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尉霖
-
2 # 天空之城之下
據我翻閱的書籍瞭解,劉備沒有三顧茅廬之前並不認識諸葛亮,而劉備知道諸葛亮也是透過他的前軍師才瞭解有臥龍和鳳雛的
-
3 # 龍叔談古論今
劉備三顧茅廬之前與諸葛亮從未謀面,這一點從演義中三顧茅廬均認錯人即可確認,根據三國志記載作為首位軍師的徐庶推薦劉備前去隆中拜請孔明出山輔佐,這一點倒是與演義中記載完全一致。另外本人作為襄陽土生土長的人士,對襄陽及南陽一代的名人歷史還是有些瞭解的,諸葛亮原籍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士,不瞭解的可能都以為是襄陽人士,這個諸葛亮原本出生琅琊陽都縣世家大族裡面,不過自幼父母雙亡跟隨叔父來到荊州,便屬於家道沒落了,自叔父死後隱居隆中山林,諸葛年輕時也是個心比天高志向遠大的人,常以管仲樂毅自比其才,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很是狂妄,成名之前圈裡人都很是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徐庶等人相信他的才華,諸葛移居襄陽此時屬於客居他鄉,他在琅琊陽都縣的世家大族地位已蕩然無存,況且此時並未出山無什麼名氣,那曹操孫權之輩也是不屑一顧的,唯有劉備此時立足樊城迫切地需要一位出謀劃策的謀士,否則樊城也早晚不保,作為徐庶的好友應該是瞭解了劉備的,所謂相親還需要媒人,那麼徐庶的美言加上劉備的誠意,縱使有些許不屑但還是同意了,畢竟感情是需要相處磨合的嘛,最後也就越發的如膠似漆了,哈哈!
-
4 # 尊重歷史
三國 演義說“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此四人務於精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嘗抱膝長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進可至刺史、郡守。眾問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樂毅,其才不可量也。’
這段話,看得出諸葛亮志向遠大。也看得出,跟他在一起的,都是很能幹很有名的人。
諸葛亮的名氣是靠大家傳出去的,雖然劉備是聽到司馬徽的介紹才知道諸葛亮的,但以劉備的地位,接觸天下名士不困難,其他人對劉備提到諸葛亮也未可知。而其他人之所以知道他的名氣在於諸葛亮的朋友,都是很有名氣的人。
俗話說“人的名,樹的影”,司馬徽如此說,徐庶也這樣說,大家都這樣說。如此一來,劉備自然就相信了。
-
5 # 李飛熊
諸葛亮極有可能提前拜訪過劉備,只是沒有引起劉備的重視,才又回去接著“躬耕於隴畝”。等到後來司馬徽、徐庶先後大力推薦諸葛亮之後,劉備才“凡三往,乃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顧茅廬。
諸葛亮和劉備的契合點當劉備寄居在劉表手下時,曹操已經逐漸掃滅群雄,大有一統北方的趨勢。而江東孫權,在父兄兩代人的努力下,也在江東逐漸站穩腳跟。這兩個軍事集團,都有自己固定的謀士班底,已沒有很好的位置再留給諸葛亮。而劉表胸無大志,只能守禦自己的疆土,諸葛亮在等待一位人中之主。
諸葛亮雖然“躬耕於隴畝”,但對於天下大事並不是漠不關心,否則也不會提出《隆中對》這樣高超的戰略。雖然此時的劉備寄人籬下,但是聲名在外,是一位值得輔佐的主公。而且因為劉備經常顛沛流離,沒有自己固定的根據地,所以對人才更是渴望。“思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劉備,希望遇到像張良那樣的謀士,輔佐自己建功立業。
諸葛亮、劉備兩人的契合點是非常高的,因此,在曹操兵鋒南指的時候,諸葛亮前去面見劉備,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是完全有這種可能的。因為,同時代的魏人魚豢,就在他的《魏略》中,記載了諸葛亮前去拜見劉備的事蹟。所以,在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見過劉備是有史料支撐的。
諸葛亮提前見劉備的史料支撐《魏略》中記載,諸葛亮預見曹操會攻擊荊州,因此便北上拜見劉備。只是因為諸葛亮當時年少,未引起劉備足夠的重視。但諸葛亮後續提出的戰略謀劃中,許多觀點和劉備一樣,使得劉備改變了原先的看法。
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因為《魏略》成書早於《三國志》,屬於同時代的人記載同時代的事,因此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此外,魚豢的治史態度嚴謹,對於曹魏和晉國初期的一些最高統治者,都無所避諱,因此記載是可信的。所以,裴松之在注《三國志》的時候,從《魏略》中引用了許多資料。
等到了西晉,史學家司馬彪在撰寫《九州春秋》時,經過審慎考察,也採取了魚豢的觀點,認為諸葛亮在三顧茅廬之前已北上見過劉備。
所以,諸葛亮和劉備早就見過的事實,更符合歷史真相。劉備當初對諸葛亮以禮相待,但並沒有重用他。後來經過司馬徽、徐庶的先後推薦後,劉備才又三顧茅廬。否則,皇叔劉備又何必折節三次前去拜訪。一直以管仲、樂毅自比的諸葛亮,又何須兩次避而不見?只因兩人有過一次“小過節”,雙方才會來回試探。
《三國志》、《三國演義》的影響西晉的陳壽,治史態度也是十分嚴謹,但他在《三國志》中,為什麼採取了三顧茅廬這一說法呢?這其中,諸葛亮的《出師表》的史料支撐是很關鍵的一環。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但《出師表》中這段話,只能說明諸葛亮是在三顧茅廬之後,正式加入了劉備集團。對於此前和劉備是否見過,是不相沖突的。而且諸葛亮這裡,有拿劉備強調自己北伐的正當性,以此來團結上下軍心,壓倒反對聲音,並未涉及到和劉備第一次見面的問題。
後來隨著《三國志》、《三國演義》及其他三國故事的廣泛流傳,“三顧茅廬”顯然更符合封建倫理道德,也能更加突顯劉備求賢若渴的態度,也從側面反襯了諸葛亮出色的才能。而且,三顧茅廬更符合人們獵奇的心理,所以千百年來,三顧茅廬的說法,壓倒了諸葛亮北行拜見劉備的說法。至於事情真相到底如何,則只能是期待更多文獻、出土文物的考證了。
回覆列表
諸葛亮過著隱士生活,他的名聲顯著,只是在巴蜀南陽周邊地區,而且是在這一地區的小範圍的謀士圈裡。在這個圈裡很有名,但不是這個圈裡的人就很少人知道這個圈裡的事了。劉備也是接觸到這個圈裡的水鏡先生,才知道臥龍之名的,諸葛亮之前並不為世人所熟知。所以,在水鏡先生對劉備說起過“臥龍鳳雛”的時候,劉備並沒有真正上心此事。
孔明的實力有目共睹,可曹操完全不需要這樣的謀士,治國有程昱,出師有郭嘉、荀彧,由此見得首先曹操不認識孔明,其次曹操不需要這樣的謀士,再次孔明想要的東西太多,身為奸雄的曹操根本不會像劉備一樣去請孔明。曹操愛才眾所周知,可諸葛亮的態度是曹操完全接受不了的,至於孫權他想要孔明也是不可能的。
劉備他為何會三顧茅廬?還不是因為自己手下沒有謀士出謀劃策。就算劉備接連碰壁,依舊是堅持下來去見諸葛亮,最終才能打動諸葛亮出山輔佐,若劉備手下人才眾多,接連碰壁後,可能也不會選擇請諸葛亮出山。同理,曹操和孫權他們二手下名士眾多,為何要自討無趣去請一個遠在天邊的諸葛亮。
諸葛亮在劉備那裡正合適,因為諸葛亮去的時候,劉備的謀士較少,劉備可以說把諸葛亮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上,他如果去了,人財如雲的曹營說不定就不會有這種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