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維意定製
-
2 # 空間收納大師
推薦大家還是學學斷舍離,少做費錢的無用功
斷舍離原為佛家概念——了斷、捨棄、放下
家居也像人生一樣要先做減法,再做加法
不僅需要堅定的心意
更講究的是一個適度原則
1、只留下有用的
很多人都認為收納是件很難的事情,尤其是對於平日雜事纏身的都市人。
其實解決起來很簡單,一切以自己喜歡為準則,就能營造出讓自己感覺舒適和自由的空間。
定期清理
想要讓自己的家保持整潔,首先要給自己定個日程表,有規律、有秩序的對居室的各個角落進行清理。
清理不僅包括日常衛生,還包括各功能間的分類清理,大到客廳傢俱的更新、廚具的整理,小到衣物的換季,定期講究的關鍵在合理分配空間,對雜物有選擇的捨棄。
固定位置
被黑慘了的處女座有個優點,就是整理控加所謂的強迫症,去處女座家裡做客,千萬不要隨意擺弄他的物件,要知道,每一件都有它固定的位置。這對於想要為家居減負的朋友來說是個好習慣。
每件物品用完迴歸原位,不隨手亂丟,省去了很多重新整理的時間。
為物品分類
為家中的物品分門別類,拿出儲物箱貼上分類標籤,“一個月未用”、“半年沒碰過”、“想不起來有這件東西”,這樣分類會幫助你更加認清自己內心的需要,從而堅決捨棄無用之物。
果斷捨棄無用之物
無用之物,不適合自己的物品,已經過時的、沒有存在必要的物品,都是應該捨棄的東西。
許多人對舊物有情結,卻也應該明白,舊物之美在它們積滿灰塵時是不會顯現出來的,扔掉、捨棄、放下,把自己從負累中解脫出來。
2、掙脫對物質的迷戀
年輕時總是對物質有旺盛的慾望,想要得到更多,永遠覺得不夠,對物質的迷戀有時促使我們往更高階的地方去,有時卻容易矇住雙眼,捆住雙腳,整個人陷入對物慾的追求,刺激歡喜之餘心生疲憊。
看到打折、促銷等活動,問自己的心是否真的需要這件物品,還是僅僅因為擁有的快感。
為自己建立一個準則即“現在的自己”,從人本身而不是從物品出發,進行果斷的捨棄,做到每一個空間都不留雜物。
不是別人擁有我就一定要擁有,名牌包包、經典傢俱、設計感的衣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與人與物的完美關係
與人與物的完美關係都在適度。
與人,保持適當的距離,不遠不近,不過分期望,不企圖佔有與改變,不逼近不後退,保持得體的禮貌,知道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要有一顆包容多樣性的心。
與物,要做到精神上的輕快,不費力剛剛好,家中堆滿雜物,心靈自然也有沉重負擔。
物量適度,在捨棄再選擇這樣迴圈往復的過程中,尋找到真正的自我,不被物品或人所累,生活就會變得輕快。
回覆列表
最短時間內讓房間顯得整潔,要點有三個:1.速度快,2.捨得扔,3.會收納。
1.速度快
整理收拾房間時,一定要一鼓作氣,拖得越久花的時間也越長!如果邊打掃房間邊玩手機、看電視之類的,那可能要好幾天甚至半個月才能弄完。(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血淚之談!
2.捨得扔
很多人都不捨得扔東西,覺得以後可能會用得上。然而,整理房間就是要心夠狠,要能做到斷舍離。扔東西是個重要的技術活,在整理前,準備個大垃圾袋,審視空間裡的所有物品,盡情把不需要的垃圾都塞進去吧!
日本整理界神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女主角麻衣很享受扔東西的快感,甚至把老公送的訂婚戒指都扔了,她覺得有結婚戒指就夠了。雖然這樣看起來過於極端,但是她的一些理念還是值得借鑑參考的:如果很真心喜歡所擁有的東西,比如衣服包包、生活用品等,那就經常穿它、使用它、愛護保養它,對待它就像對待朋友一樣。
反過來,那些買了就擱置沒用的小物件,一年也沒穿幾次的衣服鞋子,再也不可能背的包包,放家裡和扔垃圾場有什麼區別呢?還佔家裡的空間。真正喜歡一樣東西,是不可能如此冷落它的啊!
3.會收納
如果要短時間應付家裡的客人,可以用一個儘可能大的箱子,把所有顯得房間雜亂無序的東西裝進去,讓視線所及之處都能顯得整潔清爽。以後處理箱子裡的雜物也會方便簡單一點。
Tips:可以分割槽而治。在房間裡挑一個區域,例如堆滿雜物的抽屜,然後開始收拾,直到把它收拾乾淨為止。要確保挑的是小區域,因為這樣整理時間短,成效快,能給人成就感。然後由小及大,最後整個房子都搞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