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魯峻豪
-
2 # 大胖子爸爸
個人認為,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吧,主要就是為了押韻,就像是咱們寫文章一樣,有並列句,有排列句,有因果關係句,就是一個寫作習慣吧。那麼下面給親列舉一下各個朝代的詩詞的寫作風格
秦漢時期
項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劉邦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段時期寫初的作品多是帶有“兮”這個字的,這個也屬於一種感嘆字和連線字,就是起到承上啟下的一種作用。可以這麼理解,以項羽的《垓下歌》為例,我項羽有非常強大的力氣,也是英雄蓋世的人物。然而這個時代與我不利,就算是我騎著烏錐馬,也沒有辦法賓士。烏錐馬無法賓士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虞姬呀,我該何去何從。中間的這個“兮”字就是起到了斷句的作用。
三國時期
曹操的《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然而到了三國時期,則開始注重文字的前後對稱。以對稱的方式描述出當前的思想。例如這首詩,當曹操到了碣石山上,看到了茫茫大海,水已經不像是河流一樣靜默,高松的海島與大海對峙,這裡林木蔥蔥,什麼樣的草都有,在秋風的陪伴下,暴起湧湧洪波,在天際之間,若有若無,在漫天的星斗裡,渾然天成,今天我有幸來到這裡,以這篇作品歌頌碣石滄海。
其實自三國開始,詩與詞便開始逐步分離,形成了兩種創作形式,自隋唐宋明時期開始,詞也與現代散文愈發相似,但其文體依然傳承著是個的形式,以保證平仄對比,前後呼應。例如李白的《蜀道難》
大致可以這樣斷句,開篇“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裡講的就是我剛入蜀的時候的驚詫;“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這一句,前面是五個字,後面也是五個字對稱,“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前面是七個字,後面也是七個字對稱。
透過這些創作手法,以達到前後呼應的效果;
例如岳飛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他這裡面講究的就是句與句間的對稱,按照斷句來看“四三四”“三四三”“七七”“三五三”,這樣的一個字數比例。
其實總的來說,在古代,創作詩詞除了看文體的表達以外,還會看段落的對稱,就像是咱們在寫歌的時候一樣,歌詞一定要跟上音樂節奏。
回覆列表
古人潛意識裡遵循自然發展術數規則,4,5和而為九,最大!可以小帶大,以簡帶繁!7為自然法則一個迴圈的尾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