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裡紅56237

    謝小秘邀。紅燒肉家家都會做,做法卻不同,不說味道如何,沒有掌握方法確實是肉發硬不好吃。家庭做紅燒肉作料有限,我的簡單做法介紹給你:

    l、選好豬肉洗淨切塊,最好是五花肉。把切好的肉塊先放盆裡放兩小勺醋,拌均放半小時。

    2、鍋裡放油燒熱,放生薑炸味,再把肉塊倒入翻炒至肉裡油微出,放適量醬油翻炒幾下,倒開水燜煮約半小時,水未乾前放鹽、祘、糖、料酒、辣椒、八角等你喜歡用的作料。

    3、小火煨至水乾,即可起鍋盛盤。

  • 2 # dulinliu1124

    紅燒肉燉不爛主要是因為燉煮的時間不夠,還有就是加水的時候加的是冷水,而不是熱水。

    所以要讓紅燒肉燉爛,首先要保證燉的時間足夠,至少40分鐘以上,其次加水的時候加開水,如果加冷水,那紅燒肉的表皮也會變硬,這樣也燉不爛,還有就是煎的時候用小火,大火很容易焦,也會影響軟糯度。

    介紹一種紅燒肉的製作方法:

    材料:小番茄、紅糖、仔姜、花椒、五花肉、啤酒、鹽、蔥、老薑

    做法:

    1.小番茄仔姜洗淨,仔姜切成滾刀塊。

    2.五花肉洗淨,加蔥、老薑、花椒,水煮。煮到八九分熟就行,不必全熟,外面熟了,中間一點切開還帶血就行。

    3.五花肉下鍋,煸炒,把五花肉裡面的油煸出來。

    4.待到五花肉出油的時候加入花椒,煸炒。

    5.煸炒好了之後倒入啤酒,加入仔姜、小番茄、鹽,紅糖,燜40分鐘左右。

    6.收汁起鍋。

    注意事項:

    1.五花肉生的和熟的炒都行,熟的的話可以保持形狀,更好看。

    2.煸炒的時候把油煸出來,肉就沒有那麼油膩,但是千萬不要煸過了,以免影響口感。

    3.本次菜餚不用加八角這些香料,只用花椒就行,蔥姜也只是煮肉的時候用,後面都不加。

  • 3 # 美食餘掌門

    我是鼎味君,我只專注飲食文化的傳承和傳播!

    紅燒肉是比較大眾的一道家常菜,因地域和口味的不同大概有二十多種做法。但他們都有成菜肥而不膩,軟糯且入口即化的特點。至於紅燒肉怎麼做我之前已經分享過了,今天就說說怎麼做出來比較糯吧。

    要想做出來的紅燒肉軟糯有三點比較重要,選材、初加工和烹製與火候。

    選材

    主要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這裡要注意了,要選用豬皮與肉緊密相連的那種。至於豬皮厚度而言就看自己的喜愛了,就我個人而言還是喜歡豬皮稍微厚點,因為紅燒肉小火慢煨,厚點的豬皮口感更加。

    初加工

    對於豬肉的初加工而言南北差異很明顯,比如我老家不管是鮮肉還是臘肉。只要是帶皮的烹製時都要先用火把豬皮燎透起氣孔,再用溫水侵泡清洗。這時豬皮表面會呈現金黃色,這種方法有兩個好處,很好的去除毛腥味和便於烹調入味。那麼製作紅燒肉經過這樣的處理吃起來口感更好,也更容成菜軟糯。

    烹調與火候

    1:傳統的紅燒肉都講究小火慢煨,這樣肉的香味能最大程度的釋放出來。那麼這個小火慢煨是怎樣的狀態和該如何掌控火候呢,這個所說的小火慢煨是指定味以後的煨制。

    這個小火不僅僅指閥門開的大小,而是要注意鍋裡的變化。因為我們做菜鍋具都有聚熱的效果,所以把握火候是注意觀察鍋裡的變化。在煨制紅燒肉時,觀察鍋裡的湯汁呈現一種似開非開的的狀態。就是能看見湯汁隔幾秒能均勻鼓起氣泡,但又不會持續的沸煮。這樣大概要兩小時左右紅肉就能達到軟糯的效果,且香味濃郁。

    2:另一種方式就是使用高壓鍋了,簡單直接快速。調好味以後入高壓鍋,大火上大氣改小火壓五分鐘。自然放氣以後再放入自己喜歡的輔料,再大火上氣壓小火三分鐘。自然放氣就可以食用了,也能達到軟糯的口感。高壓鍋的小火是看氣閥,讓他保持在五秒左右能旋轉幾圈就可以了。

    對於我的分享你滿意嗎?下次做的時候可以嘗試下。

  • 4 # 牛師傅分享健康養生館

    這道菜,好吃好做。把肉切成一寸見方,溫油放肉(多放點油),連炒帶炸,肉熟到八成熟,撈出來,空油,等肉放涼,從新放油炒香料,然後放肉再炒,出香味加開水,蓋住肉就行,最後收汁,出鍋裝盤。好吃的不得了。大家可以試試。

  • 5 # 一個愛好廚藝的人

    紅燒肉是大眾喜愛,味道鮮美的菜餚。它以用料單一,做法簡單易學而普及到每一箇中國(漢族)人的家庭。紅燒肉以豬五花肉為主,醬油為輔,經炒、燉而成。其實作為一道家常菜(不是營利的飯店)不要過分追求所謂正宗,只要可口味美就已足夠。現簡述製作方法如下:1、選豬五花肉一塊(1000克)刮淨,切麻將大小方塊,可焯水或不焯水備用。2,調料準備,八角3個,桂皮指頭大1塊,香葉3、4片,花椒15粒,黃豆醤油50~80毫升(生抽老抽也可)冰糖或者白糖15克,蔥薑蒜各適量(20~30克)食用油2小勺,食醋10克、料酒各20克,雞粉味精各2克,食鹽適量。

    步驟:1.鍋中放油下入八角、桂皮、香葉小火煸出香味後下入切好的豬肉開中火翻炒烹入食醋5克去腥;2.再下入冰糖炒至肉上色出油時烹入料酒,加入醤油(如用老抽應適量否則肉色太黑);3.下入蔥薑蒜並加入沒過肉的開水,打去浮沫後煮2、3分鐘改小火(似開不開)加蓋燉煮40~50分鐘;4.待鍋內水蒸發到較少時加鹽調好鹹度(不可太鹹否則收汁後味太鹹),4.改中火將汁收濃加雞粉、味精出鍋即可。

  • 6 # 啞巴美食家

    紅燒肉的做法我們總是會說起,而紅燒肉吃的就是肥而不膩、肉爛濃郁,如果咬起來有明確的咬肥肉的那種咯吱咯吱的感覺,或者瘦肉的部分又老又幹,那口感就實在太差了。所以我們這次就不絮叨整個做法了,從一些細節分析,然後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為什麼有人做紅燒肉總的燉不爛?

    【燉的時間太短了】

    這個雖然說有點說廢話的嫌疑,但是這個確實是最簡單、直接的原因了。雖然紅燒肉所用的肉塊經過了焯水和煸炒之後,才會加水進行燉煮的,所以有些時候人們可能就覺得肉肯定早就熟了,於是就早早盛出來開始吃了。確實肉早就熟了沒錯,但是紅燒肉一般的燉煮時間在40分鐘到1個小時左右,我們要的目的不僅是肉塊熟透,而且是肉被燉的軟爛入味,所以這個時間的功夫是少不了的。

    【中途加冷水】

    紅燒肉完成前面的工序之後,最後就是加開水至少沒過肉塊,然後大火再次燒開,轉小火慢慢燉煮。這個時候就有可能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水加的不夠、火開的太大或者鍋子沒蓋嚴等等,就會導致湯汁過早的蒸發殆盡。所以有些人就情急之下直接倒了冷水進去,確實緩解了湯汁燒乾的局面,但是這一冷一熱的刺激,也導致肉塊變得好像怎麼都燉不爛了一樣。

    【豬肉不新鮮】

    現在豬肉相對是很便宜的肉類,有些時候會了方便我們會一次買很多回家,然後冰在冰箱裡。之後可能某一天才想起來,然後拿出來解凍做個紅燒肉,而肉塊如果被冰凍的太久了,也會變得十分乾燥失去水分,這樣的肉燉煮出來也是偏韌、老、粗糙的口感。

  • 7 # 客家人靖哥

    做好紅燒肉並不是隨隨便便可以完成的任務,需要豐富烹飪經驗,每一個步驟都是相當考究的,燉不爛是其中一個十分常見的事,特別是小家庭做紅燒肉,豬肉僅八兩致一斤,又大塊,水少,油欠,火力不足,炊具不檔,都會造成豬肉炆不軟糯,加什麼化學原料都是下策,要做好紅燒肉惟有過硬功夫才行,要最少三四斤豬肉,氽水,爆炒,調色,調料,小火燜制大火收汁,不要就一個小炒鍋炆,當一關火,內部溫度就快速降低,當你發現不熟或不爛時,又加涼水又再開火,那就更加難以炆成,加上火力不足,這就會惡性迴圈,加水放火,放火加水,那是烹飪技藝不到家,水要一次放足,也有在爆炒時把煎出的多餘豬油撈走了,因為表層油少,那就更難炆爛,沒有廚藝的人,可以用一種可靠方法,爆炒後放過面水轉入砂鍋小火燜四十五分鐘,再轉大鍋收汁,這是比較穩妥方法,當你有豐富的經驗後,不論你採用什麼火路都行,甚至不用看,聞一聞都知,我做客家紅燜豬肉隔一條街都香噴噴,而且還滑溜溜,還要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最為絕招的是黏口軟糯,敢誇全中國十三億人就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得到!

  • 8 # 靜太太1

    紅燒肉燉不爛時間不夠,做紅燒肉五花肉切2.5釐米左右見方的肉塊,涼水下鍋,水開後煮沸五分鐘撈出,鍋中放油煸香八角,加入冰糖炒糖色,炒到大泡變均勻小泡糖色變黃,下肉塊煸炒到耗幹水份顏色透亮發黃出油,加黃酒醬油翻炒加熱水漠過肉塊,放蔥薑蒜香葉桂皮豆蔻,蓋上蓋子小火燉四十分鐘,紅燒肉已經熟了,挑出如蔥薑蒜等調料放適量鹽。大火收汁出鍋即可。

    做紅燒肉注意事項:

    1肉塊不能切太小,要切成見方塊。做熟後好看也便於用筷子揭。

    2焯水時用涼水下鍋,血水會在慢慢加熱過程中釋放出來,有利於去除異味。燉時要加熱水。掌握這一要領燒出的肉特香。

    3炒糖色要小火,不斷攪動,大火糖色會糊。

  • 9 # 美食坐家

    衷心感謝腰骨疼專科友邀我回答!

    1.把準備好的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勻的塊,然後放入冷水鍋中,加入適量蔥、姜和料酒去腥味。大火燒開,繼續煮5~7分鐘煮出血沫。再然後把煮好的肉塊撈出,用清水沖洗一下,控幹水分。又在鍋內放少許菜籽油,下入五花肉煸炒5分鐘左右,煸出肥油。然後把煸炒出的肥油倒出不用,這樣做出來的紅燒肉就不會油膩。

    2.把上一步用的油燒到微熱後放入適量冰糖炒2~3分鐘,要用小火不停的慢慢炒,炒到冰糖全都溶化能看到暗紅色的湯時即可放入八角、幹辣椒、姜、桂皮等調料,用中火把湯汁炒香後加入五花肉,再用大火炒4~5分鐘至五花肉變成暗紅色時加入老抽、鹽、醋、料酒和大約到五花肉三分之一處高的水量。

    3.蓋上鍋蓋大火燒開之後轉小火煮一個半小時左右,把五花肉煮至軟爛入味,再加入一點雞精調一下味,最後改大火收汁,迅速翻炒使得每一塊紅燒肉身上都裹滿濃汁。

    4.出鍋撒上蔥花即成。

  • 10 # 飲食創客

    紅燒肉想要吃起來口感軟膩,那肯定離不開燉!

    對於紅燒肉燉不爛的原因,大致有幾點可能!

    1.燉煮時間短

    2.肉做太老

    3.肉紋路不對

    那麼紅燒肉想要做出肥而不膩的感覺!究竟要怎樣做才行呢?在這裡我就教你一種沿海地區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1.紅燒肉放入蒸箱裡蒸(上汽四十分鐘左右最好,沒有蒸箱的也可以直接切生肉!但是肉的紋理不要搞錯哦!)

    2.有蒸箱的朋友蒸好後將肉切成大小均勻的塊,切好後入七成油鍋炸,炸至微黃後撈出

    3.熬糖色,鍋裡放入少許油,少許水,再放入白砂糖,小火慢熬,熬成深褐色後倒入容器裡(也可直接把肉倒進去,但是要注意糖色的量)

    4.洗乾淨鍋後再放入些食用油,放入,生薑,小蔥,接著煸炒出香味後放入五花肉

    5.鍋裡放入三分之一花雕酒,糖色,少於鹽,草菇老抽,接著加入沒過肉的清水,加蓋煮個半小時左右就行(因為是蒸出來的肉,所以不用燉煮太長時間!想多燉煮一下也是可以的,注意不要把肉燉碎了就行!)

    6.肉的口感符合自己口味時,開大火,收汁開吃

    備註!

    1.蒸比直接燉省時。

    2.油炸是為了成品更加好看!最主要是為了去除多餘的油分,而且炸過的肉更容易上色

    3.肉的紋理一定要選對,不然選錯了再怎麼燉也燉不好的!一定不要順切五花肉,因為出來的成品會塞牙

    4.小蔥一定要放,要多放!

    最後,最最重要的一點!

  • 11 # 月光143555811

    紅燒肉香甜可口,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是一道老少皆宜的大眾美味菜餚。喜歡吃紅燒肉的人簡直是比比皆是大有人在,我和家人就是紅燒肉控,每週至少要做一次紅燒肉打打牙祭、解解饞。

    為什麼有的人做紅燒肉總是燉不爛?

    不知題主說的頓不爛是指肉沒有燉熟咬不動,還是做的紅燒肉嚼著瘦肉柴不軟爛?

    但是不管咋樣,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1,做紅燒肉需要先上色後小火慢燉,時間大概在一小時以上!(高壓鍋做紅燒肉用時短。但肉的味道口感稍有欠缺。)普通鍋短時間的燉制肉肯定是燉不爛。

    2,做紅燒肉不能過早放鹽,過早放鹽會使肉質發柴發硬。最好是燉制到肉快熟時再放鹽調味!

    3,燉煮紅燒肉要一次加足熱水,最好不要中途加水!特別是不能半途加涼水,否則肉中的蛋白質受冷聚凝,肉中的營養成份不易滲出。還會造成肉質發硬口感差。

    4,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做紅燒肉要挑選新鮮好肉買,在買肉時要多看看聞一下!最好不要買豬齡比較大的,豬生長年數多肉質粗糙不易煮爛。並且還可能有異味!

    其實紅燒肉家家都會做,只是風味口感各異。

    做紅燒肉最好選擇五花肉,或者是豬臀尖部位的肉。肥瘦相見就可,和大家分享我的做法:

    1,帶皮豬肉切成三釐米左右的塊,放涼水鍋中焯水,放料酒、蔥段、薑片就可,水開後關火撈出。

    2,炒鍋燒熱放油放白糖,小火炒到糖變成棕紅色起泡沫時,把肉塊倒入鍋中快炒,噴黃酒,放少量的紅燒醬油一起炒上色。

    3,再放薑絲、八角、花椒、香葉,胡椒、小茴香、乾紅辣椒入鍋炒到肥肉出油,把開水倒入鍋中,水面要高出肉一指以上!

    4,大火煮開關小火慢燉,期間要用鍋鏟翻幾次。燉到半小時以上就可以放鹽調味了!直到湯汁收乾紅燒肉就可以出鍋啦!

    我做的紅燒肉因為沒有放老抽增色,品相不是太好,但不影響口感,同樣的香甜軟糯,入口即化,滿口的膠原蛋白,也很誘人喲!

  • 12 # 熊大美食分享

    1:紅燒肉一般選用三層五花肉製作,沿海地區做法基本上是不用高壓鍋壓,直接小火慢燉40分鐘到1個小時即可,放點香料,加老抽調色,或者加紅曲粉調色,也可加南乳汁調色,北方地區可能更多的是炒點白糖或冰糖製成糖色來調色!也可用老抽配合以上某種色料一起用來達到調色的目的!

    2:紅燒肉一般切小方塊,其炒制方法無非這幾種:第一種:生肉切小塊後直接高溫略炸再微炒後加水燒製(也有整塊大肉先炸再切小塊的),第二種:生肉切小塊後先掉水(冷水下鍋)再入油鍋略炸後再微炒加水燒製熟,第三種:直接掉水(冷水下鍋)後入鍋炒幹水份後加水燉熟,但無論是哪種方法燒製,燒製中途是不能加冷水的(一般加開水),當然我們也可以在燉肉時加點山楂進去(肉更容易燉爛),按照以上無論哪種方法,只要肉沒有問題,時間到了基本都可心燉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月薪兩三千卻還分期用著華為mate20pro的人,是怎樣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