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順哥說事

    郭沫若是二十世紀的文化巨人、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巨人。五四運動以後,像郭沫若這樣在許多的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人是不多的,可以用奇才這個詞來形容。郭沫若在學術的若干領域,特別是在中國詩歌史上,在中國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輝煌的、巨大的。這些年,特別是近幾年來對郭沫若的批評,有的符合事實,有的是歪曲事實的。出現批評和新的看法,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從總體上說,它會推動學術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一個正常的學術環境應當是有批評有反批評的,但是,在對郭沫若的反思中,有些文章、有些學者採取了輕薄的態度,這是不正確的,應該注意以科學的態度來對他進行研究。

    郭沫若(1892一1978),男,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 、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 2 # 東逝水a

    郭沫若是二十世紀的文化巨人、中國歷史上像郭沫若這樣,在這麼多的方面都取得傑出成就的人是不多的,用千年不遇這個詞來形容亦不為過。郭沫若在他涉獵的每一個領域取得的成就,都是一般人不可企及的。特別是在中國詩歌史上,在中國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輝煌的、巨大的。近年來網路垃圾和無恥公知顛倒黑白,歪曲事實汙衊郭老,更有些所謂學者從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只能用可恥二字來形容他們。

  • 3 # 彩雲東昇戴寶山

    郭沫若是中國二十世紀傑出的文人學者,在考古學,文藝詩歌等方面有很深的學問。以前對他的評價有過譽,現在一些評價也貶低。有些人對他的品德和生活作風有批評,其實有許多民國時期的文人生活作用就如此。時代造就人,不同時代的生活方式主流不相同,相同的是窮人老實人缺錢缺風流。

  • 4 # 林根數學

    對郭的評價宜分開,討蔣檄文寫得好,被通緝,也是禍起蕭牆,流日後娶了日本媳婦造成後半生不幸,句說臨死大兒子都不認~

    學術研究一般,捧白抑李廣收詬病,也就一牆頭草,老年也是怕了!

    所以環境造就人,不過無論如何,兩個媳婦活在一個屋簷下終究不是好事~

  • 5 # 舊地遠方

    郭沫若是20世紀的文化大師,著名社會活動家。人們對他有爭議的是他的情感經歷和人品。

    郭沫若的情感經歷是豐富的,他一生中有三次正式婚姻。女主分別是村姑張瓊華、日本女子佐藤富子(安娜)、演員於立群。

    第一段,1912年與父母選定的村姑張瓊華成親,幾天後他選擇去日本求學,並不再回鄉,村姑張瓊華孤獨地在郭家終老一生。

    第二段,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邂逅美麗多情且果敢的女子佐藤富子,佐藤富子甚至為此斷絕了與父母的關係,郭沫若為其取名“安娜”。安娜為其生育了四子一女。直到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終結了這次跨國婚姻,安娜最終在中國將五個子女養育成人。

    第三段,1938年,在宣傳抗戰的活動中,郭沫若遇到早年女友的胞妹於立群,次年舉行了隆重的婚禮,於立群被稱為“抗戰夫人”,共為郭沫若生育了四男二女。兩人從此櫛風沐雨度過了近四十年光陰,在陪伴郭沫若的漫長歲月中,於立群潛心書法,工夫爐火純青,最終成為一代大家。文-革中遭遇家庭變故,於立群受精神刺激,並在1978年郭老去世8個月後,追隨而去。

    郭沫若的情感經歷,與那個動盪的時代和他的詩人氣質密切相關。一是以他的個性,情感不可能囿於老家父母的安排,二是國家遭遇變故,不管從個人前途和當時的家庭安危來說,他都不可能待在日本。三是環境的變化最終改變了他的情感命運。

  • 6 # DA116713746

    判別文學成就很簡單,就是看你記得他的多少東西。魯迅就不用說了,郭則是一般人只知道個《女神》。現在問你了,你能記得這首所謂詩歌的哪些篇章,或者哪幾句嗎?一般知名文學家我們都可以記住些東西的吧?這樣郭的成就立竿見影了,沒什麼成就,除此之外的幾篇小說都是二三流的水平。對於杜甫的推崇和研究這個我認可,可惜他自己改口了,你只能把他從這個等級的學者中移除。

  • 7 # SDGDX

    郭老是中國的文化巨匠,是考古家,書法家,甲骨文鼻祖,社會活動家。千古奇才。中國人自己用男女之事,埋沒了婉約派的先驅柳永。現在有人瘋狂的抵毀郭老。理由還是男女之類的一些事。我們什麼時候肚量大一點,寬容一點,包容一點。郭老永遠是中國人的驕傲。

  • 8 # 雪夜靈簫1

    郭的才華不必質疑。郭的人品為人所不恥。我是一個樂山人,在我周圍人們很少提到這個人,儘管他是樂山有史以來名氣最大的人,確實夲地人不以他為榮,倒是有很多外地朋友對他感興趣,我到他故居只去過一次,還是一個外地朋友來樂山想去看看,讓我陪他去的。

  • 9 # 手機使用者57957157334

    郭沫若是男人,更是男人的楷模,貶低了郭沫若就是貶低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他的一生是科學的一生,創造的一生,偉大的一生。在他身上更能體現出人性的真理,所謂的“千夫指”“流氓+才子”這是對他的誣衊,好學、好玩、好探索、好研究錯了嗎?這樣的一生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可嘆!中國的郭沫若太少了,貶才們,你們的人格應該昇華了。

  • 10 # 青士

    有文化的流氓而已。為一飽眼福或是滿足一己好奇心,亦或是為名留青史曾強烈要求盜挖秦始皇陵。幸虧周總理大智慧,一紙行文嚴禁發掘。否則,千年皇陵曝露,不知多少珍貴文物灰飛煙滅矣!

  • 11 # 明自已被住策

    1,有人說,不能評價郭,沒資格評價。

    2,有人說,大文豪

    答:沒錯,有點水平,但不是大,也不能說豪。如果那點水平也叫豪,朱自清,魯迅,矛盾,老舍叫豪他爹,比較起來,who is you dady!

    3,有人說,愛拍馬屁。

    答:我也愛拍馬屁,但是沒那麼肉麻。那是因為湘潭佬愛聽肉麻馬屁。如果人高工資請我,我願意聽聽拍,職業叫心靈安慰師。

    4,有人說,沒骨氣。

    答:操,當年也有骨氣的,去天津張志新。當年被湘潭佬搞死了。所有有有骨氣的,都搞死了。活下來就不錯了,老闆,你還要怎麼樣?你老婆孩子吃飯重要還是骨氣重要?

    總之,一個三流文人拍肉麻馬屁高升的勵志故事,值得大家學習。

    這是我的觀點。

  • 12 # 半五近三

    郭沫若:“若國亡家破,文人與匹夫甚區別。”

    郭沫若(1892-1978),曾留學日本學醫,歸來後,見國將不國,便棄醫從文又見自由文人多弱小,便投戎從政,於北伐軍總政治部任宣傳部長。

    其實郭沫若是一個嚴重被歷史所曲解的人,其編著的《甲骨文字研究》、《卜辭通篆》、《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至今仍然是研究甲骨文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其所編撰的《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奴隸制時代》、《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同樣也都是偉大的著作。但是,書中的觀點存在著一定的爭議,如“二王共政”的劃分,還有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中國古代史究竟能不能簡單劃定為奴隸制時期和封建時期,這些都存在著一定的爭議,但是,卻不可否定郭沫若先生在這一方面的成就。

    郭沫若最為人詬病的是他的新詩,其實他早期的詩還頗有可取之處,如《天上的街市》:

    遠遠的街燈明瞭

    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渺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我想那隔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閒遊。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這時郭的新詩,還注重平仄,比如上句平起頭,下句便用仄起頭,同時還注重字數,音韻,意境。這首詩寫於20年代初期,作者由日本歸國,看到當時黑暗的社會,湧生出嚮往光明的希翼。後期的詩,更像是口號,可以明顯看到,這時期的詩詞,已經拋棄了對意境的追求,而是加諸了口號化,符號化色彩。

    可是有一點被人忽視了,那就是此時郭的寫作物件發生了轉變,郭的受眾發生了改變,新文化運動時期,郭等一批知識分子主要想喚醒的是同時代的青年知識分子,希望他們救亡圖存,發揚愛國主義。後來證明這一條路行不通,要走農村包圍城市,要發揚無產階級力量。而郭一開始的資產階級信仰也在此時發生了改變,轉而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並開始向著蘇聯求學,也因此有了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的職位。此時,郭的文化寫作物件與受眾都發生了變化,由受過教育的知識青年變成了無產階級勞苦大眾,為了使這些人聽懂,看明白,自然使越口語化越直白越口號化越好。

    對於歷史人物評價,不能無限拔高,也不能無限貶低。

    郭的歷史戲劇:《屈原》、《武則天》、《棠棣之花》、《高漸離》、《孔雀膽》在當時引起了巨大反響,寓救國於戲劇中,擴大了受眾範圍,同時又有著很高的藝術水準。

  • 13 # 榮昌177543618

    郭沫若先生無疑是一個偉大的人,一個文化巨人,對中國文化的傳承作出了巨大貢獻,單說抗日戰爭時期,郭沫若先生作為日本留學者毅然回國加入到滾滾抗日洪流中,義無反顧,時任政治部主任,在這一點上魯迅先生都不及郭沫若先生,金無赤足,人無全人,郭沫若先生終就為一文人,他那些爛漫之事,那些在某些人口中所說的文人無品性之事,比起他一生做出的偉大貢獻,又何必掛齒,請那些自認為清高的人,自認為有高尚的人,自認為”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自認為”才高八斗的人”,自認為精通曆史的人,多點善意,少點口德!

  • 14 # 四季豆1357

    郭沫若在中國文學歷史學上的地位不容置疑!初讀他在歷史背景下寫的吹捧詩,我感覺滑稽進而厭惡。但是後來我卻改變了看法。以郭先生之蓋世才華,這些詩完全可以寫得雍容華貴,但我們看到他寫的那些詩簡直就是初中生水平。是不是郭老水平退化了?我想不可能完全是。迫於政治壓力,郭選擇了自保,他寫下了這些詩,顯然不是很情願,就像我們寫檢討一般的心態,敷衍吧!需要強調一點是,任何人在危難之下明哲保身,你我都不可過分指責,何況郭先生並未出賣別人謀求自保。

    我為郭先生生不逢時悲哀,我為郭先生的才華和靈感在黃金年華被W扼殺哭泣。沒有清明的政治生態,何來文藝的滿園春色?

  • 15 # 煜kenneth

    郭沫若在全國很多人都把他當做是魯迅之後的文化界的領袖,特別是教科書對他評價甚高。老郭的愛情史可以寫成一部堪比歷史的情感小說,他在20歲透過包辦婚姻娶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張瓊華,在新婚之夜掀起新娘蓋頭之後失望之極,雖然內心失望,但是也又控制不住自己。在過了六天的新婚生活之後就拋棄妻子遠走日本,到達日本之後與護士佐藤富子,為了跟他在一起佐藤富子與自己父母斷絕關係,並且為他生下了五個孩子,雖然如此但老郭每天尋花問柳,染上花柳病之後更是不辭而別一人歸國。

  • 16 # 迪波希

    看過郭在上世紀初留學日本時,寫的新詩,了不起。記得有一首是歌頌日本的現代化和工業化的,他在詩中形容大工業的巨大煙囪,是黑色的牡丹,他寫道: 啊,這黑色的牡丹,二十世紀的嚴母!可以想見,當時在日本貧瘠的海邊,陡然豎起高入雲端的大煙囪,機器整天整夜地轟鳴著,煙囪冒出粗壯的、源源不斷的黑煙,多麼壯觀、多麼激動人心、多麼有未來感!郭的藝術生命,甚至可以說,他的整個生命,在此達到了巔峰。此後的郭,無論是在藝術創作上,還是在家庭和政治生活中,都乏善可陳。當然了,對郭的早就並未完全開放,所有的資料也是有些碰得有些根本碰不得,但從他幾次運動下來,不光完好無損,而且步步登天來看,起碼不應該排入中直、人師之列。

  • 17 # 快樂老人174244664

    郭老是開國領導層之一,許多年輕人不瞭解,建國後是,政務院(國務院’)副總理,中科院長,中蘇友協會長,世界和平理事主席.中國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是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詩人,是大文豪。

  • 18 # 使用者了木

    首先,郭老是近代以來偉大的文人,他的歷史和文學方面的研究現在還沒人比得了。另外他也是文人中目光遠大的政治家,早年就信仰共產主義,投筆從戎,參加南昌起義,抗戰中又回國抗戰,為新中國成立做了許多宣傳工作,這也是很少有文人能比得上的。但是,他也有一個文人特別是舊時代文人的弱點,就是時常膽怯、有依附感,意志力場沒有政治家堅定。他在生活和工作方面的缺點,絲毫掩蓋不了他的光輝一面。至於魯迅罵他“才子加流氓”,只是文人之間的指責,不能就以魯迅的話作為評價一個人的標準,而不容易做到的是,郭沫若從未罵過魯迅,解放後還一直歌頌魯迅。

  • 19 # 倔老頭12510087

    一,文豪,考古學家,對文化事業,有很大貢獻。

    二,政治商人,立場不穩,左擺又搖,

    三,有理治的,政治投機派,隨機應對局勢很準,分析政治動向很透徹,所以他能安全渡過多次重大運動,毫髮無損。(因為他認錯快,)

    亂說一通,說錯了請大家原諒。

  • 20 # 歷史謎中謎

    郭沫若是二十世紀的文化巨人、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巨人。五四運動以後,像郭沫若這樣在許多的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人是不多的,可以用奇才這個詞來形容。郭沫若在學術的若干領域,特別是在中國詩歌史上,在中國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輝煌的、巨大的。這些年,特別是近幾年來對郭沫若的批評,有的符合事實,有的是歪曲事實的。出現批評和新的看法,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從總體上說,它會推動學術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一個正常的學術環境應當是有批評有反批評的,但是,在對郭沫若的反思中,有些文章、有些學者採取了輕薄的態度,這是不正確的,應該注意以科學的態度來對他進行研究。郭沫若是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史上任何人都無法迴避、無法抹煞的人物。他的崇高學術地位是由他的突出貢獻決定的。像他這樣在歷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古器物學、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的學者,二十世紀中國史上沒有幾人,二十世紀以前亦不多見。對郭沫若的“反思”,實際上涉及到對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發展道路如何認識的問題,即二十世紀的優秀文化遺產是什麼,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化發展方向何在這個根本問題。對郭沫若的評價要像對任何歷史人物的評價一樣,堅持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論,堅持“知人論世”的原則,不能脫離一定的歷史條件,要著重揭示本質和主流。如果顛倒了主流和支流的位置,把支流誇大到無限的程度,甚至不惜汙衊和謾罵,那就背離了評價歷史人物應有的原則和方法;這同無限拔高一個歷史人物的做法一樣,都是不可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個人都會遇到那個對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