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投資官方

    近日,國內移動網際網路招聘平臺“BOSS直聘”釋出了《2016應屆生網際網路公司與職位吸引力報告》,其中提到,一線城市對應屆生的吸引力下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向“新一線”。

      報告顯示,2016年,希望到北上廣深工作的應屆生比例已從三年前的51%下降至36%。而願意去三四線城市工作的年輕人比例也下降,從2015年的22%降至20%。不過,有44%的應屆生希望在二線城市工作,較去年增加了8個百分點。以杭州、蘇州、青島、成都、武漢、南京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正在迅速攀升。

      對年輕人來說,一線城市吸引力減弱,房價高企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中國青年報25日報道稱,近六成受訪青年認為,一線城市房價“遙不可及”。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近日對2001名18~35歲青年群體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3.6%的受訪青年均被“房子”問題所困擾,58.0%的受訪青年直言一線城市的房價對他/她而言“遙不可及”。更有71.8%的受訪者直言身邊因房價而放棄在大城市發展的年輕人多。

      儘管如此,談及房價對年輕人的影響時,中國青年報援引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翼認為,不會出現大規模回遷,“資源、資金都在向大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轉移的現象並沒有改變,資金投入和基本公共投入均集中在此,這使得收益機會和發展機會集中在此。所以,城市越大,就業機會越多,收入也相對較高,這會吸引年輕人的。比如北京的汙染這樣厲害,但流動青年仍然集中於此,不是說這裡的就業環境多好,而是其他地方的就業環境更需要最佳化”。

      因生活壓力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遠離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那麼在獲得更多自主創業大學生青睞的 “新一線”城市,年輕人的生活有何感受?我們再看看10月出爐的另一份調查。

      麥可思研究院的一份調查顯示,畢業半年後,“新一線”城市與一線城市就業滿意度、月收入差距明顯。3年之後,“新一線”城市就業滿意度迎頭趕上,不過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月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調查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新一線”城市與一線城市相比,工作、生活壓力相對較小,所以雖然月收入、職位晉升方面提升有限,也仍能讓很多在這裡工作、生活的人獲得較多滿足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新一線”城市是指成都、杭州、武漢、天津、南京、重慶、西安等15個城市。

      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新一線”城市,相比亞洲其他國家城市,中國城市的生活成本普遍更高。

      據今年3月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釋出的《全球生活成本調查2016》報告,在全球生活成本排行榜上,上海與東京並列第11位,是中國內地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過去20年中,東京曾14次居該排行榜榜首。深圳排在第16名,高於法蘭克福、維也納、悉尼等城市,大連、北京、青島、蘇州、廣州、天津等城市也位列全球生活成本排行榜前60。

  • 2 # 一級建造師木華

    褪去光環這一說法並不是很確切

    隨著時代的發展 原來的一線城市發展收到了侷限 但他還有原來的基礎

    新城市的崛起 機會變多 很多人湧進一線城市去發展 可以說也能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但新城市的發展需要很多人才 有能力的就可以勝出

  • 3 # 雨傾蘇城

    一線城市對於年輕人來說吸引力減弱原因如下:

    一、生活壓力太大,生活費用太高,對於很多年輕人的支出比收入都低,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

    二、房價太高,對於剛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來說普通的吃、穿、住、行費用已經很高,買房更沒有可能,這讓他們望而卻步。

    三、一線城市經濟發展早,空氣質量低,不符合現在年輕人追求環境優越的標準!

    四、新的一線城市隨著企業的轉移,經濟發展迅速,有很多的就業機會!不像一線城市那樣就業難!

    五、新的一線城市生活費用低,房價便宜,解決的住房難,收入低於支出的問題。

    六、新一線城市企業多為輕工業和第三產業,環境汙染差,適合居住和工作。

  • 4 # 升值君

    對不起,北京出暴擊了,這下新一線要跪在地上叫爸爸了

    昨天,北京住建委推出新政,《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共有產權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援,由建設單位開發建設,銷售價格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商品住房價格水平,並限定使用和處分權利,實行政府與購房人按份共有產權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也就是說,購房人可以按佔有產權的份額,出同等份額的購房款,與政府共同擁有產權,購房人享有使用權。

    更值得欣喜的是,共有產權住房專案的銷售均價,應低於同地段、同品質普通商品住房的價格,充分考慮家庭購房能力。

    共有產權住房也有靈活的退出機制,5年之後,你可以選擇將共有產權售出,也可以購買政府產權。

    且不說中國是一個政治導向的國家,北京的一切動向,都代表中國政策的變動,單是北京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大都市,純市場的角度出發,已經足以撬動中國房地產的格局。

    共有產權住房的出臺,等於北京也參與進了各大城市之間搶人的戰爭。我原來以為北京會因為先天優勢而滯後,但現在看來,北京絲毫沒有落下,而是直接下了死手。

    共有產權的誘惑力,比公租房,比租購同權要大得多,以北京的優勢,出臺如此激進的政策,那麼上海、廣州、深圳和其他準一線城市必須要出臺更為優惠的政策,才能抵消北京的衝擊。

    北京這是赤裸裸地挑釁,要搶老子的人,光靠戶口和房子可不行了。

    這就說明一個問題,只要一線城市下手搶人,所謂新一線,根本沒辦法比,確實因為房價,很多人才離開北上廣,趕赴新一線,但是,只要一線房地產政策鬆動,馬上教它們做人

  • 5 # 初吻給了煙28911987

    新一線城市數量太多,含金量不足,但是有些城市是肯定做大做強的,我覺得今後中國會成就十大城市,他們是: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成都 重慶 天津 武漢 南京 杭州。只有這些城市才會接受外溢人才

  • 6 # 蒔柒

    說明一線城市的壓力確實太大了,雖說一線城市有很多的機遇,機會,條件都要比其他的好,可是,現在很多人並不是都要去一線城市去完成夢想,在新一線的城市,他們的生活會更加舒適,也不會妨礙他們實現夢想的。

    中國的城市,那麼多,並不需要每個人都要往一線城市跑,新一線城市的興起,越來越反應人們的選擇越來越理智了。

  • 7 # 魯遼一家親

    這個命題就是偽命題。首先,一線城市不會坐等這個最大的優勢喪失;其次,流入大量青年人口,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人口流失將會造成諸多社會問題,一線城市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優勢。

    1)從圖上看,人口淨流入數量最多的,全是經濟發達地區。一線城市全部進入前5名,前十五名全部都是經濟發達城市。

    2)人口流動,主要從經濟落後地區流動到經濟發達地區。

    從上圖看,東北三省,甘肅、海南、江西人口流出比例最高,上述地區均是經濟低迷、落後地區。

    北京,人口向北京周邊天津、河北、山東發達地區流動,但流入總人口全國排第三。

    上海,人口向杭州、南京、蘇州等長三角發達地區流動,但流入總人口任然排第一。

    看看,人口流入和流出對城市的影響。以深圳為例:

    1、深圳,改革開發時,由幾十萬人口的小山村,發展成為人口上千萬的一線城市。

    30多年來,這1000多萬人口常住基本都是勞動人口,還有大量沒有統計的流動人口新生人口,基本沒有老人,18歲以下人口不到20%。這樣的人口比例據有巨大的優勢。

    勞動人口占 80%,老人小孩不到20%.

    2、中國正常的家庭結構將會是:

    1對夫妻是勞動人口,4個老人,2個未成年人。也就是說勞動人口占25%,老人小孩佔75%。

    3、落後地區農民工去城市打工,為城市高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

    外出農民工全是青年勞動力,老人、子女留守。待農民工幹不動時,返回原籍,城市不提供養老。

    正常的社會結構養老是這樣的,還有養育子女。但人口流入城市比例完全不是這樣,勞動人口遠大於老人、小孩。

    問題來了,這個地區的勞動人口多,被養育的老人小孩比例小,必然有其他地區會是另外一個比例。

    落後地區的比例是完全不同的,流失的是青年勞動力,本地區留守兒童、留守老人成新的問題。

    落後地區可能是這樣的,老人、小孩與狗!他們最想得到的禮物是—家人平安歸來!

    發達地區可能是這樣。當這些人老去時,他們去哪裡?他們不但不能守候父母子女,自己也很無奈!

    一線城市不會坐以待斃,可能在流入人口增量上有所減少,但流入人口總量和素質會繼續增加。

    1、看看,這些城市的包容性,是包容性嗎?吸引這樣多的優秀勞動力,那樣少的老人、小孩,這個人口紅利,那個城市願意丟失?!

    2、一線城市不會丟失這個巨大紅利,新一線城市也清楚這個巨大紅利。當前各大新一線城市,人口爭奪戰才剛剛拉開帷幕,激烈競爭會上演。

    發達地區要求快速剪斷這個束縛!為什麼不優先引進老人去贍養呢?和人才一同引進也可以啊?是不是出臺制度,引進人口要求帶老年父母和幼年子女,解決留守人口問題。

    3、在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的激烈競爭過程中,二線、三線城市將進入社會、經濟發展困難時期。

    4、從上看,不是一線城市退去光環,而是一線、新一線城市、中心城市群星閃耀,落後地區燈光將更加黯淡。

    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中心城市帶著各種優勢,開始新一輪起跑!

    1、大量二線、三線城市已經輸在起跑起跑線上!

    2,公平是保持這個狀態,給予大家共同的市場配置自由。已經形成的優勢的地理環境、優勢的經濟基礎、優勢的人口紅利等不算。在新一輪交通樞紐、自貿區設定上又一次增加許多優等生!

    3、失去光環,後續不可估量。東北經濟低迷、人口流失、自然增長率下降、社會老齡化,人口首先從中小城市向中心大城市流動,不能維持!人口開始向外省流動,中心城市也不可避免的開始低迷。進入惡性迴圈,人口流失加速!

    20年,東三省人口進入衰退期,經濟發展也在全國後列。東三省、內蒙古、西北將連成一片。

    東北中心核心城市,瀋陽。2017年上半年經濟總量名義增長率出現,負24%的情況,全國經濟十大城市掉落到30多名。

    西北中心核心城市西安,2017年上半年經濟總量增長率出現,正23%的情況,排名一次增長7名。

    當陝西大步前進時,同處西北的甘肅也出現類似東北情況,經濟持續低迷,人口大量流失。經濟發展投資總量就那樣多,一個地區爭取到巨大優勢,另一地區就要失去這個正常基礎而進入衰退。

    因此,不是一線城市退去光環,而是一線、新一線城市、中心城市群星閃耀,落後地區燈光將更加黯淡。
  • 8 # neezii

    這就是個偽命題。 從古到今有那麼多厲害的城市都下去了。更迭都正常。中國的發展沿海帶動內地。 現在內地也發展起來了,沿海的優勢就沒有太多了。 雖說沿海還是機會更多。但是對大部分老百姓來說家鄉有適合自己的產業,基礎建設跟上了,配套跟上了。很多人是不會出來打工的。 這是人性。 春運絕對是不正常的事情。 美國的強大就是從東到西都很厲害。而不是所有資源集中到幾個城市。中國如果也想強大,也必然會全國都慢慢發展起來。 春運的人會越來越少,最後把這詞丟到歷史去。

  • 9 # 菠蘿皮兒

    北京~成都~重慶~武漢,這幾個地方我都比較熟悉,隨便對比一下房價和收入。當然,我這裡只說普通人,因為普通人畢竟佔據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是主流。

    工作幾年立足之後,北京收入區間一萬到兩萬,成都重慶差不多七八千到一萬三四,武漢收入要差點,五六千到一萬出頭。

    房價呢?北京均價七八萬,還不要太追求地段和房齡,其他三個城市房價差距不大,武漢相對來說稍微高點,也都是一萬多兩萬不到的水平。

    其他比如外出就餐等生活消費,最便宜的是武漢,因為工資水準偏低嘛,現在熱乾麵還四塊錢一份吃到撐,菜價也是最便宜的。五六個人在外吃個飯,三百多真的可以吃得還比較體面了。重慶和成都也不貴。北京像樣點的館子,基本人均一百到一百五,不包括酒水。

    所以,年輕人的錢包選擇了他們的道路,新一線的優勢會逐漸展露出來,也是趨勢。

  • 10 # 流星飄雲

    一個氣球只能充這麼多氣進去,超過限額就會爆炸。這就是原先發展特別的城市人流入慢慢減小的原因。最簡單的道理都不懂。什麼教育科技交通都不是最主要的。可居住面積才是長遠的發展的根本。

  • 11 # Paularies

    沒有這種說法,相反,一線城市會拉大與其他城市差距,而頂級人才永遠都會湧入一線,沒有新一線,成都天津這些城市和北上深差距太大,根本不可能成為一線,中國只有北上深三個一線,其他都是二線

  • 12 # 讓心冬眠2

    現在一線城市大量人口外移,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以前開放主要是以深圳,上海沿海為主,現在內陸也在加速發展,過不了幾年差距將會越來越小,所以看得長遠的都開始往準一線轉移,特別是那些準一線房價不高的城市。成都九月至今房價全款,秒光還買不到房。並不是成都人一下都有錢了,而是全國年輕人及海外學子迴流,看好成都未來發展,提前搶佔成都市場造成的。我有一些外地朋友,託我為他們及親戚子女選地段,選房,準備到成都落戶工作。一個女孩是海外的,已經入戶天府新區,但還沒有搶到房,另外兩男孩,一個上海工作,一個杭州工作,都是名校研究生畢業,一個已經在成都上班了,另一個正準備下月來,這幾天已經預約天府新區戶籍政,都在辦理戶口遷移中。所以成都房價特別是高新區和天府新區繼續秒光。時代在變,不是以前好的就會一直好下去,往往後面追上來的走得更遠。

  • 13 # 霸王課

    一線城市的光環並沒有褪去,只是它就像Sunny一樣,雖然人們嚮往,趨之若鶩,但是離得近時卻容易被灼傷。

    一線城市房價高

    北上廣深由於早年經濟的發展,城市化規模不斷擴大,城市開發較為完善,所以可以用的建設用地越來越說,達到“寸土寸金”的程度。房子就是華人的“根”,高額的房價讓大多數人的一線夢破碎,外來打工人員很難在這些城市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子,因為沒有歸屬感和巨大的房貸壓力,是大部分人才流向“新一線”的重要原因。

    一線城市工作競爭大

    一線城市人才匯聚,都是精英的彙集地。一線城市雖然就業崗位多,但是競爭壓力也相對較大,同樣的學歷在新一線城市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發展和就業前景。

    新一線城市政策好

    隨著城市的發展,新一線的基礎設施已經基本趕上一線城市。使得一線城市的優勢越來越不顯著。而且新一線城市的“人才計劃”也讓更多的小年輕選擇留下。比如:成都45歲以下的人才,都可憑畢業證落戶,而深圳只是畢業兩年內的人才才享受人才引進計劃;在西安也逐漸放寬戶籍准入條件;而在武漢就更厲害了,憑畢業證可落戶,大學生買安居房,租特定房可打八折,本碩博畢業生最低薪資分別可達5萬,6萬,8萬。

    現如今,新一線城市已經開始了“搶人大戰”,北京今年雖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人才引進策略,但是房價等“城市病”的原因,還是稍顯落寞。

    ——END——

  • 14 # 只不過來看看ll

    這應該是假象,就深圳來說,2017年淨增加了60多萬人口,我明顯感覺到今年坐地鐵比去年擠,能感覺得到人比以前多了,和官方公佈的資料還挺符合的

  • 15 # 創業投資家

    看看新一線的“搶人政策”:長沙宣佈未來5年計劃吸引儲備100萬名青年人才在長沙就業創業,對本碩博畢業生給予0.6萬至10萬元不等的租房、生活和購房補貼。確實,真金白銀。

    再看看武漢,更是推出最低年薪標準:專科生4萬元、本科生5萬元、碩士研究生6萬元、博士研究生8萬元....砸錢換人。

    是因為一線城市光環褪去才會有這種情況嗎?並不是,來看看原因:

    1、政策導向

    政策導向新一線城市,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根本原因是為了解決“城市病”問題,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少有的特大型城市。對於地大物博的中國而言,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只有不斷分散、擴張,才能緩解特大城市交通、住房、環境衛生以及醫療設施等壓力。

    2、新一線城市欲做新的“中心城”

    新一線城市包含: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天津、蘇州、西安、長沙、瀋陽、青島、鄭州、大連、東莞和寧波。

    各大城市積極搶奪人才,就是為了儘快成為中心城,帶動區域協調發展,形成經濟發展新的增長節點。

    3、一線城市仍然“擁堵”,光環未退

    近幾年,一線城市人口數量持續走高,並逐漸穩定。前面已提到,北京屬於特大型城市。而這些一線城市不缺乏寬廣大路,反而缺乏聯通性強、流動性好的條條小道,導致大量流動人口無法自由流通。

    另一方面,一線城市工資遠超二、三線城市,資料如下,這無疑會吸引大量外來工作者,同時在中國多數優秀的院校均分佈在一線城市,所以我認為,光環未退,但是新一線人氣也在上漲。

    ▲2017年中國34個城市平均工資排行榜

    當大家在面對種種選擇和誘惑時,一線也好、新一線也罷,請一定慎重選擇,去了覺得不合適的儘早選擇;想要留下的,就不要每日抱怨擁擠的城市與不安的靈魂。

  • 16 # 貓黍說

    說說,我自己在新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體會。

    因為,我自己就在成都和北京都分別呆過幾年。

    對這兩個地方的情況,還算是非常熟悉了。

    首先。

    1.歸屬感。

    比如我在成都待著,就覺得成都給人一種安定的感覺,朋友三四會比較容易交心,深入的去交流和溝通。

    在北京的話,別看那麼多社交聚會,但說實話,很多的都是功利化的。

    你很難真正的交心,友誼也很難真正的沉澱下來。

    比如你經常去外面參加很多社交聚會,其實真正能夠留下的朋友不多。

    在成都的話,畢竟,可能大家都是覺得比較有歸屬感,安定感,所以大家能夠比較容易去深交。

    2.房價。

    基本上,這個歸屬感也和房價有關。

    就是大多數人,都很清楚的知道,以自己的身手在北京買房子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那麼所以大多數的人假設都是,在這裡。

    基本上大家,都是會工作幾年就會撤回自己城市的。

    因為大家不可能在在北京買房子。

    大多數人,在這裡,來北京目的就是來賺錢的。

    根本不是來交什麼朋友的。

    所以,基本上,就很難留的下去。

    那麼高房價卡在這裡,你註定只能在這裡打幾年工然後滾回老家。

    3.新一線城市的發展。

    其實我最近打籃球的時候,聽幾個哥們聊天。

    他們就說,JAVA現在在成都拿的工資都快趕上成都了。

    那麼就是在說,你工資都差不多,但,拿成都和北京舉例。

    成都房價便宜那麼多1平方1萬多。

    北京一平方少說都是6萬以上。

    那你說哪個更加適合成家,哪個更加適合生活?

    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北京優勢在於,接觸到的人優秀,然後呢,漲見識,有更多的機會。

    但是眼看著,現在新一線的發展機會也追上來了。

    很多人才為了自己的未來成家做打算,也跟著過去了。

  • 17 # 單問者

    提出的這個問題,看的是總人數,而沒有對人才進行細分。確實,現在新一線城市確實成為了人才流入大市,諸如杭州、成都、西安、武漢等地,成為人才的新的聚集地。而北上廣等地,因為高企的房價,倒逼人才流出。但是,對於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來看:

    一方面,城市發展戰略的需要。一線城市如今面臨的突出發展問題,是城市人口暴增帶來的城市病問題,如北京等地,常住人口已達到2000多萬。而相比之下,杭州等地的人口數量要少一半多。城市資源壓力巨大,所以,為了保障有限的資源,也是為了尋求到城市規模的最佳點,如今的一線城市都進行了人口控制,2017年多地成為了人口淨流出區。

    但是,這個淨流出和東北、安徽、江西等地方城市的淨流出不一樣,這些流出的人口對於城市來說,用句大家不愛聽的話,並不是城市所需要的。對於北上廣這些城市來說,主要工作就是留下頂級人才。而這些頂級人才,依靠自身能力和城市給予的各種待遇,完全無生活之憂。

    而對於杭州、成都、武漢等地,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如何儘可能多地將頂級人才之外的其他人才收入囊中,以改善當地人才結構,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除非這個城市擁有北上廣所不具備的優勢,才會吸引頂級人才入駐。而北上廣所擁有的資源,所能提供給各種人才的資源,是其他城市所不及的。最簡單的例子,北京有多少所“雙一流”高校?杭州又有幾所?整個浙江只有一所浙江大學!所以現在浙江在發力建科研院校。對於人才來說,能去北上廣的,首選還是北上廣。買不起房的,再考慮去其他城市,所以現在很多本打算去深圳的人才,最後選擇去了杭州。

    另一方面,人才認識的改變。對於什麼是人才,包括上述所提到的內容,都是以學歷來判斷。畢竟,據說全國本科人口才佔到4%。而在中國現在最好的高校裡,包括北大清華浙大,最好的學生大多出國留學,或者去了500強企業。而換個角度來看這個人才的問題,比如說,問一問,馬雲是人才嗎?大多數人都會說是!但他僅僅是名不見經傳的杭師大的本科畢業生。再問一問,魯冠球是人才嗎?大多數人都會說是,但他只是個農民出生。其實,浙江絕大多數老闆都是泥腿子出生,他們難道不是人才?再近一些,像拼多多創始人,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出身,全校最牛的一批學生;而摩拜的創始人,是浙江大學下屬的城市學院(三本)學生,他倆誰又不是人才?而目前在杭州夢想小鎮裡創業的那些90後們,難道不是人才?

    所以,對這個問題的最好回答,首先要改變一下說法:一線城市光環還在,但高校大多數人才湧向了新一線城市。因為,最頂級的少部分的那批還是會首選北上廣深。同時,民間還藏著很多頂級人才,只是缺乏學歷的帽子,而被我們所忽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古代“紅顏”是否意味著“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