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麗幸福英德
-
2 # 斜眼觀世界
13世紀是蒙古人的世紀,以下列舉13世紀蒙古歷史上著名的可汗,軍事傑出人才,科學家和教育家,文藝家,數學家,詩人
1.速不臺巴特爾(速不臺,1176-1248,是成吉思汗和窩闊臺汗重要的軍事戰略家和將軍)
2.明安圖•莎萊德(數學家兼天文學家,他發現了“九術”,寫了42卷的《規律之源?》)
3. Nomun-Gerel Choyiji-Odser Bandid(淖門格日勒•朝一吉奧德斯特爾•班滴)(1214-1294, 佛教徒,學者和思想家 )
4.溫都爾葛根•扎那巴扎爾(1635-1723,“高聖扎那巴扎爾”,是喀爾喀外蒙古的藏傳佛教的精神領袖。他被稱為“亞洲的米切朗琪羅”)
5.Bayan Urlug of the Baarin(巴彥烏日樂•巴林?) (1236-1295, 大將軍和詩人 )
6.都立堆提恩•丹曾拉布傑(蒙古族重要的作家,作曲家,畫家,醫生,戈壁灘恐怖的貴族聖徒(Догшин ноён хутагт )戈壁的喇嘛)
7.嘎贊汗(1274-1304,又被稱作瑪和木德•合贊汗或者擦薩弩斯,是伊兒汗國(現今伊朗)第七代大汗(1295-1304)。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可汗,他因1295年對伊斯蘭教採取的政治保護而聞名,此做法對蒙古對中亞地區的宗教統治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同時他也是著名的科學家和哲學家)
8. 嚈噠可汗(公元400-455,白匈奴帝國的建立者,偉大的軍事家)
9.諾蓋可汗(1225-1299,又被稱作伊薩諾蓋,諾蓋或者諾蓋吉,將軍,同時也是金帳汗國的實際統治者,成吉思汗的玄孫)
10.烏蘇-博和可汗(1282-1341,金帳汗國(祖赤國)可汗,傑出的軍事家)
11.古玉格可汗(1206-1248,蒙古帝國第三任偉大的可汗,作為窩闊臺可汗最年輕的兒子和成吉思汗的孫子,他繼承了汗位,在位時間是1246-1248.他被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可汗授予了廟號)
12.木雲回•卓洛歸單于(公元269-333,重新建立了木雲帝國,偉大的單于,傑出的元帥,地方官員)
13.赫博赫可汗(1278-1326.查干達帝國可汗,著名軍事家)
14.蘇日呼格塔尼•博和汗後(皇后)(1198-1252,蒙古帝國政權著名的官員,善良的汗後,啟蒙學家)
15.塔塔爾的世和-呼圖格長官(1194-1276,偉大的地方立法者,司法原則的建立者,在蒙古帝國早期時代,是擁有高地位的大臣,同時他也是成吉思汗的結義兄弟)
16.耶和-路易楚材(1190年7月24日-1244年6月20日,他擁有契丹皇室血統,是遼代的官員,後來在蒙古帝國早期成為了一位強有力的諫議者和行政官員。他是眾多成吉思汗的謀士中第一個建議蒙古征戰政策的人。在成吉思汗記起繼承者窩闊臺統治時期,在中國北部實行了許多政治改革)
17.吐谷渾可汗(公元260-317,吐谷渾王朝建立者)
-
3 # 會飛的豬4011
郭守敬——中國元代傑出的科學技術專家。他具有多種學識和才能,在地形測量、機械構造、儀器製作、農田水利建設、河道工程修建,以及算學與天文曆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成就。
-
4 # 黑龍江邊一石子
關漢卿、施耐庵、王冕、王實甫、司居敬、黃道婆忽必烈、耶律楚材、白樸、郭守敬、趙孟俯、黃公望、郭子興、歐陽貞、元好問、
-
5 # 老傅聊歷史
民調:13世紀,蒙古族有哪些文藝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化學家、地理學家?
公元13世紀的中國是由蒙古族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在元朝中國的疆域空前遼闊,達到歷史之最。元朝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1在文學藝術方面:有關漢卿、馬致遠、白樸、王實甫等人。
關漢卿(1234年前-1300年左右),”漢卿“是字,號已齋,今山西省運城人,元雜劇奠基人, “元曲四大家”之首,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
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
關漢卿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寫男女戀情的作品最多,對婦女心理的刻劃細緻入微,寫離愁別恨則真切動人;風格豪放,曲詞潑辣風趣;語言通俗而口語化,生動自然,很能表現曲的本色;喜用白描手法,善於寫景,所用比喻,形象生動。
馬致遠(約1251年-約1321年至1324年間),字千里,晚號東籬、今北京人,著名戲曲家、雜劇家,被後人譽為“馬神仙”、作品《天淨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
馬致遠所作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
其散曲大致可分為4大類:寫景、嘆世、閨情、世象。存世散曲約130多首,其嘆世之作揮灑淋漓地表達情性,故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視為“豪放”派的主將,他雖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為主,其語言熔詩詞與口語為一爐,創造了曲的獨特意境。
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今河南開封人,晚歲寓居金陵,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天淨沙·秋》等。
王實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興,元代著名戲曲作家,雜劇《西廂記》的作者,生平事蹟不詳。王實甫與關漢卿齊名,其作品全面地繼承了唐詩宋詞精美的語言藝術,又吸收了元代民間生動活潑的口頭語言,創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詞彙,成為中國戲曲史上“文采派”的傑出代表。
著有雜劇十四種,現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三種。《破窯記》寫劉月娥和呂蒙正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人懷疑不是王實甫的手筆。另有《販茶船》、《芙蓉亭》二種,各傳有曲文一折。
作為劇本,《西廂記》雜劇表現出的舞臺藝術的完整性,達到了元代戲曲創作的最高水平。它問世以後,家喻戶曉,有人甚至將其與《春秋》相提並論。
2在數學方面有朱世傑、王恂等人。
朱世傑(1249年-1314年),字漢卿,號松庭、今北京人,元代數學家、教育家,畢生從事數學教育。有“中世紀世界最偉大的數學家”之譽。朱世傑在當時天元術的基礎上發展出“四元術”,也就是列出四元高次多項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此外他還創造出“垛積法”,即高階等差數列的求和方法,與“招差術”,即高次內插法。主要著作是《算學啟蒙》與《四元玉鑑》。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縣今河北唐縣人,元代數學家。跟劉秉忠學習數學、天文、後與郭守敬一道從劉秉忠學習數學和天文曆法,精通曆算之學,王恂任太史令期間,分掌天文觀測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曆書四十餘家。 他在《授時歷》的編制工作中,其貢獻與郭守敬齊名。王恂死後,他創造的歷律計算法,由郭守敬等人整理成《推步》七卷、《立成》二卷、《歷議擬稿》三卷、《轉神選擇》二卷、《上中下注釋》十二卷留傳後世。
3在天文物理方面有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今河北邢臺市邢臺縣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水利工程專家 。早年師從劉秉忠、張文謙,官至太史令、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世稱“郭太史”。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種天文曆法著作。郭守敬在天文、曆法、水利和數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訂新曆法,歷時四年,制訂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時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為修訂曆法,郭守敬還改制、發明了簡儀、高表等十二種新儀器。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內的古渠,更立閘堰,使當地農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耗時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發展了南北交通和漕運事業。
4在地理方面有周達觀
周達觀,元代地理學家。元成宗鐵穆爾在元貞二年(1296年),派遣周達觀出使真臘(高棉)。使團在1296年二月二十日取海路從溫州開洋,順東北貿易風,經七洲洋(西沙群島海面),三月十五日抵達占城,前後26日;由占城逆風而行、經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薩州),橫渡淡洋(今洞裡薩湖),經四個多月,至七月才到吳哥國碼頭(“幹傍”)登岸。周達觀和他的使團駐吳哥一年。回國後周達觀撰寫了關於真臘風土民情的報告《真臘風土記》。
回覆列表
忽必烈、耶律楚材、白樸、郭守敬、趙孟俯、黃公望、郭子興、歐陽貞、元好問、關漢卿、施耐庵、王冕、王實甫、司居敬、黃道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