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坤忠120
-
2 # 叢中笑6603
南人駕舟,北人騎馬。這是劉備對孫權說的。
如果孫權佔據西川,劉備佔據江東。孫權可能更坐守江山不動了,因為他沒有水軍了,劉備倒可能更活躍了,他離曹魏邊境近了,真的要進攻,很容易的。
-
3 # 妖呀妖
孫權和劉備兩人的關係很複雜,在合夥打曹操的時候。他們倆的關係很好,在勝利之後,也會因為瓜分地盤而鬧矛盾。
劉備主要的地區就是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和重慶。劉備還一度佔領過荊州的部分地區,後來被呂蒙偷襲。諸葛亮北伐和姜維北伐,曾經都短暫佔領過涼州,也就是今天甘肅南部。諸葛亮打南蠻,還進入過今天的貴州、雲南地區。此外,劉備還當過徐州牧和豫州牧,後來也被稱為劉豫州。
孫權主要的地盤就是揚州、交州和荊州。也就是今天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包括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湖南的全境,湖北、江蘇、安徽的南部,以及河南的一小部分。需要指出的是,交州地區,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廣東地區,一直是一個叫士燮的人佔領,不過他一直表面臣服東吳。到了西晉,這一地區才被中央收回。東吳一度設有廣州,是中國歷史上廣州最早的出現。
假設你問的是三國後期,孫權的東吳之地和荊州之地換劉備的益州加漢中。其實無論哪個方面來說,東吳絕對要比川蜀之地好,人口地理都是沒得說的,進攻可車船並駕,防守有長江天險可守,而川蜀進攻糧草不繼。
那麼此時魏國依然是最強,孫劉依然要聯盟。孫權的形勢是最差的,國力是三國最差的,而且多年在江東都只擅長水戰,後方還有南蠻和前方有羌族的憂患,只能靠益州的天險來自保,倘若伐魏,必須靠陸戰,且糧草運繼是最大問題,如若伐蜀,必須待蜀伐魏,伺機取荊州,兩個弱者想爭,無論誰敗,最後的贏家都是魏。在蜀國看來,只需穩住孫權,伐魏可以兩路齊出,車船並進一路攻壽春,一路攻許昌,最後蜀魏誰統一不好說,但是孫權是不可能統一的了。
謝邀,題主是日本人?要不小鬼子兵跟孫權一樣會玩完。。。若在漢朝統治下,孫權與劉備平調,尚可駕駑文武,治理地方。二人為兩國統治者,互換領導,屬下文武誰都會感到彆扭,覺得不適應。孫權幼年聰明伶俐,長大了碧眼赤須,就是個異類。關羽與益州一班文臣武將見著就心裡添堵,誰還為他效力呢?孫權雖然有較高的智商和政治手腕,但關羽不看好孫權,張飛跟二哥同感,馬超說我還是回涼州打游擊吧。孫權望著趙雲,趙雲說我還是到基層鍛鍊吧,老將黃忠說我到了退休年齡了,魏延對孫權興趣不大。曹操聽說吳蜀連老闆都換了,先對蜀國用兵,關羽一聽,還是跟曹老闆幹吧,金錢美女樣樣都有,一呼拉,人馬去了大半。曹軍進攻順利,蜀國土崩瓦解。。。劉備面似忠厚仁德,又有駑人之術,但東吳文武刁鑽精怪,雖表面順服劉備,但出工不出力,不吃劉備那一套。曹操吞蜀滅吳,機不可失。曹軍從江州順江而下,一路從合肥直攻建業,吳軍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共保家園。因吳軍大多是本土將士,保國可以保家,曹操兩路大軍步步緊逼,建業城破指日可待。曹操請劉備出城搭話,關羽大叫,大哥放棄抵抗吧,不要做無謂的犧牲,我和三弟在曹公麾下滋潤得狠,你歸順曹公不失裂土封王。劉備權衡再三,率親隨開城迎入曹軍。此假如成立,曹操撿了大漏,三國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