎為中男,屬水,中爻為陽,陰中求陽。知道了最簡單的,乾卦與其它七卦結合,坤卦與其它七卦相互組合,以此類推,八八六十四卦成矣。

  • 6 # 龍雲思鄉

    是難以看懂!

    我二十多年前就看過,只知分義,理,數,象,四部分

    連個皮毛都沒懂!

    比中醫還難入門!

    名曰”易”,實不易!

    就連孔聖人都自述:五十讀易,加我數年,可以無大過~!

    何況我等平凡之輩呢!

    覺需要人生經歷加體悟加學研才可能入門!

  • 7 # 香漫寶居

    其實易經並不難懂。只是我們現在人,沒有文言文的功底,所以讀他才感覺,他晦澀難懂。要想讀懂也不難。能背一百篇,文言文的古書,回過頭來在看易經,就容易多了。至於能夠入門,那就要具備四個條件。讀解,行證。具備了這四個條件,那你就入門了。光讀不行,你還要了解他。進而把易經裡面,你所瞭解的道理,變成行為。落實到生活中。你做到後,才能有心得體會。就是講,你做到後,易經給你帶來,精神和生活上的變化。這就是心得體會,也是證。如果你只是去讀去解,而沒有行為。那你就不能算真正入門。你還是個門外漢。易經裡面最大的智慧,你得不到。你只停留在字面上。你入不進去。那叫學術。你想在字面上,得到他的精髓所在,那是比登天還難!就像,佛教裡的幾句偈語,就是勸導,做字面功夫的人的。叫做: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底用功夫。若在紙上談佛法,筆尖蘸幹洞庭湖。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他是心底的智慧,同樣,也需要心底的誠敬,才能契入進去。你要想真正入門,就得有這樣讀書的決心才行!

  • 8 # AUTUYG

    易經極其簡單,簡單到不可超越,

    就像生老病死,春生夏長,

    易是圓周運動,有周期的成圓的都可入易,這就複雜甚至亂套了,但只是看著亂。

    360度不變

  • 9 # 透明得惆悵

    曾仕強老師《易經的智慧》,包學包會。其實本人更願意將易經當做一門關於社會行為結果預測的科學。方法:推天道,明人事。推天道的方法,也是現在常用的方法:格物,致知。

    有些人說迷信產物,其實迷不迷信全看個人,個人理性看待,周易就理性;個人痴迷卜筮,那就迷信。

    最後舉個預測的例子吧: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有一定閱歷的人應該都能想明白,比如:董卓,紂王之流,就算本人不應劫,後人也必有災殃。

  • 10 # 鬱津裡

    這裡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驗。

    想入門,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這個文化基礎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傳統文化常識,二是哲學的基本常識。一般想讀易經的人,都是具備了這兩個基本常識的。當年的我,就是如此。

    想入門,那首先要把易經這部書的形成過程和基本結構框架搞清楚。這就如同,想去遊玩一個公園,先得了解這個公園形成的歷史,裡面包含哪幾個部分,這幾個部分這怎麼構成的。想學易經也是這樣,從先天八卦,到後天八卦,從八卦到六十四卦,從《經》到《傳》,透過閱讀通俗性的讀物,有一個基本的瞭解。這個通俗性的讀物,必須是專家所寫,並且是正規出版社出版的,不能買地攤貨,也不能買標榜所謂預測學一類的讀物。

    第二步,就是要研究陰陽和五行。對於易經來說,陰陽和五行是基礎的理論支撐,貫穿全書。至於陰陽、五行的基本知識,我在這裡就不講了。

    第三步,學習八卦的形成,瞭解八卦的屬性,搞清楚八卦的象和數,搞清楚八卦是怎麼組合成六十四卦的。然後就是研究爻,陰爻和陽爻的關係,爻又是怎麼構成八卦的,還要研究變爻。

    第四步,把重點集中在卦辭、爻辭的學習上。從入門的角度講,至少要把乾掛和坤卦研究透。

    當然以上四步的學習,不是割裂開的,而是相互聯絡的,是四個學習側重點的先後順序。

  • 11 # 佛在白馬59654343493

    看你想從易經當中獲得什麼。如果單方面位從卦的文字和象徵意義去理解,其實並不困難。就好比漢字的構造雖然很難,它也是有規律的。什麼形聲,象意等多種方式。易的卦名,卦詞也是經過斟酌的,比喻乾卦擬龍說事。它取的是象徵意義。還有一些卦是用來紀錄歷史的。古人每事必佔,還有一些卦詞純粹是記錄當時占卜的事件的結果。為什麼現在人讀易非常的艱難呢?主要是用易做預測的把它神化了。盲人拿六十四卦配彩圖還好理解點,只要找出能反應當世不同群體,不同等級的代表畫面就行了。所以說易經在不同的人眼是各有不同。

    高層預測學就更難了,它完全捨棄六十四卦。直接拿河洛二圖的時空理論做依據,說其時空人人都能理解,其實宇宙它只有空間,沒有時間的。這怎麼說呢?譬如一臺機器它在那運轉,它只消耗能源產生能量,可是它並不生產時間。哪時間怎麼來的?時間只是人腦對事物空間的存在狀態的一種判斷。一臺機器運轉了多長時間,說明了這臺機器的質量有好有壞。當北斗星指向東方的時候,人腦就判定春天來了。易經八卦正是描敘了萬物的產生和存在狀態。所以顯的更加紛雜。不過最後還是要人去接受和理解。易經有很大的包容性。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歷作出不同的理解。所以說在市面上看到不同的版本很正常,所謂連山,歸藏只是不同的書名罷。世間的事其實井然有序,都是人群弄複雜了。

  • 12 # 命理師路曉燁

    《易經》並不難,難的是人心。

    《易經》是一部被過分解讀的書。

    《易經》的本質是一部比較系統全面的占卜類的書籍,這類書籍有個共同特徵,會陳述作者的世界觀,而《易經》的世界觀是從伏羲畫卦到文王演易不斷總結提煉出來的,是不斷深化後的結果,它表述了天地間很多道理。

    於是孔子贊它“百姓日用而不知”,並作《十翼》來解讀易經,開啟了一個不斷解讀《易經》的時代開始了,綿延了幾千年。

    正所謂“人人注經,經注人人”,每個解讀《易經》的人,即是在講易,也是在借《易經》講他自己的道理,所以《易經》被越讀越厚。

    就像“1+1=2”一樣,這些年也被解讀出了無數的道理出來,不過他們通常是用它的反面來解讀的“1+1如何大於2”、“1+1小於2”……等。

    把《易經》中的道理和你的生活結合起來你就入門了。

    《易經》有四門功課“象、數、理、佔”,這裡的入門指的是“理”這一項入門了。

    “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經》中的道理其實生活中你已經在用了,就是你不知道罷了,就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這一生誰又不曾自強過呢,打籃球不斷磨練技藝,玩個遊戲大家還看影片,教程,查攻略呢。

    然而很多人的這種狀態不能保持,學一會兒可能就放棄了,或者這個事情自強了,別的事情就放棄了。讀完《易經》以後和生活一結合,提醒自己不僅要“自強”還要“自強不息”,你這個《易經》就入門了。

    陽明心學講人要“知行合一”,就是說,你知道如何騎腳踏車,不算會騎車,你把腳踏車騎起來走了,不倒你才算是真正的會騎車了。

    《易經》也是如此,你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是你用不出來,知道的再多也不算入門,你用著其中一些道理,但是你不曉得也不算入門。

    如果你只知道《易經》一個道理,但是你把它和實際結合用出來了,那你也算入門了。

  • 13 # 有話少說

    《易經》被奉為儒家經典,據說孔子為之作序,即作《易傳》。

    怎樣讀才算入《易經》的門?

    《易傳》孔子說的很簡單明瞭。“子曰:乾坤,《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甚稱名也,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

    乾坤,《易經》的門。乾坤為天地。《易傳》曰:“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所以《易經》六十四卦排列成一個有前因後果的順序,第一卦乾,第二卦坤,第三卦屯,,第三十三卦恆,,第六十四卦未濟。

    不過,七十年代出土馬王堆帛書周易,卦名多有不同,如不是“乾、坤”,而是“鍵、川”,且卦序完全不同,第一卦鍵,第二卦婦(否),第三卦掾(遁),,第三十三卦川(坤),,第六十四卦益。

    兩個《易經》的門不同。哪個正門?哪個邪門?

    入門難了。

  • 14 # 八卦小一

    看亁卦,亁之姤卦,亁為精進不休剛健有力,姤為大巽為蛇為魚,龍象,姤為進退,為潛伏,所以卦辭有潛龍勿用。此乃亁卦之初九之意也。由此入門,不難矣。

  • 15 # zJ20zj

    你只要有天地良心,你就會很快進入易經之門。掌握十二條公理,培養觀象思維,使易經經文成為身體力行的一部分,你就入門了。

  • 16 # 國學解讀

    《易經》包羅永珍,是宇宙萬事萬物運動發展規律的高度歸納與總結。怎麼樣才算讀《易經》才算是進入《易經》的大門呢?在我看來,衡量是否進入《易經》大門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就是——透過讀《易經》、學習《易經》、研究《易經》後,可以將《易經》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

    衡量你讀《易經》、學習《易經》、研究《易經》,是否進入《易經》大門,並不是你的《易經》的理說的有多好,如果你對《易經》並不會實際運用,那你永遠都在《易經》的大門外徘徊。

    讀《易經》並不是,你可以象讀小說一樣讀《易經》就可以稱之為入門了;也並不是你可以用《易經》解釋某些事物現象,就是入門了。《易經》包羅永珍,可以說,用《易經》的知識和理論可以解釋任何的學科和任何的事物現象。比如,用《易經》可以解釋通我們的《物理》知識,也可以解釋通我們學的《化學》的知識。

    所以我說,是否進入《易經》的大門,要看是否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工作中,可以靈活的運用《易經》。具體我總結了幾點,當然並不完整,因為我也在《易經》的大門外徘徊。

    一、在工作中,將《易經》融入到我們工作的專業當中,透過《易經》可以使自己的工作不斷創新;

    二、可以運用《易經》解讀我們遇到的各類事物和事情;

    三、透過學習《易經》可以預見事物未來的發展動態,指導我們現階段的行動。

    ......

    最後,以我使用《易經》的例項,與象我一樣在《易經》大門外徘徊,且為進入這扇大門的易友們共勉。

    預測結果:透過不過脫歐協議,脫歐協議投票結果會被拒絕。

  • 17 # 寶樹光茂

    讀懂《易經》到底難不難?說難,是因為“易經”包羅永珍。就算是讀完450句辭爻,相對於《易經》內容來說可能走冰山一角,算是24小時中的一分鐘而已。

    說易,是讀《易經》之人首先相信自己有這方面的能力,但明白《易經》是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及其性質,狀態都概括為“陰與陽”兩類的,表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是由陰陽兩種物象構成的,喻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上一切“剛,柔事情體現了陰陽兩氣交感消長,互相對立,又相互依存關係《易以道為陰陽》。

    “易以道為陰陽”故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是指具有陰陽對立與並存性質的兩種因素或事物。

    學《易經》先從兩儀入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六十四卦與450句辭爻。但萬變不離其宗。如讀《紅樓夢》一樣。先弄明紅樓是什麼意思,紅樓是不是指“紅男綠女”?夢是不是“南柯一夢”?《易經》也是一樣,弄明瞭《易》其中是什麼含意,《經》又是什麼含義?有了心中好奇與疑問,才能激發探究其中的奧秘。

    人們的最大智慧是什麼?就是預知未來。預知未來的智慧開啟了,才能對自身的能量和天地萬物之間的哲學思考。

  • 18 # 三月二十

    天地在心,瞭如指掌。

    我心在唸,鹹安陰陽。

    雲捲雲舒,宇宙洪荒。

    星海銀河,萬古流長。

    以上易初始也

  • 19 # 陳方友213

    學校讀書要收學費,外加學雜費用系列等等!那有那麼輕而易舉就剽學到手,拈手得來的哦!幾個問答題就給你填滿書包!

  • 20 # 哄哄好

    我本人就是愛好者,最初讀易經,也是從伏羲八卦開始的,以前感覺看書總是雲裡霧裡,看了南懷瑾老師的易經雜說之後受益匪淺,領悟方法最重要,南懷瑾老師講的淺顯易懂,讓我少走了不少彎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高中生,今天的時候,以前表白的一個女生把我送給她的東西又還給我了,眼眶還紅紅的,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