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雨粱山人

    攪團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特色小吃,定義為“用面攪成的漿糊”,陝西甘肅寧夏地區尤為好吃。根據主要用料不同,分為蕎麵攪團、玉米攪團和洋芋攪團,陝北用蕎麵做攪團,更筋道美味。在西北,有一種說法:誰家娶的媳婦賢不賢惠,是要看看她打的攪團光不光或筋道不筋道。攪團的吃法有很多種,有水圍城、飄魚兒、陝北也有燴攪團、炒攪團和涼拌攪團等多種吃法。

    攪團的做法

    原料:玉米麵。

    調料:醬油、醋、香油、香料、味精、料酒、辣椒油、蔥各少許等。

    做法:

    1、鍋中加水適量,點火燒開,如果有小米的話就可以先將小米攪團下鍋煮成小米粥。

    2、用玉米麵均勻地攪拌於開水或小米粥的鍋中,左手抓玉米麵一邊向鍋中慢慢撒下的同時,右手拿勺子在鍋裡使勁攪,記住要一個方向打成生面塊,無一點疙瘩方可!玉米麵撒完後,再同樣的方法撒上小麥面。俗話說:攪團要好,攪上百攪,越多攪,做出來的就會越好吃。

    3、在攪的過程中,用中火,如果是電磁爐,更要注意掌握火候,必要時要提下鍋來,千萬不能讓鍋底著了。

    4、最後做成的半成品攪拌稀稠可以筷子離鍋約15公分,而慢慢向下流動的攪團不斷線為宜,或是用大勺子插進攪團中間不倒為決定條件,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待攪拌的稀稠均勻,沒有疙瘩時,小火燒,要去攪或是轉鍋,一定不可粘鍋燒糊冒煙!待燒好後,就可以拌上調味品,方可食用。

  • 2 # 尋找老西安

    陝西人吃的比較多,其它地方也有但是吃法不一樣,關中一帶比較常見,現在有的飯店裡面一份攪團賣到六十八一碗,都不知道圖個什麼。攪團也叫哄上坡,意思就是不耐飢,好像把很多不耐飢的食物都叫哄上坡,以前攪團主要是玉米麵為主,現在也有雜糧的,打攪團沒有一個好身體是不行的,鍋水燒開,玉米麵下鍋就得開始不停的攪拌,攪團攪團顧名思義就是攪成團麼,打好的攪團盛出來啊就可以吃,還有的用漏勺做成魚魚狀又是一種吃法

  • 3 # 小吃學院

    攪團是北方的特產,從烏魯木齊到山西都可以吃到所謂的當地小吃攪團。

    先準備攪團的澆頭,把韭菜長青椒切碎撒些鹽用手抓捏勻,儘量使韭菜的水出來,此時加入蒜泥生抽老陳醋紅油等拌勻。

    再做攪團,用200細玉米麵加入倒200克涼水中攪勻,鍋里加入600克的水澆開,把玉米糊分次倒入開水鍋裡,用擀麵杖不停的攪動,湖加完後,再煮5分鐘,此時,還要不停的攪,這就叫攪團,直到關火再攪幾下,可以裝碗。

    此時把澆頭澆在攪團上既可開吃了。

  • 4 # 會唱歌的約克夏

    攪團是陝甘寧的特產,地區不同,打攪團的面有所不同,陝西主要用的當年產的玉米麵,攪團比麵糊略稠,但是甘肅呢所用的攪團面多種多樣,有蕎麵,豆麵,麥面及玉米麵,打的攪團比陝西的要稠很多,吃法上,陝西主要是沾醋水水,而甘肅則是以漿水為主

  • 5 # 西安晚報

      攪團對於西安乃至關中農村人來說,都有著或心酸或美好的記憶。小時候一提起吃攪團,胃裡就發酸,如今一想起攪團,卻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思念。

      攪團別號叫“哄上坡”,意思是說吃了之後,雖然感覺肚裡很飽,但上田裡幹活,剛一上坡,還沒到田裡就餓了。那時候粗糧多細糧少,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吃攪團。做攪團一般都用玉米麵,這是粗糧,為了家人吃得可口,母親要仔細琢磨,粗糧細做。

      農村人把玉米分“大茬”和“小茬”兩種。大茬玉米是一開春就種上,到秋天才收穫,生長期長,吃起來營養高,也很香;小茬玉米是在夏天收完麥子之後再種,也是秋天收穫,生長期短,吃起來口感不好。

      做攪團時要把握好兩點:一個是攪功,一個是火候。需要兩個人,一般是母親攪擀麵杖,我拉風箱。做攪團的程式是,先用涼水調製成很稀的玉米麵水,倒到鍋裡燒開,然後就是最關鍵的程式:黏攪團。弄一盆玉米乾麵粉放到鍋邊備著,抓一把面撒到鍋裡,另一隻手拿擀杖均勻地攪著,不停地撒面不停地攪。“攪團要好,七十二攪”,由此可見“攪”對做好一鍋攪團的重要性。攪攪團時要順著一個方向攪,用擀杖不停地在鍋裡劃圓。當鍋裡的攪團已經有足夠的黏稠度後,母親已是滿頭大汗了,她便用擀杖高高挑起一團攪團,任由往下掉,看看黏度,感到差不多了,便蓋上鍋蓋,接過我手裡的風箱繼續拉一會,讓攪團熟透。

      做攪團的整個過程,火是不能停的,但也不能用大火,火大了攪團容易煳,就會有一股煳味。一般都是用溼爐灰把爐火的中間蓋嚴實了,讓火從四周冒出來,既保證了火力又不容易把攪團燒焦。飢腸轆轆的我拉風箱時,經常是歇一會兒,再使勁兒拉幾下,這樣把火燒得不是大就是小,這時我就要捱罵。鍋裡煳了,攪團就不好吃,對我來說最可惜的是,攪團煳了,鍋底的那層鍋巴就吃不成了。那時,鍋巴是我們最愛吃的零食。

      我燒完鍋,剛要撒腿出去玩,母親往往會叫住我,給我一個搗蒜的傢什。儘管我滿臉的不情願,但還得搗。等蒜搗好了,母親便把一個專門用來燒油和炒蔥花的長把勺放到鍋灶裡的爐火上,把油燒熱,往搗好的蒜泥裡放上些辣椒麵,用油一潑,一股香噴噴的氣味就飄動在廚房裡了,不斷刺激著人的食慾。在長把勺裡再留一點油,把切好的蔥花或者韭菜放進去,稍微炒一下,蔥花就成了。我也很愛吃炒小蒜,小蒜是一種野生的植物,在春秋兩季田埂上到處都是,其莖葉纖細,根部泛白,也長著一顆蒜頭,有俗語說:二八月小蒜,香死了老漢。小蒜兼有蒜和蔥兩種味道,不光老漢,連我這個小孩也快香死了。

      攪團做好以後,母親便一碗一碗地舀到碗裡、盤子裡,整齊地放到案上,讓晾涼。母親再把蒜泥放到一個大碗裡,放上醬油、醋、辣子、鹽,再加上涼開水,一碗“辣子水水”調料就成了。等碗裡的攪團稍微涼下來了,把辣子水水往碗裡一澆,再放些蔥花和煮熟的青菜,就可以開吃了。吃攪團是不用咬的,筷子夾上一塊咕嚕一下就嚥下去了。

      攪團不耐飢,吃完過不了多久也就餓了。這時還有辦法,母親把攪團做好之後,用一種特製的漏勺,做成攪團魚魚。漏勺的眼有指頭粗,把熱攪團倒到裡頭,用鏟子壓壓,攪團就漏下來了。下面放一盆涼水,漏下來的攪團像蝌蚪一樣,漂在水裡,俗稱“魚魚”,我們也叫漏魚兒。吃飯時攪團先吃飽,等玩餓了,我回來再舀一碗魚魚吃。

      那時候由於玉米麵質地比較好,甜香味很濃,黏稠度合適,母親做的攪團像涼粉一樣,又筋又光,再加上辣子水水酸辣蒜香的刺激,現在想起來真是美食。但由於那時吃食匱乏、單調,天天吃攪團,我們都吃得煩煩的,對攪團都有排斥心理。

      後來進城了,就很少吃攪團了。現在城裡也有賣攪團的,但這些攪團一般都是麥面加粉芡速成的,那種純玉米麵攪團的味道找不到了。再回想起母親做的攪團,一種思念感便油然而生。

    □原題:《母親的攪團》 作者 任 湛

  • 6 # 琵琶嘴

    攪團是何地特產,我無根據斷言。

    但我年近八十,小時候,我媽就常做攪團飯,鄰居也常做攪團。

    具體攪團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吃攪團,一種是吃魚魚,調料菜渴基本一樣。前者一般熱態下吃用,後者多是涼吃。攪團一年四季都盛行,我看應是關中特產。

    攪團原是玉米麵所做,現在用多種粉面糝合做也行。攪團本是關中家常飯,現在成了產業或商品。是農家樂的名吃。攬團的原料並不值錢,值錢或價值在於調料渴水花樣上。現市埸價在四到六元一碗不等。

  • 7 # 郭北京2

    攪團是陝西小吃。特別是關中一帶人,用玉米麵,麥面等做攪團,攪團重在一個攪字上,水開後,撒麵粉,不停的攪動……做成魚魚……在用關中人的口味調製即可,香!

  • 8 # 陸爸爸和柳媽媽

    寧夏西海固人愛吃攪團,因為愛吃攪團就愛做攪團。做攪團叫攪攪團,攪攪團比擀麵難多了,攪起來特費勁,把握不好就會半生不熟。特別是蕎麵攪的攪團最好吃,想吃這美食的來我們寧夏西海固吧

  • 9 # 一杯古道茶

    長安攪團是陝西西安的一道小吃,屬於家常菜。攪團要好,攪上百攪,越多攪,做出來的就會越好吃。主要原料玉米麵適量、精白粉少許……

  • 10 # 鄭秦雲

    《我對攪團的些許認知》

    我對攪團的認知,是

    從母親那兒得到傳承,從咸陽的大地上得到延展,從艱苦的生活裡得到提煉。第一、攪團帶有故鄉的味道。我母親就是一個製作攪團的高手,我永遠難以忘懷母親製作攪團時的那股子認真的勁頭。拉風箱永遠是我的差事,母親每次打攪團時都催促我快拉風箱,把火煽旺。她用一隻擀麵杖在大鐵鍋裡飛快地轉圈圈,不停地向鍋裡撒玉米麵,正轉三十六下,倒轉三十六下,要經過五六個回合,她看到擀麵杖上粘的粘液呈半透明狀態,均勻地附著在擀麵杖頭上,才宣佈攪團做好了。再用鐵勺把攪團盛到案板上晾起來。做湯時,她先把蔥花翻炒出香味來,再把芹菜丁、蘿蔔丁倒入翻炒幾下,然後新增酸菜汁,有時適當調些醋和辣椒。母親做的攪團總比別人做的厚重一些,吃起來又香又有一定的嚼頭。想起故鄉就想起母親和她做的攪團,她老人家已駕鶴西去,再也沒有機會吃到她做的攪團了。第二、水圍城的故事。攪團被咸陽人稱作水圍城。傳說三國前期,張飛擔任過咸陽城守將。在此期間,恰好遭遇渭河發大水,把咸陽打圓淹成了一片汪洋,若非城牆堅厚,大水會使咸陽城也蕩然無存。情急之下,張飛把他的寶貝一一一柄竹節鋼鞭扔到水中,鋼鞭立刻閃出萬道金光,將一條蛟龍打死,水頃刻退歸河床。咸陽城的萬姓為躲水患集聚在城牆上,食物奇缺。據說咸陽城中的糧庫裡只餘數袋玉米麵,於是有人在城牆上支起大鍋,打了數鍋攪團,用醋丶韭菜片、蘿蔔丁熬湯。吃的時候,每人多半碗湯,把半凝的玉米稠粥夾在碗中就著吃,大家給這時的吃法一種稱呼,叫水圍城,以後就成為攪團的代稱。太家為了紀念張飛退水的功勞,特意在咸陽城的縣衙附近修了一座張飛廟,香火鼎盛一千多年,廟裡象徵性地放了兩根竹節鋼鞭。咸陽人在吃喝方面善於搞一些花名堂,他們不僅把攪團叫水圍城,還創造了一種叫金絲掛葫蘆的小吃,說來慚愧,就是十幾個小餃子和半把掛麵煮在一起的產物。調味得當,倒是很好吃的。關中道的肉夾饃,到了咸陽有了進一步的發揮,他們把饃做成較薄的長條餅,用刀一切兩半,把熱騰騰肥瘦適宜的碎肉夾在饃裡,再拌些生的青秦椒,咬一口的感覺是串香酥脆,絕無肥膩的影子。當地人管這種肉夾饃叫鍋盔牙子,是逛省城丶走東西兩府都吃不到的。按當地人的說法,為了吃鍋盔牙子,放個外縣縣長都不幹的。第三、攪團具有永久的鄉間魅力。在我插隊當知青的日子裡,我們沒少吃攪團。第一頓攪團是我們的老隊長幫助做的。他是我們生產隊的副隊長,分管知青是他的職責之一。他是當地有名的秦廚把式之一,誰家有個紅白喜事,都少不了他拎刀主事。他做的攪團,質地和味道都同我母親做的大體一致,使我深疑做攪團也是有師承的,後來才知道這是"能者所見略同”的一種顯示。老隊長與眾不同之處,說吃攪團必須就油潑辣子夾鍋盔,他把這叫做"攪團不過晌,鍋盔救心慌"。老隊長的"渣子話"也是全隊有名的。比如"割豬肉一吊子,拿回家去炒稍子。稀裡糊塗吃了一肚子,稀屎拉了一褲子。”再如"大夫的針管,車戶的鞭杆,十八女子喔一點,不敢動!"…此後我們知青點上又做了多次攪團,但就是達不到老隊長的水平。下鄉的日子已經過去了50年,說到攪團就想起老隊長,個子不高,一臉大絡腮鬍子,令人懷念。插隊的日子,令人懷念。

    有人說攪團是大西北到處都可以吃到的飯食。我的足跡遍及大西北五省,卻從來沒有在陝西以外的地方吃過一頓攪團。還是陝西關中道的攪團在我心中的感受是至純至厚的。

    咸陽人

  • 11 # 商丘身邊事兒

    攪團,主要是流行於今天的陝西地區,相比較有名的就有洋芋攪團。我們當地也叫糢糊,玉米做成的最好,在極貧困的年代為了餬口,它是一種既簡單又可口的飯實。也有用紅薯面,高粱面做成的。現在富裕了就用小麥面做,細膩,勁道非常可口。

    懷念兒時吃的攪團,上邊放些酸菜水真香,兒時攪團吃膩了,現在好長時間不吃了,還真想吃,攪團勾起了兒時的回憶,幼年的心酸回憶,攪團,澆上漿水菜蘿蔔丁臊子叫水圍城。攪團切小塊,蒜苗炒著吃。也可漏魚魚吃。鍋底的鍋巴是兒時爭搶的零食。

    小時候常吃,還有紅薯面做的攪團,那時候不愛吃,現在想起來也是美味,關中地區的話還是比較喜歡吃攪團的,我昨天也打的攪團、還漏了魚美滴很。誰吃誰知道香的味道,我們農村調玉米麵攪團,料要足,辣子醋蒜味要重。炒韭菜葉必不可少。

  • 12 # 花開繁盛1

    說起吃攪團,愛吃,也愛做,家裡人都喜歡吃我漏的魚魚,可長可長了。可以說我是和攪團一塊長大的,過去那些年,家裡窮,注要是玉米麵打的攪團,面新著的時候,魚魚就很長很長,時間長了,漏的魚魚就沒那麼長了。

    現在可好了,麥子面隨時都可以吃上很長的魚魚啦。

  • 13 # 騎俠3

    我是五零後面安郊區人,我少年,青年時,常吃攪團,有時一天三噸,叫做早上打攪團,響午熱攪團,晚上攪困燴三仙,它還別名,哄上坡,水圍城,做攪團時玩笑話說,攪團要得然,勾子要搖園,攪團要得好,用勁吃住攪。

  • 14 # 王偉2361

    攪團只是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曾經的主食,不能說是那個地區的特產,所謂不同是製作工藝不同和選用的材料不同,原材料最常見的是玉米麵的,也有蕎麥麵,麥面,洋芋面和澱粉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還有高粱面的,所以蕎粉(以紅薯粉,洋芋粉,或者澱粉製作的)也可以算作攪團。工藝不同是製作過程不同,同樣是陝西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地區,就有“攪團要好,七十二攪”和“攪團要得好,三百六十攪”之說。而三百六又是七十二的五倍呀,同樣是攪團,差別咋就那麼大呢?原來在西安的周至一代和咸陽寶雞部分地區打攪團就是七十二攪,攪拌的工具還是擀麵杖,相應的要比西安長安等地的攪團要省時省力一些。這個個抖音上說的“攪團要燃(粘)勾子(屁股)擰圓”沒有太多的關係,打攪團是個力氣活。周至等地的做法只是把面芡,也叫面水(以玉米麵為例,就是經水浸泡過的玉米麵糊),待鍋燒開後徐徐倒入後經過燒火加溫和不斷順一個方向攪動,然後燒開即可。三百六十叫的攪團比七十二攪的多一道工序,就是在面水鍋燒開後,多了一道娑面,邊娑面邊攪動,鍋底還要小火不斷,待到軟硬合適的時候,停止娑面,繼續加溫攪動。這個場景曾經被人取笑過,叫瓜女子打攪團,意思是指稀軟了娑些面,乾硬了加些水,如此反覆的過程。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攪團就是吃個稀罕和懷舊,除了純玉米麵的和麥面等以外,還喜歡做混合面的,混合面應該用麥面澱粉等做面水,用玉米麵等粗雜糧來娑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玩那個遊戲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