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潮哥1495582530712

    如果岳飛北伐成功,實現了“直搗黃龍”的願望,金元仍然不會被徹底滅國。金元只會向漠北或遼北退縮,如同元朝被朱元璋趕緊漠北一樣,有朝一日還會捲土重來。

  • 2 # 追蹤歷史腳步

    縱然岳飛北伐成功,金人後退,由於金人收縮後退,燕雲一帶的關隘估計還是在金人手中,金人依靠多年的搜刮可以在關外修養生息。

    中原收復之後,宋能夠恢復北宋欽宗之前的實力嗎?

    戰爭中南方的財富被極大消耗,而北方混亂不堪有待重建,所以經濟上短期內是有所退步的。再加之混亂導致對行政系統的衝擊。所以此時宋朝在經濟政治穩定上都是有欠缺的。加之富戶豪族南遷(在宋朝軍隊戰力不能完全抵禦金人的情況下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北方經濟被破壞,如何定都?汴京、洛陽一帶不可能再定為都城,更不可能定都北京,也就是政治經濟中心依然在南方。

    但是北方義軍、軍頭、悍匪到處都是,這些人如何降服?一般是安撫遣散剿滅,如此需要大量的錢財,而且在北方平亂的過程中不僅耗費財力而且可能導致五代的重演。而且即使你恢復北方,金人後續又會南下,不斷騷擾。

    也就是北宋之後,宋朝的實力下降,而且由於經濟政治中心的南移,導致其已經不可能再具有北宋時代的版圖。

    所以南宋的政策應該是,保持對南方的絕對控制,名義上招降北方義軍,再派一師以北伐名義防止金人對北方形成有效控制。只要金人不能形成對北方的有效控制,北方就等於是宋金兩國的緩衝地帶,誰也奈何不了誰。

    經過一段時間後,北方其實已經形成三種勢力:金、宋、地方勢力三者共存。即使北伐成功,南宋實際上也不可能形成對北方穩定的有效的控制,而如果把金人勢力趕出北方,則北方可能醞釀新的勢力,這個對南宋的潛在威脅不亞於金人。所以,維持三種勢力在北方的平衡對於南宋是有利的,而且這樣做成本最小。

    南宋佔著正統和北伐的名義,可以維持北方三種勢力的平衡。如果不北伐,金人一旦消化北方,或者北方形成新的漢人政權,對南宋相當不利。但是如果北伐過火,將金人徹底趕出北方,則北方地方勢力的力量會增強,而且消耗南方實力,這對南宋也是威脅。

    本來應該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但是北方關隘失去、經濟重心南移、宋朝制度文化這些東西合在一起限制了南宋的戰略空間。

  • 3 # 遊逛歷史村

    如果北伐成功指的是收復失地,那麼,金元仍然一直存在,而且他們能夠儲存自己的實力,以後有可能會捲土重來。依照大宋那種不求上進苟且偷安懦弱無能作死的節奏,面對收復失地江山已固的大好局面,朝政會進一步腐敗,懈怠鬆弛的狀態會更加嚴重。幾年以後,金元其中任何一個國家,都可能把宋朝再次推向崩潰滅亡的邊緣。一句話,不革新朝政,不用浪費敵人的刀槍,自己都把自己給滅了。大宋不亡於外族入侵,也會亡於內患(腐敗的朝廷和農民起義)。

    另外即便收復了北方大片的土地,但經濟已經開始衰敗。大宋的官員之多是歷朝歷代最多的,財政負擔也是最嚴重的。陝西用兵直接導致財政處於崩潰邊緣。為了解決財政困境,又實行變法,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老百姓傾家蕩產,變賣土地,大地主階級迅速膨脹。種種亂局預示著大亂在即。

    在這種局勢下,如果岳飛北伐成功,那麼立了了蓋世功勞的武將手握兵權,有可能成為藩鎮割據。加上北方盜匪盛行,金元殘餘勢力的騷擾。北方的少數民族勢力沒有了金元的剋制,肯定會群蜂而起。天下大亂已成必然趨勢。

    當然了,這些都是假設。但是,沒有了金元,大宋依然是日薄西天,這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 4 # 最愛王星星

    關於岳飛嶽王爺的北伐,後世之人做了無數的猜測。

    有的說能成功,有的說不能成功。

    但有一點要說清楚,那就是,除非嶽王爺在北伐之時,藉著手握天下大軍的機會,學著趙家再來一次黃袍加身。

    否則想要北伐成功,根本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更何況還要攻滅金國,扼殺元朝於萌芽狀態,這難度絕對是北伐的三倍以上了。

    對於題目假設的嶽王爺北伐成功的前提條件。

    我認為,這個條件絕對錯誤,因為它出現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嶽王爺打仗一把好手,帶兵一把好手,唯獨做人方面,情商簡直差到極點。

    嶽王爺為何要北伐?

    那是因為金國攻陷宋國都城,將靖康二帝以及后妃、帝姬、滿朝文武都擄回了金國。

    這種侮辱簡直如同一家人在家裡吃著火鍋,突然有人闖到你家,把你打翻在地,把你家洗劫一空,再把你老婆女兒抓回家凌辱。

    怎麼能讓人忍下來,金國的所作所為,大宋無人能忍。

    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嶽王爺的一次次北伐。

    為何說岳王爺不可能北伐勝利呢。

    這就要說到既得利益者康王趙構。

    作為靖康二帝后匆忙被大臣推上皇位的皇帝,趙構起初也是坐的戰戰兢兢。

    想一想,靖康二帝又沒死,而且朝廷還一直在談判,試圖換回靖康二帝。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靖康二帝任何一人回來,那麼康王趙構還能活嗎?

    他的下場十有八九是一杯鳩酒,送爾歸天的下場。

    因此,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康王趙構活的太憋屈了,可以說,每天一睜眼,能不能活到晚上都很難說。

    命運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金人把靖康二帝視作珍寶,想要賣個好價錢。

    不過價太高,宋朝我吃不消啊,因此,這換人,一時半會換不回來了。

    而趙構在度過了最初的艱難日子後,終於迎來了新的人生。

    臨時皇帝坐久了,也就真成了皇帝了。

    他開始慢慢掌握朝廷。

    不過靖康二帝被俘,實在是滿國之恥,人是一定要換的。

    就算趙構也不能明著阻止,畢竟你的位子還是靖康二帝的呢。

    就這樣,今日談,明日談,談到最後,實在談不下來,只能打了。

    當嶽王爺出兵的時候,沒人看好他,宋朝的兵士要是真那麼厲害,靖康二帝能被抓走?

    趙構也只是應付一下,因為,在他看來,靖康二帝死在金國對自己才是最有利的事情。

    誰知道嶽王爺太猛,打的金人節節敗退,也打的大宋氣勢如虹,金國氣勢低落千丈。

    一夜之間,迎回靖康二帝似乎成了馬上將要實現的現實。

    可是有誰知道趙構的恐懼。

    好在現在的趙構不比當年了,掌握朝廷這麼多年,他的實力強大的很。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岳飛,一句莫須有,嶽王爺便身死了。

    再也沒人提什麼靖康二帝了。

    趙構也可以安心睡覺了。

    至於再次被金人敲詐勒索,比起身下的龍椅,算得了什麼呢。

    一個單位的領導,不可能支援自己的屬下去找人替換自己,誰是那麼傻。

    因此岳飛的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

    連北伐都沒有絲毫可能成功,還提什麼滅絕金元。

    這不等於,你都上不了清華,還問上那個科好。

    哪個科都沒你什麼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民國時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軍閥?這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