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猛哥說
“人間有味是清歡”出自蘇軾的記遊詞,全詞如下:
浣溪沙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如何理解“人間有味是清歡”呢
一:先看創作背景
1:元豐七年即1084年三月,蘇軾結束了湖北黃州近五年的團練副使貶謫生活,量移(平移)河南汝州。宋神宗說蘇軾“人材實難,不忍終棄”。
2:蘇軾從黃州出發,去了廬山再去江西筠州看望了弟弟蘇轍,之後去南京拜會了退休退居鐘山的王安石。
3:南京之後,蘇軾到了安徽泗縣,在這裡上疏請罷河南汝州一職,與朋友陳倩叔早春遊南山時作這首詞。
二:蘇軾創作這首詞的心情變化
1:出黃州的蘇軾第一站是遊玩廬山。寫了著名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黃州近五年,不僅實現了從蘇軾到蘇東坡的轉變,文學藝術開始井噴,東坡更是在對事物的洞察方面開始進行哲理性的思辨。
2:廬山下來後蘇軾去了江西筠州看望弟弟,以前他寫詩贈予河南的蘇轍說“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表達的是人生飄忽不定而又不得不執著前行,這次筠州兄弟相見心情大好。
3:筠州後蘇軾直奔南京鐘山,拜會了退居在此的老臣相王安石,在鐘山留戀近一個月,雙方突破了政治的藩籬,徹底“握手言和”,兩位唐宋八大家的翹楚相談甚歡,甚至蘇軾庶幾在鐘山買地欲與王安石一起過退休生活。只是蘇軾比王安石小十六歲,他的前面還有更多事要做。鐘山逗留期間,王安石更是不吝讚賞蘇軾“不知更幾百年,方出此等人物”。
所以,蘇軾結束了黃州貶謫生活、與胞弟會面、和王安石冰釋前嫌,再與朋友陳倩叔同遊南山,自然多瞭解脫和淡然的心情。
人間有味是清歡。是生活的真諦,淡然而內心充盈,參悟了生命的哲理。
在此之前,蘇軾說“人間無正味,美好出艱難”,這次的“清歡”正是正味,更是美好。乃至此後蘇軾再被貶謫惠州時,他說“此心安處是吾鄉”。
回覆列表
出自蘇軾的詞
浣溪沙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