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雞史

    天啟七年(1627年)十二月十一日夜,在河北阜城南關的的一家驛站裡,有個喝了半暈的老頭,找根繩子往脖子上一套,自己吊死了。這個老頭可不是一般人,他就是撐控了整個天啟朝的大太監魏忠賢。

    他是被年僅十七歲的少年天子朱由檢給逼入了絕境。

    這事還得慢慢從魏忠賢的罪惡史說起。

    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魏朝多次向王安稱讚魏忠賢,王安也就善待他。長孫的乳母叫客氏,一向私下服侍魏朝,這就是所謂的對食關係,到魏忠賢進宮後,客氏又與他勾通,客氏於是冷遇魏朝而喜愛魏忠賢,兩人結成了很深的關係。

    現在的一些影視作品中,把明朝太監寫的非常厲害,隻手遮天。但是,明朝相比之前的唐朝有個很大的差別。

    正是有了皇帝的信任,魏忠賢才能手握大權,才能對文武百官為所欲為。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魏忠賢的政令也就沒有人理睬了。

    明朝內閣大臣和皇帝鬥,背後還有祖宗家法、有滿朝大臣、有那“亢聲直言”的美譽給他支援,至少還有鬥下去的底氣。魏忠賢一個太監,在聖人文章裡面也是上不得檯面的,他憑什麼和皇帝鬥?

    重崇禎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暗中已經做好了收拾他的準備,快得魏忠賢來不及豁出去拼(他也未必有決心拼)。於是,一旦皇帝佈置好了後手,魏忠賢就只有乖乖等死了。

  • 2 # 永遠的羅根

    魏忠賢之所以隻手遮天,不是他厲害,皇帝怕他,只是天啟信任他。如果天啟想,隨時能除掉他,但天啟不想殺他。崇禎不一樣,他對這個死人妖沒有一點好感,所以作為皇帝的崇禎只用了兩個月,只用了一個藉口,就把魏忠賢趕走了。

  • 3 # 糖糖爸比001

    不同於唐朝的太監,明朝太監雖然有的權利極大,但是那都是依附在皇權下面的一條狗,太監的一切都是皇帝信任的前提之下,一旦失去了皇帝的信任,錦衣衛會悄無聲息的出現在太監的床榻前,一腳踹翻,死狗一樣捆到皇帝面前……等待的是一頓廷杖,打的屁股皮開肉綻然後要麼砍頭,要麼去守黃陵。

    所以,天啟駕崩以後,魏忠賢就應該想到自己的下場不會太好,畢竟,做信王時候的崇禎就恨極了這個太監。

  • 4 # 該隱的左右手

    明朝的宦官專權和東漢,晚唐不同,只要皇帝出手,太監們只有束手就擒,比如劉瑾,明武宗只需要寫一張紙條,他就告別舞臺了。這其中的原因是,宦官是在皇帝的支援下,與文官集團相抗衡,他們的權利主要是批紅,既沒有軍權,也沒有行政權。所以一旦皇帝不支援,自然會有另外的太監取而代之,文官們都想當首輔,宦官們也都想當司禮監掌印太監啊。

  • 5 # 泉海無涯

    因為明朝的政治制度成熟了,雖然魏忠賢控制了東廠和部分錦衣衛,但是皇宮裡還有其他的軍隊,皇宮外有三大營和團練等,皇帝的命由自己掌控,不像維護唐朝皇宮中央朝庭的神策軍,在宦官手裡,命由家奴控制,而且新皇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新皇面前混個臉熟搞不好升官發財,所以結局肯定了

  • 6 # shiwen147630992

    明朝的文官體制很強大,皇帝為了抗衡這個強大的體制,刻意扶持太監與其鬥法,所以太監有時的權力很大,比如劉瑾、馮寶、魏忠賢等都盛極一時,出進了風頭。可是,雖然他們紅極一時,但他們的權力來源於皇帝,受寵時會一手遮天,但失寵時下場同樣很悲慘。魏忠賢同樣如此,依靠天啟皇帝的寵幸胡作非為,但天啟皇帝歸天后換了崇禎皇帝,魏忠賢被清算也就成為了必然,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 7 # 楊小天64595202

    第一,它來自明代皇帝在官僚體系之外保留的一系列特殊權力,首先是財政權,皇帝有直接從地方取得內帑的權力,這在中後期形成了宮使問題。第二,它來自軍權,明代軍制是一筆糊塗賬,從制度上講,明代軍戶直屬五軍都督,而五軍都督對皇帝個人負責,因此軍戶隔離於朝廷之外,這使得中後期廠衛勢力非常突出,而廠衛本質上是屬於皇帝私人的(但是明代和唐代宦官掌禁軍不同,後者實際上是將皇帝的軍權委託給內廷的結果,而前者上,宦官始終只能掌握極小一部分半正式的軍隊,其實包括錦衣衛在內都不能說被宦官掌控了,真正的軍戶總權後來越來越虛化,其實變成了一筆說不清的糊塗賬,中期以後總兵官崛起,軍戶將領地位急速衰退,也就消除了宦官掌軍最後的隱患),因此內官也獲得相對獨立於官僚行政體系的政治權力。這兩點是明代宦官問題的根本,但也意味著它實際上只能間接影響以皇帝為首腦的朝廷行政,所謂廢立一開始就完全不可能。

    所以,明朝的皇帝本人只要願意,隨時可以廢了任何一個大太監,多半是皇帝自己貪玩,捨不得廢了陪他玩的太監,太監只能做皇帝私人的玩伴。

  • 8 # 涯讀涯史

    剛寫了一篇文章,正好適合這個問題,就直接搬過來了!!!

    在朋友的慫恿之下,割肉一般花了24塊錢買了張《繡春刀》的票。電影看完,感覺電影還是蠻不錯的,緊湊的情節、精心設計的服裝道具,下了點功夫考究的歷史場景還原,就是張震那帶有香港味的普通話有點讓人齣戲。

    言歸正傳,看到電影最後,大家可能會有個問題,權傾朝野的魏忠賢九千歲怎麼在區區三個月內就被自己扶持上位的崇禎小皇帝趕回了老家,而且一點反抗都沒有?這一點要從明朝的宦官制度說起。

    在最早的時候,宦官的出現是為了補充宮內勞動力的不足,但隨著後來君權與相權的鬥爭日益激烈,宦官就跳了出來,充當一個潤滑劑的作用。在明朝以前,像趙高、高力士都是權傾朝野、大名鼎鼎的權宦。

    明朝剛成立的時候,朱元璋很清楚太監擅權所帶來的政治災難,因此他在宮中立了塊牌子“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朱元璋是窮孩子出身,從小都是在田間地頭幹活的,身體倍棒,面對繁重的國事他能撐得住,可他那些嬌生慣養的子孫們撐不住啊。

    到明成祖朱棣的時候,已經開始使用太監干預政事了,如讓鄭和出使西洋,讓太監王安去監軍,永樂十年更是設立了由太監掌管的東廠。就這樣,太監從不得干政到有了出使、監軍、特務等一系列權力。到朱棣兒子宣宗的時候,更是破天荒的開設了一項制度:在宮中設立內書堂,由翰林院學士當教師,對宦官進行文化教育。

    自此太監自從純粹出賣苦力的奴僕變成了皇帝的秘書,負責票擬批文(秉筆太臨)、批紅(掌印太監),明朝也就形成了皇帝偷懶,內閣管事,太監蓋印的格局。但皇帝還是老闆,大臣和太監都是他的打工仔,要看他的眼色行事。像聰明的嘉靖皇帝,就把大臣當傀儡,任由夏言、嚴嵩、徐階他們鬥得天翻地覆,權力依然牢牢掌握在他手裡。

    魏忠賢也是一樣,雖然他謗上了客氏,勾結了滿朝的文武大臣,甚至是九千九百歲,但他依舊不是皇帝,依然是皇帝的打工仔。在《明史》記載裡有一段話,是記敘魏忠賢發跡原因的。

    “帝性機巧,好親斧鋸髹漆之事,積歲不倦。每引繩削墨時,忠賢輩輒奏事。帝厭之,謬曰: “朕已悉矣,汝輩好為之。”忠賢以是恣威福惟己意。”

    翻譯過來,意思就是天啟皇帝這人愛木工活,但魏忠賢老是在他幹活的時候來打擾他。天啟感覺很反感,就說,我全部都知道了,你們好好幹就行。細細品味,權力其實還是在皇帝手裡,只是皇帝懶得管,讓魏忠賢暫時幫著幹活而已。

    天啟皇帝不愛管事,所以把權力下放給了魏忠賢,但崇禎皇帝卻明顯是個憤青,想幹事愛幹事,眼裡揉不得沙子,自然也不會放任魏忠賢這個死太監在自己面前作威作福。於是在登基的第一天,崇禎就在防著魏忠賢,怕他謀害自己,也在想著怎麼除掉魏忠賢。

    不過魏忠賢畢竟在朝野上下經營了這麼多年,也不是一下就能打倒的。崇禎登基以後,先是故佈疑陣,讓魏忠賢閹黨內部自相揭發檢舉,然後再逐個剷除閹黨的核心人物,最後讓魏忠賢下野,滾回老家。

    最後總結一下,崇禎皇帝能除去魏忠賢,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明代皇權至上,失去了皇帝寵信的大太監也不過是紙老虎。

    當然崇禎在除掉魏忠賢過程中所使用的政治手段還是值得讚揚的。不過這也造成了一個惡性影響,那就是讓他高估了自己的才能,由自信慢慢變成了自負,事事親歷親為,卻沒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也算是明朝滅亡的一個原因吧。

  • 9 # 匠心防水

    這就是明朝皇帝聰明之處。因為太監身體的缺陷,他必然沒有自己的家族和根基。而且士大夫們從心底裡鄙視太監,哪怕一時屈從心裡也不會看得起太監。這是太監不可改變的社會屬性。所以太監只是家奴,他的成功與失敗取決於他的主人皇帝。

    魏忠賢能夠一手遮天,是皇帝給他的權力。因為太監的特殊屬性,他借用的皇帝的權力皇帝要收回簡單多。你聽說過,有權力大的太監聽說過有當皇帝的太監嗎,連當諸侯和地方長官的太監都沒有。太監一生只能依附別人。皇帝們正是看到這一點才用太監監理群臣。崇禎都說是個好皇帝,但卻不是明白人。他不明白為什麼用太監,拿掉魏忠賢也沒有用另一個魏忠賢。朱元璋取消丞相制度,明朝的權力劃分從皇帝要對付丞相變成皇帝要對付內閣和其它重要官員。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對付不了那麼多人。所以就拉著自己的家奴對付諸侯官員,成就了一大批太監的權勢。其實只是皇權和官權鬥爭的一種體現。

    說的淺顯難聽點,你自己家養了一條狗。即使這是條大狗,你如果想弄死它還不簡單嗎。官員就不一樣了,用官員還要講究禮賢下士。雖然你是皇帝國家是你的,但我也是一個家族的人,我可以屈服你的統治,不代表你能世世代代統治我的家族。

    所以說明朝亡於崇禎,一個亂作為的皇帝比一個沒作為的皇帝危害更大。看看崇禎出了多少昏招,他是一個好人但不是一個好皇帝。其中滅掉魏忠賢就是一個昏招,沒有人管理官員了官員們自然高興。權力失去了約束,也是一個大問題。

  • 10 # yishuihan19840509

    魏忠賢再一手遮天,他畢竟是臣子。在過去那種王權社會,皇帝是受命於天的,是天子。作為臣子,你再大的權力始終是打工的。等到皇帝登上皇位了,對於權力開始掌控了,那麼可以讓你臣子擁有權力,也可以讓你沒有權力。

    而魏忠賢再牛,他也是利用皇帝賦予的權力去辦事。否則,他就是造反了,而造反他是萬萬不敢的,首先,他沒有這個完全掌控朝廷的實力,其次,作為一個宦官,別人也不可能認可他,而他自身自卑心理也不會讓他有造反做皇帝的野心。

    崇禎的感覺和康熙有點像,一開始也是等待時機,等到掌控權力了以後,就開始清算了。

  • 11 # hao33合親1斤兵

    政治體制使然。

    人們內心認可皇族威信(法權來源於太祖政治歷史功績),魏忠賢也是依賴皇帝信任起家。也就是說,沒有皇帝地信任支援,魏忠賢也不可能形成龐大地閹黨。也就是說:當時包括官僚在內地人們認為——參加閹黨,就是對皇帝效忠。不效忠站隊,就是對皇帝不忠,那麼,有違倫理,也就堵了自己地未來。

    所以,一旦皇帝不信任魏忠賢了。整個閹黨也就迅速如鳥獸散。所以,並非崇禎手腕強大,而是體制倫理支撐導致。

  • 12 # 歷史哨聲

    很簡單,因為明朝太監不管權勢如何高,都是以所依附的皇帝為前提。因為明朝的忠君思想,太監沒有辦法廢立皇帝。

    因此太監的後臺皇帝一死,他們的權利也就落空了。這也是為什麼崇禎一句話就可以殺魏忠賢。另外魏忠賢不被崇禎信任也是崇禎不聽哥哥遺言的原因

  • 13 # 小約翰

    因為,魏忠賢,,他是條狗啊……

    當然了,這裡說的並不是魏忠賢真的是條狗。但現實情況是,在明朝,太監的權力再大,地位再高,終究是皇帝的一條狗。皇帝想給他栓鏈子就栓鏈子,想餓死它就餓死它,狗在主人面前是沒有抵抗能力的。

    中國古代的政治建構,分為三大派系:皇權,相權,軍權。這三大派系構成了一個三角形,如果能夠協調好關係,那三角形就穩定,一旦協調不好,帝國立刻就會崩塌。

    漢朝,軍權崛起了,各地的諸侯並起,皇帝成了擺設,沒人再拿中央朝廷當盤菜了。所以漢朝的皇帝被軍閥牽著鼻子走。

    魏晉南北朝,相權崛起了。門閥家族的大背景下,文官的權力空前的大,東晉成為了“王與馬(司馬),共天下”的社會,門閥儼然成為了帝國實際的掌控者。

    到了大唐,軍權再次崛起,地方藩鎮割據混戰,但是唐朝有一點不同的是——唐朝的太監權力極大。

    大到什麼程度呢?太監甚至可以廢立皇帝!將皇帝完全捏在手掌心上,文官在太監面前脆弱的普通棉花,所以才會發生“甘露之變”這種太監屠殺文官的慘劇。

    依唐制,京城的禁衛軍神策軍歸太監管。這些軍隊也許打地方藩鎮不夠用,控制中央朝廷是綽綽有餘的,所以唐朝的太監儼然就是割據中央的節度使!

    到了宋朝,趙匡胤在看透了上千年的軍權作亂以後,痛定思痛,終於用制度徹底把軍權消滅掉了。在地方上徹底收回了地方的軍權,在中央把武將的軍權全部收歸皇帝。將軍權從權力鐵三角中踢了出去。從宋朝以後,權力結構中就只有皇權和相權了。

    可是皇帝終究無法孤身一人對抗文官集團。

    所以明朝出現太監專政是必然的。雖然朱元璋早在建國之初就嚴禁太監參政。但是終究不能解決後代皇帝需要太監的需求。

    於是,魏忠賢之流登場了。

    除了這個以外,太監是沒有任何權力的。

    因為天啟皇帝是個勤勞的木匠,對於處理朝政毫無興趣,所以魏忠賢才能投其所好,替他處理朝政,讓天啟放心的幹木匠活。

    可是像崇禎這種勤勞到死的老闆,魏秘書是沒有資格霸佔著朝政不讓老闆處理的,這個道理並不難懂。

    失去了批紅權的魏忠賢,也就失去了一切權力。

    所以魏忠賢被崇禎處理掉真是順理成章,這是制度的勝利。

  • 14 # 一心一意行不行

    看了幾遍才明白,崇禎為了當皇帝,答應東林黨人除掉他們的對頭魏,然後在東林黨的支援下,崇禎上位,批魏,東林黨就派殺手追殺魏和餘黨。所以崇禎當了皇帝,也沒有實權,朝廷在東林控制下,李自成準備打進北京,崇禎讓東林黨人出錢加工資給士兵,沒人答應,各個都做好投降準備,最後崇禎失望上吊。沒有死的東林黨人最後做了清朝的官,比如大批紀曉嵐之流,正直官的都和文天祥一樣自殺了

  • 15 # 蝸牛慢慢來

    首先明確一點,太監這種職業,權利再大,也是皇上給的。

    話說天啟皇帝不務正業,把很多事情都交給了魏忠賢,他的所作所為令天下人不滿,可那又怎麼樣呢。他對皇帝體貼入微,百般呵護,皇帝也是很喜歡他。他替皇帝辦了那麼多事情,不務正業的皇帝能不喜歡他嗎。所以他能一手遮天,為所欲為。恨他的人恨不得吃其肉,飲其血。

    在魏忠賢還沒做好準備的時候天啟皇帝就掛了。沒有了依靠的他後果可想而知,崇禎一上位,那些以前敢怒不敢言的人還會聽他的話嗎。可以說崇禎皇帝一生令下,所有人都會撲向魏忠賢。結局就是如此。

    所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如開頭所言。

  • 16 # 置身黑白的精彩

    並非鬥不過,也絕非乖乖等死,而是魏忠賢認為崇禎不會殺他!

    魏忠賢是一條忠心耿耿的惡犬,權力滔天卻不曾謀逆或並未謀逆

    摸透了明末官場的九千歲,明白權力制衡,“自信”的以為是可以和崇禎站在一邊

    年輕的崇禎卻打破了這個制衡,魏忠賢始料未及

    一個剛登基的新帝有何懼怕?此時的朝廷可都在閹黨掌握中

    只是崇禎皇帝的水平出乎魏忠賢的預料

    崇禎想要對魏公公動手,魏公公卻覺得這個少年跟他哥哥一樣是個“明白人”

    一步錯步步錯的魏忠賢,等到幡然醒悟的時候,為時已晚

    初期想幹掉崇禎但卻失手——“權力還是我的就行”

    中期能造反得天下但卻退卻——“天下還歸我管就行”

    後期可以解甲歸田但卻貪財——“但為富家翁的異想天開”

    最後一刻,九千親衛一鬨而散,自己三尺白綾自縊而死,結束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九千歲倒臺了,東林黨正式復出並在大明最後的時光裡扮演了比魏忠賢更為奸詐、陰險的角色

    因為惡犬雖狠卻忠心、家貓溫順卻奸邪

    錯誤的妥協——崇禎是個好少年

    某一天,天啟莫名落水,原本健碩的身體就不行了

    身患重病還服用靈藥的天啟,不久後全身浮腫而死

    據傳,當年魏忠賢與客氏一頓忽悠,差點就讓天啟做出了決定,傳位給一個來歷不明的孩子,這孩子都要抱到宮中去了

    還好皇后是個明事理的人,她對著即將走人的天啟滔滔不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做出傳位給其弟朱由檢的決定

    緊接著,魏忠賢開始搞事,三番五次設計收拾朱由檢,但均被他躲過去了,直到順利即位,成為大明新的皇帝

    而魏忠賢也覺得,這個朱由檢年紀也很輕,而且也沒什麼根基,是很好控制的,應該可以繼續當傀儡,等到他長大了再搞掉換個人做皇帝就好

    就這樣,朱由校拉著朱由檢的手,說出了人生最有水平的一句話:“吾弟當為堯舜!”然後就撒手去老朱那裡彙報工作了

    錯誤的判斷——崇禎是個大軟蛋

    好了,朱由檢登上了歷史舞臺,並且開始自己的裝孫子之路,他依然將國家大權交於魏忠賢之手,意思是雖然我是老大,但是老二你說了算!

    魏公公很開心,天下還是我的嘛!這個時候,不是崇禎不動他,而是說他動不得

    朝廷上下,全是魏公公的人,誰敢呢?所以還是默默的行動,先剪除其羽翼

    皇帝要動魏公公的事情,慢慢的大家心裡都開始明白,只是我們的九千歲卻渾然不覺危險的靠近,他認為自己和崇禎心靈相通,皇帝不會動他

    而且,好像扳倒閹黨也沒那麼簡單,還需要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但是閹黨重要人物崔呈秀彈劾一事,讓原本難辦的事情好辦起來,魏忠賢選擇丟車保帥,拒絕出面救援,而崔呈秀的落馬也標誌著一件事

    魏公公沒有奪權之心,且只求自保,閹黨被一鍋端只是時間問題了!

    魏忠賢也意識到了危險,不過他做出的判斷是:皇帝不會殺我的。

    可是他錯了,有黨羽崇禎不動你,但是沒有黨羽了呢?

    連最重要的心腹都不救,那其他人自不必說,這一招丟車保帥著實為昏招,此時的閹黨已經瀕臨土崩瓦解

    錯誤的決定——崇禎是個“實在人”

    這個時候如果魏忠賢造反,是很有可能勝利的

    因為無論軍政大權此時還牢牢的握在他手中。但是,他卻決定告老還鄉,不再參與朝中之事,崇禎也懼怕他造反,所以決定同意並責令其快速離開

    然而,魏忠賢竟然以為皇帝是真的不殺他了,所以天真無邪的魏公公回家收拾東西準備閃人,然而就是這一收拾,收拾出事兒了!

    徹底觸怒崇禎,是徹底!原本還有可能留一條小命兒的......

    收拾了80大車金銀財寶的魏忠賢,攜帶大量的僕人家眷,以及9000名隸屬於他本人的護衛,彷彿遊街一般浩浩蕩蕩的啟程返鄉

    聽聞此事的崇禎,下令追回已走的魏忠賢!不知是早有預謀,還是臨時起意,崇禎開始收網

    結局,我們都知道了

    深更半夜得知皇帝旨意的魏忠賢上吊身亡,其財產被護衛僕人一搶而空,陪在他身邊的也只有一個絕望的太監

    說來淒涼,除去後期被捕治罪的無數文臣武將,曾經號稱有五彪五虎,十狗十孩兒,千子千孫的九千歲,在人生走到盡頭的時候,也只有身邊這一個太監以死相隨

    深淵的開始——老魏其實很重要

    崇禎其實是一個極其老練的政治家,然而政治水平比較有限,典型的後天努力型。所以看起來很正確的決定,實際上有很多漏洞

    魏忠賢固然罪惡滔天,也陷害忠良,但魏忠賢掌權期間卻是大力壓制富商士紳,讓文官集團十分痛恨。崇禎解決魏忠賢之後,選擇將閹黨一網打盡,要知道當時很多為國效力的大臣為了做事不得不依附閹黨,而這些人屬於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

    反而是一些連閹黨都看不上的渣渣,成為不攀附閹黨的正直之臣,被崇禎重用去審判閹黨,結果可想而知。而隨後東林餘孽的上臺,百姓則成為他們壓榨的物件,斂財能力不輸閹黨,要知道閹黨雖然狠毒,卻很少欺負窮人。而自稱正直之士的文臣卻不那麼正直

    至於到了後期,出現國難捐款拒絕卻在李自成進京後進獻數十萬白銀的“清官”,也有嘴上口口聲聲說著不遷都,不放棄抵抗,卻轉身就投入李自成懷抱的內閣大學士

    實在是可笑之極,故而崇禎臨死之前,發出“諸臣誤我”的怒吼。而在死後無處下葬之時,這些昔日的國家大臣也都絲毫不理睬,還是李自成安排的下葬

    所以說,崇禎幹掉了魏忠賢,卻面對更多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奸臣”

    魏忠賢有權勢,有水平,也對大明忠心耿耿

    但是,他無惡不作,排除異己,卻是為了自己的權勢,雖然比那些文臣要好很多,但絕非國家之幸事

    崇禎有能力、又勤奮,屬於勵精圖治的帝王。但是,他解決魏忠賢的方式錯了,雖然很快,但留下了太多的後遺症

    直到他搞死魏忠賢的那一刻,做法基本正確,只是在善後上犯了致命的錯誤

    大明少了一個忠心耿耿的惡犬,卻多了一堆只會喵喵叫的饞貓

    故而,有這樣一句話流傳下來“魏忠賢不死,大明不亡”

  • 17 # 長談汽車

    魏忠賢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太監,他是明朝末年赫赫有名的九千歲,皇帝才敢稱萬歲,可見魏忠賢的膽子之大,權勢之高。但就是這樣的魏忠賢,在崇禎皇帝登基之後,他所有的權勢瞬間瓦解,不得以告老還鄉,在回鄉的路上被賜死,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

    為何權傾朝野的魏忠賢,卻鬥不過一個剛剛登基的崇禎皇帝呢。當時崇禎皇帝登基的時候才17歲,接的是他哥哥的班兒。作為一個年輕的皇帝,竟然三下五除二就把魏忠賢給鬥倒了。是魏忠賢太弱了還是崇禎皇帝太厲害了。核心有兩點,我們來解釋一下:

    1,太監再厲害,他也是依附於皇帝,簡單的說,它就是皇帝的奴才,為皇帝辦事的,皇帝隨時可以撤掉他。魏忠賢之所以厲害,是明朝的天啟皇帝很信任他,也就是把所有的大權都給了他。而下邊的官員不得不巴結他,一旦天啟皇帝駕崩,魏東賢也就大勢已去。畢竟更多的人都會依附於皇帝,而不是一個太監。

    2,太監作為一個生理有缺陷的人,內心比較陰暗,也沒有子嗣。他的權勢和財富得不到傳承,也難以形成可靠的集團。說白了,魏忠賢就是一個人在戰鬥,一旦天啟皇帝這個大樹倒了,身邊巴結他的人都不會再出現,他的集團也頃刻間瓦解。所以崇禎皇帝一上臺,就撤掉了魏東賢所有的官職,他一無所有了。

  • 18 # 華墨show

    魏忠賢也不例外,天啟皇帝朱由校至死都非常信任和認可魏忠賢,天啟帝也不願意被工作所累沒有生活,於是把握好尺度就直接放權。魏忠賢本身也是個比較有才幹的人,事情乾得很漂亮,雖然有點謀私,但是國家大事從不含糊,他主政期間遼東局勢穩定下來朝著好的趨勢發展,國家財政不知問題在他的政治手腕下有所緩解,能弄來錢滿足龐大行政軍事開支,這些都是在皇帝預設與支援下完成的,魏忠賢一直也非常忠誠於皇上,得罪東林黨一大批文官噴子。 到了天啟帝病危,天啟帝相當知道自己的帝國是個怎樣的情況,像他年輕的弟弟推薦魏。 朱由校年輕氣盛,政治經驗不足,被東林那群人刷了三觀,非常反感與不信任魏忠賢,甚至懷疑魏忠賢謀反,失去皇帝信任的魏忠賢是在崇禎在東林配合下,稍費力氣就辭職下臺了。因為魏忠賢某種意義上是在皇帝允許下代行部分事權來統御百官,如皇帝不願意讓魏代理他根本毫無反抗能力,因此魏忠賢無法跟崇禎進行爭鬥。圖片來源於網路

  • 19 # 子屠龍

    “你看哪個人,很像一條狗,原來是魏忠賢……”

    “魏忠賢不是一般的哈巴狗,見誰都親的,而是一條藏獒,只認皇帝這個主。”

    “那麼,他再兇,旁人殺他很難,皇帝宰他就很簡單。”

    從秦始皇開始設立專制皇權,經過幾千年的制度發育,到了明朝的時候皇權的專制程度已經到達一個很高的位置,可以說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清朝。

    尤其歷史上多次發生太監亂政禍國的事情,歷朝歷代的太祖們對太監問題那是高度重視的,並且在制度上下猛藥來解決,不會不“未雨綢繆”的。

    在明朝的制度下,各種分享皇權的漏洞已經基本被填補,太監是徹頭徹尾的家僕,你藉著皇帝可以在外面風光,離開皇帝就什麼都不是。

    明朝的太監雖然也出現過幾次干政,但絕不會弄成像唐朝歷史上的太監亂政那樣,把皇帝像棋子一樣換來換去,甚至直接殺死皇帝。

    明朝皇帝不對你下手,你過好狗命。如果皇帝要對你下手,皇帝就能輕易讓你完蛋,因為帝國執行著的各項制度能保障皇帝能隨時收回你的一切。

    因此,當剛登上皇位的崇禎皇帝要收拾魏忠賢的時候,昨日還炙手可熱的他,一下子就癱掉了。

    總而言之,太監從他們出現的那一刻開始,就走上中國式的進化之路……最終到了明清時代,他們已經成為徹頭徹尾的皇帝附屬,離開皇帝就什麼都不是,他們的選擇只能愛皇帝,因為愛皇帝就是愛自己。

  • 20 # 歷史密探

    魏忠賢作為明朝最得勢的宦官,被稱為“九千九百歲”。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弄得朝廷烏煙瘴氣的九千歲,居然讓一個剛上位三個月的崇禎徹底扳倒,主要的原因是宦官在明朝再怎麼無敵也逃不出皇帝的手掌心。

    與別的朝代宦官可以成為大權臣,與滿朝文武,甚至皇室成員爭天下不同的是,明朝宦官的權力完全是皇上給的,崇禎除掉魏忠賢不需要考慮太多,正如明武宗當年除掉八虎之一的劉瑾一樣。

    明朝後期的太監權力是怎麼變大的呢?因為明朝後期,東林黨是文人士大夫的代表,但是他們不如太監聽話。所以,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與東林黨成了死敵,在廝殺中佔據上風,內鬥使得明朝後期局勢動亂。

    但是,宦官再怎麼囂張,即便魏忠賢壓制了錦衣衛多年,皇帝想讓魏忠賢死,錦衣衛還是乾淨利落的要了魏忠賢的命,魏忠賢一倒臺,那些曾經的小弟都開始對他反咬一口,文官大力搜查證據,最終魏忠賢一敗塗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麻辣,辣條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