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7
回覆列表
  • 1 # 藏淵網路

    來來來,我們先從道家老子走起,老子的徒弟是尹喜,就是老子過函谷關時的那個人。尹喜的徒弟是王禪,又叫王詡,道上的人叫他鬼谷子或者玄微子,鬼谷子教出了縱橫家的代表人物張儀,和兵家的代表人物孫臏(當然孫臏是武學世家,不過仍然來向鬼谷子請教,可以看出鬼谷確實有那個資格)。

    道家匯出了,縱橫家和兵家。我們再來說說儒家。

    孔丘說過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本著這種精神,他去拜訪了老子(《師說》裡面說孔子有四個老師,分別是郯子(仁孝),萇弘(樂理),師襄(琴藝),老聃(問禮),老聃就是老子。),再說孔子的徒弟。從表面上看,孔子最喜歡的徒弟應該是顏回,可惜死的早。在一個就是曾參,深得孔子真傳,是儒家。不過孔子的徒弟並不都是天天講著傳播儒學,端木賜,字子貢,擅於經商。後來孔子的學說傳到孟子這一輩,提出了“性善論”。荀子自思覺得“性善論”並不妥,所以便走出了“性惡論”的路子(呀哈,還有這種騷操作,話說荀子的師傅普遍認為是墨家的一個人叫宋研。沒事,並不影響我的思路^o^。)也因為“性惡論”的看法,交出兩位法家的代表就不奇怪啦。(怎麼感覺通篇就這一句重要的,這一定是錯覺@_@)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其實諸子百家的思想並不是獨立的,而是互相融合,彼此影響,而那個時代的人,各有各的性格,並且都能做到將其貫徹,那時的文人,更加有點武夫氣息。所以百家與諸子就爆發在那個動亂的時代了。

  • 2 # 雕刻歷史

    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荀子思想內部已經蘊含了法家的因素,二是李斯、韓非為了適應大一統的需要而發展了法家思想。

    荀子提出“隆禮”、“重法”的主張。他把禮作為“治辨之極”:“禮之於正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故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親,兄弟不得不順,夫婦不得不歡。少者以長,老者以養。故天地生之,聖人成之。”

    同時,荀子也意識到禮並不能保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為善,“堯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不能使嵬瑣化”。這就需要賦予禮義以強制性,迫使人們必須去執行。因此,荀子在重禮的同時,非常強調法的重要性。他說:“隆禮重法則國有常。”“道之與法也者,國家之本作也。”“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明德慎罰,國家既治四海平。”這些不同的說法都是強調法是不可須臾離的,法與禮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荀子對法的重視是李斯、韓非發展法家學說的思想基礎。

    《史記》記載,李斯的功名心很強,認為老師荀子的那一套道德教化無補時艱,也無助於自己出將入相,於是思想觀念轉向了法家。他給老師留了封信說:“斯聞得時無怠,今萬乘方爭時,遊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鶩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強行者耳。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於是李斯就跑到秦國去遊說秦王了。所以李斯其實一個政治家或者說是政客,在思想方面建樹不多。

    而韓非則是一個思想家,他比較了前期法家各派的學說,綜合出一套以“法”為核心,“法”、“術”、“勢”相結合的完整的法治理論。

  • 3 # 金山萬丈

      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作為大儒,自然弟子眾多,其中就有後來的秦國丞相李斯和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另外還有成為漢代丞相的張蒼也是荀子的弟子,可為名生眾多。但是,身為儒家代表,荀子又如何帶出來兩個著名的法家弟子呢?

    1、荀子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華人 。他是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荀子子於五十歲始來遊學於齊國,到襄王時代“最為老師”,“三為祭酒”。後來被逸而適楚,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家居蘭陵,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為他的兩名弟子為法家代表人物,使歷代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學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國歷史上受到許多學者猛烈抨擊。

    儒家的代表人物,跟孟子同一個時代,我們都知道還有荀子。荀子對於人性的描述,我想各位在閱讀的時候,一定會覺得比孟子更親切得多,更真實得多,更符合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真實現況,也就是「性惡」。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荀子.性惡》)

    荀子說:「人生而有好利焉」,「人生而有疾惡焉」,當我們「好利」的時候,「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當我們「疾惡」的時候,「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這是我們比較常看到的現象,和一般生物界非常相像,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看到更多的其實是弱肉強食。荀子指出了這個現象,我們一看就覺得非常真實,但是在他所看到的這個真實的現象底下,我們能做的是什麼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荀子提出他思想中最精采的部分,一個是勸學,一個是隆禮。因為有聖人出來了,他們是那些先知者,或先覺者,他們提出瞭解決之道,因為他們用後天的努力來調整自己(這就是勸學),以提醒我們、管理我們,幫我們把利益平均分配,然後把這個社會的公平極大化(這就是隆禮),然後我們可以過比較好的日子了。這就是荀子提出來的答案。

    他的答案後來教出了兩個學生,都是法家人物,這兩個學生在當時的地位崇高,一個在思想(韓非),一個在政治(李斯),翻天覆地,改變了中國政治的狀況,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統一的帝國,秦朝,然後迅速的滅亡了。

    我講這個就是說,從這裡來看,荀子的影響非常大,然後他的學生把他的思想推進一步,再實踐出來的結果,居然是讓一個朝代快速壯大,卻又快速滅亡。這裡面原因何在,就非常值得我們來思考。

    儒家和法家的核心思想的差別究竟在哪裡?是在一個滿口仁禮,一個滿口術法麼?我不這麼認為。有些人會覺得義(這個詞不好解釋,我甚至覺得無法原汁原味的翻譯成英文,大致就是“不論代價的所應該做的事”)和法會是衝突的——如果與我以大恩的恩人面臨死刑,我該去劫法場麼?實際上這應該是否定的(前提是法是正法,判罰執法也毫無缺漏)。孔子強調仁義禮,孟子強調仁義禮智,仁首先是第一位,而只有秩序以及規則才能夠給予廣泛的民眾以廣泛的自由與安寧,這正是大仁之所在,這正是大義之所在,故而法場不可劫(當然,人生會遇到矛盾,甚至是無法解決的維谷,這正是人的侷限性,孔孟的“為親隱”,便體現了“權”的藝術,揹著老父隱退深山之中,一輩子遠離人世,確實是大仁大義與小仁小義兩全了,大節小節俱不有損,方是最好的結局)。

    這樣看來,儒家與用法並不違背。

    荀子的儒家法古,韓非的法家講究歷史的進化論,貌似這是儒法的差別,但實際上孔孟卻不是盲目的法古者。中庸所載孔子有言“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這說明從周禮是孔丘比較後的選擇。以及我之前在總結儒家四書中的考證(引用自第二十一篇)“而儒家本身是講究變化和革新的,大學有言:“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明確的表現了儒家是在固守“根本的仁”的基礎上追求變化的。中庸記載孔子說:“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鼮及其身者也。”,翻譯過來就是“生在現在,卻要盲目的使用過去的方法,墨守以前的陳舊道路,這種人一定會招來災禍”。可見儒學根本就不是盲目,守舊而僵硬的學問。”可見這亦不是儒法的差別。

    那麼儒法差在哪兒?儒家談仁,談道德,法家在此也不反對——用法的目的就是為了大仁,為了治天下,為了民眾與君王都過上好的生活。

    這裡竊以為差別就在於儒家與法家對於人的定位認識,以及對於改變人的手段選擇。

    孔孟的儒家認為人是性善的(事實上用性善或許不是很貼切,孟子說人有四端,有惻隱之心,這是所有名為“人”的生物所共有的心靈力量),道德的來源是人的內心,而不是可以向外求,或者以外物進行“規定”的。禮是君子對於自己對於國家社會的一種約束,但是“繪事後素”,禮是仁的實現手段,畢竟是不等同的。然而,荀子認為人是性惡的,人的道德是靠著人的智慧所進行後天的“改良”所得到的(這裡引用荀子,有些人可能覺得突兀,因為傳統而談,荀子被認為是儒家的道統繼承人與發展者,但是很遺憾,一讀《荀子》,其見解與孔孟表面相似,實際差別甚大,他的兩個得意弟子韓非,李斯都是法家集大成者不是沒有原因的)。故而,明朝的王守仁的心學與孔孟反而更為相應——向何處去問標準?向何處去求道德?向良心所在處。

    這一點差別是極大的差別,這直接決定了所使用的手段的“方式”與“輕重”。荀子隆禮到了極致,將禮捧到了極高的地步——他認為仁禮是互為表裡的,一個人內在有仁,外在一定有禮,反之亦然(我們看到這就不意外將來會有二程與朱熹的壓抑人性的“存天理,滅人慾”,以及宋明禮教的一些“吃人”的刑罰,毫無疑問這與孔孟的要求大相徑庭)。孔子的仁講究的是“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反對刑罰,但是講究對人輕罰,對己嚴苛——因為道德的提升必然來自於自我內在的覺醒以及要求,你無法去強制“提升”他人的道德水平——用不寬容去求取寬容,豈非南轅北轍?

    說到這裡,我並不是反對法家的學說,實際上我很認同法家學說治國的能力,而且法制確實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要比德治更加有效(請容許我用“絕大多數”,人總是需要一些理想主義——有時帶有一些空想的理想主義,譬如烏托邦,總是這麼的美好)。孔孟的理想主義在於孔孟充分的肯定了人的內心力量,對於我們的族群有著充分的期望與信任,雖然現實總是讓人失望——人人都有著惻隱之心,但是人的底線又常常對孔孟的期待施以嘲諷(最近無數次看到老人中年人碰瓷,假摔,或者誣陷幫扶者的新聞)。荀子以及韓非對於凡夫的自我約束的能力完全不抱希望,故而他們推崇強制的法,而後者更是強調“冷酷”的“術”(善哉用術,就像是愛情往往經不起那些主動的“考驗”,不過用術者若不是有德之人,則為禍矣)。

    所以,總結一下,孔孟的儒道是提升道德的真正正法,是自我要求的良方,但是對於無法將全人類中的大部分變成道德高尚的人的事實,我們也需要遺憾的正視。法家的理論則是基於對於人性負面的充分了解下所採取的措施,也是好的。唯一的問題,或許在於我們必須使“法律”的要求不能過高,如同爛鐵經不起狠鍛,過高的甚至是不合適的倫理束縛對於廣大的人群只會是一場災難——讓崇尚聖的去追求聖,也給予凡夫正常生活的環境,揠苗助長非是仁慈,而是作惡。

    記得李慎之先生生前對法儒兩家的之間的關係喻為互為表裡的關係,我認為非常有見地的。至少在中國兩千多年來,儒家和法家一陰一陽,內儒外法,共同擔當了中國專制統治的“黑白二雄”。如果這種觀點能夠成立,那麼,作為儒家的荀子,能培養出李斯和韓非這兩位法家重量級人物,就成為了完全可以理解的了。至於具體細節,只能有待於史學家去論證了。

    荀子雖然是儒家,可是他很主張“人的本性惡”的,所以他強調人要接受教育和約束---韓非和李斯接受了他的“性惡”觀點,但是他們覺得教育和道德難以約束“性之惡”,在吸收了前人譬如商鞅等人的思想之後,韓非子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用法律---後來秦朝的嚴刑峻法就是由他們來的,他們為秦朝的暴政埋下了根源。荀況也具道家本領!李斯用生和實幹,韓非用死和理論,打造出一個鋼鐵鑄就的秦始皇,十年間一統六國,統一文字、錢幣,行郡縣,開中國2000多年的根基。china這個中國的英文名稱就是西方人對“秦"的轉舌發音。

    2、李斯

    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史記》記載李斯“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荀子的“帝王之術”,透過李斯後來的實踐,體現出來。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 。

    李斯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 。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夷三族

    3、韓非

    韓非,華夏族,南韓都城新鄭人,戰國末期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韓非將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集於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將老子的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韓非是韓王之子,荀子的學生,李斯的同學。

    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思想。可惜如此大才,被昔日同門李斯所害。

  • 4 # 馬寶良14正大光明

    蜀子的性惡論、首先說他自己的思想觀念就是惡劣性的、根本他的思想就是不人道的、他先把人都看成了是壞人了、即便是最兇猛的野獸、剛生下來的、它都沒有害人之心、何況是人乎、因此在、在傳統文化裡有一句話叫,道人惡即是惡、這句話的意思、指的就是說、你道別人是惡的、首先你自己絕對的、就是個真正的惡人、假如說、一個有愛心的人、有真正慈悲心的人、在他的眼中、他所看到的人就都是好人、就是人人都是好人、我上學的時候老師給講過的歷史課、就說過古代所利用的那些個酷刑、其中就有十八盤熱鬧子、就是用火把熱鬧子燒紅了、讓人在上面走過去、刑法全部的都是、極其的殘忍、這些個不人道的想法就都是這麼狠的、把人奴才、等等、全都看成畜生了、這些個就是法家所利用的酷刑、這些個就是古代最殘忍最封建的、全是都沒有絲毫的人道、古代法家的這些個做法都是不值一提的、極其的封建、人與人之間是極端的不平等、他們利用的酷刑全部的都是、極其殘忍的、已經是都可恨的到了極端。

  • 5 # 一沫陽光的邂逅

    儒家有很長時間的性善論和性惡論的爭執,因此,就有了很長時間的禮法之爭!是的,儒家中也是有持性惡論,堅持以法治國的一派的,荀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那麼,荀子的儒法和法家的國法有什麼區別?區別在於立場和出發點不同。儒法的立場是偏向於中立,它透過人和人之間最基本的倫常出發,力求能夠彌合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矛盾,造就和諧長久的社會關係。 而法家的法不同,它是立足於統治階級的立場,透過對國家這一整體的力量發掘,整合,追求國家力量的極大提高! 這麼說吧,如果把國家看做是一個人,那麼儒法就是太極拳,養生操,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為目的的,法家的法就是軍體拳,散打,自由搏擊,是以殺敵致勝為目的的! 明白了這一點就明白了戰國時期為什麼儒家不受統治階級待見。因為他們面臨的是生死存亡,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機,沒辦法考慮那麼長遠,而立竿見影的法家之法正合其時。 荀子這個人非常有治國之才,所以他的學問中有很多治國的理念。但他同時又是一個很難得的大儒,心中有道,所以很把持得住立場,哪怕平淡老死,也不會完全迎合統治階級的需求!但他的弟子就不同了,學了他一身治國的本事,自然很難避免的去迎合王權以求得自身的權勢富貴,乃至一展身手的機會。 所以呢,荀子教出兩個法家弟子也就毫不奇怪了!!

  • 6 # 南柯396

    不是荀子教出兩個法家,是荀子本人就是一所大書院的院長。而韓非子和李斯恰好就在這所書院學習過而已。所以就都成了他的弟子了。荀子這個人也算是儒家中的異類,制天命而用之,這本身就是超越了孔子與孟子的異類思想,跟孔孟的仁愛說相差甚遠。而且荀子思想開明,知識淵博,能教出兩個法家弟子並不奇怪。

    當時的社會風氣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那個時候已經是戰國中後期了,國與國之間的兼併戰爭愈演愈烈,老舊的奴隸主貴族與新興的軍功貴族和地主階級的矛盾越來越深,整個社會的風氣愈來愈開放,各國都在尋求變法,以實現富國強兵之道。在這種形勢下,只要是有利於國家強盛的思想和政治路線,都會被統治者優先採用。所以荀子的書院裡能出現兩個法家思想的大家也就不為怪了。

  • 7 # 朱八戒CC

    荀子是繼孟子之後又一個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主張的性惡論卻又是與儒家的性善論存在著爭執和對立。他認為人的天性是自私,人的品質是依靠後天的教育而形成。

    荀子尊崇孔子的思想,卻又對孔子有著許多的批判。荀子思想的主體是儒家,卻又偏向道家與法家,尤其是荀子的治國理政還是提倡以法治國。荀子不迷信天的神威,也不等待天的賜福,“制天命而用之”,他這人定勝天的精神,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韓非子,李斯師從於荀子,本是儒家子弟。韓非子是《老子》最早的註釋者,對道家的無為有著深刻的認識。韓非子深受荀子的教育,當他結合當時社會的動亂,深刻意識到僅憑道家的無為和儒家的仁禮是難以救世,必須有著相應的刑罰以法治國。

    韓非子既主張德治仁政,又注重恩威並施,獎懲分明,內聖外王的法治理念。韓非子是法家著名的人物,又博採眾長,是法家思想理論的集大成者。為構建後來中央政權大一統的法制框架,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荀子是儒家的傳承者,但他卻創造性地發展了儒家學說。他之所以培養出兩位著名的法家人物,就是他把儒家與法家兩者治國理念的完美結合,而深深地影響了韓非子。而韓非子也是站在荀子的基礎上,在他法家的思想當中,溶入了道家與儒家的精華的一面,從而讓法家思想發揚光大,有著深遠的影響。

    先秦時代諸子百家的百家爭鳴,最有代表性的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法家最具代表性人物又是韓非子和李斯,而兩位又是師從於荀子的儒家弟子,荀子又是如何教出兩位著名的法家人物,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還是由提官作出正確的回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評價《全面戰爭: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