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百家爭鳴

    在我們學的歷史上,以及司馬遷《史記》中的記載,胡亥並不是秦始皇的法定繼承人,秦始皇想立扶蘇為太子,是胡亥和趙高合謀丞相李斯篡改了詔書,並殺死了扶蘇,成為秦朝的第二任皇帝。

    《史記·秦始皇本紀》對此是有比較詳細的記載的:

    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喪。棺載轀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輙從轀涼車中可其奏事。獨子胡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其賜死。

    從這段記載中清楚的知道胡亥和李斯、趙高是怎麼合謀修篡改詔書賜死扶蘇和蒙恬的,詳細的彷彿當時司馬遷目睹了整個過程一樣,但是由於文物或者史料的佐證,所以我們現在是選擇相信司馬遷的,畢竟司馬遷為了寫《史記》付出了很多,而且以司馬遷嚴謹的態度,也是蒐集了當時有的材料,不過司馬遷畢竟與秦始皇時期差了上百年,有錯誤的資訊也是在所難免的。

    當然,歷史史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考古發現更多的文物和書籍記載資料,很多歷史史實也會被推翻,就像胡亥有沒有篡位一樣,最近發現並整理的一些史料有了不同的說法。

    2009年初北京大學接受社會捐贈,得到3300多枚西漢竹簡,這些竹簡隨之被命名為“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這其中有一篇《趙正書》說的就是秦始皇的事情,這個趙正並不是改了姓,而是古代有姓和氏,秦始皇嬴政是嬴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祖龍等,所以《趙正書》說的就是秦始皇的故事。

    《趙正書》中對秦始皇傳位的記載是傳位給胡亥,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趙正流涕而謂斯曰:“吾非疑子也。子,吾忠臣也,其議所立。”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詔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即殺其兄扶蘇、中尉(蒙)恬。大赦罪人,而免隸臣高以為郎中令。

    《趙正書》也記載了秦始皇死亡和傳位的過程,這裡提出了與《史記》截然相反的說法,胡亥並非篡位,而是合法繼承,當然這批書簡也是孤證,而且這批書簡的作者並不清楚,根據研究,這批書簡大概成書於漢武帝中期,跟司馬遷所在年代差不多,兩個人所能查到的資料應該是差不多的。

    而在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發掘出來的秦二世“即位文告”木牘,提到了秦始皇的“遺詔”: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遺詔,今宗廟事及箸(著)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當除定者畢矣。這似乎說明胡亥的確是奉詔即位,而不是篡位,但是由於這個即位文告是胡亥自己寫的,所以不足以完全證明,即便如此,《趙正書》的出現對於歷史也是好的,因為對於那麼久遠的歷史,終於有了不同的聲音。

    有了這些史料,可以據此分析一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其實秦始皇傳位這件事情有蹊蹺的地方,其一就是丞相李斯為什麼會跟趙高合謀擁立胡亥,對於李斯來說這並不是最優選擇,無論李斯擁立誰,那都是大功,不會因為不擁立胡亥而地位不保。

    其二就是秦始皇為什麼帶著胡亥而不是其他皇子,秦始皇至少有四個兒子,其他的都被胡亥殺死沒有留下姓名,留下的姓名有四位,胡亥是最小的兒子,即使是胡亥想跟著去巡遊主要要求跟著,也沒那麼簡單,說明秦始皇是喜歡胡亥的,不然也不會讓胡亥學習法律。

    那就大膽推測一下當時的情況,秦始皇喜歡扶蘇和胡亥,但是扶蘇因為焚書坑儒觸怒了秦始皇,因此秦始皇罰他去戍守邊疆,是跟大將蒙恬一起,說明秦始皇是對扶蘇寄予厚望的,同時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因此對於繼承人這件事情上並沒有下定決心。

    而秦始皇出去巡遊,出於對胡亥的喜歡,因此答應了胡亥的請求,而當秦始皇病重的時候,應該是有遺詔的,因為沒有在咸陽,而在身邊的只有胡亥,所以決定傳位給胡亥,並下達旨意讓扶蘇好好輔佐胡亥,這是當時情況下最優的選擇,所以李斯才會願意輔佐胡亥,那麼詔書到底有沒有改呢?

    應該改了部分,改的是賜死扶蘇這一點,因為胡亥已經是法定繼承人,所以李斯不會冒著得罪新皇帝的險去阻止篡改,至於說為什麼不是即位以後再賜死,是因為胡亥要到咸陽去即位,以免夜長夢多,畢竟扶蘇掌握兵權,用秦始皇的名義要比胡亥的名義顯得更正義一些。

  • 2 # 回望華夏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趙高為了自己專權而一手策劃的,在秦始皇的眾公子中,胡亥論才幹絕對不夠即位的資格。他的長兄扶蘇是最優秀的,秦始皇也將他作為繼承人來培養,雖然秦始皇並不是很喜歡他。為了增長他的治國經驗,派他到北面的邊境上和蒙恬一塊戍守。 而胡亥在秦始皇的兒子中是出名的紈絝子弟,沒有什麼帝王兒子的風度。有一次,秦始皇設宴招待群臣,讓兒子們也參加。胡亥也遵命赴宴,但他不願和大臣們循規蹈矩地在父親面前喝酒,早早吃飽了便藉故退席了。在殿門外整齊地排列著群臣的鞋子,因為按照當時秦的規定,大臣進入宮殿時必須將鞋子脫下放在殿門外。參加酒宴的群臣的鞋子擺放得整整齊齊,這卻成了胡亥胡鬧的道具。他藉著酒勁,邊走邊隨意地將群臣的鞋子踢得橫七豎八。人的言行是一致的,後來胡亥做皇帝治理天下,結果就像他原來踢鞋一樣把國家“踢”得亂七八糟,最後亂得連自己的性命也搭進去了。

    胡亥的公子哥的形象加上趙高的教唆,使他在邪路上漸漸地越走越遠。趙高本是卑賤之人,但他也有一些才幹,如精通刑法,不但身高力氣大,字也寫得很好,深得秦始皇的寵信,一直提拔他做了中車府令,負責皇帝的車馬儀仗。為了巴結胡亥,趙高經常教胡亥書法和如何斷案,加上趙高的三寸不爛之舌,將胡亥牢牢地控制住,一切聽他指揮,這是以後趙高鼓動胡亥篡位的基礎。

    秦始皇最後一次出巡時,胡亥也隨行,當時他二十來歲,仍是個公子哥。秦始皇病死後,受到趙高的蠱惑,和趙高、李斯一起改了秦始皇立長子扶蘇繼承帝位的遺詔,自己登上了本不屬於他的帝位,結果也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趙高的陰謀之所以得逞,李斯的作用不容忽視。趙高深知李斯的地位對他立胡亥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於是設法說服了李斯。

    趙高對李斯說了他的打算,李斯卻一口回絕。 趙高不慌不忙地說:“李丞相,您最好好好考慮一下,在朝中,您的功勞能和蒙恬相比嗎?您的威望、您的計謀能和蒙恬相比嗎?況且,扶蘇對您的信任也沒有對蒙恬的深,假如扶蘇即位,那丞相的職位肯定就是蒙恬的了,哪還會有您的地方。丟掉丞相倒是小事,身首異處也不是沒有可能。您還是好好想想吧,命運就掌握在您自己的手裡。”

    李斯權衡利弊,終於和趙高走上了同一條不歸之路。

    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長兄贏扶蘇。

    胡亥和趙高、李斯一起偽造了詔書送到在北面邊境戍守的扶蘇和蒙恬處,假詔書斥責扶蘇和蒙恬戍邊十幾年,不但沒立戰功,相反還屢次上書肆意非議朝政。扶蘇更是對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於懷,怨恨不已,所以對扶蘇賜劍自刎。蒙恬對扶蘇的行為不進行勸說,實為對皇帝不忠,也令自盡。

    扶蘇聽了詔書,流著淚想要自刎,蒙恬畢竟比他有些經驗,勸他向皇上申訴,如果屬實再自刎也不晚,但扶蘇卻說:“父皇讓我死,還有什麼可申訴的呢?”說完含淚自盡。而蒙恬卻據理力爭,不肯自裁,使者見他不聽從詔命,就將他投入陽周(現在陝西子長北)的監獄裡。

    做皇帝后,對其他眾多的兄弟姐妹更是殘忍有加,毫無人性。

    胡亥屠殺自己兄弟最殘忍的是在咸陽市(市即古代城市中的商業區)將十二個兄弟處死。另一次在杜郵(現在陝西咸陽東)又將六個兄弟和十個姐妹碾死,刑場慘不忍睹。將閭等三人也是胡亥的兄弟,最終也被逼自盡。他們三個人比其他兄弟都沉穩,胡亥找不出什麼罪名陷害,就關在了宮內。等其他許多的兄弟被殺後,趙高派人逼他們自盡,將閭他們對來人說:“宮廷中的禮節,我們沒有任何過錯。朝廷規定的禮制,我們也沒有違背,聽命應對,我們更沒有一點過失,為什麼說我們不是國家忠臣,卻要我們自裁?”來人答道:“我不知道你們為什麼被定罪處死,我只是奉命行事。”將閭三人相對而泣,最後引劍自刎。 在胡亥的眾兄弟當中,死得名聲好一點的是公子高。他眼看著兄弟姐妹們一個接一個被胡亥迫害致死,知道自己也難逃厄運。但逃走又會連累家人,於是下決心用自己的一死來保全家人的安全。他上書給胡亥,說願意在驪山為父親殉葬。胡亥很高興,又賜給他十萬錢。除了兄弟姐妹,胡亥對其他不聽話的文武大臣也不放過。首先迫害的是蒙恬兄弟倆,開始胡亥想繼續用他們兄弟倆,但趙高害怕他們對自己構成威脅,就向胡亥造謠說,秦始皇原來曾想立胡亥做太子,但蒙恬的兄弟蒙毅極力阻止,秦始皇這才打消了立他做太子的念頭。胡亥卻信以為真,不但沒有釋放蒙恬,還將蒙毅也囚禁在代郡(現在河北省蔚縣東北)的監獄中。後來,胡亥派使者逼蒙毅自盡,然後又派人到陽周的監獄中逼蒙恬自殺,蒙恬開始不肯,聲辯說要見胡亥,請他收回詔命,使者不許,蒙恬見生還無望,只得服毒自盡。

    對其他的大臣,胡亥在趙高的唆使下,也大開殺戒。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為免遭羞辱而死,選擇了自盡。在殺死大臣的同時,趙高將自己的親信一個個安插進去,他的兄弟趙成做了中車府令,他的女婿做了都城咸陽的縣令,都是要職,其他朝中的要職也遍佈趙高的黨羽。胡亥只知道自己享樂,對趙高的這些陰謀動作毫無防備,最終死在了趙高之手。

    殺了許多朝中的大臣,趙高還不滿足,又尋找機會唆使胡亥對地方官吏也下毒手。在胡亥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年初,胡亥效法自己的父親秦始皇,也巡遊天下。南到會稽(今 浙江紹興),北到碣石(今 河北昌黎北),最後從遼東(今 遼寧遼陽)返回咸陽。在巡遊途中,趙高陰險地對胡亥說:“陛下這次巡遊天下,應該趁機樹立自己的威信,把那些不聽從的官吏誅殺,這樣您才能有至高無上的威信。”胡亥不問青紅皂白,就連連下令誅殺異己,結果弄得大臣們惶恐不安。趙高實際上把年輕無為的胡亥當成了擴張自己權勢的工具。對於李斯這個原來的盟友,趙高也沒有放過,借胡亥之手除掉了這個對手。趙高設計使胡亥對李斯不滿,然後又找機會向胡亥誣陷了李斯三個罪名:一是李斯原來參與了擁立胡亥即位,但後來總抱怨自己不受重用,想和胡亥分土做王。二是李斯的兒子李由做三川郡守,而陳勝作亂經過三川郡時,李由卻不積極鎮壓,因為他和陳勝是鄰縣的同鄉。聽說李斯和陳勝他們也透過訊息。三是李斯作為丞相,權利過大,超過了皇帝,但還不滿足,似乎有異心。

    胡亥聽了趙高的話,想抓李斯,但又沒有真憑實據,就先派人監視李斯。李斯聽到訊息,就上書揭發趙高的劣跡。胡亥卻不肯相信,反而將書信給趙高看。趙高知道和李斯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就進一步地羅織罪名誣陷李斯。胡亥將李斯抓捕,交給趙高負責審理。趙高自然不肯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對李斯用盡了酷刑,逼李斯認罪。李斯無法忍受酷刑折磨,只得屈打成招。趙高拿著李斯的供詞上報胡亥,最後,李斯在公元前208年,即胡亥即位的第二年,被處以極刑:先是黥面(即在臉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種侮辱刑),然後劓(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種酷刑),砍斷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腳),又腰斬(攔腰斬斷),最後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醬),這在當時是最為殘忍的一種處死方式,叫做“具五刑”,即用五種刑罰處死。李斯的一家也同時被殺。趙高後來也為自己的殘忍付出了代價:兩年後被秦王子嬰誅殺。

  • 3 # 烈焰洞明世事滄桑

    秦皇生前,最看重的是大公子扶蘇,一直作為接班人來培養。就秦始皇在沙丘平臺逝世前寫了一封蓋上御印的信給公子扶蘇說:“回咸陽來參加喪事,在咸陽安葬。”胡亥與趙高和李斯一起合謀,扣押了書信,偽造了詔書,送到在北面邊境戍守的扶蘇和蒙恬處,假詔書斥責扶蘇和蒙恬戍邊十幾年,不但沒立戰功,相反還屢次上書肆意非議朝政,對扶蘇賜劍自刎。扶蘇屬於愚忠愚孝之人,御劍自刎而死。

  • 4 # 產品汪書生

    題主這個問題確實非常難回答,因為根據目前主要史書的記載判斷,秦始皇應該是更加傾向於長子扶蘇繼位的;但是作為一個老人,都說老人愛幼子,所以從情感上,秦始皇更加喜歡這個更會哄人的小兒子;但是秦始皇是分得清輕重的,不會打算讓胡亥繼位的;除非胡亥能夠證明他具有更優秀的治國才能;顯然我們在史書中沒有看到胡亥治國才能方面的記載;那麼,對於秦始皇這樣的一代雄主來說,他不能忍受將整個國家交給一個無才的兒子的;因為秦始皇想做的是,秦傳萬世。

    關於胡亥繼位的過程,以及胡亥即位後做的事情,我就不復述了,大家都很熟悉了;

    迴歸題主的問題,我剛才其實已經給了答案了;秦始皇不大可能將皇位教給一個只會哄自己開心,但是又未表現出出色治國才能的胡亥的,雖然秦始皇要求胡亥跟隨趙高學習律令等治國知識;

    秦始皇一直未立皇后,所以也就沒有嫡長子了;這樣秦始皇的各個兒子,在繼承皇位上,其實差距沒那麼大;因為誰也不是嫡子;這樣情況下,從身份來說,應該說長子應該算是最有優勢的了,但是這個優勢並不絕對;

    我個人推測,秦始皇遲遲未立太子,估計有幾個原因:

    1.對長生不老仍存幻想,如果自己可以長生不老,為什麼那麼著急立太子呢?

    2.對權力的痴迷,立了太子,作為國之儲君,肯定要參與到國政當中了;甚至參與重要國政的決策,對於秦始皇來說,或許不會太舒服;

    3.諸子當中沒有令他太滿意的,可以作為儲君的人選;長子扶蘇的政治立場就和秦始皇有很大的不同;據史書記載,性格更加溫和,也更加偏向於儒家治國的思想;這讓秦始皇既不滿,又憂慮重重;所以也遲遲無法下定立太子的決心;

    其實,總結來看,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秦始皇遲遲未立太子,確實加速了秦帝國的滅亡。

    關於扶蘇,我再說兩句:

    很多人說,秦始皇將扶蘇發配到了邊疆,是一種貶黜;但是,我覺得不能就這麼簡單的去看;晉文公舊事也就在不遠處;或許秦始皇有幾個考慮吧。

    1.確實是對扶蘇有所不滿;他還天天在自己耳邊說著逆耳的話,乾脆把他打發出去;眼不見為淨;

    2.對於扶蘇那套假仁假義的不滿,認為那一套東西華而不實;乾脆將他打發出去,真正到實際上去鍛鍊鍛鍊;和扶蘇不同,秦始皇可是真正從底層走上來的;

    3.讓扶蘇與蒙氏家族建立更加親密的關係,作為將來執政的依靠;另外不在中央,也不用捲入紛繁蕪雜的政治鬥爭;而且一旦自己百年之後,在蒙氏家族支援之下,坐穩帝位應該不難;

    可是秦始皇萬萬沒有料到的是,他自己的突然死亡,另外就是趙高、李斯這些人如此大膽包天;能夠幹出矯詔的事情;於是所有的一切都走向另外一條路。

  • 5 # 夢曉山海

    首先胡亥即任皇帝肯定不是秦始皇的本意,胡亥是什麼樣的人秦始皇最瞭解,要是讓他當皇帝秦朝遲早要滅亡。

    而胡亥之所以能當上皇帝,主要是有兩個人從中作梗,這兩人就是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秦始皇晚年身體多病,又想長生不老,就弄了一幫方士煉丹,而許多儒生就坐了冷板凳。一些儒生看煉丹很吃香,就分分加入煉丹的隊伍裡,有個姓盧的和姓候的玩大了,直接告訴秦始皇要去東海三島尋仙,秦始皇就給了他們不少錢。

    可他們一去就沒回來了,秦始皇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心中惱火;這時還有不少沒有改行的儒生不斷抱怨秦始皇不重用自己,秦始皇惱羞成怒之下活埋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而秦始皇的兒子扶蘇認為秦始皇的做法太過殘暴,就上書勸諫說:“儒生們讀的全是聖賢之言,您這麼做有點過分,怕導致天下不安。”可秦始皇當時因為被騙而正在氣頭上,又因為每天吃的仙丹主要成分是硫黃硝石,吃了火氣大,所以一氣之下就將扶蘇打發到邊疆跟蒙恬一起修長城了。第二年秦始皇又巡遊天下,返回長安走到沙丘時病危,讓趙高給扶蘇寫詔書,命扶蘇趕緊回來,可詔書剛寫好,秦始皇就沒了;於是趙高和李斯偽造秦始皇遺詔,逼死扶蘇,扶胡亥即位。

    而趙高和李斯之所以要選擇胡亥一方面是因為他昏聵無能,很好控制;另一方面是因為秦始皇死時胡亥就在身邊,如果趙高和李斯不扶持胡亥的話就只能殺他滅口了,可要是殺掉胡亥可能會使他們的計劃崩潰,所以說他們扶持胡亥也是一種就近選擇。其實秦朝的滅亡,跟趙高和李斯也是有很大關係的,他們逼死扶蘇,扶持胡亥為帝,使秦朝在胡亥的統治下日益衰弱,而胡亥的暴政也引發了一批批的農民起義,最終使秦朝走向了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一款有菜系的做菜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