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能與時間和解

    這首詩是杜甫在四川成都寫的,門泊萬里船的意思是:門外停泊著來自江浙一帶航行了上萬裡的船隻。

    東吳是古地域名,指的是長江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孫權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建立的政權,相當於現在江蘇南部、浙江、安徽南部地區。

    有一所大學叫「東吳大學」,其名稱就是以地理位置命名的,東吳大學1900年在江蘇蘇州建立,後來因解放戰爭,有一部份遷至臺灣台北,留在大陸的更名為蘇州大學,遷至臺灣的依然保留了東吳大學的名稱。

  • 2 # 李哥說奇聞

    從視窗可以看見秦嶺長年不化的積雪,

    在門外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船隻。

    西嶺---即秦嶺。

    千秋雪---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這樣相稱。千秋就是千年。

    萬里船---指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船。萬里指遙遠。

    當時詩人在四川,周圍有秦嶺和長江,從詩人居住的草堂視窗就可以望見秦嶺,而長江有船隻貫通東西。

  • 3 # 吳聲吾熹

    “門泊東吳萬里船”,出自唐代杜甫的《絕句》。原文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指長江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孫權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建立的政權,史稱“東吳”。泛指現在江蘇、浙江一帶;“萬里船”,不遠萬里開來的船隻,也指東吳到成都路途遙遠。

    這首《絕句》是詩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時寫的,描寫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詩歌以一幅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給人營造出一種清新輕鬆的情調氛圍。前兩句,詩人以不同的角度對這副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

    第三句“窗含西嶺千秋雪”,寫詩人憑窗遠眺,因早春空氣清新,晴天麗日,所以能看見西嶺雪山。此句“窗”與“雪”間著一“含” 字,表現出積雪初融之際溼氣潤澤了冬凍過的窗欞,這更能寫出詩人對那種帶著溼氣的早春生機的感受。而“西嶺”,正是詩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嶺,想到西嶺山上的長久積雪,以西嶺上的千秋積雪代替窗上的殘雪,這就使所表達的意境更為廣遠。另外,詩人從少年時就懷有報國的志向,在歷經數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後終於有重展的機會,多年戰亂得以平定,這與詩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嶺,並以嶺上千年雪代窗上殘雪,進而給詩人以頑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聯絡。

    末句更進一步寫出了杜甫當時的複雜心情。一說船來自“東吳”,此句表明戰亂平定,交通恢復,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用一個“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來飄泊不定,沒有著落,雖然他心中始終還有那麼一點希冀,但那種希冀,已經大大消減了。“泊”字,正好寫出了詩人這種處於希望與失望之間的複雜心情。而“萬里”則暗示了目的達到的遠難,這與第三句中的“千秋”並列,一從時間上,一從空間上,同寫出那種達到目的之難。三國孫權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譽為明主,作者借東吳代指孫權,暗示了杜甫對當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萬里”、“東吳船”合而為一句,正是為了寫出那個“難”字。

    全詩看起來一句一景,是四幅獨立的圖景,但詩人的內在情感使其內容一以貫之,以清新輕快的景色寄託詩人內心複雜的情緒,構成一個統一的意境。一開始表現出草堂的春色,詩人的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遊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便觸動了他的鄉情。表面上表現的是生機盎然的畫面,而在歡快明亮的景象內,卻寄託著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而無聊的失落之意,更寫出了詩人在重有一線希望之時的複雜心緒,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詩人對失望的感傷。

  • 4 # 使用者李森

    這句詩的上句是社甫詩絕句中的一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是一對仗十分工整的聯句。

    “窗含西嶺千秋雪”一句是作者寫憑窗遠望西山終年不化的積雪,(一個含字恰到好處),雪山的秀麗景色如鑲嵌在窗中的一幅美圖,作者心曠神怡的神情不言而喻。

    “門泊東吳萬里船”看過過西嶺雪景作者轉而向門外一瞥,看到江岸邊許多停泊在那裡的船隻。這裡的萬里船,“東吳”泛直東南沿海而非東吳一個地方。那些船是來自遙遠的東吳。作者用萬里船來形容路途的遙遠,他們從東方的沿海沿長江而上,過三峽,入泯江到這裡是多麼不容易!說明戰亂早已平息,交通也己通暢。看到這些大量來自東吳萬里之遙的船隻,在西嶺的皚皚白雪的襯托下,一幅美景令詩人心裡由衷的發出讚美。充分體現了作者身在草堂,胸懷天下的博大胸襟。

  • 5 # 嶺頭雲803

    這句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門泊東吳萬里船”的萬里船為什麼是來自東吳的?愚以為,要完全理解其中的講究,有必要先對詩中的兩點歷史背景做必要的說明。

        首先是創作背景。眾所周知,杜甫是中國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憂國憂民,關心民生疾苦。歷經國家由盛轉衰,目睹社會動盪、尤其是安史之亂後,詩人漂泊無定,幾經輾轉,流落到成都西郊居住後,創作了本詩。

    其次是“東吳”的歷史背景。東吳原指三國時期吳國政權所轄地域,包含今天的江浙、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可概括為“長江中下游地區”。

    在清楚上述歷史背景後,要理解“為什麼萬里船來自東吳”,我們不妨從以下四點加以解讀:

    一、“東吳”對應上一句的“西嶺”,如同“萬里船”對應“千秋雪”一樣,是對仗需要。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前後兩兩對應,形成對偶,對仗工整,韻律十分優美。

    二、“東吳”指出了“萬里船的”航向,符合作者創作此詩的地理位置。長江自古是中國最重要的內陸水上運輸航道,詩人居住在成都,巴蜀之地屬長江上游,“東吳”屬長江中下游。所以“萬里船”來自“東吳”符合航船往來於長江的邏輯。

    三、“東吳”暗喻詩人輾轉曲折的人生經歷。在這裡,“東吳”沒有具體的指向,它只是“一個遙遠的地方”,因為遙遠,所以稱為“萬里船”。暗喻了詩人一生居無定所、輾轉漂泊,四處流落的遭遇。

    四、“東吳”寄託了詩人的期待。三國時期的孫權被不少人譽為“明君”,連曹操也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詩人以東吳代指吳主,表達出對國家動亂、民不聊生的憂心和對當朝皇帝的期許。

  • 6 # 猛哥說

    “門泊東吳萬里船”出自杜甫的《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題目《絕句》不是詩的內容,是一種表達方式,表現了詩人當時一霎時的心情。

    “門泊東吳萬里船”進一步寫出了杜甫當時的複雜心情。

    1:船來自“東吳”,說明戰亂平定。當時杜甫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而現在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只能平添愁緒。

    2:“泊”字的運用有其深意,杜甫多年來飄泊不定,沒有著落,雖然他心中始終還有那麼一點希冀,但那種希冀,已經大大消減了。正如杜甫在《旅夜書懷》裡說“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一個“泊”字,正好寫出了詩人這種處於希望與失望之間的複雜心情。

    3:“萬里”暗示了目的達到的遠難,這與第三句中的“千秋”並列,一從時間上,一從空間上,同時寫出那種達到目的之難。三國孫權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譽為明主,作者借東吳代指孫權,暗示了杜甫對當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萬里”、“東吳船”合而為一句,正是為了寫出那個“難”字。

    杜甫寫詩“頓挫沉鬱”,素有“詩史”之稱,真實的歷史現實總是能從他的筆端汩汩流出。

  • 7 # 三晉風光美

    一.正文《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二.關鍵詞

    (1)西嶺:指岷山。岷山在四川和甘肅的交界。

    (2)東吳:指長江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孫權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建立的政權,史稱“東吳”,泛指現在的江蘇、浙江一帶。

    (3)千秋雪:指西嶺終年不化的積雪。

    (4)萬里船:指東吳到成都相距遙遠的路程。

    三.全詩大意

    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飛上了高高的藍天。視窗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萬里之外開來的船隻。

    四.時代背景

    公元七六二年,成都知友尹嚴武入朝,蜀中發生動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亂平定,又一年尹嚴武還鎮成都。杜甫得知這位朋友的訊息,也跟著回到了成都草堂。這時的他心情格外好,為什麼呢?一是安史之亂的平定,華人徹底結束了顛沛流離的戰亂之苦,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作為本人往日漂泊離亂、恐懼憂憤心情亦一掃而光。接下來的他也可以“青春作伴好還鄉了”!二是朋友尹嚴武此次入朝竭力向朝廷舉薦,為杜甫謀得了“節度參諫檢校工部員外郎”一職。官職雖小,但終能孝忠皇上,報效國家了。因此,面對草堂周圍這生氣勃勃的景象,他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小詩。興到筆隨,事先既未擬題,詩成後也不打算擬題,故以《絕句》為題。

    五.正題

    行文至此,我們再回答“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句詩所包含的深意也就不難理解了。江船本屬常見之物,但“萬里船”三個字卻意味深長。因為它來自遙遠的東吳,,用萬里船來形容也不為過。關鍵是當他想到這些船隻即將開行,沿岷江、穿三峽、直達長江下游時,就會覺得極不平常。因為多年戰亂,水陸交通為兵戈阻絕,船隻是不能暢行萬里的。而戰亂平定,交通恢復,才能看到這萬里之外東吳的船隻。

    東吳,正是杜甫心中的那點希望的象徵,雖說在朝裡謀到了一官半職,但他不直言長安而云東吳,原因何在?

    一是成都東吳路途遙遠,路徑之難,暗示詩人遠大的報負,如同這萬里之遙的路程,行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二是三國孫權善任賢能,西聯蜀漢,北抗曹魏,使之成三分局面,自古被士人譽為明主,借東吳代指孫仲謀,借孫仲謀代指當朝皇帝,一來是暗示杜甫對朝廷的希望,二來也是他“致君堯舜上”志向的寄寓所在。

    這首《絕句》雖未錄入巜唐詩三百首》,卻被編入全國小學生語文課本,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

    這首《絕句》雖沒有他那首《七律.登高》感情豐富、氣象恢宏,但就其對仗而言,也堪稱巧奪天工,天衣無縫。

    這首《絕句》並沒有賈島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而是聽其聲,觀其景,信手拈來,出口成章。

    每每讀到這首小詩,總能使人越讀越新,愈品愈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繁星》的詩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