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就剩下一個人

    中國現代詩發展到今天,反反覆覆經歷了諸多爭論,而現代詩最為人詬病的一點,便是過分的西化——無論是格式還是意象,都一味效仿西方詩歌的創作邏輯——搞得一首首漢語詩倒像是直接譯自外文一樣。但是漢語言本身擁有著西方語言所不具有的獨特氣質,韻味與留白正是漢語詩歌的詩意棲居之地,如此這般效仿,格式不過是學了個皮毛不說,更失去了漢詩原有的意趣。

    余光中寫“我看到的風景”,匠氣太重,白先勇寫“風景”,出神入化,而周夢蝶,他本人便是風景。周夢蝶在臺北市武昌街擺書攤的時候,那些冷僻的哲學與詩集鮮少有人問津。作為臺北文化風景裡的最不同尋常的那一道,周夢蝶始終是那個孤獨國主,寫詩,參禪,悟道,性冷寡言,然而在詩歌裡,周夢蝶卻擁有一股綿亙充盈的力,自我救贖,自我傳道,一輩子想要“以詩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 對於現代詩人來說,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的詩人,現代詩歌一般大都採用自由體裁,詩歌的格律和形式已經不再重要。現代詩人還可以進一步分為現代詩人和當代詩人,一般的分法是將20世紀上半葉的詩人定義為現代詩人;20世紀下半葉及以後的詩人定義為當代詩人;這種分類法在中國已經被普遍接受。

    20世紀的有:徐志摩、聞一多、李金髮、穆木天、馮至、 林徽因、戴望舒、艾青、孫磊、範想、廖偉棠、沈浩波 呂葉、馬蘭、龐培、宋非、楊小濱、章平、餘怒戈、麥藍藍等人。

    21世紀的有:歐發偉、李雲鵬、原筱菲、陳昂、蘇笑嫣、楊若鵬、顏賢風、張牧笛、倚瑾桓、金濤、李軍洋、慈琪、李唐、高璨、老祥、鄭小瓊、冰淩河(張印開)、南窗、潘祖誠等人。

    下面推薦十首最值得閱讀的現代詩 --

    在這些作品面前,我體會到了什麼是高山仰止。無論你是否喜歡詩歌,但只要你以中文為母語,這些作品就值得你認真閱讀。

    任何精彩的語言在這些作品面前都會變得蒼白,我只有強烈的推薦(排名不分先後):

    余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看過好多關於這首詩的評論,印象最深的是一篇關於科學館和瑞士表那闋如何精彩的文字,說是古典與現代結合云云,不過,個人認為,這兩個意象的出現也許就是這首詩唯一的敗筆,西裝和瓜皮帽的搭配讓人看著怎麼也不舒服。林徽音的《笑》。據說徐志摩就是因為愛慕這位才女才開始寫詩的,不過,林徽音最後卻選擇了梁思成,後來很多人知道這個名字也是因為這個典故。我想,一個能寫出這樣作品的名字是不需要藉助典故來記憶的。 廢名的《星》。馮文柄把他酷愛的老莊融入詩中,作品中到處流淌著思想。那些所謂的哲理詩和他相比,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卞之琳的《斷章》。在所有以斷章為題的作品中,這個是最有名的了。不過,很多權威評論家的解釋卻是作者本人不能苟同的。鄭愁予的《錯誤》。也許這個錯誤不只是對窗內人說的,對過客來說也一樣,因為窗內人等的並不是他。鄭愁予的詩很多都值得閱讀,尤其是《情婦》。聞一多的《死水》。也只有這樣性格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作品。 馮至的《蛇》。馮至被魯迅稱為“中國最為傑出的抒情詩人,也只有他能寫出這樣作品。他的《南方的夜》也好到讓人無話可說。 何其芳的《預言》。語言華麗的極限是什麼?這個就是。當然還有他的《夢歌》、《花環》。戴望舒的《雨巷》。開新詩節律之先河,也是新詩中的第一經典之作。他的作品,好的很多,有興趣找來看看吧。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 2 # 小小狸狸狸狸

    現代詩這東西,沒有什麼歪門邪道,深沉也好,淺顯也罷,只要能打動你,就是好詩。印象裡第一首打動我的詩是林徽因《哭三弟恆》:

    哭三弟恆 林徽因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

    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

    簡單的,你給了。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

    這沉默的光榮是你。

    假使在這不可免的真實上

    多給了悲哀,我想呼喊,

    那是——你自己也明瞭——

    因為你走得太早,

    太早了,弟弟,難為你的勇敢,

    機械的落伍,你的機會太慘!

    三年了,你陣亡在成都上空,

    這三年的時間所做成的不同,

    如果我向你說來,你別悲傷,

    因為多半不是我們老國,

    而是他人在時代中碾動,

    我們靈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我們已有了盟友、物資同軍火,

    正是你所曾經希望過。

    我記得,記得當時我怎樣同你

    每一天你是那樣耐性的等著,

    每天卻空的過去,慢得像駱駝!

    現在驅逐機已非當日你最理想

    駕駛的“老鷹式七五”那樣——

    那樣笨,那樣慢,啊,弟弟不要傷心,

    你已做到你們所能做的,

    別說是誰誤了你,是時代無法衡量,

    中國還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這許多不美麗言語

    算是詩來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嚨多啞,

    你永不會回來了,我知道,

    青年的熱血做了科學的代替;

    中國的悲愴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別難過,難過了我給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樣想過了幾回:

    你已給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

    也是一樣,獻出你們的生命;

    已有的年輕一切;將來還有的機會,

    可能的壯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愛,家庭,兒女,及那所有

    生的權利,喜悅;及生的糾紛!

    你們給的真多,都為了誰?你相信

    今後中國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頭,比自己要緊;那不朽

    中國的歷史,還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後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為何我還為著你哭?

    只因你是個孩子卻沒有留什麼給自己,

    小時我盼著你的幸福,戰時你的安全,

    今天你沒有兒女牽掛需要撫卹同安慰,

    而萬千華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

    後來,再接觸到其他的一些詩人。

    冥想 穆旦

    為什麼萬物之靈的我們,

    遭遇還比不上一棵小樹?

    今天你搖搖它,優越地微笑,

    明天就化為根下的泥土。

    為什麼由手寫出的這些字,

    竟比這隻手更長久,健壯?

    它們會把腐爛的手拋開,

    而默默生存在一張破紙上。

    因此,我傲然生活了幾十年,

    彷彿曾做著萬物的導演,

    實則在它們長久的秩序下

    我只當一會小小的演員。

    把生命的突泉捧在我手裡,

    我只覺得它來得新鮮,

    是濃烈的酒,清新的泡沫

    注入我的奔波、勞作、冒險。

    彷彿前人從未經臨的園地

    就要展現在我的面前。

    但如今,突然面對著墳墓,

    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

    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

    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還有一些外國作家的作品:

    我用什麼才能留住你 博爾赫斯

    我用什麼才能留住你?

    我給你瘦落的街道、絕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

    我給你一個久久地望著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給你我已死去的祖輩,後人們用大理石祭奠的先魂:

    我父親的父親,

    陣亡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邊境,

    兩顆子彈射穿了他的胸膛,

    死的時候蓄著鬍子,

    屍體被士兵們用牛皮裹起;

    我母親的祖父

    ——那年才二十四歲

    ——在秘魯率領三百人衝鋒,

    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馬背上的亡魂。

    我給你我的書中所能蘊含的一切悟力,

    以及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氣概和幽默。

    我給你一個從未有過信仰的人的忠誠。

    我給你我設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

    ——不營字造句,不和夢交易,

    不被時間、歡樂和逆境觸動的核心。

    我給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個傍晚看到的一朵黃玫瑰的記憶。

    我給你關於你生命的詮釋,

    關於你自己的理論,

    你的真實而驚人的存在。

    我給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飢渴;

    我試圖用困惑、危險、失敗來打動你。

    這些詩風格並不是那麼相同,但無論何時再看我都會覺得震撼。

  • 3 # 舍瓦的生活隨筆

    談談我的讀詩歌體會。第一次最好看一些簡單的抒情詩歌,學生(高中,大學)們,最好是一些愛情詩歌,因為很有帶入感,因為可以結合自身的體驗。推薦:莎翁十四行詩,里爾克,徐志摩,龐培。

    步入工作以後,有了生活上的磨鍊,思維,視野,體會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時候可以有很多的閱讀範疇。推薦:葉芝,奧登,米沃什,泰戈爾。

    偉大的詩歌不只是抒情,更是通向真理的燈塔,閱讀他們,知識與邏輯倒是第二位的,重要的是我們的生命體悟,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再讀他們,能讀出新的,美妙而不可言語的衝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的已經結婚了,在soul上語音匹配一個陌生女孩,聊了兩個小時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