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國演義》中有三氣周公瑾一說,但是歷史上的周公瑾確實是這樣的嗎?
5
回覆列表
  • 1 # 1今月曾經照古人1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但是演義始終是演義,並非正史。要知道絕大多數都是站在尊劉貶曹的立場上,以劉備為漢室正統,以曹操為朝廷之賊。之所以給人這種感覺,是因為作者要更好的表現小說裡的矛盾衝突,勢必要選出兩個正反兩個對立面,使讀者感到善惡分明,立場明確,有更深刻的印象。事實上“尊劉貶曹”這種思想早在南宋時期即已形成。當時,南宋的統治階級軟弱無能,失去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苟安於半壁江山的現狀,情況與三國時期處於西南一隅的蜀漢有些類似。南宋朝廷為了使統治下的人民安於現狀,就尊作為漢室苗裔的劉備為先主,罵“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為國賊,以消除人民心中光復山河的願望。到了明朝羅貫中寫三國時這種思想更加強烈。最主要表現就是神話諸葛亮,像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三氣周瑜。

    事實上正史的周瑜心胸十分寬廣,劉備曾經這樣評價周瑜: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被後世很多文人墨客所摩拜。蘇軾的赤壁賦描寫周瑜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范成大給出了更高的評價

    年少曾將社稷扶,三分獨數一週瑜。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功跡巍巍齊北斗,聲名烈烈震東吳。青春年紀歸黃壤,提起教人轉嘆籲。

    另外,宋徽宗時被列為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正史記載210年周瑜病逝於巴邱。你覺得這樣的一個人會被氣死嗎?

  • 2 # 書畫博覽

    不是!

    三國志說周瑜是位心胸寬廣,海納百川的英雄,而小說《三國》是為了增加可讀性,藝術的描寫了周瑜心胸狹隘不能容人,更多是為了襯托諸葛亮大氣包容!

  • 3 # 三思堂

    正史與小說一個是春秋筆法,一個是細膩刻畫,區別是很大的,但也互為補充。《三國志》說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但這並不妨礙小說中周瑜善妒性格刻畫的表達,反而更加形象傳神。

    出身名門

    三國志記載: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從祖父景,景子忠,皆為漢太尉。父異,洛陽令。瑜長壯有姿貌。周瑜出身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

    性度恢廓 王佐之資

    正史上稱其“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孫權聽聞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資,然而壽命短促,我還能依賴什麼呢?”又親自穿上喪服為周瑜舉哀,感動左右。周瑜的靈柩運回吳郡時,孫權到蕪湖親迎,各項喪葬費用,全由國家支付。孫權稱帝后,對公卿說:“如果沒有公瑾,我是當不上皇帝的。”

    三國演義小說線索

    1、孫劉聯盟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天,曹操率軍南侵,佔領荊州,曹操向孫權進逼。周瑜的話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於是以周瑜為主帥,與劉備聯合,火燒赤壁,重創曹操。

    2.周瑜中箭

    周瑜大戰曹仁。周瑜親自騎馬督戰,被飛箭射中右脅,傷勢嚴重,退兵回營。曹仁聞周瑜臥病在床,親自督帥士兵上陣攻擊吳兵。周瑜奮身而起,巡視各營,激勵將士殺敵,曹仁只好退走。

    3.周瑜死亡

    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但在周瑜趕回駐地江陵,準備出征的路上時得了重病,最終卒於巴丘(今湖南嶽陽),時年三十六歲。

    演義故事

    在小說《三國演義》裡,作者基於文學藝術需要,周瑜被描寫成為與諸葛亮明爭暗鬥的人物,最終被諸葛亮氣死。留下了孔明三氣周公瑾,周瑜氣的在馬上大叫一聲,箭瘡復裂,墜於馬下,臨死前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

  • 4 # 茶亦有道03

    三國的史料中,沒有任何有關周瑜“量窄”的記載。而且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周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是羅貫中在小說為了襯托諸葛亮才德卓越,智慧非凡,把周瑜寫成一個心胸狹窄,嫉妒心很強的人。而且真實的諸葛亮也沒有羅貫中筆下的這麼神乎。

  • 5 # 秋雨燕兒

    先看看歷史,<三國志>中是這樣的寫到的:

    赤壁戰後,劉備為了進一步擴大地盤,到京口去見孫權,以江南四郡地少,不能安民為理由,請求孫權把南郡借給他,使他得以控制荊州地區的局面。

    周瑜上疏給孫權,疏中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但孫權認為曹操在北方勢力太大,應該廣泛招攬英雄人物才能與之抗衡;而劉備又絕非可以輕易制服之人,所以,沒有采納周瑜的建策。

    周瑜扼制劉備的計謀未被採用,很不甘心,於是又向孫權獻上另一計策。周瑜對孫權說:“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周瑜這一計劃,非常有戰略眼光。孫權當即表示同意。 周瑜想趕回江陵,做出徵的準備工作,4半途染病,所以周瑜是病死的

    而在三國演義中,為了襯托諸葛亮的寬容大度作者把周瑜寫成小肚雞腸的人,而“諸葛亮三氣周公瑾”的故事,更是表現了周瑜的小肚雞腸,被當做他斤斤計較的鐵證。

    《三國演義》中無容人之量的周瑜,在陳壽著的《三國志》裡可是魄力非凡。周瑜在二十六歲時將兵赴喪,用強硬的手腕安定局勢,又以君臣之禮面對孫權,三十四歲時領兵抗擊曹魏,與蜀漢劉備相會面且憑藉無匹的大將氣度與之相抗,這是何等的氣吞日月?

    總而言之,因為一個羅貫中,周瑜被黑的形象可不是一個慘字就可以形容的。他所有的功勞都被蜀漢的諸葛亮“搶”走了,最後還因為“氣量狹小”而被氣死,羅貫中真真是壓榨了周瑜的所有價值啊。周公瑾啊周公瑾,你的無奈什麼時候能被後人所真正的瞭解呢?

  • 6 # 數學趣味課堂

    三國名將周瑜的第63代孫、中國炎黃譜牒歷史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周柏泉一直在研究祖宗留下來的族譜。近來, 周柏泉在江西吉安發現了一套清道光三十年,三國名將周瑜嫡系後裔第五次續修的《廬邑烏東周氏宗譜》殘存繕本四卷。這一宗譜顯示,周瑜是中箭身亡,而不是羅貫中所寫的“氣死的”。

      周瑜氣量很大,不是小心眼

    翻開陳舊的族譜,記者看到有關周瑜的介紹是“英達夙成,存文武籌略”的奇才,精通音律,他比諸葛亮大6歲,當年的赤壁之戰、草船借箭主意都是周瑜拿的。歷史上記載周瑜的為人豁達大度,是個氣量大、運籌帷幄、氣度不凡的將帥。但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周瑜卻小肚雞腸,氣量狹小忌賢妒能,竟然被諸葛亮三氣而死。周瑜死後,小喬就帶著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在南京生活,“有人說,小喬一直給夫君周瑜守墓;但也有史學家認為小喬是殉情而死。”周柏泉說。

    羅貫中妒忌周瑜後人,惡搞周瑜

    既然周瑜活得坦蕩蕩,為何在《三國演義》中卻成了一個氣量狹小之人呢?周柏泉告訴記者,這算得上是千古冤案。周柏泉表示,根據新發現的《烏東宗譜》記載,周瑜是在與曹操的大將曹仁大戰南郡(安徽合肥附近)時,中了毒箭,一年後傷重而亡,死時還很年輕:36歲。

    “我透過查詢,發現其實是羅貫中惡搞周瑜。”周柏泉說,周瑜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周循,頗有周瑜的風範,但死得很早。而周瑜的二兒子周胤因為言語觸犯了孫權,被髮配到了當時的廬陵郡(今江西吉安烏東),一度落魄不堪,被當地一個姓羅的老員外(也就是羅貫中祖先)看中,把女兒嫁給他。兩家從此成為親家。一直到元末明初,周家為周敘一代,羅家為羅貫中一代。“羅貫中每次科舉考試都落榜,而周瑜後裔周敘卻金榜題名,羅貫中心裡非常不服氣。後來羅貫中隨父到山西太原一帶經營鹽業,常出沒茶館聽三國戲曲。當時的三國戲曲,都是以劉姓為正統,後人都把周瑜的功勞轉移到了諸葛亮的身上。羅貫中就把聽來的改編改編,寫成了《三國演義》,他不僅沒給和自己有親戚關係的周氏祖先周瑜平反,還進行了誇張創作來惡搞周瑜,以達到貶損和自己同時考科舉的明代進士周敘的目的。”

  • 7 # 792突擊步槍

    毛澤東問朱德:周瑜指揮打赤壁格勒戰役時有多大歲數?朱德回答:不知道,毛澤東說:也就是三十啷噹歲吧

    《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演義”成了神,其實街亭格勒戰役是諸葛亮的重大失誤,為了遮醜殺了馬謖當替罪羊,草船借箭是孫權搞得,赤壁格勒戰役是周瑜指揮打得,諸葛亮寸功都沒有,空城計、借東風和舌戰群儒都是子虛烏有的神話故事,七出祁山一次未果,選了一個二百五“接班人”葬送了蜀國

  • 8 # 鯉波說史

    讀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周瑜是個嫉賢妒能、心胸狹窄的典型,因為嫉妒諸葛亮的才華,千方百計的陷害諸葛亮,結果被諸葛亮一一識破,自己反被諸葛亮三氣而死,臨死前還大發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其實《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它七實三虛的寫法,掩蓋了很多歷史真相,其中對周瑜的描寫與真實的歷史更是大相徑庭。

    羅貫中把周瑜描寫成嫉賢妒能、心胸狹窄、多次陷害諸葛亮的形象,一個品質惡劣的小人、陰謀家。其實,歷史上的周瑜根本就不是這樣的,真實的周瑜心胸開闊、虛懷若谷,是一個謙謙君子。

    他接管東吳兵權以後,善待同僚部下,威信很高,只和程普關係沒搞好,程普有點自持年長,心理不平衡,常找機會侮辱周瑜,並多次當眾頂撞周瑜,讓周瑜下不來臺,但是周瑜從不和他計較,非常寬容,後來程普心服口服,逢人便誇獎周瑜有才能,是可交的朋友。

    史書記載,孫權曾對手下說,孤非周公瑾,不帝也;蔣幹稱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閒;劉備說,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氣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就是其他三國史料中,也沒有任何有關周瑜量窄的記載。

    在赤壁之戰中,主角是周瑜,他既是東吳主將,又是聯軍統帥,而諸葛亮只是一個配角,孫劉聯軍之所以能夠取勝,固然有多種原因,功勞不可能一人獨享,但作為主帥的周瑜,無疑是赤壁破曹的第一功臣。

    所以歷代文人對周瑜的功績都給予很高的評價,著名的有蘇軾的赤壁懷古,裡面寫道,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

    三國演義中,風度翩翩、心胸開闊的魏晉名士,淪為了一個心胸狹窄的卑鄙小人,現在,我們應該還周瑜一個清白,還歷史一個真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庫裡即將復出,他會延續良好的三分手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