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一頭4

    工業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誌,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

    18世紀中葉,英華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向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傳播,19世紀傳至北美。一般認為,蒸汽機、煤、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英國最早開始工業革命也是最早結束工業革命的國家。

    起源背景

    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英國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18世紀中葉,英華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所以工業革命的開始的標誌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而工業革命的標誌是瓦特改良蒸汽機。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工業革命傳播到英格蘭再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後來,工業革命傳播到世界各國。

    興起原因

    英國首先發生工業革命的根本原因就是18世紀時英國的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這就對工場手工業提出了技術改革的要求。在這種趨 勢下,工業革命就首先在英國發展起來了。

    ⑴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日益加強;

    ⑵英國透過圈地運動,產生並聚集了大量勞動力,同時也擴大了英國國內市場;

    ⑶多年的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為英國積累了原始資本,提供了廣闊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場;

    ⑷工場手工勞動時積累的經驗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這是後來的法國,德國等國都無法相比的)

    ⑸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大,工場手工生產已無法滿足需求。

    於是,一場機器生產革命必然爆發。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工業革命是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

    ⑴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⑵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一定的國內市場;(英國圈地運動)

    ⑶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鉅額的貨幣資本(殖民掠奪);

    ⑷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準備了技術條件。

    一般認為,蒸汽機、煤炭、鋼鐵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三項主要因素。工業革命都是以輕工業開始,向其他部門發展。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所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推動人類的現代化程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另外,在西歐國家和美國轟轟烈烈革命時,中國清王朝正做著“天朝大國”的美夢,英國等國是不會放過這塊能掠取財富的土地,這也是誘發鴉片戰爭的一個原因。工業革命開始後,英國對印度、東南亞的侵略加劇,印度、埃及、緬甸相繼落為英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工業革命對19世紀科學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意義

    (1)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

    (2)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

    (3)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工業革命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係的變革。它使社會明顯地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4)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

    (5)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6)帶來了工業汙染。

    (7)開始了城市化程序。

    (8)使弱小國家緩慢地走上了工業化程序。

    重要發明

    1712年 英華人湯姆斯·紐科門(Newcomen,Thomas)獲得了稍加改進的蒸汽機的專利權

    1733年 凱伊·約翰發明了飛梭

    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珍妮紡紗機(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1768年 阿克萊特水力紡機

    1769年 詹姆斯·瓦特改良鈕可門的蒸汽機為“單動式蒸汽機”

    1778年 約瑟夫·勃拉姆 抽水馬桶

    1779年 克倫普敦 走錘紡騾(騾機)

    1782年 瓦特改良蒸汽機為“聯動式蒸汽機”,1785年投入使用

    1785年 卡特萊特 動力織機

    1796年 塞納菲爾德 平板印刷術

    1797年 亨利·莫茲萊 螺絲切削機床

    1807年 富爾頓 造出用蒸汽機做動力的輪船

    1812年 特列維雪克 科爾尼鍋爐

    1814年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

    1815年 漢弗萊·戴維礦工燈

    1825年 斯蒂芬森發明的蒸汽機車試車成功(粵教版:史帝芬遜,史蒂芬孫,由於是音譯,所以各個版本會有些不同)

    1844年 威廉·費阿柏恩發明蘭開夏鍋爐

  • 2 # 科技文化鄭軍

    工業革命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新技術集中在一個時間段投入生產,導致生產力迅速提高。按照這個意思,人類發生過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1750年左右從英國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下半葉在歐洲開始的電氣革命。20世紀下半葉在美國發生的生物和資訊科技革命。

    按照這個定義,工業革命只發生在技術最領先的國家,一旦發生,其他國家只能追趕,而不是參與者。所以這三次工業革命中國都沒份,現在開始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清潔能源,虛擬現實等為主,中國有可能成為領軍者。

    另外一層意思,是指一個國家甚至一個地區將自己產業升級,從原始的手工勞動變成機械化大生產。按照這個意思,世界各國都會發生自己的工業革命。比如中國就發生過四波工業革命。分別是清朝的洋務運動,民國政府的黃金十年,1949年到1978年計劃經濟模式下的工業革命,90年代初開始的市場經濟模式下的工業革命。最後一次才徹底成功,將中國完全轉化成現代工業國家。

    跟在中國後面,印度,非洲等很多地方也開始自己的工業革命。現在越南的人均GDP已經達到美國五十年代水平。五十年代美國就是工業國,所以越南也算開始了自己的工業革命。

    甚至每個地區都可以有自己的工業革命史。比如義烏現在生產全球一半以上的小商品。這些東西根本不是高科技,但是當地農民洗腳上田,進入工廠車間生產小商品,每個人的生產價值提高十幾倍,幾十倍,這就是義烏的工業革命。

    一般歷史學家重視第一種定義,而現實中人們更重視第二種定義。畢竟怎麼讓自己的國家搞工業革命才是重點。比如日本,歷史上除了味精、泡麵、家電、卡拉OK這些日用消費品,沒有什麼領先世界的發明創造,但是誰能輕視他們本國的工業革命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入手一個掌機,SW好還是PSV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