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對此有什麼看法?
9
回覆列表
  • 1 # SAERXL

      網癮在日常生活是比較常見的,很多青少年都會沉迷於網路的虛幻世界,但是是否患有網癮則需要一個評判標準,而評判標準是什麼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問題,希望大家好好閱讀.

      網癮的判定標準是:行為和心理上的依賴感。行為的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基本喪失。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被打亂。心健康受到較嚴重的損害。對於青少年,要注意不能一味採取封堵禁止,教師和家長的配合是戒掉網癮不可缺少的一環。多與其溝通,正確引導,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學習、掌握網路使用網路是進入新時代的必經之路。

      道自己或者家人有沒有“網癮”有六大徵兆:沉迷網路,每天上網超過8小時以上。且越來越長,無法自控、特別是晚上,常至深夜;行為反常,上網成癮的青少年不僅會有視力下降、生物鐘紊亂、神經衰弱等生理特徵,逃學、廢寢忘食、不與人交往,對人冷漠、暴躁、關機後急躁不安;經常在網上與陌生人聊天、通電話、約會等。

      透過介紹我們知道了,不是說愛上網就患上了網癮,應視其嚴重程度,當然,要想控制孩子的網癮,家長或者老師的教育是必要的,多鼓勵孩子找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分散注意力,而且要持之以恆,因為戒掉網癮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耐心才能成功。最後祝大家家庭和諧。

  • 2 # 不嘚不看

    是病,得治。網癮和煙癮、酒癮、賭癮都是一樣的,是心病,如果不治,也是會危及健康和生命的。只是這種病,大多數人都不以為然,因為它是慢性病,就像肺病這樣的慢性疾病一樣,當時不覺得,真正發作起來才要命。

  • 3 # 小健說事

    你好!我是小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已經離不開網路了。作為曾經沉迷於網路的我來說下自己的觀點:

    網癮說他是病也不是病,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一個人為了上網而導致生活不規律,家庭之間不和睦,不問世事,嚴重點說就是病。

    反之網癮他只是對玩遊戲,遊戲中的渴望,追求。比方說有很多人都喜歡追劇,追劇也是被這部電視劇所勾引,一時不看心裡難受,一直想想下面會發生什麼樣的情節。那也是一種癮。同樣,網癮也是一種追求遊戲中的情節,只不過遊戲是自己操控,自己去努力改變事態的發展。

    要想戒掉網癮,孩子就要給其正確的引導,從而使他慢慢的對遊戲淡化,因為孩子自制力還是很弱的,所以就要大人來引導他,陪他聊天,出去玩耍等……讓孩子不要依賴於遊戲,讓孩子知道除了遊戲還有很多樂趣。作為成年人,自己剋制力強了,當然在不影響生活家庭的規律下還是可以娛樂的,如果真正不問世事了,那就需要給他施加壓力,現在的生活壓力都是很大的,只知道上網那你吃什麼喝什麼,生活中擔當起了壓力,自然就會慢慢對遊戲淡化。

    以上是個人的理解,喜歡的話記得關注小噯!

  • 4 # 中原錢幣拍賣群財務

    謝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時先說一下這個癮字。說文釋義:由於中樞神經經常受到刺激而形成的習慣性。重點是經常性。你不管做任何事,一心投入時日過長都會成癮。經常喝酒會有酒癮,不喝酒就會渾身難受。打麻將時間長了會形成牌癮。不打麻將就覺得很空虛。貪汙習慣了,久了就會形成貪癮,不貪覺得位置白坐了。上網的人成天坐在電腦前,習以為常就會形成網癮,不上網感覺活著的意義都沒了。諸如此類很多很多。總結起來就是,癮不是病勝於病。病了有藥治療。癮太大進入中樞神經,藥石難以到達之處。那癮就比病還難治。結論,網癮不是病,上網要有節制。

  • 5 # 楚·女王

    其實這個癮是一種人的表現,沒有自制力,是自私自利只顧自己感受。身邊好多人就這樣,對手機那個執著,連吃頓飯,上個洗手間也放不下手機。

    又得舉例了:1、家裡開了個超市,客戶過來買東西,喊了幾次這位女主,女主抱著手機全然不覺。小孩在門口玩耍,突然聽到剎車的聲音,小孩哭了起來,女主走過去罵小孩不懂事亂跑,可小孩才三歲。小孩走到女主旁邊說,奶奶,你別玩手機了,你陪我玩玩。女主一句自己去玩打發了小孩。

    2、前段時間街邊不是有小孩被公交車撞了,聽說小孩媽媽好像也是去跳樓了。原因呢,就是媽媽拿著手機玩遊戲,小孩跑了不知道。出了車禍,自己也無法面對失去小孩的痛苦。

    這些都是真實的例子,不止我身邊,相信很多人身邊都是網路成癮的“癮君子”!

  • 6 # 北京醫生網

    “網癮究竟是不是病?”這是一個非常具有爭議性的話題。有人認為網癮是一種病,有的人則覺得網癮是病的說法不成立。 但是在國外一些國家已經把網癮列入心理疾病,並設有專人治療,並針對不同人群設有不同治療方案。早在2003年德國就已經著手治療人們的“網癮”。

    網癮又稱網路綜合症,是因過度沉迷於網路導致心理、生理出現問題。不否認在如今這個網際網路發展迅速的時代,網路已經成了我們的必需,但是一定要適可而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前幾年報道患有網路綜合症的人群多為青少年,年齡大多為10-18歲。但是現在患有網癮的最小年齡僅只有2歲。因為孩子的父親是修電腦的,總是工作太忙,沒時間照看孩子,導致孩子也整日與電腦為伴。透過這事兒,反映出家長的失職。為人父母,除了負責他們的吃穿外,還有權教育以及陪伴孩子成長,不要以工作繁忙等藉口忽略了孩子的成長。面對小孩時,儘量不要用讓小孩過早接觸網路以及電子產品,最好採用面對面的陪伴方式。

    青少年處於叛逆期,身體以及心理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各種新鮮事物產生好奇,尋求刺激追求浪漫,然而在虛幻的網路裡,統統滿足了他們的心理所求。再加上這年齡段正處於自控能力差,分辨是非能力弱的時候,結果導致對網路成癮。所以家長要正確的教育與引導,要樹立青少年的自信心,多對他們進行鼓勵,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價值與快樂。

    導致成年人上網成癮一般分為一下幾點。空虛、無聊、逃避現實、尋找歡樂。雖然網路能給我們帶來快樂,但是這快樂無非也是短暫的,是看得見摸不著,不接地氣的。我們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中,空虛時就讓自己充實,我記得有人曾經說過:“當社會價值多元化導致人們無所適從時,就會產生這種空虛。”當無聊時就找點樂子,比如看看書,聽聽相聲等.....至於現實是無法逃避的,俗話說的好,躲的過一時,躲不過一世。

  • 7 # soulmate56460998

    曾經年輕的時候一直玩遊戲念念不忘,連續網咖包月兩月玩遊戲,後來經歷過來很少去網咖,幾乎一年就個三兩次。

    後來有啦智慧手機的飛速發展,差不多取代半個電腦,以前的遊戲也能玩啦,在手機上無聊的時候打發時間,感覺這個病也很好治,人都有厭煩的時候,就比如玩遊戲變成工作,那個時候你就感覺沒有以前那麼有動力啦,就感覺只是為啦工作,雖然說是病,看啥時候厭煩吧,不用治,人要長大啦,社會方方面面的壓力會讓你慢慢的遠離網癮,我就是這樣脫離的,因為無聊,最後的背後是空虛寂寞!

  • 8 # 健康中國

    遊戲成癮的問題,是全世界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科專家對遊戲成癮的問題,是否列入精神疾病有不同的意見、不同的看法。

    其實,很多遊戲成癮或者網路過度使用的孩子,本身家庭關係就有些問題,自己有身體或者精神問題。對於遊戲過度使用,比如超過3小時、超過6小時,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以至於無法擺脫。

    一旦不讓去玩遊戲,就會有階段症狀,如身體不舒服、心慌氣短、寢食難安、飲食不好,這都需要精神科專業化的幫助,就像酒精成癮、其他物質成癮一樣,需要專業人員的幫助。

  • 9 # 科技文化鄭軍

    網癮算不算病,涉及到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什麼才叫病。

    對於純粹的生理疾病來說,這個答案很簡單,就是產生了不可憑主觀意志逆轉的生理病變,比如長了顆瘤子,感染病菌等等。但對於行為表現異常的病症,問題就複雜了。有些有明顯的生理病變,比如癲癇的起因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這個搞清楚了。但精神分裂病的原因就不清楚。鑑定精神類疾病很多還是靠醫生目測,類似於望聞問切,沒有儀器裝置,沒有生理檢測。為什麼沒有?因為現在醫學還沒有搞清大部分精神疾病的生理過程。

    網癮也是一樣。給深度網癮者作腦成像圖,可以看到雙側島葉、右側顳下回皮層厚度明顯增加,雙側顳上溝、右下頂葉皮質、右側楔前葉、右側中央前回、左側顳中回,這些地方皮層明顯薄於常人。但是腦和肌肉一樣遵循用進廢退的規律。一個人久不運動,肌肉萎縮,舉不起重物。我們不能說他的肌肉生了病,因為他只要加強鍛鍊,肌肉功能又會提升。

    腦也是一樣,如果不是哪個部位有先天性的缺陷或者異常發達,那麼都是後天活動中形成的。比如給出租車司機作腦成像,發現負責空間定位的部位比平常人發達。但是很難證明這些司機生下來就如此。一般認為網癮者的腦雖然異於常人,但仍然是可以靠他們自己的意志來改變。

    目前世衛組織將網癮列入疾病,引起很大爭議。我就屬於不支援的那一派。將一種行為異常稱為“疾病”還是稱為“不良習慣”,責任歸屬完全不同。稱為“疾病”,那麼當事人自己沒有責任,相反,周圍的人和社會還要關心他幫助他。稱為“不良習慣”,那麼責任主要由他自己來負,周圍的人和社會應該約束他,懲罰他。

    變態心理學界確實有一種觀點,把各種不良習慣都稱為XX症,XX癖。在九十年代出版的《心理學大詞典》中,甚至有“穢語癖”(習慣性罵人),“盜竊癖”(習慣性偷東西)這樣的概念。還好,這些都還沒正式列入疾病名單。否則刑事犯嫌疑人都可以說自己患了XX症,控制不住自己。

    網癮我認為也是一種不良習慣,是當事人自己要改正的,也可以改正的。

  • 10 # 兒科恩銘

    網癮是指上網者由於長時間地和習慣性地沉浸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對虛擬的網路世界產生了嚴重的依賴,甚至到達痴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拔的一種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這種狀態嚴重了影響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身心健康嚴重受損,因此可以看成是一種疾病。

    如何診斷網癮呢?1、患者對虛擬網路存在行為或心理上的依賴。2、行為自我的約束和控制能力喪失。也就是說深陷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脫節。3、工作、生活和學習的正常秩序被打亂。4、身心健康受到較嚴重的損害。

    網癮會導致青少年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孤獨、焦慮、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和睡眠障礙,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需要透過教師、家長、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多與孩子們交流溝通,正確引導孩子們上網,使其能夠利用網上資源豐富自己的學識,促進自我成長。而不是沉溺於虛擬世界中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您說呢?

  • 11 # 玻璃樽190601

    個人認為網癮是一種病,是一種精神疾病。

    網癮為網路成癮症的簡稱,是指上網者由於長時間地和習慣性地沉浸在網路時空當中,對網際網路產生強烈的依賴,以至於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我解脫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

    社會對於網癮的概念和認識以及對網癮的干預和處理方面存在很多的誤區,且概念並不統一。"網癮"的醫學定義一直未有公認,大部分學者認為應該把網癮稱之為網路的過度使用,或者網路的濫用,也有人把它稱為網路的病理性使用或過度的使用。

  • 12 # 人生一場聚散

    網路成癮,也稱為網路過度使用或病理性網路使用。是指由於過度使用網路而導致明顯的社會、心理損害的一種現象。其主要特徵是:無節制地花費大量時間上網,必須增加上網時間才能獲得滿足感,不能上網時出現異常情緒體驗,學業失敗、工作績效變差或現實人際關係惡化,向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對網路的迷戀程度、症狀反覆發作等。 網癮屬於心理疾病,和賭博、毒癮類似,是對於某項事物的過分依賴,把這件事物的地位超過了人的任何其它正常需求。

  • 13 # 好物貓

    忘記是意林還是讀者上看的 網癮一詞最初是一個外國人在一個著名科學雜誌上發表的 列舉了網路成癮的危害 並將其定性為一種疾病 但是 他的發表日期是愚人節那天 而且多年後 他本人也親自宣告 當初只是愚人節玩笑 變沒關注事態發展 卻沒想到會引起這麼大的波動 他還說 “如果網癮是病的話 那麼讀書成癮不也是病 睡覺成癮不也是病 難道這都要去治療?“ 所以 到底是不是病 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我個人感覺 網癮 只是太過依賴網路的一種表現 大多數”網癮少年“可能生活中不如意 或者感覺自己不夠好 便想在網路中塑造一個完美的自己(至少會比現實強) 可當他從網路中回到現實時卻發現網路倒給他的成就無法影響到現實 或者低於預期太多 心中便產生一種空虛感 便越想得到認可和榮譽 而現實生活卻不能在短時間內彌補 可是 網路可以 這樣他就會越來越依賴網路 這其實還是和家庭壓力社交問題等方面有關 如果現實中家庭給她的多一點的愛 (但是不要太多對其造成壓力或溺愛) 多關注一下他在學校的社交生活(但是對於一些隱私點到即止 當孩子表明對某人有一定好感時也不要去貶低孩子哪怕是玩笑類的) 這樣可能會讓一些孩子不那麼依賴網路 在一個世界 你是這個世界上的(路人甲) 而在另外一個世界 你卻能成為英雄 在真實的世界你壓力重重 渴望得到愛卻不想被打擾 在虛假的世界 你卻能成為陌生人的人生導師或者是遊戲中的強者亦或是小說中的主角 那麼你會選擇呆在哪個世界中?人生總會不如意 而網路卻能提供最快捷的彌補心靈空洞的東西 可能是玩遊戲 可能是看番 可能是看小說 聊QQ這些東西總能填補你一定的心理空洞 哪怕那只是一時 卻也會讓許多人 如飛蛾撲火般撲進去 這個世界終歸是普通人的世界 那種吊炸天的 啥都懂的 人終歸是少數 網路利用得當便能給人以便捷體驗 讓人輕鬆娛樂 若沉迷其中 便很難拖離說到底 網癮是不是病 全是個人看法 若要我說 他就算是病 也是相思病的延伸 只能算是心結 而心結的開啟 你覺得用藥物治療或者物理治療(比如某人渣的電擊)能達到治療效果嗎說的有點多 也說了些廢話 抱歉 有感而發而已

  • 14 # 戒癮專家李曉東

    網路成癮,也稱為網路過度使用或病理性網路使用。是指由於過度使用網路而導致明顯的社會、心理損害的一種現象。其主要特徵是:無節制地花費大量時間上網,必須增加上網時間才能獲得滿足感,不能上網時出現異常情緒體驗,學業失敗、工作績效變差或現實人際關係惡化,向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對網路的迷戀程度、症狀反覆發作等。 網癮屬於心理疾病,和賭博、毒癮類似,是對於某項事物的過分依賴,把這件事物的地位超過了人的任何其它正常需求。

  • 15 # 寂靜先生寂靜先cg2

    前社會上,對於網癮的概念和認識以及對網癮的干預和處理方面存在很多的誤區,且概念並不統一。準確的講,應該把網癮稱之為網路的過度使用 ,或者網路的濫用 ,也有人把它稱為網路的病理性使用。

    就像吃飯、購物、遊戲一樣,有時候會產生過度的使用 ,如病理性的賭博、衝動性的購物或者病理性的購物 ,這些都跟這個網路成癮有類似的地方。

    網路使用非常普遍 ,真正的成癮的網路濫用的事情會有發生 ,但是並不是一上網就是成癮 ,一上網就是過度使用 。不必過度渲染網路成癮的危害,我們鼓勵要正常和健康的去使用網路。

    在表現上,正確的使用網路,是在有需求時使用,或者對自己生活有方便的的情況下使用。網路過度使用者主要表現為一種不自主的長期強迫性使用網路的行為。

    當過度的使用網路對身體造成傷害、對工作、學習和社會交往來了痛苦 ,甚至正常的生活交往和社會的都受到了影響 ,就是屬於過度使用,應該進行矯正。

    有幾種表現形式: 如網路色情成癮、網路關係成癮、網路購物成癮、網路遊戲成癮等。這些表現多跟人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有關,不要忽視網路背後的心理健康的狀態。

    造成網路成癮的原因,一般分為外因和內因。外因即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包括網咖的出現,網路遊戲的流行等等;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家長忙於工作沒時間管理孩子導致他們對網路產生依賴等。但是,這些外因只是被動因素,是形成網癮的誘因。真正的原因是內因,包括網癮患者的滿足感缺失、獨特的生理人格。舉個例子說明,大部分網癮患者的會出現學業失敗,從而導致心理空虛,缺乏自信,為滿足自己的內心,通常會選擇逃避,最容易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重新找到失去的自我和可以滿足的成就感,這就是典型的滿足感缺失。

    對於網路成癮的判斷要謹慎 ,很多青少年青春期的時候,有一種很強的逆反心理,有迴避大人監視的意識,對新鮮事物又充滿了好奇,網路是最好的躲避環境 ,所以容易沉浸在網路當中,在虛擬的情況下跟人交往、遊戲來躲避父母的監視。所以,父母要重視到網路對孩子的影響 ,包括好處和問題,採取積極的主動的防禦措施 ,給他們提供很好的機會 ,給他們建立更強的一個生活信念和目標,這樣才能夠很好地控制慾望,從而合理地使用網路 ,真正地克服解決掉網路成癮的問題。

    下面的幾種具體辦法都屬於認知行為療法,也是控制網路過度使用的優選方法。

    1.認知療法。家長和網癮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樣協商,不要說教,雙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確網癮的不良影響,比如荒廢學業,損傷身心健康等,使網癮患者內心對於成癮行為有較為本質的認識,慢慢戒除。

    2.系統脫敏療法。家庭成員與網癮患者協商制定計劃,在一定時期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

    3.代替療法。網癮患者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可以一起尋找其他的愛好替代網路,比如游泳、打球、登山、旅遊等戶外運動。

    有一部分人行為難以控制,帶有衝動控制或者強迫色彩,需要考慮要配合藥物 ,在專業醫師的系統的指導下 來控制他的那種強迫和衝突 ,就像治療強迫症一樣,情況比較複雜 ,需要藥物加上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醫學界用於治療網癮的藥物主要為抗抑鬱藥和情緒穩定藥這兩大類。藥物療法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戒除網癮的目的,是因為藥物可以抑制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產生,減少人的興奮度,從而起到戒除網癮的目的。對與已出現心理障礙、精神症狀及人格改變等嚴重的網癮患者必要時需要住院治療。

    最後提醒大家,與物質依賴的成癮行為相比,網癮患者沒有受到任何攝入物質的影響,是一種最為單純的行為成癮。所以針對網路成癮的問題要未雨綢繆,以預防為主,社會、學校、家長等多方面配合營造好的環境。

    對於網路成癮的診斷與鑑別,目前並沒有公認的標準,美國精神疾病學家Kimberly Young認為病態賭博的診斷標準最接近網路過度使用的病理特徵,經過修訂,形成網路過度使用診斷問卷。該問卷有8個題項,在每天上網超過4小時的前提下,如果下面8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回答,可以診斷為網路成癮。

    1、你是否著迷於網際網路?

    2、為了達到滿意你是否感覺需要延長上網時間?

    3、你是否經常不能控制自己上網或停止使用網際網路?

    4、停止使用網際網路的時候你是否感覺煩燥不安?

    5、每次在網上的時間是否比自己打算的要長?

    6、你的人際關係、工作、教育或者職業機會是否因為上網而受到影響?

    7、你是否對家庭成員、醫生或其他人隱瞞了你對網際網路著迷的程度?

    8、你是否把網際網路當成了一種逃避問題或釋放焦慮、不安情緒的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java的專案練手究竟是什麼?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