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讓說還偏要說的表哥
-
2 # 梧恬靜
百無一用是書生,是說讀書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古代人如果想出人頭地,讀書考功名,中狀元,一朝成名天下知,是無數人心中最理想的道路。所以,為了功成名就,起早貪黑,寒窗苦讀,每天就只與書為伴,孜孜不倦,除了吃喝拉撒,其它農事日常,是一概不理的。又因為從前科考,都有特定範疇,儘管書生日夜埋頭苦讀,能涉獵到的生活知識卻是不多的。故此,書生對於生活技能常識,非常匱乏,基本上離了家人或僕人,餓死也是有可能的。故此,在過日子上,書生就會被人嘲諷,百無一用。可以說,未能在讀書上取得功名前,書生是十足的廢物。書讀的好,考上狀元,天子欽點,那就不得了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以說,一個狀元,經營得好,妥妥的一個世家望族的茁起啊!這不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嘍!因為每一個狀元,都可位列天子門生,這是讀書人最崇高的名譽,也是天下無數人最羨慕的成就。
-
3 # 酉陽749
感謝邀請。中國古代,自從隋朝首開科舉取士以來,這一制度就為平民提供了上升通道,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同時它也是重要的社會穩定器和安全閥。望著魚貫而入,進入城門應考的各地讀書人。唐太宗頗為得意地說出了那句名言:“天下英雄(讀書人)盡入吾彀中矣”。意思是說,天下的讀書人已經全部在我的掌控之中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既是皇帝對天下讀書人的勸誡,也是無數讀書應舉的平民的心聲。為了維護科舉制度的權威及公平性,中國封建君主專制王朝,對“科場舞弊案”,向來是從嚴從重查辦,絕不姑息的。其力度,甚至強於追查貪官。為什麼?這似乎是一個僅靠屁股,就可以想清楚的問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百無一用是書生”,我們得分兩頭說。首先,那些經過多年寒窗苦讀,考取了科舉功名的讀書人。在進入封建官僚體制內做官之後,可能會發現:聖賢的書,是寫給讀書人看的,拿到現實中來用,往往百無一用。他們中的大多數,是會被官場中的“潛規則”所同化的,成為他們自己曾經非常討厭的那種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的官員,儘管鳳毛麟角,但也還是存在的。最典型的就是明朝的海瑞。皇帝並不奢望天下官員都像海瑞一樣清廉,只是海瑞這塊招牌還是要樹立的。其次,未能透過科舉考試,甚至終生不第的那些讀書人。有的可能會像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即便淪落下層社會,也仍然穿著象徵讀書人身份的大長衫。他生前被侮辱、被損害,死了,他常去光顧的那家飯店的老闆,只是記得,孔乙己還欠我好幾個錢呢。落第讀書人,比較常見的出路是,鄉村教書先生、官府幕僚等等。《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屢試不第,為了生計,就曾長年做教書先生。
中國的科舉制度,1905年被廢除。在中國1300多年的科舉史上,一共產生過596位狀元。今天,這些人中,能被我們記起的,少之又少。反倒是像蒲松齡這樣的落第讀書人,享譽中外。他的《聊齋志異》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文化寶庫裡的永恆寶藏。還有那些與科舉無緣的人,例如:左宗棠,他以未獲取科舉功名為人生憾事。我們後人,自然是不會在意他的這點小殘缺的。僅就收復新疆一項功績,就足以讓後人永久懷念了。
-
4 # Goodmandsg
你曉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嗎。這是不同人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可客觀科學的講,學習是很重要的。人只所以是人,後天的學習不可少的。但一些人學了不會靈活運用,生搬硬套。但是不能否定學習的重要性。
-
5 # 斐奇媽
這個古人的說法好像看起來是有些矛盾的,其實不然。
首先,古人,包括很多朝代的人。
而不同朝代不同時期的古人對待讀書和讀書人的態度看法是會有不同的。
所以,首先我認為問題中的說辭應該是來自古代的不同時期。
我近期剛好在和孩子一起看歷史故事的繪本,前幾天剛好看到北宋時期。
北宋中期的皇帝是崇尚藝術人文的,本身皇帝自己也就是畫家,書法家,
所以宋朝出現了很多的大畫家,和詞人文人。比如蘇軾三父子,李清照等等。
也出了很多經典名畫,比如舉世聞名的:清明河上圖。
這個朝代的人們,基於這樣的價值觀導向,就會說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樣的話來。
宋代由於這樣的價值導向,所以對於武力就不夠重視,那個時候的武將都是給文人打下手的。
由此,就導致國防能力很弱。最後國家顛沛流離,分崩離析。
最後的宋朝小皇帝據說是被一個忠誠的大臣護著後跳江而亡的。
這個時期的古人,估計就有人會說了“百萬一用是書生了” 。
因為靠讀書,靠繪畫,靠寫詞是沒法保護皇家,沒法保護國家不被侵犯的。還得靠武力。
所以我說,古人的兩種說法確實會存在,只是它們的存在是不同的時期而已。
希望上述答覆能給您幫助。
-
6 # 大叔53
我國古代實行科舉制度,比較合理,只要讀書,就是有希望做官,就有錢
-
7 # 待曉兒
對於“讀書”這件事情,古人曾經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又曾經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豈不是前後矛盾嗎?
如果將這兩句詩翻譯成現在的語言,前者為“知識就是力量”,而後者被誤解為“讀書無用論”。
可見,“讀書”還是“不讀書”,是一個由古及今一直存在的爭議。
“惟有讀書高”: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流傳已久的《神童詩》中的一句,用以激勵後人讀書上進。
說得更為明白的一句是: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那些能在社會中出人頭地的成功人士,都是有學問的讀書人,當然這更多的是指文人。
那麼,為什麼“讀書”如此重要呢?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一個趨勢,那就是“知識”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所佔的地位是越來越重的。在很早以前,人類還是以採集、狩獵為生,過的日子非常艱苦,時刻還處於生命危險之下,但是種植、馴養技術的成熟,讓人們的生活好了太多太多。
這個過程是以萬年為單位來計算的,嚐到了“知識”所帶來的甜頭,之後的發展更是驗證了這一點。
孟子將勞動分為“勞心”和“勞力”兩種,並指出: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社會有時候就是這麼殘酷,“勞心者”就是比“勞力者”更為重要,因為他們引導著社會的變革。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勞心”和“勞力”並不是指單純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而是說有技術的人和沒有技術的人。
比如說一個工地上,現在還找得出一個只有力氣而沒有一技之長的勞工嗎?有些勞工沒有上過太多的學,沒有讀過多少書,其文化水平可能也僅僅在於認字而已。
但是,這些人不是“勞力者”。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這些人在自己的領域裡是“勞心者”,只不過程度有差異而已,有些是工程師,有些是泥瓦匠,他們不是那種只會聽別人指揮的勞力。
從今天“學歷”越來越重要也可以看出,整個社會的趨勢就是如此,對於“知識”越來越看重,而“知識”所能帶來的變革也越來越大。
那些滿足於現狀,不想繼續學習新內容的人,註定會被社會淘汰。這個時代的發展對個人來說更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是常態。
其次我們還應該明瞭,“讀書”對於人精神建設的作用。面對不如意的世事,不讀書的人只能隨波逐流,沒有一個明確的是非判斷,而讀書的人卻有更多的選擇。
正所謂:
莫道儒冠誤,詩書不負人。 達而相天下,窮則善其身。
讀書可以建立一個獨立於所有人之外的精神世界,而這個精神世界的發展程度,決定了一個人思想的高度。
錢財、地位等等外在事物也許抵不過一次天災,抵不過一次人禍,這些東西隨時都可以被剝奪。但是隻有學在心裡的“知識”是永恆的,它不會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化而消失。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努力是不會辜負人的”。
最後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讀書人”。“讀書人”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指受到儒家學說影響的文人,但其實他包含著各個階層和各個行業。
有些人總是用開疆拓土和保家衛國的“將士”來諷刺那些只知道讀書的“文人”,但又見過幾個名傳千古的名帥、名將是不知兵法,不讀兵書的呢?
所以,讀書是不分行業的,尤其是在當今社會里,“讀書”成為了每一個人想要立足的必備技能。
它再也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是與每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自古及今從未出錯的真理。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是讀書人的自嘲我們常聽人說,書生是“百無一用”,其實這句話的出處在於清朝黃景仁的一首詩: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這是他對於自身命運的一種自嘲。
也就是說,這句話“讀書人”說得,不讀書的人說不得。
這就好比一個人取得了一些成就,別人稱讚其能力的時候,他會自謙,說這些都算不得什麼,但如果你當真了,附和他一句“果然算不得什麼”,你看他和不和你翻臉?
那麼,“書生”真的是百無一用嗎?
一個很明顯的事實,在任何社會當中,類似“書生”這一地位人都是領導者。
在封建社會中,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不知書”者,漢末三國時期曹操領軍的同時,也留下了非常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魏晉南北朝時代,那些領軍作戰的將領很多都寫得一手好詩。
尤其在唐代之後,科舉考試也增設了“武舉”一科。
戚繼光的成名並不是其勇武,而是他的作戰方略非常先進有效。
說個極端一點的例子,一夥土匪山賊如果沒什麼文化,只會打家劫舍而已,但如果配一個“軍師”,他們就敢造反。
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國,“書生”哪裡無用?
那麼,為何要感慨“百無一用”呢?這是“報國無門”的時候所發的牢騷。
郭德綱曾經說一些新品類的相聲,有些人想用相聲普及化學,有些想用相聲普及物理,相聲就像一個筐,什麼都可以裝,這些是他所認可的。但是別忘了,還有那些專門說相聲的人吶。他們除了說相聲,不會做別的。
其實郭德綱說得很委婉,他是在表達每一行都有專業的人士,不要用跨行的眼光來評判業內的人才。
讀書人也是如此,像元代取消科舉之後,很多文人一時間喪失了謀生的能力,很多人都去創作之前被人看不起的小說、戲劇等通俗文學。
缺少了讀書人對於社會的管理,疆域龐大的元朝不到百年就成為了歷史。
一個國家的根本就在於這些幕後的“讀書人”,他們的付出一點都不遜色於那些在戰場搏命的將士。
守土安邦是功績,強國富民更是追求。只不過前者有一個具體化的標準,而後者沒有一個明顯的參照物罷了。
說到今天,那些鼓吹“讀書無用論”的人其實都是不讀書的人,相反那些有很大社會聲望的人,不說各領域學者、教授,就是那些看起來和“讀書”沒什麼關係的商人,馬雲、李嘉誠等等哪一個是不讀書的人?
然而,這些人從來沒有認為“書生”百無一用,反而再不遺餘力地支援教育事業,鼓勵更多的“讀書人”。
從這些歷史現實和活生生的例子裡,我們可以發現:
“讀書”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不是“書生”百無一用,而是懂得讀書價值的人還太少。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8 # 白雲3498
家裡沒有讀書的,官從何處來?
古人讀書的目的求取功名,報效國家。因此:“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只有讀盡五車書,才能青雲近天子。同時又說:“書生不出頭,萬行沒處用!”一心讀書,不從是生產勞動。所以做啥都不會做。自然對書生是一種輕蔑:“百無一用是書生!”實際上是一種傍側敲擊、鼓勵的暗語,並非直觀的貶義語言。
-
9 # GUOTAIMINAN123
中國的思想是對立統一,平衡和諧。也就是陰陽平衡。所謂大醫者治國,小醫者治病。如果一個人讀書成了活書櫥,那就是百無一用!如果讀書有自己的獨立建解,靈活運用充滿邏輯思維,那就是唯有讀書高,孔子說過,思而不學則殆,學而不思則罔。知識才是人類史上的進步發現,是很重要的東西。還有一個典故就是倉頡造字鬼神夜哭,我的理解是人類有了文字文化就有了自己的思想,再也不受鬼神左右了!人有了思想要比鬼神更可怕,由於人類的思想擴張會出現很多不好的事,這也是鬼神為什麼哭的原因!這也說明了吃進去的要能消化才是,不然要麼捱餓,要麼撐死,不和諧了嗎,陰陽失調了就是病!國家失調民不安,臣不賢,君不明。人體失調百病重生,讀書失調人事不通,不通責不達。
-
10 # 俠義四戒
首先說這話的是兩個人群。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統治階級為了控制人心和思想,來大肆宣傳推廣的,然後推幾個透過讀書考取功名封蔭耀祖的成功榜樣,這樣天下人就會趨之若鶩,就好比現在經常推出的感動中國啊什麼的(此處無冒犯褻瀆感動中國之意僅做比喻用)。而當時流行的學術是什麼呢?儒術。自東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孔子的儒學就成了社會上的主流,開科取士都是以儒學作為基本和參考。忠孝仁義禮智信,成為社會道德的準則。二十四孝成為社會人人傳誦的楷模。統治階級和他的那些捍衛者以為這樣就能牢牢鉗制百姓的思想。讓他們都臣服效忠“天子”,三綱五常就是他們為其套上的枷鎖。但凡讀過書識過字的人都不會輕易生出作亂反叛的叛逆之事,封建王朝也就可以世世代代永傳相繼,江山萬萬年了。此是其一的原因。
其二大家都讀聖賢書,那麼總會有幾個特別出類拔萃的人冒出來,統治階級就可以把他們徵召為天子門生為其統治服務。畢竟一個人一個家族統治天下太累了嘛。總得有幾個替主子分憂做事的。
後來隨著這句話的深入和流傳,家家戶戶都以此激勵自己的孩子、夫君去讀聖賢考功名。到處都是之乎者也的朗朗書聲。可謂欣欣榮壯壯哉?
上下一心皆高興。妙。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再說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分明就是窮酸秀才落榜士子的自嘲。“十年寒窗苦,名落孫山時”。心內苦悶豈可一言說盡?罷了罷了,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
在古代,書生一直都是柔弱不堪手無縛雞之力的(當然也有書生文武雙全的如辛棄疾,那叫一個猛,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再有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那些士人也無一不是文武全才之能人)在家不制生產,在朝不能治天下。雖是滿腹經綸卻只是誇誇其談。沒有一點實用。
所謂書生誤國也比比皆是。明初建文帝的那一干書生腐儒不就是很好的例證嗎?方孝孺忠則忠矣,但因此賠上十族人的性命可值或者說你萬世留名了,人人談起方孝孺都會豎個大拇指說一句:“好樣的!”可是呢,那些受牽連無辜往死的人呢,得罪誰了?
以上解答是辯證的去解釋。其實這兩句話出處不同,一個是宋朝,一個是清朝。本就不是一個朝代的語錄。後人使用時不過是各有目的而已。
讀書,要讀活書活讀書。別一味搖頭晃腦的死讀書讀死書。在現代社會多讀書總是沒錯的。你的眼界會因此而開啟。
-
11 # 歷史答疑官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對古代士農工商等級制度的最好詮釋,只有學得文武藝,賣於帝王家才能在社會上取得崇高的地位。
科舉制出來以後,這種情況尤為嚴重。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走卒。都想讓自己的子孫透過讀書,來改變自己以及家族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的情況。
百無一用是書生那既然都以讀書為榮,那麼怎麼就又百無一用了那?
古代的科舉之路十分艱辛。多少人窮極一生也不一定能過了縣試成為秀才,有很多人七老八十還是童生,簡稱老童生。范進中舉之前不就是這種狀況,親戚鄰居沒有人能看的起他。
讀書讀了一輩子,到了最後科舉無望。種地也不會,手無縛雞之力簡直就是個三級殘廢。這就是百無一用是書生的緣故了。
本文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寫的,不對之處請多多指出。
回覆列表
矛盾是會轉化的。就是說在不同的環境下同一個事物可能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甚至相反的。
舉個例子:一把菜刀,在廚房,它是廚師的好幫手,可以為烹飪美味的事物作貢獻;但是一旦到了壞人手裡,這把菜刀可能就成了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幫兇!
上面這個例子,就說明了同一個東西在不同的情況下起的作用就是相反的,一個地方起好的、正面作用,在另一個地方就起了壞的作用成了幫兇了。
題主的問題,“百無一用是書生”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可以理解為“文化”在不同環境所起的作用不同:在農民伯伯眼裡,幹農活的時候,或者在只需要純力氣活的時候,“書生”、“文化”顯然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壯實的農民伯伯比“書生”管用多了,能幹事,百八十斤一筐的稻穀一隻手給你拎起來,天天在家讀書學富五車的書生手無縛雞之力,要他去挑稻穀,可能挑都挑不起來;但是換作另一個場景,從整個社會來看,有“文化”的“書生”透過腦力勞動在社會建設、管理的各個方面可以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這個時候沒有文化的農民伯伯就發揮不了作用了。
所以,這樣看來,兩者也並不矛盾。
當然這兩句話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管理解的對不對:第一句話說的“書生”只是文化的一個載體,書生不等於文化,書生沒用不等於文化沒用;第二句說強調的是文化的作用,強調的是文化在社會上地位和老百姓達成的一種共識,那就是有文化更吃香,可以輕鬆討生活,只有學到了文化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後一句主要講文化,跟書生沒關係。
綜上,不管從哪個角度解讀,放在不同的環境,這兩句話都是不衝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