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好像不經常見到日本宇航類的新聞,日本的航天技術怎麼樣?
3
回覆列表
  • 1 # 愛宇航AIYH

    日本的航天發展比較另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被禁止發展軍事武器,使得日本在航天發展從一開始就必須以純粹的科學研究為目的,而不能像其他大國一樣兼顧軍事和與科研,這也決定了日本的航天發展只能走一條沒有政府主導的艱難之路。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日本東京大學等研發團隊的近20年努力之後,1970年2月,日本的“大隅號”衛星發射成功。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能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

    日本擁有兩個航天中心鹿兒島和種子島,其中著名的是種子島發射中心,日本唯一發射火箭的地方。

  • 2 # 鐵男說經濟

    打個很通俗的比方,日本的航天,就如同天使臉龐魔鬼身材的修女,本身並無缺陷,唯一的問題就是男人無法靠近。

    日本航天的特色就是集中精力攻堅最關鍵最困難的技術,而且確實也搞定了,但是配套的輔助技術,以及市場開發,就完全不管了。日本的航天產業,嚴格來說只是為了科研而存在的,屬於以專案帶科研的型別。這和日本的軍工一樣,最大也是唯一的目標是保持本國的科研和製造能力。

    日本航天技術的最佳體現是隼鳥號,總計航程60億公里,在小行星上著陸並帶回樣品,創造了人類航天史上的第一。隼鳥和月兔一樣也是因為缺乏經驗一身傷病上路的,但是日本製造的NB就體現在這裡,原本是4年的飛行計劃,在近乎停電的情況下靠著殘廢的發動機跌跌撞撞飛了7年愣是回地球了。

    坊間稱之為“阿波羅13號之後人類航天史上最大的奇蹟”,實際上兩者真的是挺相似的,連最後偷電啟動推進器這點都一樣。這個專案能夠成功很大程度也是因為上帝保佑,後期科研團隊集體跑去神社許願。

    但是後面的事情就不那麼美妙了,隼鳥系列的團隊於2013年解散,深空探測專案終止。估計原本就沒打算做後續發展,隼鳥發射是搭的MV火箭的順風車,而MV火箭的存在,是因為要研製大型固體火箭,至於固體燃料火箭則是洲際導彈技術的核心(航天上用於重型火箭的助推器,MV的繼承者是Epsilon系列火箭),這樣就繞回國防了。

    H2用的LE7是日本第一次自主研發一級主發動機,居然一步登天開發分級迴圈的氫氧機,真空推力1070KN,比重446。

    H2系列火箭的底子很好,缺乏助推的問題也基本解決了(H2商業化不利主要是卡在SRB助推上,H2A綁了SRBA3後好多了),進軍世界航天市場應該不成問題,但看發射清單,發射任務被日本國內使用者刷屏,僅有的海外使用者是美國和越南。

    歸根結底,日本領導層從來就沒指望航天能賺錢,能養活自己最好,不能的話就當技術儲備了。國家給航天的錢從來沒斷過,但是在可見的將來也沒有大筆燒錢的打算。H2B用於載人航天一點問題都沒有,日本要搞定宇宙飛船也是很簡單的事情(至少美國不會對它封鎖這類技術),但是燒幾千億日元振奮民心這樣的事,日本政府就懶得幹。

    話說回來,日本航天這個思路和中國很多高精尖專案的思路有似曾相識之處,從一開始就沒想著要投入市場,純粹是為了破除外國的技術封鎖才研發的,人家封鎖一解除,關鍵部件統統換成進口的,皆大歡喜。

  • 3 # 美之星暖通

    隼鳥2號,代表了日本最高水平。

    它飛行4億公里,到達小行星帶,並對一個隕石發射子彈,然後將擊碎的石塊回收,運回地球,進行科學研究。

    要知道,太陽到地球的距離也就2億公里。所以,這個水平應該還行,雖然遠遠低於中國。

  • 4 # 啊宅看新聞

    日本航天尖端技術比肩美俄中甚至某些技術超過,可惜短板太明顯資源不足,為了走在科技領域前面放棄了航天大部分技術研發,不僅僅是航天其他科技領域也是這樣

  • 5 # 北緯已北2020

    日本航天的特色很明顯的一點就是為了科研而存在的,屬於以專案帶動科研的型別,就是集中精力攻堅最關鍵最困難的技術,如果說中國航天技術有點體大不精的感覺,那麼日本的航天技術就可以用專注來形容了,而具體的目的性是比較模糊的,雖然說日本在具體的航天專案上確實也搞定了,但是配套的輔助技術,以及市場開發,就完全不管了。

    日本的航天產業,嚴格來說這和日本的軍工一樣,最大也是唯一的目標是保持本國的科研和製造能力。

    不過日本仍然是很重要的學習物件。當我們終於完成搗鼓多年的液氫液氧長征五號火箭時,日本人早已經把H系列氫氧火箭迭了三次代。當我們還在為搭便車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失聯而惋惜時,日本人早就把探測器發到了小行星上並且還帶了樣本回來。

    小行星探測器“隼鳥”家族,破曉號金星氣象衛星,伊卡洛斯太陽帆裝置試驗飛行器,有哪一項不是全球首次的創舉?還有其他很多工不勝列舉,何況近期還為阿聯酋發射了火星探測器!

    日本航天技術的最佳體現是隼鳥號,總計航程60億公里,在小行星上著陸並帶回樣品,創造了人類航天史上的第一。只看航程的話,隼鳥號是中國的嫦娥的一萬倍,雖然隼鳥號也是帶病上路,但是日本製造的精華就體現在這裡,原本是4年的飛行計劃,在近乎停電的情況下靠著殘廢的發動機跌跌撞撞飛了7年愣是回地球了。

    所以說國內不要過度貶低自己或過度膨脹,正視現實首先必須糾正題主的問題:單論載人航天,大規模空間站等方面,相對擁有神舟和天宮的我朝而言日本確實技術不夠。但從總體來看,日本航天技術不說超越中國,也至少能並駕齊驅,甚至在某些領域能夠拉開幾條街的差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法中的最高境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