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蕭湘居士__

    文學作品中最有名的是陶淵明東籬下與南山上的田園生活,他為了不給五斗米折腰而隱居桃花源,世人意為高士。其實他兒子飢病交迫鋨死的,他妻也是貧頻而走的,這樣的高士有何可羨慕呢?

    古代也提倡大隱在朝為國為民,中隱在市多行善事,小隱在野只圖自身。東漢嚴子陵晉代陶淵明只是文人騷客筆下風采風采的,其實對社會無大作為的。尤其當前千年歲月當前好,萬里江山今日新,理應眾樂樂,為人民大眾多作有益的事情。

  • 2 # 層城鵷雛

    桃花源不過是人類的烏托邦而已,只存在於文人美好的想象裡。桃花源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託,遠離塵世的紛紛擾擾,尋得一方淨土,達到心靈的安寧。自從陶淵明一篇《桃花源記》後,桃花源、武陵溪常常是詩人們吟詠的物件。桃花源代表了一種美好的意象,是世人隱逸生活的嚮往。

    比如“草聖”張旭的《桃花溪》,描寫的就是愜意的隱居生活,全詩如下: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又比如李白的《山中問答》,描寫了恬淡閒適的人間美景,全詩如下:

    山中問答

    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我個人覺得,桃花源完全沒必要建立起來。因為桃花源代表了人類的理想,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一旦建立起來的話,就未必有書中那麼美好了。人活著,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追求,物質反而是次要的。一旦建立起來的桃花源不美麗,或者是達不到人們的理想標準,遊玩之後就會大失所望,敗興而歸。

    桃花源是心靈的歸宿,在塵世裡是建立不起來的,物質的豐富難以彌補心靈的缺憾。桃花源雖然只是一種意象,但是反映了深刻的人性。反映出了人們追求美好,逃避現實,好吃懶做的願望。畢竟人人都希望享受美好的權利,而不去承擔任何責任。

    物質的桃花源很容易建立,無非是找一片山林,在溪水旁種幾百棵桃樹。可是難以建立的是心靈的桃花源,現代人一直都生活在忙碌之中,在塵世裡迷失了自我,卑微如塵埃。我想,很多人都向往美麗的桃花源,卻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不放棄。像陶淵明那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少之又少,畢竟時代不同了,掙錢養家才是絕大多數家庭的主流。

  • 3 # 楊曉豔

    首先得看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描繪的是一種怎樣的生活。

    第一、桃花源風光旖旎,環境優美,純天然的自然生態沒有汙染。陶淵明描繪它“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有小溪游魚,有桃花而無雜樹。“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第二,居住在桃花源的人們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陶淵明描繪它“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來人,“設酒殺雞作食”招待數日,閒聊世事及家常不亦樂乎。

    他所描繪的這些與當時的世事比較起來,實際上是一個“人人勞作,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社會安定,民風淳樸的理想社會”。陶淵明所身處的時代是東晉末期南宋初期,統治階級昏庸腐敗,社會動盪不安。那也是一個充滿了壓迫的時代,而他本人的性格以及高潔的品質必然與時代格格不入,故而壯志難酬,只好選擇歸隱。所以,桃花源是他心中最美好的社會形象,也是老百姓最期待的社會形態。

    那麼,既然是大家期待的社會形態,要不要重建起來呢?我想說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如今再不是東晉南宋時期。陶淵明沒有經歷過隋唐的盛世,更沒有看到明清的繁榮(當然這期間也有戰爭,也有壓迫也有苦難)。他更加不可能想像到1600年後中國結束了長達2000年的封建社會,現在的社會制度和人民的生活的富裕程度。

    相比於陶淵明筆下虛構的理想村莊的幸福模樣,現如今的生活可以說超過了他描繪的“桃花源”。那時候是“竹林茅舍”,現如今是高樓大廈;那時候是“設酒殺雞”,現如今是山珍海味;那時候是躲避戰亂,現如今是太平盛世;那時候隱居避世,生怕與外人接觸;現如今是改革開放,世界是一個地球村……如果說我們的生活比起“桃花源”還是有些許遺憾,那便是因為汙染,我們失去了“青山綠水”;農村沒有了耕作往來、雞犬相聞,失去了田園的味道。回不去的故鄉,讓我們有了太多太多無處安放的鄉愁。

    所以,如果說要重建桃花源,我們需要還大自然青山綠水;我們需要讓故鄉建起小屋、燃起炊煙,我們需要有老鄉談笑其間,我們更需要有“老家”可以常回家看看。

  • 4 # 說的哪有唱的好聽

    桃花源之類的本來就是古代酒瘋子寫的,你也相信,何況一個村產出的東西讓那個村的人不赤身裸體就不錯了,馬克思搞幾個國家都不容易何況一個村ζ。

  • 5 # 峰迴路轉總是情

    古人理想 “桃花園”建立必定要借鑑陶淵明《桃花源記》描寫的場景。因為那是一種情懷。“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一幅寧靜田園風光。

    這種有山有水、春天連綿數十里粉紅色的桃花園。是遊人前來賞花、踏春、放鬆心情的好去處。

    建造田園式“桃花園”村莊是一種文化情懷,必定符合現代人快節奏的心靜。有滿足和符合建造復古理想場景“桃花園”條件的地方當然要可以建立,但需要綜合政府各部門深入考察和評估,畢竟人與自然的和諧可持續發展最重要。

  • 6 # 層樓與空谷幽蘭

    桃花源是一個陶淵明筆下的烏托邦。

    現代社會來說,科技發展迅速,桃花源可以有,但是在桃花源中生活的人,他們的心態,處事態度,與人相處方式,才是至關重要的。

  • 7 # 趙氏子方

    我感覺沒有必要,因為那是一種精神的嚮往,就像太虛幻境。就像幸福一樣,當做一種追求去追尋,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樣 ,遙遠而美麗,做為文人,包括我,寧可“舉頭望明月”,也不願登上月球,去看到荒涼一片。俗話說:距離產生美,看景不如聽景,一樣的道理。所以,還是不建為好,真正建起來了,就成了公園,既然已經入世,怎麼能再稱得上世外桃源呢?

  • 8 # 意濃茶旅

    沒有必要專門去建。現在有很多農家觀光旅遊區也有一片一片的桃林,還有許多風景優美、環境清幽的民宿,閒暇時可以去走走看看。

    近幾年,流行慢生活或到終南山隱居修行,我覺得,這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有人喜歡高樓大廈,有人喜歡鄉村田野,當然少不了經濟的原因。但我認為,這並不是桃花源。

    說起來,古代文人筆下的“桃花源”只是人們對一種與世無爭、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嚮往,是美好的憧憬。它代表著一種安寧美好的生活,代表淡泊名利的心志。

    繁雜社會,人世紛擾,現當下,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每個人活著,都在為了溫飽而忙碌,各種生活壓力都很大。富人有富人的煩惱,窮人有窮人的憂愁,生活不易。誰也擺脫不了與社會、與他人的必然聯絡。偶爾也只有在忙碌之餘,坐下來,把心靜下來,就當是對自己的安慰了。

    所以我覺得,調節心態很重要,錢還是要賺的,工作得努力去做,有夢想就去追逐,只要心中有山水,何處不是桃花源呢?修行不必深山,內心堅定的人,亦可在心中修籬種菊。

  • 9 # 麥小弋

    其一,桃花源是每個人夢想中最好的理想生活方式。但也只是夢想中的而已,真正美夢成真的人又有幾個呢?

    其二,桃花源只存在你我的想象裡,想想挺美好的,可現實卻不允許你我奔著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去追夢吧!所以,對於現在這種還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的青年人來說,夢想是要有的,但關鍵是要腳踏實地的努力幹,爭取達到自己心中桃花源的這個目標。

    其三,也會有一部分人,人家早已達到了實現夢想的階段了,想實現什麼就可以立即去做的那類人。心中的桃花源自然是可以實現的。

    最後,還會有小部分人,對自我,對夢想的追求沒那麼熱切,也不怎麼想著努力生活,就是活得特佛系的人,似乎每天都在桃花源中,但又似乎時時都在反思自己做的不好。

    綜上所述,願每個心中還存有桃花源夢想的人美夢成真。也祝每個奔夢的人都能早日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

  • 10 # 家有寶貝147517795

    可以呀,為什麼不行呢?

    只要你有想法,有條件,有能力,有金錢,國家允許…………

    即能作為你個人修身養性的(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去所,又可以為當地的開發,建設,旅遊,增值做一些貢獻,君何樂而不為呢?

    個人看法哈

  • 11 # 山凹凹

    其實不是建起來的問題,物質硬體是精神追求的反饋、道具。

    空建桃花源有什麼用?只能是個沒靈魂的殼。

    若要建設桃源村莊,其實更要注重的是人文、道德、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傳統文化的追求等一體結合,在這基礎上只有這樣建,才有靈魂。空建殼體,沒有任何意義。似是而非、缺失靈魂。

  • 12 # 信敏498

    這裡已經有不少朋友談及陶潛寫《桃花源記》的原意和背景。我覺得宋人謝枋得寫的一首詩,其中的第一句,“尋得桃源好避秦”點中了陶令的意願。桃源裡的老鄉告訴漁人說:先人避秦世亂於此,所以弄得“不知秦漢,無論魏晉”。陶淵明解甲歸田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愛聽人發號施令,找一個世人難到的桃花源。其實他並無心去幻想設計一個什麼理想的社會制度。因此,有些人把“烏托邦主義”這頂帽子扣在他的頭上,也是實在是太冤枉他了!而且,現在那些自駕遊的朋友們,在各地都報道了桃花源,難道他們都是烏托邦主義的鼓吹者?!應該說:中國是個神奇的國土,神奇處之一,就是有許多像桃花源那樣美麗的地方。

  • 13 # 莫柏順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在嫉世憤俗的心情下塑造的一種理想世界。世外桃園實質就是一種空想共產主義,藉以寄託自己空虛的精神。在戰亂多災的晉代實即是不存在的。空想共產主義思想最早出現在道家學派裡,他們厭惡戰爭,希望建立一個“鄰國相望,雞犬相聞,民之老死不相往來”的大同社會。

    晚清的康有為亦提出了大同世界一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在我國普遍踐行,結果導至了三年大饑荒。此外,十八世紀的歐洲有歐文、傅立葉、聖西門等空想共產主義者,他們將自已的鉅額財產分給貧民,帶領大家踐行他們自己設計的空想共產主義,結果都失敗了。後來的馬克思融合了他們的空想共產主義、黑格爾哲學、達爾文進化論等,提出了自己的學說在歐洲實踐,結果也失敗了。

    我們中國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使我們的國家在短期內出現了今天的繁榮,進入了世界的先進行列。所以說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只有遵循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陶淵明在貧病交架,飢寒交迫的窘境下還念念不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浪漫情懷,只能說明一種知識份子的精神境界。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表現了“士可殺,不可辱”計程車大夫精神。

    陶淵明是晉代登峰造極的文學家,他的作品文學造旨極高。對於他的作品只可從文學藝術角度去學習欣賞,透過他的作品去了解那個時代人文歷史及風土人情,不可複製。今天我們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已遠超了那個時代。更不存在“歸田園隱”一說,他所描繪的那種理想社會只能是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不著實際的空想,或者說一種精神的寄託。

  • 14 # 南山劉向雄

    要建"桃花源",重點是必須與世隔絕,用一套高尚的道德要求去規範每一個公民,然後經歷幾代人,就會慢慢地形成真正的理想桃花源。

    為什麼說要"與世隔絕"呢?因為外界的思想意識、低俗的觀念、侵犯與犯罪都會勾起人心的"惡念",就如同不少的原始部族,一旦同外界相交流,自身良好的風俗、純潔的心靈也會被汙染。

    哪為什麼要幾代人呢?因為,第一代人還有各種惡習留存,習慣是很難更改的,只能透過一代代地去逐步改變。

    西方的空想社會主義已經為此做過了試驗,如歐文的實驗最終以破產告終。現也有些志同者也去形成一個社群,或深山或老林,但總還不能做到"與世隔絕"。

    其實,真正的"桃花源"在自己心中,你所設想的社會如何,這個社會就如何。當你覺得社會醜陋汙穢,這社會就向你展現醜陋汙穢的一面;當你覺得社會如此陽光善良,這社會就向你展現陽光善良的一面。

    多謝閱讀! 祝您愉快!

  • 15 # 馬到成功148659402

    多謝邀請!古代文人的理想村莊“桃花園”,或叫世外桃源,是文人墨客的一種理想式的淨土,是逃避現實的一個歸處,這裡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民風淳樸,生活在這裡的人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爾虞我詐,是一種最原始的原生態生活樂園。這在幾千年前,幾百年前可以,那個時候地廣人稀,總有人跡罕至的地方,有未發現未開發的處女地!

    從蒸汽機時代開始,世界間距離不是問題,到現在地球就是一個村莊,交通發達,資訊發達,而且現在是地廣人綢,能開發,能利用的地,早就被有識之士,長袖擅舞者開發利用!可以說:四海無閒田!

    現在開啟封山佔水模式,有限的有價值資源,早就被有能力,有眼光,有實力的人收購經營!成為炙手可熱的旅遊資源,影視基地的外景了!

    所謂的“世外桃園″,仙山雲海,只能是在文人墨客的小說中,在今古傳奇的影視中,現在商業化的今天,既使有也很快變成旅遊景點,成為現代人的賺錢道具,也再難找到夢中的世外桃園!

  • 16 # 讀書燈下

    縱觀中國古代的文人們,學成之後其實一直都在“仕”與“隱”間做抉擇:進則治國、平天下,這需要靠“仕”來成就;可世事並不一定如意,仕途也面臨各種各樣的困境,很多時候,憑一己之力並不能力挽狂瀾,於是,退而歸隱,不與世道同流合汙,又成為讀書人的另一種選擇。

    用一句話來形容:仕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可以說,不問世事的桃花源是古代文人們的精神家園。這樣的世外桃源,隔絕世事,遠離塵囂,如陶淵明筆下所描寫的,“無論魏晉,不知有漢”,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

    但文人們隨遠離朝堂,事實上心中仍有理想,畢竟還是不能像陶公筆下的桃源人們那般,渾然不知世事,只知桑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讀書、著書,或許才是他們最終的歸途。

    一代有一代之隱士,一代有一代的隱士文化,我們今天,要建立古代文人賴以避世的“桃花源”,可則可矣,但空有這樣的理想村莊,若沒有志向高遠、精神高潔的隱士居住,沒有足夠的文化內涵支撐,又淪為商業化的存在,又有何用呢?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關鍵還是看如何打造,又能承載怎樣的文化內涵。太平盛世,亦有不少人走向歸隱,但,只要心中安寧,何處又不是桃花源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目前正在努力中的目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