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藻巧翁

    列夫-托爾斯泰

    在世界文學史上,列夫-托爾斯泰是最複雜的文學現象之一。他是個貴族,卻維護農民利益;他反對專制制度,卻又宣揚“勿以暴力抗惡”。列寧科學地揭示了這種矛盾現象產生的根源:托爾斯泰是“宗法制農民代言人”,因而是十九世紀最後四十年間“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生於殷富的貴族之家。在上大學期間,他受到法國啟豪運動思想的影響,對沙皇專制制度產生不滿。後來退學回鄉,嘗試在自己的領地上改革,從事改善農民生活的活動。失敗後入伍去高加索,並開始創作。為了尋求改革社會的良方,他曾兩次赴西歐考察,又廣泛研究哲學、宗教和道德,最後認定“道德的新生”是改造社會的唯一出路。於是“愛你的敵人”成了托兒斯泰主義的核心。1881年完成了《懺悔錄》,從此,他放棄了貴族生活方式,象普通農民一樣犁地、挑水、種菜,但遭到家裡人的一致反對。這使托爾斯泰鬱鬱不樂、苦悶異常。1910年10日28日夜,八十二歲高齡的托爾斯泰悄悄出走,不料途中得了肺炎,在一個小火車站上去世。

    托爾斯泰一生勤奮,在六十年的筆耕生涯中留下了大宗遺產,他的全集達九十三卷之多。但使他登上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高峰的,主要還是三部里程碑式的長篇小說: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問世的《戰爭與和平》,以四大貴族家庭為線索,再現了俄羅斯人民反擊拿破崙入侵時期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五百多個人物,上至沙皇、將軍,下至士兵、農奴,都寫得人各有貌。這部卷帙浩繁的鉅著被西方作家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七十年代表發表的《安娜-卡列尼娜》則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後俄國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透過安娜的家庭悲劇,揭露了上流社會的種種罪惡;透過列文與吉提的愛情生活,反映資本侵入農村而激起的社會動盪。作品對現實生活的深刻揭露,對人物心理過程的精闢剖析,以及寫景狀物的驚人技巧,使之“在歐洲文學中沒有一部同類的東西可以與它相比”。九十年代完成的《復活》,是托爾斯泰長期進行思想與藝術探索的總結。作品透過瑪絲洛娃的悲慘遭遇,對整個沙皇制度發出了強烈的抗議和無情的批判。作品結構單純,敘述明快,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技巧非常高超。當然,三部小說遠非盡善盡美。過多的哲學議論知道德說教,明顯地損害了藝術的完美。

    托爾斯泰的文學、社會活動使沙皇統治集團惶恐不安,但又無可奈何。一個憲兵將軍哀嘆說:托爾斯泰的“聲望太大,俄羅斯的監獄容納不了他”。世界進步人類都敬仰這位文學巨匠。列寧在抨擊托爾斯泰主義的同時,高度評價他的作品,稱他“描繪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圖畫”,是歐洲無人能與之並肩媲美的天才藝術家。

  • 2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是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巨匠,是世界文學史上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出身貴族。他的文學活動主要是在俄國革命的兩個轉折點 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以後到1905年第一次革命前的革命準備時期。

    1851年在高加索從軍,曾參加塞瓦斯托波爾之戰,後來寫成《塞瓦斯托波爾故事》。同一時期還創作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和《一個地主的早晨》等。1856年,列夫·托爾斯泰試圖解放他自己領地的農奴,但得不到農民的信任。次年遊歷西歐,寫作短篇日記體小說《琉森》,掲露歐洲資產階級的醜惡生活。後來發表中篇小說《哥薩克》,描寫費族青年在哥薩克人中間的生活和感受.。

    這些創作表明他一開始步入文壇就抓住了沙皇俄國的基本矛盾 貴族地主和農民之間的矛盾,透過生動的藝術形象對封建農奴制度的腐朽和沒落進行了一些揭露和批判。但這時的托爾斯泰,政治上是站在自由派貴族的立場上的。

    六十至七十年代是托爾斯泰創作的旺盛時期,長篇鉅著《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以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為情節線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作者肯定1812年俄國反對拿破崙入侵的王國戰爭的正義性,譴責拿破崙的野蠻侵略,歌頌庫圖佐夫領導了一場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多方面地表現出俄華人民反侵略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但這只是小說的背景,它的中心主題是要表現俄國貴族的命運和前途。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作者透過安娜的家庭悲劇,揭露了上流社會虛偽的道徳觀念和冷酷的社會關係,透過列文這一線索,描繪出資本主義勢力侵入農村後,地主經濟面臨危機的情景,表露出作者自己苦苦探求出路的痛苦心情。

    《復活》是托爾斯泰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作品透過地主家庭的養女馬絲洛娃的受辱、墮落、下獄、流放的悲劇,對整個沙皇俄國的國家機構、教會、法庭、監獄、土地私有制提出嚴厲的抗議,並給予沉重的打擊。但是作者卻又竭力進行不以暴力抗惡,用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宗教來拯救人類的說教。

    另外,他還著有中篇小說《哈吉·穆拉特》,劇本《黑暗的勢力》、《教育的果實》等。全部創作時期長達六十多年,作品深刻反映出以宗法社會為基礎的農民世界觀的矛盾:一方面無情露沙皇制度和新興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一方面宣傳對惡不抵抗,想以自由平等的“小農社會”來代替沙皇制度。他的作品對歐洲文學有很大影響。

    列寧稱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因為他的學說“反映了一直到最深的底層都在洶湧激盪的偉大的人民的海洋,既反映了它的一切弱點,也反映了它的一切有力的方面。”

  • 3 # 奮進泰和號

    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是:《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童年》、《哥薩克》。

    《戰爭與和平》

    俄羅斯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部不朽名著。小說最突出的藝術成就是那氣勢磅礴、宏大複雜的結構與嚴整有序的佈局。小說《戰爭與和平》以庫拉金、羅斯托夫、鮑爾康斯基和別朱霍夫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為情節線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初到二十年托爾斯泰卷帙浩繁的長篇小說。

    《安娜·卡列尼娜》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品。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復活》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99年。該書取材於一件真實事件,主要描寫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引誘姑媽家女僕瑪絲洛娃,使她懷孕並被趕出家門。後來,她淪為妓女,因被指控謀財害命而受審判。男主人公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見到從前被他引誘的女人,深受良心譴責。他為她奔走伸冤,並請求同她結婚,以贖回自己的罪過。上訴失敗後,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亞。他的行為感動了她,使她重新愛他。但為了不損害他的名譽和地位,她最終沒有和他結婚而同一個革命者結為伉儷。

    《復活》是托爾斯泰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總結,被譽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發展的高峰。小說透過瑪絲洛娃的苦難遭遇和聶赫留朵夫的上訴經過。

    《童年》

    19世紀50年代,托爾斯泰在高加索入伍期間開始了文學創作。處女作《童年》(1852)透過對小主人公伊爾倩耶夫的單純而又富有詩意的內心世界的細緻入微的描摹。出色地表現了一個出身貴族家庭的、聰穎、敏感、感情熱烈,並愛作自我分析的兒童的精神成長過程。它與後來作家寫就的《少年》和《青年》構成了自傳三部曲。

    《哥薩克》

    俄羅斯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同名中篇小說(1853年~1863年),初次發表於1863年第1期《俄國導報》雜誌。

    小說描述貴族青年奧列寧厭棄上流社會的空虛和虛偽而來到高加索,在高加索奇偉的大自然和純樸的哥薩克中間,認識到幸福的真諦在於愛、自我犧牲和為別人而生活。

    但他未能擺脫貴族的習性,這個理想以破滅告終。在這篇小說裡,作者第一次尖銳地提出從自己的階級“出走”,跟貴族社會脫離關係的問題。

  • 4 # 張春龍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夏活》,他是現實主義的頂峰作家之一,特別提出了在這如此美麗的世界上,在這廣大無垠,星辰密佈的天空之下,人們難道不能安適地生活嗎?

  • 5 # 尛皛

    代表作三部曲《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都是鴻篇鉅著,就是人物名字太煩人有人有技巧記人名不?

  • 6 # BB54020

    很早以前在書上見過,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復活>等作品名稱,但我一個字都沒讀過,抱慊!

  • 7 # 使用者野牛說事兒

    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代表有哪些?你對此怎麼看?

    對不起,沒看過列夫托爾斯泰的所有作品,無法對其作出平論。

  • 8 # 安徽巢湖記憶

    謝閣下邀請,但事與願違,在很多地方都看過他的名字,別人都說是偉大的文學家,可是我是一生跟泥土打交道的人,過去對很多名著都買不起,更不要說閱讀了。農村人能知道中國文學家就是有知識的人。象魯迅,巴金,高玉寶,曲波,等等。對於俄羅斯文學家,只知道高爾基。其它的人只知其名,作品卻不曾讀過。抱歉。

  • 9 # 河北農村桃子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克萊採奏鳴曲》、《哥薩克》等。

    1、《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創作於1863—1869年。

    該作以1812年的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從1805到1820年間的重大歷史事件。以鮑爾康斯、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和庫拉金四大貴族的經歷為主線,在戰爭與和平的交替描寫中把眾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聯起來。

    2、《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品。

    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臥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

    3、《復活》

    《復活》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99年。

    該書取材於一件真實事件,主要描寫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引誘姑媽家女僕瑪絲洛娃,使她懷孕並被趕出家門。後來,她淪為妓女,因被指控謀財害命而受審判。

    男主人公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見到從前被他引誘的女人,深受良心譴責。他為她奔走伸冤,並請求同她結婚,以贖回自己的罪過。

    上訴失敗後,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亞。他的行為感動了她,使她重新愛他。但為了不損害他的名譽和地位,她最終沒有和他結婚而同一個革命者結為伉儷。

    4、《克萊採奏鳴曲》

    《克萊採奏鳴曲》是托爾斯泰最奇特的作品,當年發表後,俄國審查官只允許發行普通人難以承受的高價版本。

    美國郵政禁止郵寄刊有《克萊採奏鳴曲》連載的報紙,西奧多·羅斯福看了此書後說:托爾斯泰是個性變態者。《克萊採奏鳴曲》收錄了《伊萬·伊利奇之死》、《霍爾斯托梅爾》等數篇小說。

    5、《哥薩克》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同名中篇小說(1853年~1863年),初次發表於1863年第1期《俄國導報》雜誌。

    小說描述貴族青年奧列寧厭棄上流社會的空虛和虛偽而來到高加索,在高加索奇偉的大自然和純樸的哥薩克中間,認識到幸福的真諦在於愛、自我犧牲和為別人而生活。

    但他未能擺脫貴族的習性,這個理想以破滅告終。在這篇小說裡,作者第一次尖銳地提出從自己的階級“出走”,跟貴族社會脫離關係的問題。

  • 10 # 亮研vlog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七顆鑽石》《跳水》

    《戰爭與和平》問世至今,一直被人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 這部卷帙浩繁的鉅著以史詩般廣闊與雄渾的氣勢,生動地描寫了1805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作家對生活的大面積涵蓋和整體把握,對個別現象與事物整體、個人命運與周圍世界的內在聯絡的充分揭示,使這部小說具有極大的思想和藝術容量。 這是托爾斯泰創作的第一部卷帙浩繁的長篇小說,卻成為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鉅製。作者把戰爭與和平,前線與後方、國內與國外、軍隊與社會、上層與下層連結起來,既全面反映了時代風貌,又為各式各樣的典型人物創造了極廣闊的典型環境。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形象既複雜又豐滿,常用對比的藝術方法來表述,體裁在俄國文學史上是一種創新,也超越了歐洲長篇小說的傳統規範。

  • 11 # 慈雲祥

    除了最著名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琳娜》《復活》以外,還有處女作《童年·少年·青年》,還有結婚以後寫的《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以及後期的作品《伊凡·伊里奇之死》《哈澤·穆拉特》《舞會之後》等等。

    《戰爭與和平》成功地把大規模戰爭場面和多方面的和平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並運用特有的心理分析,使人物性格生動鮮明,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與《戰爭與和平相比》,《安娜·卡列林娜》對人物複雜的心理過程分析的更加細密,敘述方面在抒情描寫的同時,還有諷刺和對比的手法。

    復活是列夫托爾斯泰的力作,透過心裡過程表現人物精神世界的技巧達到了十分精緻、高超的程度。

  • 12 # 一隻角的青蛙

    托爾斯泰的作品只看過《戰爭與和平》

    關於《戰爭與和平》有兩點感愛最深,一點是敘事

    風格,一點是篇末的大篇幅的也可視為哲學的長段議論。

    小說小說就是流進讀者心裡的細枝未節,不見得那麼偉岸,特別是敘事風格不張揚,古撲陳穩,自然如流水,在這點上託翁做到了極致,大概這就是他所理解和秉持的小說真諦

    我驚歎篇末的長篇議論,理性的思辯,感性的文彩

    不是每個作家都可做到的,可能有認為遊離了主題。但這正是作者全心會力要表達的主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備的祖上是如何沒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