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v向前
-
2 # 傑哥談歷史
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
那麼讓劉備一脈沒落的“酎金失侯”是什麼事件呢?
漢朝時,諸侯貢金以助祭宗廟稱酎金。酎是一種優質酒,自四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反覆釀成。金指祭祀太廟的時候諸侯助祭所供奉的金子。
漢文帝規定,每年八月在首都長安祭高祖廟獻酎飲酎時,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華人口數獻黃金助祭,每千人貢金四兩,餘數超過五百人的也是四兩,由少府驗收。酎金之制即由此產生。
諸侯獻酎金時,皇帝親臨受金。如發現黃金的分量或成色不足,則要受罰,諸侯王削縣,列侯免國。這種有關酎金的法令稱為“酎金律”。它是當時削弱和打擊諸侯王及列侯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一項重要法律。
漢武帝鑑於景帝雖然平定了七國叛亂,但是侯王及其子弟依然獨霸一方,仍然擁有各種特權,成為政治上很不安定的因素。前127年(元朔二年),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規定諸侯王死後,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漢武帝再次發難,藉口列侯所獻的助祭酎金分量和成色均不足,奪爵一百零六人。丞相趙周也以知情不舉的罪名下獄,被迫自殺。《史記·絳候周勃世家》也有記載:“坐酎金不善,元鼎五年,有罪國除。”
透過這些措施,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基本上結束了漢初以來諸侯王割據的局面。
而劉備的祖先劉貞也就在這一百零六人之中,被削去爵位,定居於涿縣。
-
3 # 醉伊笑紅塵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的劉備是以善用賢才聞名於世的英主,但是劉備的老祖宗,可在某些方面比他還出名。劉備的祖上最早可追溯到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
一、劉勝劉勝的喜好比較單一,用漢朝史學大家班固的一句話概括就是:“勝為人樂酒好內”,也就是說劉勝十分喜好喝酒和女人。因此如此癖好,劉勝一生留下來120多個兒子,還都是親生的,這都是正史記載的,我可不敢開玩笑,但是讓劉勝更出名的事蹟就是在其墓地裡發現了“金縷玉衣”和“長信宮燈”,想必華人都有所耳聞,但是漢朝從漢武帝開始就實行推恩令了,因此劉備的老祖宗劉勝還是中山靖王,日子過得很滋潤,劉勝去世了以後,兒子輩們就各自分地成了侯了。
二、劉貞劉勝去世以後,劉備的先祖劉貞就接著受封成了涿縣陸城亭侯,因在宗廟祭祀時所獻祭金違犯禮制,而觸犯律令被削去爵位,於是便在涿縣安了家。雖然因錯失去侯位了,但是家裡還有餘財,但劉備的祖上到此就開始不世襲封地了,也就是真正走下坡路的開始。
三、劉雄後來傳到劉備的祖父劉雄的時候,劉雄被推舉為孝廉,所以做官做到了東郡範縣的縣令。雖然已經是低階官吏了,但還是一縣之長,正處級幹部,還屬於官吏一族。
四、劉弘等到劉備的父親劉弘的時候,就只能在州郡做一個小吏了,結果做小官吏的劉弘還早早去世了,因此到劉備小時候家道就徹底衰落了。劉備只好跟母親靠著織草鞋、編席子為生。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範令。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參考文獻:《三國志》 -
4 # 歷史的影子
讀《三國演義》,開篇說劉備身世,說到:
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
那麼讓劉備一脈沒落的“酎金失侯”是什麼事件呢?
漢朝時,諸侯貢金以助祭宗廟稱酎金。酎是一種優質酒,自四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反覆釀成。金指祭祀太廟的時候諸侯助祭所供奉的金子。
漢文帝規定,每年八月在首都長安祭高祖廟獻酎飲酎時,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華人口數獻黃金助祭,每千人貢金四兩,餘數超過五百人的也是四兩,由少府驗收。酎金之制即由此產生。
諸侯獻酎金時,皇帝親臨受金。如發現黃金的分量或成色不足,則要受罰,諸侯王削縣,列侯免國。這種有關酎金的法令稱為“酎金律”。它是當時削弱和打擊諸侯王及列侯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一項重要法律。
漢武帝鑑於景帝雖然平定了七國叛亂,但是侯王及其子弟依然獨霸一方,仍然擁有各種特權,成為政治上很不安定的因素。前127年(元朔二年),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規定諸侯王死後,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漢武帝再次發難,藉口列侯所獻的助祭酎金分量和成色均不足,奪爵一百零六人。丞相趙周也以知情不舉的罪名下獄,被迫自殺。《史記·絳候周勃世家》也有記載:“坐酎金不善,元鼎五年,有罪國除。”
透過這些措施,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基本上結束了漢初以來諸侯王割據的局面。
而劉備的祖先劉貞也就在這一百零六人之中,被削去爵位,定居於涿縣。
-
5 # 零基礎學智慧硬體
主要兩方面:
1.分封制度:兒子越多分的地盤越小,當劉備父親這邊已經是農民了。
2.祖上沒有出人才,沒有憑自身給家族帶來榮耀與金錢也是沒落的一個原因。
-
6 # 路遙lgy
《三國演義》裡,曹操殺了呂布回許都,讓劉備跟隨。拜見漢獻帝。漢獻帝問劉備祖上是誰?
玄德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也”。帝教取宗譜檢看,令宗正宣讀曰:“……不疑聲濟川侯劉惠。惠生東郡範令劉雄。雄生劉弘。弘不仕。劉備乃劉弘之子也”。
這裡說的很清楚,劉備的祖父劉雄是東郡範縣縣令。他的兒子劉弘不仕,就是沒當官,老百姓一個,家道沒落,劉弘早亡,留下劉備只有賣草鞋為生了。
在《三國志》裡記載:“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劉勝的兒子劉貞,在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封為陸城亭侯,因為酎金案失去侯位”。
陳壽的《先主傳》記載,劉備宗長元起曰:吾族有此兒,非常人也。並且這位被劉備稱作叔叔的劉元起,常常資助劉備。這說明劉備祖上劉貞失去了爵位,但是到了劉備他們依然是一個大家族。只不過劉備的父親去世的早,家境不好,常有叔父資助。
-
7 # 江西鄒老闆
《三國演義》中開篇就說劉備的身世,“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個“酎金失侯”,劉備的家族也不會逐漸沒落,到最後去賣草鞋了。那麼“酎金失侯”到底是什麼事呢?
-
8 # 藍天影視精剪
漢文帝規定每年八月在首都長安祭高祖廟,各路諸侯要按封華人口數每千人黃金4兩獻祭,皇帝會親自檢查,如黃金的分量或成色不足則要受罰,諸侯王削縣,列侯免國。用種辦法削弱和打擊諸侯王及列侯勢力。
劉備的祖上平定了七國叛亂,但是侯王及其子弟依然獨霸一方,成為政治上很不安定的因素。於是漢武帝規定諸侯王死後,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這時劉備祖上開始走向沒落。
後來漢武帝又藉口列侯所獻黃金金分量和成色均不足,奪爵一百零六人,劉備的祖先劉貞也就在這一百零六人之中,被削去爵位,定居於涿縣,這時劉備祖上已經沒落了。
綜上所述就是劉備祖上走向沒落的原因。
-
9 # 荒村釣叟
一,西漢自“七王之亂”(皇帝要削藩,七王以誅晁錯清君側的名義逼宮)後,皇帝感覺藩王的兵權太大,對自己的威脅是致命的,所以對藩王隔一輩就降一級,比如爹是師長,兒子就是旅長,孫子就是團長……,等到了劉備的爹這,就降到平民了!二,咱們來說說劉備的祖上:中山靖王劉勝,劉勝是漢景帝之子,跟漢武帝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只是一個當了皇帝一個當了藩王。據史上記載劉勝喜好酒色,一輩子喜歡聽歌賞舞,生有一百多個子女,終年五十三歲,史稱中山靖王。在漢武帝元鼎六年的時候,由於南越國叛亂,齊國國相卜式上書請求攻擊南越,漢武帝為了表彰卜式的忠心,也為了給天下諸侯起一個範例,就賞賜了卜式許多黃金跟田產,並且佈告天下,希望有更多人的人能夠響應,但是許多諸侯一聽說,要出人力物力都裝聾作啞不響應,為此漢武帝感覺到非常的生氣,再加上之前淮南王劉安跟衡山王劉賜的謀反,漢武帝漸漸的對諸侯心灰意冷了,為了奪取列侯的爵位,懲罰列侯,漢武帝授意少府嚴加核查列侯上交上來的金子,武帝以諸侯王所獻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兩不足為藉口,一次性奪去了106人的爵位,佔到了當時諸侯總數的一半,漢武帝透過這些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結束了漢初以來諸侯王割據的局面。劉貞是中山靖王的兒子,也就是劉備的祖先,被封為涿縣陸城亭侯,就因為在此次酎金奪爵事件中,所獻的金子不合格被削去了爵位,定居在了涿縣,所以後來才有了劉備這一脈。
-
10 # 大黃扯點歷史
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劉備一出場就是個賣草鞋的,這並非是藝術加工,因為《三國志》中曾有明確的的記載“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那麼堂堂皇叔、漢室宗親、“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地步?他家祖上從何時開始家道中落的呢?這還要從漢武帝時期的幾個重大政治事件說起。
推恩令西漢自文、景兩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脹的諸侯王勢力,一直是西漢皇帝面臨的嚴重問題。景帝時的削藩導致了“七國之亂”,雖然最終是朝廷打贏了,藩王實力得到了有效的削弱,但武力解決並不是去除根源的法子。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國仍然連城數十,地方千里,驕奢淫逸,阻眾抗命,威脅著中央集權。
因此,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書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權的鞏固列侯。這樣,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由於“推恩令”的施行,“齊國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餘焉”。
作為史上最出色的“陽謀”之一,推恩令的實質是諸侯國越分越小,中央集權加強,從而完成了漢代分封制向郡縣制的過渡。
而中山靖王據說有一百多個兒子,這樣一“推恩”,分給他他先祖陸城侯劉貞的土地財產就少得可憐了,可以說推恩令是劉備祖上家道中落的第一個原因。
酎金奪爵就在推行“推恩令”不久,淮南王劉安勾結衡山王劉賜謀反的陰謀於前122年(元狩元年)敗露。漢武帝處死劉賜和劉安妻,劉安自殺,兩國被廢為郡,黨羽死者數萬人。武帝頒佈《左官法》和《附益阿黨法》,不準官吏與諸侯王交通,並嚴禁諸侯王招賓客從事非法活動。就在這樣背景下,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漢武帝再次發難,藉口列侯所獻的助祭酎金分量和成色均不足,奪爵一百零六人,這其中就有劉備的先祖陸城侯劉貞。
所謂酎金就是諸侯獻給朝廷供祭祀用的金子。如果酎金分量或成色不足,按律當受嚴懲。但在此之前,大概上下早已心照不宣,大多數都不會老老實實足金足兩上繳;少府呢,估計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酎金的分量和成色不會稽核得太嚴,此事之前也從未有過因此受罰的記載。皇帝當然也清楚這裡面的潛規則。
於是,當皇帝想要追究這件事的時候,必然會牽連很多諸侯。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為祭宗廟,要慣例要求列侯獻酎金助祭。但這次漢武帝突然發難,仔細核對了諸人所獻的酎金分量,然後以所獻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為藉口,一次性廢除列侯106人。
實際上“酎金奪爵”就是景帝削藩、武帝“推恩令”之後針對諸侯國的後續行動,經過這一系列組合拳之後,王、侯雖然還存在,但只能“衣食稅租”,不得過問封國的政事,封土而不治民,西漢的藩王隱患被徹底地杜絕了,雖然還名義上施行分封制,但實際上西漢已經完成了郡縣制的過渡。
劉備的先祖陸城侯劉貞也在此次奪爵之列,於是失去爵位的他,來到涿郡定居,此後繁衍生息,因此“酎金奪爵”一事,可以看成是劉備這一支家道中落的一個重要標誌。
疑點、中興與再次中落現行流傳最廣的一版劉備家譜(《劉氏新族譜》):
劉勝(中山靖王)→劉貞(陸城亭侯)→劉昂→劉祿(漳侯)→劉戀(沂水侯)→劉英(欽陽侯)→劉建(安國侯)→劉哀華(廣陵侯)→劉憲(繆水侯)→劉舒(祈邑侯)→劉誼(祈陽侯)→劉必(原澤侯)→劉不疑(豐靈侯)→劉惠(濟川侯)→劉雄→劉弘→劉備。
實際上這個版本也是來源於《三國演義》第二十回《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閣受詔》這一章節,漢獻帝見到劉備之後查族譜,其中所顯示的內容。這裡面有一個疑問就是:按上面的族譜,劉備足足比劉協小了五輩,劉備不可能是漢獻帝皇叔,但劉備又打著皇叔稱號那麼多年沒人質疑。
另外《三國志》注引《典略》中說劉備“本臨邑侯枝屬也”,這個臨邑侯國的初封者是光武帝劉秀的侄孫,北海靖王劉興次子劉復。而有趣的是,漢元帝劉奭第三子也叫劉興,而且被封在了中山為王,死後諡號為“中山孝王”。因此可能是後世人將這兩個劉興以及兩個中山王世系弄混了,以至於劉備的身世出現了兩種版本。
此外還有一個疑點就是,按照上面的族譜看,陸城侯劉貞被奪爵後,他的孫子劉戀又重新獲封了沂水侯,並將這個侯爵陸續傳遞了許多代,只不過這件事的始末完全不可考了。如果是真的,那說明劉備祖上還曾經中興過,而到了他的祖父劉雄這又再次失爵。因此如果這份族譜是真的,或者部分是真的,那麼說明劉貞到劉備這一支,在劉雄或者是他父親劉惠這再次家道中落,以至於後面的劉雄、劉弘、劉備三人無爵,到了劉備這甚至要“販履織蓆為業”。只不過再次中落的原因同樣無法考證了。
綜上,劉備祖上一共家道中落過兩次,第一次是在陸城侯劉貞那,由於趕上漢武帝的“推恩令”和“酎金奪爵”兩件事,財產分的少又失去了爵位;第二次目前存疑,大致是在劉備的祖父劉雄那,再次失去了爵位。 -
11 # 牛氣沖天—小號
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玄孫,而劉勝則是漢景帝和賈夫人生的兒子。漢朝時,諸侯貢金以助祭宗廟稱酎金。酎是一種優質酒,自四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反覆釀成。金指祭祀太廟的時候諸侯助祭所供奉的金子。漢文帝規定,每年八月在首都長安祭高祖廟獻酎飲酎時,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華人口數獻黃金助祭,每千人貢金四兩,餘數超過五百人的也是四兩,由少府驗收。酎金之制即由此產生。諸侯獻酎金時,皇帝親臨受金。如發現黃金的分量或成色不足,則要受罰,諸侯王削縣,列侯免國。這種有關酎金的法令稱為“酎金律”。它是當時削弱和打擊諸侯王及列侯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一項重要法律。
漢武帝鑑於景帝雖然平定了七國叛亂,但是侯王及其子弟依然獨霸一方,仍然擁有各種特權,成為政治上很不安定的因素。前127年(元朔二年),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規定諸侯王死後,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漢武帝再次發難,藉口列侯所獻的助祭酎金分量和成色均不足,奪爵一百零六人。丞相趙周也以知情不舉的罪名下獄,被迫自殺。透過這些措施,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基本上結束了漢初以來諸侯王割據的局面。
而劉備的祖先劉貞也就在這一百零六人之中,被削去了爵位。劉備的先祖-劉勝的兒子劉貞,因為進獻的酎金不足,早就被收回了封地,所以到劉備的時候,日子就過得比較清苦了。不過後來劉備建立蜀漢,也算給中山靖王爭了光。
-
12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古代有句話叫做“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祖先再是功勳蓋世,也最多能庇護子孫五世,五世之後,後代們要是不爭氣,豪門望族也會變成小門小戶。
皇家同樣逃不開這個規律,繼承皇位的嫡脈在滅國之前自然可以一直尊貴,旁枝庶係數代之後也泯然眾百姓矣。
劉備自稱“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勝之子劉貞是劉備這一支的祖宗,劉備的父親叫劉弘,祖父叫劉雄。那咱們就從劉勝說起吧,透過這幾位劉家先祖,瞭解劉家是怎麼沒落的。
(桃園三兄弟)
劉備的先祖劉勝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漢武帝劉徹的異母兄長,他還有個哥哥趙王劉彭祖,兩人都是劉徹比較放心的諸侯王,各有各的奇葩。
劉彭祖為人狡詐,為了保住藩國的利益,經常親自出馬扮演奴僕,接待朝廷派到趙國的國相和高官,引誘他們說朝廷的壞話,讓朝廷治他們的罪。導致他在位五十多年裡,到趙國的高官沒有能任滿兩年的,後來大家都怕了他了,不敢多管趙國的事。
劉勝是另一個極端,抱緊劉徹大腿,認為藩王不該管正事兒,“王者當日聽音樂,御聲色。”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整日醉生夢死,沉迷美色,53歲去世,留下120多個兒子。
但不管是愛權的劉彭祖還是愛色的劉勝,“推恩令”實施之後,各藩國被越分越小,主支還能繼承王位,旁支也和普通的官宦人家差不多。
劉勝對後世最大的貢獻,應該是陵墓儲存較為完整,給後世研究西漢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出土的“金縷玉衣”更是珍貴文物。
(金縷玉衣)
劉備的先祖劉貞劉貞不知道是劉勝的第幾個兒子,因他的母親是竇漪房的侄孫女竇綰,好歹留下了名字。他的很多兄弟是沒有名字留傳下來的。
元狩六年,劉貞被封為涿縣陸城侯(陸城亭侯),這也不是多高的爵位,後因獻祭金不合格而被削爵,定居於涿縣(今河北涿州)。
他這一支,世系是:劉貞、劉昂、劉祿、劉戀、劉英、劉建、劉慶安、劉憲、劉舒、劉誼、劉必、劉不疑、劉惠、劉雄、劉弘、劉備。
劉備的祖父劉雄自從劉貞定居涿縣之後,劉家世代居於此,劉雄被推舉為“孝廉”,做到了東郡範縣縣令,雖然和祖上的王侯沒法比,也是一縣主官。那時的縣令比明清時代的權力大得多。
(劉備)
劉備的父親劉弘劉雄在世的時候,劉家的家境應該還不錯,劉弘也被舉為“孝廉”,有望走父親的老路。但是,劉弘年紀輕輕就早逝,劉雄可能也不在世了。劉家就此敗落,導致劉備自幼與母親織蓆為生。
其實這裡有很奇怪的地方,那時候能當縣令的人家,必是當地望族,絕不是寒門出身。哪怕劉雄、劉弘不在了,家底應該還有。何況,當時人們重宗族觀念,三親六眷怎麼也會照管一二,劉備和母親不至於落到那種地步。
所以我認為,他家可能發生了更大的變故,或者劉備壓根就沒有販履織蓆。
-
13 # 看不見的角落
《三國志》載:“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
記載雖然有些簡單但是確定了劉備確實系漢室宗親。明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記錄劉備家族的譜系為“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
勝生陸城亭侯劉貞,貞生沛侯劉昂,昂生漳侯劉祿,祿生沂水侯劉戀,戀生欽陽侯劉英,英生安國侯劉建,建生廣陵侯劉哀,哀生膠水侯劉憲,憲生祖邑侯劉舒,舒生祁陽侯劉誼,誼生原澤侯劉必,必生潁川侯劉達,達生豐靈侯劉不疑,不疑生濟川侯劉惠,惠生東郡範令劉雄,雄生劉弘,弘不仕,備乃劉弘子也。”再到今人劉少卿所編的《劉氏新族譜》中,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第十七代孫。從劉勝到劉備的譜系是:劉勝(中山靖王)→劉貞(陸城亭侯)→劉昂→劉祿(漳侯)→劉戀(沂水侯)→劉英(欽陽侯)→劉建(安國侯)→劉哀華(廣陵侯)→劉憲(繆水侯)→劉舒(祈邑侯)→劉誼(祈陽侯)→劉必(原澤侯)→劉不疑(豐靈侯)→劉惠(濟川侯)→劉雄→劉弘→劉備。
兩者的前後出入不大,可以看出劉備支脈的沒落集中在劉備曾祖父濟川侯劉惠這一代上。從劉惠之後,劉備的家族就沒有爵位了。這應該是因為劉備的祖父劉雄不是嫡長子沒有繼承爵位,只是擔任了州郡的基層官吏。這樣就意味著這個家族的真正衰落,因為這代表了由貴族到平民的轉化。
其實向劉備這樣的漢室後裔還有很多,只要能夠保住宗室的爵位就一般可以享有國家的優質待遇和土地封邑。雖然這些土地隨著代際在不斷減少,可是已經可以保障衣食不缺。子孫可以投身於功名,不必為了生計奔波,淪為販夫走卒。
其次就是地域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劉備的曾祖父劉惠是濟川侯,他的封地在今天山東半島一帶。可是劉備的祖父劉雄的籍貫卻已經到了涿郡。這說明發生了人口遷徙,在當時這意味著這一支脈已經徹底離開了宗族到了遠方發展。而且,劉雄為東郡範令,距離濟川也有一定的路程,在沒有宗族支援的地區,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所以說這也是劉備家族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經典守望者
回覆列表
蜀漢的開創者劉備又稱劉皇叔,原本是漢朝的皇族。
劉勝乃漢景帝劉啟之子,母為賈夫人,劉勝在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被父親封為中山王。後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漢景帝駕崩,劉勝的異母弟皇太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
漢武帝剛即位,大臣都因為七國之亂的教訓,對諸侯王進行百般挑剔,動不動就上告諸侯王的過失。建元三年,劉勝和代王劉登、長沙王劉發、濟川王劉明一起到長安朝見弟弟漢武帝。漢武帝設宴款待他們,劉勝聽見奏樂就哭了出來。漢武帝問他緣故,他藉機向弟弟控訴被國相吹毛求疵,動不動就要進讒言。文辭雄壯,條理分明。漢武帝於是要求有司不得再欺凌諸侯王。一時之間,劉勝被譽為“漢之英籓”。 也許是深自韜晦,劉勝從此以後把精力全部轉移到了酒色上面,光兒子就生了一百二十多個。 但他沒有酒色過度,當了四十二年中山王才死去。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削藩建議,准許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給其他兒子,由國家封他們為列侯。劉勝有二十個得寵的兒子分期分批被封為列侯。其中第五個兒子劉貞封陸城亭侯,由中山國(今河北省定縣)來到陸城侯國(在今河北省涿縣),後裔形成中山劉氏的分支--涿縣劉氏,時間大約是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實行削藩政策,以"酎金事件"為藉口,廢除大批同姓諸侯,劉貞也是在此次酎金奪爵事件中,所獻的金子不合格被削去了爵位,成了平民,定居在了涿縣,所以後來才有了劉備這一脈。
劉備是中山王劉勝的第17代孫,從劉勝到劉備的傳遞世系是:劉勝(中山靖王)→劉貞(陸城亭侯)→劉昂→劉祿(漳侯)→劉戀(沂水侯)→劉英(欽陽侯)→劉建(安國侯)→劉哀華(廣陵侯)→劉憲(繆水侯)→劉舒(祈邑侯)→劉誼(祈陽侯)→劉必(原澤侯)→劉不疑(豐靈侯)→劉惠(濟川侯)→劉雄→劉弘→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