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你艾克

    可以多研究研究配方成分,可以選配方相對溫和、簡單的,我買米粉的時候選了好久,最後定的英氏憶格的1階的米粉,他們家米粉是用純粹的東北新鮮大米為原料的,植物蛋白配方,沒有加鹽加糖,現在寶寶吃了倆月,腸胃消化都很好,沒有過敏現象。

  • 2 # 你好墨先生186743717

    第一次給寶寶吃,不要喂多了,先試試。米粉建議選大牌子的,有品質保障一點。我家兒子吃英氏憶格的米粉,我給寶寶剛開始只吃幾勺,確定不過敏了我才長期給他吃的。

  • 3 # 大小心尖娘

    第一次吃選擇原味的純米粉,大牌廠家生產的米粉一般都可以,剛開始每次要少一些,每天一頓就好,吃幾天觀察孩子有沒有過敏現象;

    要給米粉裡新增其他食材的時候,每次只新增一種,連吃三頓後沒有過敏現象再新增其他食材

  • 4 # 果媽科學育兒

    1.何時新增輔食

    我們通常建議在6個月以後新增輔食,

    也就是從180天開始新增輔食。但每個寶

    寶情況不同,需要個別對待。需要推後新增輔食的情況:剖宮產、人工餵養、出生六個月內使用過抗生素(如頭孢、阿奇黴素、奧硝唑、青黴素、紅黴素等),這類寶寶可以推退到7~8個月新增輔食,有利於降低過敏發生的風險。需要提前新增輔食的情況:母乳質量不佳、寶寶對母乳配合度不高(如乳糖不耐受),這類寶寶可以提前新增輔食,但開始新增時間不得早於4個月。需要諮詢醫生或營養師:以上兩種情況同時存在,需要結合寶寶實際情況,選擇最合理風險最小的方式進行輔食餵養。

    2.如何開始新增輔食

    (1)第一個寶爸寶媽關心的輔食問題,

    輔食是在餵奶前吃還是吃了奶以後吃?在寶寶嚐到輔食之前,她/他心目中的食物是母乳或配方奶。當寶寶飢餓的時候,腦子裡想的就是"奶",而其他東西不

    是她/他想要的。可想而知,各種牴觸、哭鬧就是為了能吃到一口可以填飽肚子的奶!這個時候新增輔食顯然是不明智的。正確的選擇是,在寶寶半飽或者說不太餓的時候,給她/他嘗試吃輔食。

    (2)寶寶第一口吃到的輔食

    應該是米粉,而且建議是強化了二價

    鐵(Fe2+)的"含鐵米粉"。米粉作為優質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酸來源,符合寶寶6月嶺的生理需要;同時,米粉對寶寶引起過敏的可能性極低,因此被作為輔食新增首選。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寶寶體內消化酶形成較晚,如果澱粉酶合成不足,無法完全消化米粉中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會因消化不良導致腹瀉。如遇這種情況,可以①少量多次進食;②暫停並推遲米粉作為輔食。

    (3)要選擇含鐵米粉

    6個月以後的寶寶,出生時體內儲存

    (4)不再推薦新增蟹貢

    其原因是:①蛋黃含鐵量有限、吸收有限;2對於一些幼兒,蛋黃易引起慢性食物不耐受,從而導致各種過敏症狀(溼疹、鼻炎)。因此我們建議選擇了含鐵米粉後,在7個月以上再接觸蛋黃。

    (5)水果不再作為寶寶母乳外的營養補充

    很多家庭有老人照看寶寶,出於好意

  • 5 # 徐爸愛生活

    適時新增輔食

    新增輔食時間是要根據寶寶的身體反應來決定的,建議在寶寶4-6個月左右。早於4個月,寶寶的身體發育還不夠成熟,過早新增輔食,會增加食物過敏和患消化系統疾病的風險;新增過晚的話,會增加以後輔食新增的難度,造成寶貝偏食、挑食甚至營養不良,更有可能導致寶寶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的遲緩。

    遵循輔食新增原則

    即:由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四個原則。這樣寶媽可以觀察寶寶是否對該食物過敏,在一段時間寶寶都無過敏現象才能夠新增下一樣食物,一種食物觀察至少2~3天。而從水狀類稀釋的食物開始到泥狀開始逐漸變濃,有助於寶寶更好吸收輔食。

    瞭解易過敏食物

    對於常見的致敏食物,媽媽要牢記在心,謹慎對待。美國兒科學會為媽媽們列舉了常見的致敏食物:

    第一類就是日常的營養蛋白食物。主要有雞蛋、牛奶、小麥等。

    第二類是魚類和甲殼類動物,如各種淡水魚和海魚、蝦、蟹等。

    除此之外,像大豆、堅果類食物,也都是嬰幼兒過敏的常見過敏原。

    晚新增易過敏的輔食,可以預防寶寶過敏嗎?

    這裡必須要強調對於正常的寶寶,推遲新增易過敏食物不能降低食物過敏的風險。輔食新增的順序應該以寶寶的需求出發,遵循輔食新增原則。不必刻意推遲易過敏食物的新增,當然,對於過敏體質的寶寶可以適當推遲新增,並密切觀察食後反應。

    最好吃熟食。

  • 6 # 羅咘麻麻

    去兒保科體檢,醫生都會告訴你寶寶在這個階段可以新增哪些輔食了,去母嬰店買東西,他們也都會介紹的。我都是按照兒保科體檢的那個單子自己在家裡給娃琢磨的輔食,沒有出現過敏現象,一般寶寶都不會過敏,我覺得應該是擔心他吃後是否能消化

  • 7 # 如意妹er

    大家好,我是如意。很開心可以回答以上問題。食物過敏的高發年齡在一歲以內,特別是剛開始新增輔食的四到六個月。為了避免或減少嬰兒過敏的時候發生,在輔食新增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問題。1:堅持母乳餵養,避免過早新增輔食,在嬰兒頭四個月,儘量採用純母乳餵養。四到六個月後再新增輔助影片。食物過敏和遺傳也有關係,有食物過敏的媽媽,母乳餵養也一定要注意。2:注意輔食品種的選擇和新增順序,孩子容易過敏的時候有牛奶,雞蛋,花生,大豆,魚蝦類,貝類,柑橘類水果,小麥等。在加輔食以後要注意這些食物。3:掌握循序漸進的輔食新增選擇給嬰兒新增輔食要掌握一種到多種,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循序漸進的原則。每次引進的新事物,應為單一食物,少量開始,以便觀察嬰兒胃腸道的耐受性和接受能力。我的回答結束了,希望可以幫到你歡迎大家評論點贊,謝謝!

  • 8 # 2胎媽媽俏俏

    6個月寶寶:初嘗試新增輔食

    每日母乳/配方奶餵養4—5次,奶量800-1000毫升左右,所需奶之外,每日只需要進食一到2次輔食

    6月寶寶

    乳類:每日哺乳次數5-6次(斷夜奶),總乳量約800ml

    谷薯類:強化鐵的1段嬰兒米粉,從一小勺開始新增,逐漸增加至每日一餐

    蛋類:暫不新增

    肉類:暫不新增

    蔬菜水果類:根莖類或葉類蔬菜泥1-2勺,水果泥1-2勺

    一天輔食安排表:

    7:00:母乳/配方奶160—200毫升

    10:00:各種稀泥糊狀輔食,像嬰兒米粉、菜泥等(從一小勺開始)

    12:00:母乳/配方奶160—200毫升

    15:00:各種稀泥糊狀輔食(初期新增成功後,可以新增到一日兩次)

    18:00:喝奶160—200毫升

    21:00:喝奶160—200毫升

    ⭕這個階段的輔食,需要呈現稀泥糊狀,方便寶寶吞嚥

    ⭕寶寶第一次新增輔食應是以高鐵米粉開始,吃十天左右米粉後再加入菜泥後引入果泥。每種菜泥或果泥吃3天,觀察寶寶是否過敏,無過敏繼續新增下一種

    ⭕菜泥做法:都是蒸熟後煮熟後用料理棒打泥和米粉混在一起吃,我家用的是尚唯爾料理棒,打泥細膩,好用

    7—8個月寶寶輔食:增加輔食次數,泥糊狀輔食

    每日母乳/配方奶餵養3—4次,每次200—250毫升左右。每日兩次的輔食

  • 9 # 巴蜀周媽豆娃

    選擇無糖,高鐵米粉

    過敏體質寶寶可以選擇低米粉

    米粉由稀到惆,由少到多,單一到多種

    三天觀察不過敏,大便沒有異常。可以考慮下一步新增

  • 10 # 789654s

    根據我給孩子新增輔食時候學習和總結的經驗,給你以下幾點建議:

    1.輔食先從米粉開始,然後根莖類和水果,滿7個月可考慮新增肉泥(從白肉到紅肉);滿8個月後可考慮新增蛋黃。魚蝦類容易過敏,最後新增。

    2.每種食物第一次一定要單獨新增,不要混合,這樣比較好知道是什麼過敏。

    3.輔食小少量新增,無過敏建議連續3天再換下一樣。同時要觀察寶寶大便情況。

    4.如果遇到某一種食物寶寶過敏,不要反覆試,間隔兩個月以後再試。有的時候隨著寶貝發育,可能對這種食物過敏就好了。

    輔食的新增沒有固定,也不是根據大人喜好,重要還是看寶貝的吸收接受程度!

  • 11 # 朗朗麻麻

    一、我們的經歷:

    我的兒子是在六個月的時候開始新增輔食,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必須是高鐵米糊,我選擇的是小皮的米粉,很多評測不約而同地推薦了它簡單的成分和符合實際標籤的含鐵量。沒新增一樣輔食,我會觀察三天,我有一個本子專門記錄寶寶的日常,包括輔食,這樣就不會搞錯到底吃了多久什麼食物,當寶寶有過敏跡象的時候,只要依據滿足三天一加,由少到多,食物一樣一樣加起來,並且性狀由稀到稠的原則,就可以很清楚地判斷寶寶到底是什麼食物引起的過敏。像我們寶寶就是在吃米糊之後第一次吃山藥後,寶寶眼皮出現紅斑,我知道這個食物暫時還不適合他,要過三個月再重新嘗試引進。這是我們過敏的反應。

    二、應該如何避免過敏:

    避免過敏需要這樣做:每次只新增一種輔食 給寶寶新增輔食需循序漸進,建議每次只新增一種輔食。新新增輔食後要密切關注寶寶的反應,看寶寶是否出現腹瀉、皮疹或嘔吐等情況,若出現過敏症狀,需及時就醫。 新增這種輔食3-5天后,若沒出現異常情況,可以開始新增新的食物,同樣需要觀察寶寶的反應。待寶寶能接受較多種類的輔食之後,才能將多種輔食混合一起吃。

    就新增輔食有技巧,避免寶寶食物過敏

    1、每次只新增一種輔食 給寶寶新增輔食需循序漸進,建議每次只新增一種輔食。新新增輔食後要密切關注寶寶的反應,看寶寶是否出現腹瀉、皮疹或嘔吐等情況,若出現過敏症狀,需及時就醫。 新增這種輔食3-5天后,若沒出現異常情況,可以開始新增新的食物,同樣需要觀察寶寶的反應。待寶寶能接受較多種類的輔食之後,才能將多種輔食混合一起吃。

    2、新增新輔食,先從少量開始 在給寶寶新增新輔食時,最好先從少量開始,頭兩天先給寶寶嘗1-2勺,觀察寶寶是否有過敏現象,若無異常再逐步增加。若出現腹瀉,則可能是寶寶消化不良或過敏了,需停止新增。若寶寶的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則說明寶寶吸收不好,需減少食物的攝入量或將食物做得更細些。

    3、由稀到稠、由細到粗 寶寶的咀嚼和消化能力仍然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給寶寶新增輔食要適應寶寶的咀嚼及消化能力。一般來說,應從較稀的流質食物開始,逐漸過渡到較稠的流質、半流質、泥糊狀,最後到固體食物。

    4、有些食物是可能的過敏原,不應太早給寶寶嘗試,像是1歲後再提供牛奶和蜂蜜、2歲後再提供雞蛋、3歲後再提供花生。

    三、過敏了怎麼辦

    在給寶寶新增輔食之後,出現了過敏現象時,就不要再給孩子吃引發過敏的食物了,而且在短時間內都要不在給孩子食用這類食物。比如孩子對蛋黃過敏的時候,就不能再寶寶的飲食中新增蛋黃了,而且還要避免給孩子吃帶有蛋黃成分的食品,這就可以避免孩子再次過敏。

    如果過敏症狀集中出現在面板上,就需要先去除過敏原,而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使用抗過敏藥物,父母不要給孩子胡亂用藥。如果孩子過敏後出現了胃腸症狀,像是腹瀉、嘔吐等,通常停食導致過敏的食物後,用不了多久就能夠好轉。

  • 12 # 嘻嘻啊啊

    一眨眼萌萌噠的小寶寶馬上就到了需要新增輔食的年齡,萌新爸媽們卻還不知道怎麼給寶寶新增輔食,那麼到底怎麼新增輔食最合理呢?今天評果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如何正確的新增輔食。

    一、寶寶輔食何時新增,怎麼新增

    1、母乳寶寶在6個月之後食量開始增加,在媽媽乳汁逐漸減少的情況下,純母乳餵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同時6-12個月也是寶寶發展咀嚼與吞嚥的關鍵期,所以6-7個月是寶寶新增輔食的最佳時期。

    2、由於寶寶消化系統發育的特點,我們新增輔食需要遵循由稀到濃、由少到多的原則,剛開始最好先新增果汁、湯汁,寶寶適應之後再新增米湯等濃稠的食物。

    二、每個階段食材推薦

    6個月寶寶食材選擇:

    米粉、胡蘿蔔、南瓜、山藥、土豆、番薯、黃瓜、捲心菜、油菜、大白菜、紫甘藍、菠菜、白蘿蔔、小白菜、西蘭花、冬瓜、菜花、香蕉、蘋果、櫻桃、牛油果、藍莓、牛油果、西梅、梨、獼猴桃、紅棗 、蛋黃(從八分之一開始兌水新增,逐漸增加到一個)

    7個月寶寶食材選擇:

    玉米、番茄、蓮藕、豌豆、香蕉、豬肉、豬肝

    8個月寶寶食材選擇:

    小米、茄子、香菇 、鱈魚、三文魚、龍利魚、蝦、帶魚、黃花魚、橙子、桃子、雞肉

    9個月寶寶食材選擇:

    10—11個月寶寶食材選擇:

    豆腐、酸奶、無鹽蝦皮

    12個月以後寶寶食材選擇:

    秋葵 、乾貝、糯米、全蛋、火龍果、芒果、菠蘿、黑芝麻、羊肉、鴨肉

    三、寶寶輔食做法

    1、蔬菜隔水蒸熟壓成泥狀,拌入米粉、顆粒面或嬰兒麵條中食用,從單一一種逐漸增加,但一頓所新增的種類不宜過多。蔬菜宜變質,建議每次只做少量,兩天做一次。

    2、肉類可切碎煸幹入料理機研磨,做成肉鬆,新增到米粉等主食中食用。肉鬆放在冰箱冷凍室保質期會稍長一些,但也不宜超過一個月。

    3、水果用勺子刮泥或是料理機打成泥狀食用。

    溫馨提示:

    1、不要認為葉子根莖營養豐富哦,這是錯誤觀點。許多媽媽做輔食的時候連根莖一起打碎,給寶寶吃。其實,綠葉菜中的葉子,才是最有營養的部分。小寶寶輔食中的綠葉菜,只吃葉子,儘量不要吃根莖!

    2、寶寶的胃口小,每頓吃不了多少,在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更要儘量選擇食材中營養更豐富的部分。否則本來寶寶就吃不了多少,吃進去再沒那麼有營養,時間久了就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喬丹生涯共得32292分,若不遭遇傷病+中途退役,得分會超賈巴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