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呂春秋

    共享不是重點,收集資料才是。2020年以後每個人的資料將價值超過100。小黃車,滴滴打車,美團外賣,淘寶購物記錄,最後人物畫像可以預測你哪天結婚哪天得病。充電寶顯然不能完成這任務,所以也就沒有未來。

  • 2 # 留研

    不看好共享充電寶這個行業。其一、充電寶本身價格不貴,且便於攜帶,完全可自帶使用。其二、外出旅行,帶上手機充電器,有電的地方即可隨時充電。其三、共享充電寶,勢必安放在公共埸所等待充電,遠不如自帶方便,因此市埸需求不旺。因此就象原來公用電話一樣,需求不旺就沒有市場發展前景…

  • 3 # 來自農村的大齡青年

    下面是我的個人想法,是最近想到的,因為這段時間經常坐車,所以,聯想的,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共享充電寶,經常有XXX說,如果共享充電寶能成我就XXX之類的話,那它真的就這麼差?我不覺得,必竟,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只要想做下去,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的。

    這個共享,我覺得很大一個概念就是,首先要有足夠多的人能享受到,那它就成功了,但從目前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它還不算成功;如果它能拿下各大汽車站和火車站,飛機場的點的話,那才是它爆發的時候。相對於逛商場,這些車站的流動量也很大好不好?你想想,在候車的人群中,候車所耗的時間是多少?這個時間能用充電寶充個半個鍾什麼的,已經能提升不少電量了,加上人流量,我覺得在使用率上,還是很可觀的。

    之前在一些大的車站也遇到過一些手機充電站,雖然有很多線,但1元才能充10分鐘,而且又不是快充,這費用也太不經濟了,而且線也不是很長,插著還不好拿機子,這就有點像某些地區的腳踏車樁那樣,雖然有時甚至可以免費騎,但是騎的人還是很少,為什麼?就是因為不靈活,不方便,要找附近的車樁歸還,那如果目的地離車樁遠,那歸還的時間過長,還不如公交+走路呢。所以,推動這麼多年,還不如各大共享單車普及,方便。

    回到這個共享充電寶,可以再牛逼一點,可以在A市(始發站)借,在B市(終點站)還,那就更好了,可以在途充電,目的地歸還,就挺好。有人說,那如果忘了歸還怎麼辦?我只想說,那就用壓金買下這個充電寶啊!雙方共贏的事。既然都共享這麼狠了,為什麼不做得更狠一點?這就和共享雨傘那樣,變相的在賣充電寶啊!

  • 4 # 經濟觀察報

    對於該問題,編輯認為:今年共享經濟概念獲得風投關注,共享單車行業格局已經形成,而共享充電寶領域,資本的不斷聚集讓行業玩家驟增,行業格局競爭還在加劇,行業燒錢大戰還在進行。

    共享充電寶從誕生到現在,爭議不斷。行業的惡性競爭下,共享充電寶行業今年在專利爭奪上打的火熱,以來電科技為例,其自身擁有100項專利,在2016年至2017年期間,為了專利多次與競爭對手對簿公堂。共享充電寶企業之所以為專利大動干戈,是因為技術與專利壟斷是企業得以獲得行業競爭優勢的籌碼。

    共享充電寶的使用頻次一直是行業爭議的焦點話題。行業將共享充電寶冠以“偽需求”的名詞,認為在充電寶普及的當下,共享充電寶的低成本、低頻次、低場景使用將成為其發展的瓶頸。然而行業資料顯示的卻是另外一種狀況,就是從2015年至2017年,共享充電寶的市場在快速增長中,其中2015年至2016年,充電寶的年增長率為7.3%。共享充電寶在儲值電池尚未滿足使用者對於看影片、打遊戲等活動的耗電需求時,其應急需求為主要需求。因此,對於場景的佈局成為了獲得更多使用者使用,提高使用頻次的方法。因此,共享充電寶的場景佈局能力和運營能力成為能否被市場接受的一個重要因素。

    共享充電寶的盈利模式也是令行業質疑的方面。共享充電寶可能的收益來源為充電收費、廣告費和售賣周邊產品。在押金成為阻礙使用者使用的門檻之後,共享充電寶已經逐漸取消了押金政策,向用戶全面開放,以擴大產品的使用頻次。這意味著廣告和周邊成為了未來商業變現的途徑。對於行業目前的現狀來說,實現盈利為時尚早,但是共享充電寶已經嘗試透過大機櫃螢幕聯合商家進行廣告合作。

  • 5 # 前瞻產業研究院

    相對於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的投入、運營、維修成本都比較低,投資者資本回收率較高,因此,共享充電寶市場備受投資方和生產企業的關注,自2014年首次與消費者見面之後,近幾年來發展非常迅速,得到眾多資本青睞,但隨著行業內競爭的加大和眾多企業的退出,共享充電寶行業進入洗牌階段。

    隨著越來越多以“某電”、“某充”為名的企業進入該行業,共享充電寶行業也迎來了與共享單車類似的“百電大戰”。2016年年末,共享充電寶被推到了共享經濟的風口,融資大戰、專利大戰不斷升級。2017年10月,共享充電寶“樂電LeDian”停止運營,行業進入洗牌階段。根據TrustData移動大資料監測平臺統計資料顯示,根據共享充電裝置小程式頁面UV、啟動程式次數、使用市場等綜合資料計算得出,目前共享充電寶市場上已經基本形成“三電一獸”的競爭格局,即街電、來電、小電和怪獸,四家合計佔據了市場95%以上的份額,其中街電市場份額最大,約為28.6%;其次為小電,市場份額約為27.1%。

    手機網民超過8.4億,盈利模式是最大痛點

    根據CNNIC釋出的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較2018年底增長2598萬,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1.2%,較2018年底提升1.6個百分點;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較2018年底增長2984萬,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較2018年底提升0.5個百分點。智慧手機的普及帶動手機網民數量的擴張,手機網民規模的不斷增長也提升了使用者的上網時長,2019年上半年,中國網民人均每週上網時長達到了27.9小時,不斷增加的上網時長也對手機續航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而對共享充電寶行業提出了更多需求。

    下游市場不斷擴大,國家政策推動共享經濟健康平穩執行,眾多有利條件彰顯著共享充電寶的良好前景。不過在共享充電寶行業中還有許多痛點急需解決,也為後來進入市場的品牌提供了入場契機,如生產成本過高,對外資金依賴程度高,盈利模式單一,充電寶歸還模式及資訊保安問題等。

  • 6 # 政德共享

    共享充電寶近些年一路乘勢而上,現如今在共享資源經濟帶變成一支獨秀,這樣的成績不是背後的炒作,泡沫的堆疊就能形成的。

    現如今尤其是一二線銷售市場,共享充電寶也是遍及街頭巷尾。共享充電寶也是預設設定變成絕大多數商家店鋪的標準配置。

    針對一二線城市,深圳市為例子,60%之上的商家店鋪全都鋪設了共享充電寶,還沒有鋪設的共享充電寶的是店面自身的特性並不適應鋪裝、。說的直接點,便是鋪裝進來都不掙錢還耗電。店家和地區代理都不可以接納。

    那直到現在,共享充電寶在一二線城市徹底飽和狀態了麼?

    回答是:怎麼可能飽和狀態?

    現階段共享充電寶關鍵鋪裝的情景是休閒場地,例如夜店TKV,酒店餐廳,洗浴中心,餐館,娛樂室,網咖網咖,飲品店這些。

    這種情景的確是租用產生的高頻率場地。

    可是大家也不可以忽視地鐵口,機場,商業辦公樓,各種城市廣場生態公園室外情景。公交站。

    實際上假如公交車站這一資源能融合好,我認為深圳的公交車站每一個站都能夠安裝一臺共享充電寶,那樣也會產生一種特殊共享充電寶室外電池充電情景,讓每一個群眾都產生一個觀念,手機沒電了,就要找公交候車亭電池充電。

    所以說一二線城市徹底飽和狀態還是另當別論的,並且營業網點也是在持續的增多和衰落當中,伺服器機櫃也是沒有持續的新老交替中間。

    因此 就算是一線城市仍然具有非常大的發掘室內空間,更別說是三四五線城市。

    因此 ,現階段共享充電寶的銷售市場的切分也有待精細化管理,縱推進,說飽和狀態也僅僅個表面上的飽和狀態,實際上還隱藏著非常大的發掘室內空間。

  • 7 # 蒙歌先生

    去年共享經濟一下子火遍了全國,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住房,共享汽車等等都猶如雨後春村般湧出。當時還非常流行的就是共享充電寶。

    其實共享充電寶的市場很大,全中國手機使用者超過十三億,這麼大的潛在市場給了共享充電寶無限的想象空間,但是儘管這樣,我還是不看好共享充電寶,現在的行業發展也在印證我的觀點。首先網際網路共享經濟的火爆是因為手機普及帶動的,而從最開始的非智慧機到智慧手機,再到喬布斯重現定義手機,到現在蘋果三星華為小米藍綠廠等等開始百花齊放的過程中,大家手機越來越完善,都在解決一件事,那就是怎麼拋棄煩人的充電寶。大電量,長待機是現在智慧機的發展方向,充電寶是二級市場,一級市場努力的方向是去掉二級市場的生存環境,試問,二級市場充電寶如何發展?

    第二點,相對於共享單車,充電寶太廉價了,原本技術含量不高,價格不高,很多有需求的物件早就自己購買了,想要讓人們放棄自己自己攜帶充電寶的習慣的前提是共享充電寶的普及,普及需要的巨大資金量是驚人的。現在的風投市場不再是過去閉眼投資的情況了。因此當高需求,和低門檻這樣的前提下,共享顯得有些雞肋。

    有的人會說共享充電寶的使用場景太多了,其實我認為這些需求都是非必要需求和偽需求。這些場所,使用者停留時間大多在一小時之下

  • 8 # 千機問問

    共享經濟出來之後,共享充電寶也成為一大勢頭,此行業的前景也還是很不錯的,出門在外時,沒帶手機充電器,也沒帶移動充電寶,拿出手機一搜附近的充電點有哪些就可以給手機補充電量了,超級方便。

    但題主說現在做共享充電寶,那就不是最好的時機了,因為共享經濟是去年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先機已經失去,在這一行中比較成熟的企業已經發展起來並佔領一定的市場了,現在做市場的開拓就是一個難題,問問君並不建議題主這麼做。

  • 9 # 每日股票精選

    剛需,唯一確定是種類平常太多,如果能合併使用一款走到哪裡都可以歸還,大家更願意使用,之前遇到過在商場租充電寶,全部還滿,只能在其他地方找歸還地,後面浪費幾個小時尋找

  • 10 # 猴猴生活蔡兵

    這個專案還比不上之前的萬能充,現在手機迭代太快,而且現在手機直接充電、車載充電、高鐵上、各種場所基本上都能很方便充電,最主要的是充電寶價格不貴,攜帶也方便!共享充電寶已經做了好幾年了,一直還沒有很好的盈利模式,建議當成事業來做要慎重考慮!

  • 11 # 自若春和景明

    共享充電寶應該是共享領域,目前為止最有市場和土壤的細分場景。

    一個產品或服務要生存和發展,需要三個元素,使用場景、可持續、收益。

    使用場景:即每個人都是,目前智慧手機越來越普及,越來越薄,電池使用時間越來越短,充電寶的使用場景非常之大。

    可持續:智慧手機10年以來各種效能、技術不斷突破,唯獨電池未有較大技術突破,如電池方面沒有技術突破,共享充電寶預計還有3-4年的機會。

    收益:目前共享充電寶價格一般在一小時1-2元,目前消費者基本可接受此價格,根據估算,一組充電寶預計每天使用5次以上,預計5個月可收回成本。

    充電寶領域較為特殊,作為手機的附屬產品,使用頻次高,不受使用場景限制,個人認為是共享領域唯一可持續的場景。

  • 12 # 湘財Plus

    共享領域現在幾乎全軍覆沒,共享單車沒落到只剩ofo、摩拜、哈羅,且損壞率和使用率越來越低,共享汽車跑路的越來越多,連押金都退不回,共享雨傘、共享馬紮、共享男友等等眾多共享領域的偽需求都如曇花一現,甚至淪為笑柄。

    共享充電寶是目前算活得較好的共享產品。個人而言,目前所見共享充電寶的使用頻次太低,使用人數太少,除了租賃費用,其他收費專案及變現能力不強,所以並不太看好共享充電寶的持續發展。

    首先使用場景太少,手機續航能力增強,幾乎人均一個充電寶在手,導致共享充電寶只有在忘帶的情況下才有使用需求,因此場景限定太大。

    其次最重要的是產品變現能力,如果不能持續穩定的盈利,單靠投資是無法長期發展。

    另外,時不時冒出的隱私安全問題,接上後容易盜取手機資料,也讓共享充電寶蒙上了風險的陰影。

  • 13 # CS一檔龍哥

    大家還記得,共享充電寶這個概念炒熱還是因為王思聰的一條微博大概意思是,共享充電寶要能成,他就直播吃翔。並艾特了陳歐。意思很明顯,不看好共享充電寶市場。基本上,共享充電寶都是在一片唱衰聲中成長的。

    真實體驗,大家應該發現了,身邊店面共享充電寶品牌和裝置越來越多了。既然存在,就有理由。我們來看看,共享充電寶到底解決了什麼問題?如果他能解決的問題越多,就說明越有價值。

    從幾個端來分析!

    一、消費者端,我們通常說的C端。

    1.最直接的就是解決了消費者手機沒電帶來的恐慌。隨著網際網路的深入生活,基本上90%的人手機滿格電量是撐不了一天的。而能用1,2元就能解決的問題,大家也不願意再跑出去附近買一條資料線和充電頭,或者去店家借。

    2.估計很多人不知道,共享充電寶還銷售資料線,當身邊的朋友有帶充電頭,而沒有資料線的時候,共享充電寶推出了10元或者15元購買單頭或者多頭資料線,頓時解決的很多問題。

    總的來說,共享充電寶能解決消費者急需給手機或者智慧裝置充電的需求。從這一點看,共享充電寶應該有機會。

    二、終端店面。

    1.最直接解決了終端店面在面對很多消費者借用充電頭,資料線而供應能力不足,借了不還帶來的損失和尷尬。

    2.試想,店面提供足夠多的充電頭和資料線是否可行?我認為不可行,越多的充電裝置意味著風險的成倍增加。同時,當裝置越多,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人力去負責借用和歸還。無形中,增加了人力成本。所以,有了共享充電寶,能降低店面風險和人力成本,提高滿意度。

    3.增加店家的科技感,使更多的消費者對這個店增加認同感。

    4.利潤。終端店面並沒有增加成本。卻因為共享充電寶,獲得了利潤分成。我曾經調研過一些店面,店面一般生意都不錯,銷售額在3萬/天左右,人均60元。意味著,大概有500人次消費。這樣的店每日基本可以有25人次租用充電寶,平均使用時間超過1小時,一般一個店家一天可以分成20-40元不等。一個月下來也有900元左右。

    總的來說,共享充電寶解決了店家的諸多問題,如滿意度,認同感,降低風險,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需求,所以共享充電寶是有市場的。

    三、充電寶上游供應鏈。

    1.對於充電寶生產廠家,絕對是一個大利好。因為有了一個超級大的RKA客戶,有了銷量保障,廠家不僅可以大規模進貨帶來的成本降低,還能透過客戶提供的需求,提升定製水平,投入研發,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從而提升企業價值,反過來透過技術領先而帶來的產品溢價。

    2.解決了供應鏈供貨端銷售問題,使得整個產業鏈受益,從而也反饋到就業上,尤其是低端製造業,對低技能人員就業提供機會。

    四、共享充電寶公司。

    從機會和風險兩方面說。

    1.背景機會。現在的網際網路初創公司,最大的機會來自於初創團隊的背景。有人脈背景,高學歷背景,網際網路公司高管從業經驗,資金背景等,更容易融到錢,就更容易耗死對手,而讓自己活著,只要活著,就有機會。

    2.重大決策機會。領導人的格局決定公司機會,在公司走到行業前三的時候,最大的機會和風險都出現了。格局足夠,可以犧牲自己,成全公司,比如摩拜單車。雖然摩拜單車沒了,但只是換了一種活法,活得很滋潤,反觀OFO,哎,作死的節奏。

    3.投入產出比機會。共享充電寶裝置在1500到3000不等,成本雖然高,但是維護成本很低,損壞率很低,一般200天到300天就可以回本。回本率高。所以,最近看到陳歐釋出公告,街電開始盈利的訊息,我卻不吃驚。

    4.大資料機會。透過對消費者行為的分析,可產生資料價值,從而帶來潛在機會。馬雲說:未來最值錢的就是資料。一旦資料被多次利用,資料就產生了價值。就比如我們的個人隱私資訊,其實就被多次非法售賣,從中獲取大筆灰色收入。當然,共享充電寶,獲取我們的資訊,是經得我們同意的,業非隱私資訊。

    5.資本青睞機會。天使輪,A輪有可能看創始人背景和好的商業模式就可以拿到,可到後面,沒有持續增長的使用者數和持續增長的活躍使用者,是拿不到投資的。反過來,只要推廣快,鋪市高,推廣效果好,營銷水平足夠,總戶數增加,活躍使用者增加,就能迎來資本青睞,提高估值,並獲得投資。

    6.資本帶來的資源機會。資本一旦選擇你,就會逼著你快速花錢,擴張。當然,他們相應的護工釋放大量資源給你。比如,給錢,給人,出點子,做資源整合方案,做合併方案,提供人脈資源,提供低成本供應鏈資源,提供信用背書資源等。

    7.政府對網際網路公司的態度變化帶來的機會。李克強總理曾說,對新鮮的政府看不懂的事物,先看看,再說。就這一句話,讓微信有了生存空間,讓支付寶的馬雲不至於坐牢。地方政府現在也非常重視網際網路公司,所以,相應的各種政策扶持,產業園退稅政策等,很多。只要選對了政府,基本,操作得當,創業3年,不僅不用交稅,還能獲得大量補償,甚至廉價土地。

    8.風險。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時間風險,對於各共享充電寶公司,時間都是非常要命的。為了搶佔時間,就得更快,更早,更穩地佔領市場。

    9.團隊風險。一個團隊,很難在前期就擁有各方面都強大專業的合夥人,在向後發展過程中,團隊能力將面臨巨大考驗。

    10.資本風險。資本是天使,更是惡魔。他不僅給你錢,很多時候還會控制你,達成他們的目的。有個時候,為了更高利益,犧牲你,也很正常。資本可以支援你,也可以突然停止支援你,在沒有新資本進入,而資金出現問題時,基本就是要滅亡的時候。

    11.管理風險。龐大的團隊,在很短時間組建,並運轉良性,是需要很高技巧的管理能力。

    12.電池技術大幅度變革帶來的潛在風險。這個我認為是必然趨勢。當下,手機廠商對超長待機,手機快充非常重視,而且,華為還出了反向無感充電手機技術,鋰電池發展,石墨烯技術突破,都有可能讓智慧裝置幾天甚至幾個月才充一次電,這個時候,共享充電寶將進行洗牌和轉型。誰轉型的快,誰就是贏家。

    從機會和風險分析,總的來說,對於共享充電寶企業,機會是有的。

    五、投資機構。

    1.投資機構掌握的資訊和資源,是你我都無法想象的,他們利用共享充電寶帶來的資料,可以透過整合,大大提升資料價值。比如,阿里巴巴,透過大量的併購,投資,從不同緯度獲得使用者資料,得出更準確的客戶畫像,從而對使用者的消費分析將更加精確,從而透過分析,提前預知下一個風口。

    2.投資機構扶持一定會推高共享充電寶的價值,即使是一個泡沫,也會拼命吹大,獲取價值,從而在退出時候大賺一筆。投資機構的成功率在10%就是非常好的投資。所以,很多投資機構是願意賭一把。

    綜上,投資機構也看中了,在短時間內可以迅速獲取客戶資料的共享充電寶,他們暫時是不會把泡泡吹破的。他們也看好。

    最後,從以上五個方面分析了共享充電寶未來,我認為機會是有的。所為事在人為,最終市場上共享充電寶只會有兩三家,其中兩家背景肯定是阿里,騰訊,另外一家將會活的異常艱難。

  • 14 # 鄧宗傑

    我認為還是很有前景的,想想以前要是和朋友出去玩,手機電量只要一低於百分之五十就不敢怎麼玩了,怕沒地方充電,現在只要有商場的地方隨便找一家店鋪就能拿到共享充電寶,多方便。共享充電寶突然走紅的是資本投入幾近瘋狂,市場卻普遍存在質疑,不少人認為自己買充電寶的成本並不高,實非剛需。而且手機充電、電池技術的不斷革新,留給共享充電寶的空間似乎也不大,分析師指出,本身充電寶的成本比較低,平均一個人有2個,攜帶起來非常方便。技術的革新能夠使手機的續航能力還有壽命有很大的一個提升,甚至到最後一星期只要充一次電。非常便攜的產品、快速充電的裝置,放在身上不佔用什麼地方。

    記得聚美的王總剛剛宣佈投資共享充電寶時候,另一個王總髮微博說共享充電寶要是能盈利,他直播吃翔。。。。看來這下要耍賴了,哈哈哈哈娛樂下

  • 15 # 醉嘯天

    目前人人都離不開手機,醒來,睡前,蹲廁所,坐公交,走路,吃飯,那怕親人聚會都各玩個的手機……

    說明什麼?!手機電量傷不起,電量急需補充,貌似充電寶很有市場!

    但充電寶也非常便宜啊,百元錢都是品牌的,誰會去租賃?!有啊,出門著急的,忘帶充電寶的,手機待機不行的……

    肯定會有一部分人需要共享充電寶,不在乎押金,但目前看看共享單車的事件發酵,很多人都被狠狠的坑了一把,估計傷心透了,哪敢再玩其它共享……

    我是絕對不會跟風,那怕手機沒電了,買一個充電寶,也不會用共享!

    僅代表個人想法

  • 16 # 16C服務號

    一、共享充電寶市場現狀

    2017年12月13日,共享充電寶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釋出的“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2014年8月,來電科技成立 ,隨後才有了接二連三的入局者。回首共享充電寶發展的這幾年,從開始的被質疑,被非議,到去年的被洗牌。狼煙四起後形成江湖四霸:來電、街電、小電、怪獸。

    眾所周知,共享充電寶是因目前手機電池技術跟不上手機其他技術發展而誕生的。經過了幾輪的行業洗牌,目前的共享充電寶盈利模式大致是押金、租賃、廣告這三種。其中由於芝麻信用等類似信用分的廣泛運用,加上ofo共享單車的押金事件影響,這一塊的收入已大幅度減少。

    隨著5G時代的來臨,高功率的網路傳輸直接挑戰了智慧手機的續航能力。據滬上高校電化學領域知名學者姚教授介紹,:“當前鋰離子電池技術研究長期處於瓶頸階段,當下的鋰電池效能已經非常接近理論值。也就是說,當前鋰電池效能會緩慢提升,但大幅度的效能遷躍目前無法實現。至少未來十年,鋰電池依舊是消費電子裝置電池領域的主流選擇。”

    可見,想要在這個行業裡脫穎而出打下堅實的根基就得增強產品研發與運營能力

    掃碼租借共享充電寶

    二、共享充電線市場現狀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慧手機耗電量越來越大,充電市場存在很大的需求,人們對於共享充電裝置的“快充”需求更是迫在眉睫。

    共享充電寶已形成四霸,後來者難以居上分一杯羹。而共享充電線恰好符合了共享充電市場的這一需求,支援快充的共享充電線讓你在喝一杯咖啡的時間裡就可以使你的手機夠嚯嚯上一段時間。共享充電線既填補了共享充電市場的空白,也延伸了共享充電市場的需求。

    “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與其拿著共享充電寶在外晃悠一兩個小時,不如在咖啡廳喝杯咖啡用共享充電線快充一會。

    共享充電線大多應用於一些房間式的場景:酒店、ktv、轟趴、按摩……投入維護成本雙低,相對於共享充電寶,入局門檻可謂大幅度降低了。

    共享充電市場的專利氾濫、混亂等問題,入局前需多加註意,畢竟是有共享充電寶的來電街電專利糾紛這一前車之鑑。

    共享充電線

    三、共享充電市場的展望

    隨著手機無線充電的發展,有更多的手機支援無線充電,那麼今後的共享充電市場,無線充電將會成為共享充電的下一個趨勢。

    北京王府井麥當勞未來智慧餐廳已安裝共享無線充電裝置,不難看出共享充電裝置在不斷地更新迭代。

    硬體的迭代更新是核心,那麼要怎樣維護好這一批使用者並形成新的盈利模式呢?

    在共享充電裝置上搭載Saas軟體無疑是一個好的想法(如16C共享充電器和16C卡券),不管是怎樣的平臺與服務,流量為王的時代,這雙看不見的手正悄悄地發揮著他的作用。

    多種盈利模式的嘗試,各種小場景的應用都需要以龐大的使用者體量為基礎。從360防毒軟體的免費使用到平臺的廣告收入;從支付寶的日常支付到螞蟻森林的公益種樹;從淘寶的購物平臺到網路帶貨直播。

    你是否受到了一些啟發?

    麥當勞裡的共享無線充電器

  • 17 # 和辣條有個約會

    那現在做共享充電寶會晚嗎?

    其實不然,共享充電寶現階段正處於高速發展的井噴階段,雖然一二線市場基本被三電一獸佔據,但是廣闊的三四五線市場正迎接著我們入場。而且一線市場的合作商家變動性也很大,商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更換充電寶品牌或同時放置多品牌充電裝置。

    品牌並不是越大越好,大品牌已經佔據大部分市場像怪獸佔據34.4%的市場份額,繼續代理怪獸可開拓業務的空間不大;而小品牌市場知名度不高,市場大,但是開拓難度不小,且資金安全性不高,由此中型品牌將是我們最優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當代油畫作品的故事情節沒有古代油畫的故事情節豐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