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中醫內科馮春祥

    從中醫角度來說,腸息肉是痰與溼聚結在一起產物,其根本是臟腑功能失調所致,多與肝脾兩髒有關,肝主疏洩,肝功能失調,又易犯脾,脾主運化,脾失健運,水溼不能正常運化,聚結在腸粘膜就形成了息肉。如在門診中常遇到脾虛溼熱、脾胃虛寒、肝鬱脾虛等症候的腸息肉患者。

    根據腸息肉發病病機的不同,中醫在調治腸息肉上是不分型別的,而是根據症候確定治療原則,常以疏肝健脾、化痰散結為主要原則,在根據具體症候在“健脾消結湯”的基礎上加減配伍,在調理恢復臟腑功能的同時,消除息肉病灶,“固本”與“治標”兼顧,對腸息肉的預後有重要意義。

  • 2 # 腫瘤專家姜爭

    腸息肉高發於40歲以上人群,多數腸息肉無明顯症狀,大多是在體檢或腸鏡時發現,生長過程較緩慢,但存在一定的癌變率,如果放任不管,數年後多會演變為腸癌。

    腸息肉如何形成的?

    腸息肉是指腸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型病變,形態、大小、數量各異,未病理前統稱為息肉,病理後分為腫瘤性(腺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炎性、增生性、錯構瘤息肉)。

    其中非腫瘤性息肉一般不會癌變,但也需要儘快處理,定期觀察或內鏡摘除,對於腺瘤性息肉,一經發現要立即摘除,之後定期隨訪複查。

    腸息肉的發病原因暫不明確,型別不同病因也有差異,多於遺傳、基因突變、炎症刺激、年齡增長、飲食、生活習慣等有關。

    1、長期炎症刺激

    某些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血吸蟲病等)、大便中粗渣停留腸道時間過久、異物刺激等,長期刺激腸粘膜上皮,或造成腸粘膜損傷等,最終會形成腸息肉。

    2、遺傳因素

    若家族成員中患有腺瘤性息肉,或有結直腸癌病史,以及其他腫瘤病史,腸息肉發生率也會明顯升高。

    3、其他

    長期不良飲食、生活習慣也會增加腸息肉發生率,而隨年齡增長,腸息肉風險也會升高。

    腸息肉的症狀有哪些?

    大多數腸息肉無明顯症狀,當息肉不斷生長,可能會出現腹脹、排便習慣改變、便血、腹痛、貧血等症狀,若息肉體積較大,可能會引起腸套疊、腸梗阻、腹瀉等症狀。

    若乙狀結腸、直腸息肉表現潰破出血,多呈間歇性出血,鮮血常附著糞便表面,成暗紅色或鮮紅色,要注意和痔瘡、肛裂便血區別,如果息肉距肛門較近,有時還會脫出肛門。

    腸息肉如何診斷治療?

    常見檢查包括大便隱血試驗、肛門指檢、腸鏡、鋇劑灌腸等,腸息肉治療以內鏡治療為主,無禁忌症的情況下,首選內鏡下摘除腸息肉,可有效阻斷其癌變。

    但是,要注意腸息肉摘除後,可能會出現出血、穿孔、感染等併發症,要注意觀察,如果出現腹痛、便血、腹瀉等症狀,要及時回診。

    做一次腸鏡檢查,能管幾年?

    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腸癌,較為有效的檢查手段,如果腸道準備好,腸鏡檢查未發現問題,那麼5年內可不用再做第二次,所以說做一次腸鏡沒問題,管5年是可以的。

    如果發現腸息肉,需要立即處理,及時摘除或者定期觀察,之後遵醫囑複查,對於非腫瘤性息肉,一般術後2-3年查一次即可,如果是腺瘤性息肉,術後一年需複查一次。

    總的來說,因腸息肉病因不明確,較難預防,除了健康、均衡飲食,多運動,保持規律排便外,唯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定期做腸鏡,早發現早摘除,術後定期隨訪複查。

  • 3 # 內科醫生不熬夜

    腸息肉怎麼行成的?好好的腸子怎麼就長息肉了呢?

    腸息肉指的是在未確定病理性質前,從腸粘膜表面突出到腸腔的息肉狀病變,主要分為腺瘤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

    腸息肉的形成主要與以下幾大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和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腺瘤性息肉的形成與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有密切關係。家族性息肉病系基因突變所致,屬於染色體顯性遺傳,有明顯的家族史,只要父母有一方攜帶突變基因,則其子女中就有一半會發生家族性息肉病。

    2、飲食因素:飲食結構失衡,高脂、高蛋白、低纖維飲食,食物中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攝入含有致癌物的食物,都是誘發腸息肉的重要飲食因素。

    高脂、高蛋白飲食會導致膽汁分泌增多,膽汁在腸道菌群作用下轉化而成的次級膽酸對結腸隱窩上皮細胞有細胞毒作用,可使結腸上皮細胞過度增生而逐漸形成結腸息肉。低膳食纖維飲食易致腸道菌群失調和便秘也是腸息肉形成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3、不良生活習慣:

    缺乏運動、長期久坐,胃腸道蠕動往往比較弱,使得糞便在腸道停留時間延長,增加腸黏膜受到糞便中有害物質刺激的機率,長此以往容易增腸息肉發生、發展的風險。吸菸、飲酒:菸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會導致環氧合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等增加,這些物質與腫瘤生長有關,會增加腸息肉和結腸腸癌的發生風險。酒精則可刺激、損傷腸道黏膜,促進腸道有害細菌繁殖,從而增加腸道息肉復發的風險。研究表明,吸菸、酗酒人群結腸癌的風險明顯高於普通人群。

    4、疾病和代謝因素:

    腸道炎性疾病是導致炎症性息肉發生的主要原因,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結核等,腸息肉在腸道手術後吻合口部位也比較多見。代謝綜合徵人群,如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人群,發生腸息肉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如果您覺得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請點贊支援,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4 # 肛腸醫生馬秋影

    息肉是指一類從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其中結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的型別,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

    下面主要給大家詳細介紹的就是腸息肉是怎麼形成的,主要四大形成原因。

    1、飲食因素:飲食因素與腸息肉的形成有一定關係,特別是細菌和膽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礎。

    2、遺傳因素:一般認為,腸息肉的形成與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有密切關係,從目前研究情況表明,突變基因可以由父母遺傳給後代子女,在遺傳機會上男女是均等的,沒有性別的差異。

    3、炎症刺激:直腸粘膜長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腸粘膜的息肉生成,這是由於腸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癒合之後,導致疤痕逐漸收縮,形成息肉狀,又由於慢性炎症刺激,致腺體阻塞,粘液儲留而發病。

    4、糞便、異物刺激和機械性損傷:糞便粗渣和異物長期刺激腸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腸粘膜損傷,使細胞出現異常增生,形成息肉。

    5、基因異常和腸道微生態失衡也是導致腸息肉發生的重要因素。家族性息肉的發生可能與第5對染色體長臂內一種被稱為APC的等位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和缺如有關,正常情況下,該等位基因需要同時發揮作用以抑制腫瘤的生長,當該基因出現缺如或發生突變時,對腫瘤的抑制作用消失,從而發生結直腸腺瘤性息肉病和癌變。

    腸息肉的主要症狀為間斷性便血、大便異常、腹痛、息肉脫垂。

    便血: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繼發炎症感染可伴粘液便或粘液血便,可有裡急後重,便秘或便次增多,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亦有引致腸套疊者。

    大便習慣改變:包括大便時間、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特別是便秘與腹瀉反覆交替出現,更要引起警惕。

    大便形狀異常:正常的糞便應該呈圓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結腸腔內,壓迫糞便,則排出時往往會變細,或呈扁形,有時還附著有血痕。

    大腸息肉多數起病隱匿,臨床上可能並沒有什麼明顯症狀,只有很少一部份腸息肉的病人出現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洩等異常,還有極少一部分人大便時,直腸部位的息肉可能會發生脫垂情況。

    早診斷、早治療

    結腸息肉的癌變率與息肉的組織型別、大小有關。一般來說,腺瘤性息肉的癌變率較高,腺瘤大於2釐米,癌變率就大於70%。

    但不管是什麼樣的結腸息肉,都應該在內鏡下切除,並送病理檢查。資料顯示,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只有 12%,但如果能夠早點篩查,早期發現腸息肉或是癌前病變,將有效預防結直腸癌。

    成年人應該從40歲以後開始接受腸鏡檢查,如果第一次腸鏡沒有任何問題,可以5至10年後再次複查腸鏡,因為息肉惡變的時間需要5-10年。

    這些高危人群請注意!

    年齡是腸道息肉的重要危險因素,隨著年齡增長,息肉的發生率會逐漸升高,40~50 歲以後顯著上升。

    因此,一般建議超過40歲的人,都應該進行腸鏡檢查。

    此外,這些高危人群,更應該定期檢查,例如:

    1、大腸癌高發區人群;

    2、家族中有大腸癌或腺瘤病史的人群;

    3、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等炎症性腸病的患者;

    4、有排便習慣改變、長期便秘、腹瀉,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人群;

    5、大腸癌或息肉手術後或內鏡治療後隨訪複查。

  • 5 # 消化內科李芳芳醫生

    腸息肉是指腸黏膜表面出現異常突出的組織。腸息肉一般是腸道反覆炎症刺激腸黏膜細胞異常生長導致的。一般炎症導致的腸息肉,在炎症治癒後會消失。如果是腺瘤樣息肉的話,需要做結腸鏡進行摘除。另外腺瘤樣息肉有一定的癌變風險,需要定期複查腸鏡。

  • 6 # 劉根尚治慢病

    從中醫角度來說,飲食不節、起居失常、感受外邪、情志因素、勞逸失和等因素會引發腸息肉。關於腸息肉的發生,《靈樞·水脹》中說:“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繫,癖而內著,惡氣乃起,息肉乃生”。

    由於各種不良習慣、不良情緒以及外邪等因素導致臟腑功能失和,使氣機不暢、運化失司,從而引起氣滯、痰凝等病理狀態,痰與氣瘀結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息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家裡怎麼做麵包呢?裝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