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半小夜曲abc

    沖泡茶葉的水溫對茶湯的成色(色、香、味及葉底)有極大的影響,泡茶水溫多少度合適呢?其實不同茶葉對水溫要求也有所不同。使用過冷或過熱的水沖泡好茶時,喝起來會有苦澀味。水溫的高低決定了茶湯中咖啡因溶解量的多少―—茶湯中咖啡因含量越多,喝起來就越苦。另外,水溫過高容易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C,降低茶湯的營養價值。那麼沖泡不同的茶葉水溫多少度合適?以下是沖泡一些常見茶類的適宜水溫。

    泡茶水溫-高溫:90℃以上

    葉茶類:如鐵觀音、水仙、佛手、洞頂烏龍等。

    重揉捻的茶類:如鐵觀音、佛手等接近球狀的茶。

    重焙火的茶類:色澤較黑、較暗的茶。

    陳年茶類:任何妥善儲存的陳年茶,以鐵觀音、水仙較常見。

    2/3

    泡茶水溫-中溫:80~90℃

    輕發酵的茶類:如文山包種茶,但若焙火較重,應以高溫沖泡。

    芽茶類:如白毫烏龍、高階紅茶等。

    燻花茶:香片、包種茶、燻花。

    茶葉細碎類:上述各種茶葉在水溫使用上雖有差別,但因芽茶葉切碎後接水的面積增加,茶葉中的物質溶解快,所以即使是應該高溫沖泡的鐵觀音,切碎後也應以中溫沖泡。

    3/3

    泡茶水溫-低溫:低於80℃

    綠茶類:如龍井、碧螺春等。若品嚐時仍覺得苦麻重,則可再降低水溫。溫度和時間可以靈活掌握。第二遍用80到90度可以

  • 2 # 叼著小奶瓶去逛街
    有了優質的茶葉,甘美的好水,精緻的茶具,還必須要有適當的沖泡方法,茶葉固有的色,香,味才能充分地體現出來.要泡好一杯茶,主要是要根據不同的茶類,加工方法,茶的特性,掌握好茶的用量,開水的溫度,沖泡的時間.因此,可將茶的用量(茶水比),開水溫度,沖泡時間歸納為泡茶三要素. 茶葉用量(茶水比) 普通綠茶,紅茶,花茶,以1g茶葉,衝開水60-70ml為宜,容水量250ml左右的茶杯或茶壺,投放3-4g茶葉.一般來講,揉捻特別重的茶葉用量應少一點,如碧螺春,大眾綠茶等,1g茶葉衝70-80ml開水為宜.揉捻特別輕的茶葉用量應多一點,如竹葉青,明前綠等,1g茶葉衝40-50ml開水為宜.

    開水溫度 泡茶的開水,一般採取現沸現泡,以剛剛達到100℃的開水泡茶最為適宜.

    高階綠茶和細嫩的名茶,如碧螺春,竹葉青等,由於原料細嫩,泡茶開水的溫度應適當降低,一般掌握在80-90℃較為適宜.如溫度太高,會使茶葉泡熟變色,香味俱減;如溫度過低,有效成分浸出速度慢,等候時間太長.

    沖泡時間 應該根據茶葉種類,茶葉形態和泡茶器具來確定.據研究,茶葉經沸水沖泡後,首先從茶葉中浸泡出來的是維生素,氨基酸,咖啡鹼等,一般泡到3分鐘時,上述物質在茶湯中已有較高的含量.以後,隨著沖泡時間的延長,茶葉中的茶多酚類物質陸續被浸提出來,一般浸泡到5分鐘,茶湯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已相當高了,這時的茶湯,喝起來鮮爽味減弱,苦澀味相對增加.因此,要使茶湯有醇厚,鮮爽之感.對一般的大眾綠茶,紅茶來說,沖泡3-4分鐘後飲用能獲得最佳的味感.細嫩名茶,特別是揉捻重的細嫩名茶,如碧螺春等,茶汁浸出速度快,沖泡時間要短,一般泡2-3分鐘就可飲用.做形用力小的茶葉,如竹葉青等,沖泡時間要適當延長,才能沖泡出滋味鮮醇的茶湯.

    茶葉用量(茶水比),開水溫度,沖泡時間三要素之間相互聯絡相互制約,品茶者可根據所選擇的茶葉,器具,和自己對茶味濃度的愛好靈活運用.

  • 3 # 森哥萬金入門

    你的這個問題,問得就有問題,“茶葉第二遍需要100度水嗎?”“應該是泡茶葉,第二遍時需要用到100度的水嗎?”

    通常85度到100度之間都可以,不一定非要那麼明確到100度泡第二遍

  • 4 # 線上就想你

    泡茶水溫的高低和用茶數量的多少,也影響沖泡時間的長短。水溫高,用茶多,沖泡時間宜短;水溫低,用茶少,沖泡時間宜長。沖泡時間究竟多長?以茶湯濃度適合飲用者的口味為標準。

    細說

    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據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茶葉用量還同消費者的年齡結構與飲茶歷史有關。中、老年人往往飲茶年限長,喜喝較濃的茶,故用量較多;年輕人初學飲茶的多,普遍喜愛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總之,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取四隻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鐘後審評茶湯滋味,結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麼茶而定。高階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綠茶類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左右為宜。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在高溫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維生素c大量破壞。正如平時說的,水溫高,把茶葉“燙熟”了。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較極老,必須用100℃的沸滾開水沖泡。有時,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在壺外淋開水。少數民族飲用磚茶,則要求水溫更高,將磚茶敲碎,放在鍋中熬煮。

    一般說來,泡茶水溫與茶葉中有效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關,水溫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就愈濃;反之,水溫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湯就愈淡,一般60℃溫水的浸出量只相當於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這裡必須說明一點,上面談到,高階綠茶適宜用80℃的水沖泡,這通常是指將水燒開之後(水溫達100℃),再冷卻至所要求的溫度;如果是無茵生水,則只要燒到所需的溫度即可。

    茶葉沖泡的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溫、用茶數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係,不可一概而論。

    如用茶杯泡飲一般紅綠茶,每杯放幹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200毫升沖泡,加蓋4—5分鐘後,便可飲用。這種泡法的缺點是:如水溫過高,容易燙熟茶葉(主要指綠茶);水溫較低,則難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時喝不完,浸泡過久,茶湯變冷,色、香、味均受影響。改良沖泡法是:將茶葉放入杯中後,先例入少量開水,以浸沒茶葉為度,加蓋3分鐘左右,再加開水到七八成滿,便可趁熱飲用。當喝到杯中尚餘三分之一左右茶湯時,再加開水,這樣可使前後茶湯濃度比較均勻。據測定,一般茶葉泡第一次時,其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則所剩無幾了。所以,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

    如飲用顆粒細小、揉捻充分的紅碎茶與綠碎茶,有沸水沖泡3—5分鐘後,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飲用。飲用速溶茶,也是採用一次沖泡法。

    品飲烏龍茶多用小型紫砂壺。在用茶量較多(約半壺)的情況下,第一泡1分鐘就要例出來,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從第二泡開始要逐漸增加沖泡時間,這樣前後茶湯濃度才比較均勻。

  • 5 # 幸福小九妹

    大家好,我是小九妹,分享一下我個人,泡茶葉的一些基本方法。

    我常喝茶葉的種類: 紅茶 普洱 綠茶 黑茶和白毫銀針。

    第一泡洗茶:

    1.紅茶 白毫銀針:需要用100度的開水 30秒 洗茶,100度水溫30秒,可以快速提香。

    2.黑茶 普洱:用100度開水60秒洗茶,這類茶需要泡泡,泡開洗茶。

    3.綠茶:需要用100度的水15秒洗茶,專業茶藝師說綠茶第一泡微量元素最高,建議不用洗,但是我還是會洗,不過用最短的時間沖洗。

    第一遍洗茶,第二遍就可以出茶喝了,不同茶,第二遍水的溫度也是不同的,如下:

    1.紅茶 白毫銀針:水溫80-85度,淡淡的茶香特別宜人,茶葉的微量元素也不會被破壞。100度的水沖泡這類茶,茶湯會濃,約有酸苦味兒

    2.綠茶:75-80度左右,特別是嫩芽兒,水溫一定不能高,綠茶一般第3泡的時候,可以用100度的水在沖泡一次,因為綠茶第三泡的時候茶味比較淡了,在用100度的水再泡一次就沒味道了。如果第二遍直接用100度的水,口感會苦澀,最重要破壞茶葉的微量元素。

    3.普洱和黑茶:一定要用100度的水沖泡,快速出茶,這類茶葉100度的水溫才能衝出茶香。

  • 6 # 生火做飯48209

    整明白了自己喜歡喝什麼型別的茶,久了自然會找到沖泡的方法。怎麼都是這麼弱智的問題?玩什麼愛好,久了自然會熟知操作,除非天生是個笨蛋。

  • 7 # 日照王三哥手揉茶

    我是王三哥手揉茶,我在日照綠茶核心產區。喝茶泡茶大家都會,但是能恰到好處地茶的特色,需要多次的試驗,這裡除了投茶量外,最重要的就是水溫。

    泡茶的水溫,與需要泡的種類有關。我們日照綠茶,和其他地區的綠茶一樣,採摘的都是嫩芽,水溫太高,就會把茶葉燙熟了,泡出來的滋味,無論鮮爽還是清香都大打折扣,所以不建議泡綠茶用100攝氏度的水。那用多少度合適呢?我的手揉茶,我自己實驗是春茶80℃左右,秋茶85℃為好。同時出湯也要控制,第一泡13--15秒,第二泡10--13秒,第三泡13--15秒,這樣泡出的茶,滋味鮮爽,口感醇厚,滿口餘香。

    至於黑茶、老白茶等儲存茶,最好用開水,長期儲存的茶,潤潤茶,同時還可以消毒。

    我是王三哥,喝茶儘管說。

  • 8 # 愛美食的民宿主糖糖

    茶葉沖泡溫度,不同的茶葉沖泡溫度應該不同,對其它茶葉不太瞭解,綠茶碧螺春有些許瞭解,因為從小自家有茶園,自己也常年喝自家碧螺春,碧螺春一般不用燒開的水沖泡,用80度左右的水沖泡,這樣的沖泡出的茶清澈明亮,香氣純而不鈍,口感極佳。

  • 9 # 囍茶人

    品質優良的茶葉建議都可以用開水洗茶,發茶,泡茶,使用開水可以更好的釋放茶葉中所含的物質,也可以檢驗茶葉的品質!

  • 10 # 義山公子

    具體看茶,烏龍茶肯定要100度,綠茶,紅茶可以不用,白茶,普洱也要,具體看茶。這個問題其實你自己可以很好的找到答案,同一款茶試試100度和沒有100度的水沖泡,看哪個口感更好這就行了!

  • 11 # 哈嘍小鑫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依據泡哪種茶而定。綠茶,一般不能用攝氏100度的沸水沖泡,應用攝氏80~90度宜(水要沸點後,再冷卻至所要的溫度)。茶葉愈嫩綠,沖泡水溫愈低,在鄭州哪裡能買到正宗的信陽這樣茶湯才會鮮活明亮。滋味爽口,維生素C也較少被破壞。在高溫下,茶湯顏色較深,維生素C大量破壞,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也就是說把茶葉“燙熟”了。沖泡不同型別的茶葉需要不同的水溫,現分述如下:

    低溫(攝氏70~80度):用以沖泡龍井、碧螺春、煎茶等帶嫩芽的綠茶類與霍山黃芽、君山銀針等黃茶類。

    中溫(攝氏80~90度):用以沖泡白毫烏龍等帶嫩芽的烏龍茶,瓜片等採開面葉的綠茶,以及雖帶嫩芽,但重萎凋的白茶(如白毫銀針白牡丹)與紅茶。

    高溫(攝氏90~100度):用以沖泡採開面葉為主的烏龍茶,如包種、凍頂、鐵觀音、水仙、武夷巖茶等。以及後發酵普洱茶。這兩類中,偏嫩採者,水溫要低,偏成熟者,水溫要高。上述烏龍茶之焙火高者,水溫要高,焙火輕者。水溫要低。

    此外,還應注意。泡茶水溫與茶湯品質有直接關係,這“關係”包括:1、從口感上。茶性表現的差異:如綠茶用太高溫的水沖泡,茶湯應有的鮮活感覺會降低:白毫烏龍用太高溫的水沖泡,茶湯應有的嬌豔陰柔感覺會消失;鐵觀音、水仙如用太低溫的水;中泡,香氣不揚、應有的陽剛風格表現不出來。2、可溶物釋出率與釋出速度的差異:水溫高。釋出率與速度都會增高,反之則減少。這個因素影響了茶湯濃度的控制,也就是等量的茶水比例,2010世界茶博會信陽毛尖品鑑會水溫高,達到所需濃度的時間短,水溫低,所需時間長。3、苦澀味強弱的控制:水溫高,苦澀味會加強,水溫低,苦澀味會減弱。所以苦味太強的茶,可降低水溫改善之,澀味太強的茶,除水溫外,浸泡的時間也要縮短;為達所需的濃度,前者就必須增加茶最,或延長時間,後者就必須增加茶量。

  • 12 # F極致123

    每種茶葉都有水溫大小的要求,和沖泡時間長短決定,不可一概而論。

    如綠茶

    1、 嫩度高的綠茶不要醒茶,比如明前的西湖龍井、信陽毛尖、黃山毛峰等,這些綠茶一般都選用鮮嫩的芽頭或一芽一葉加工而成,茶葉中的氨基酸含量相當豐富,這些茶類第一道茶都是它們的精華所在,倒掉的話實在是浪費,因此它們不需要洗茶。

    2、 嫩度較低的綠茶,如: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這些綠茶原料嫩度較低,茶葉細胞壁較為緊緻,可以用85度水沖洗3—5s,立即出湯,不可長時間悶泡,將一道茶湯可以用來溫洗茶杯然後倒掉,第二道茶用90度水悶泡10s,出湯後便可飲用,此時的茶湯香氣滋味會更加濃郁鮮爽。

  • 13 # 葉小鑫vlog

    這個得看什麼茶葉了,每個茶葉泡法不一樣。其它茶葉喝的比較少。一般喝綠茶比較多,因為自己家裡有茶葉。綠茶一般是90左右。溫度太高會影響茶葉泡出來的口感。像綠茶第一遍不需要過濾倒掉的。泡第一開聞的就是茶葉的香氣。在家裡的話。自己泡茶的一般都比較隨意。

  • 14 # 海之盛福

    很多人泡茶葉都喜歡加入開水,其實要用多少度的水泡呢?取決於您泡的茶是綠茶,紅茶還是花茶?如果您泡的是紅茶,當您要泡第二壺茶時,我們建議您還是用100度的開水哦。如果您泡的是綠茶,那我建議您從第一泡便可以用90度左右的水,當您泡的是花茶的時侯,我建議您用80度的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多少家庭是靠女方的隱忍來“和睦相處”的?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