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最美如初
像漢武帝、光武帝、晉武帝、唐武宗、元武宗、明武宗等這些都是皇帝的諡號,諡號是指前代帝王死後,由後代皇帝根據其生前政績而追封的。
諡號中帶“武”字,並不是這幾位帝王自身武藝高強,而是這些“武”皇帝大多有尚武精神,武勇,志在開疆拓土、平定天下,有的更是親自披堅執銳,黃沙百戰,馳騁沙場。
歷史上成就最大、名氣最顯的,無疑是周武王、漢武帝、光武帝、魏武帝這幾個,這幾個不但有宏圖大略,其中光武帝劉秀和魏武帝曹操更是有著超強的軍事能力,屬於一等一的軍事天才。曹孟德更是集政治家、文學家、大詩人於一身的文武全才。所以說不是因為諡號文武而厲害,而是因為厲害,所以才上文武諡號的。
要論歷代帝王中武藝最高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他戎馬一生,手中一條盤龍棍更是打遍天下。想當年金錘掛玉帶,收河東楊家將時,能和金刀令工楊繼業的父親火山王楊袞打成平手,足可見其武藝之高,而且趙匡胤還自創出多套拳法與棍法,其中最著名一套“太祖長拳”,就包括丐幫幫主喬峰這樣的武術大師都習練過,更是流傳至今。大部分武術門派都是在宋代創立的,在當時可以說是遍地開花,這種武術熱潮是歷朝所不能比的,這和宋太祖的尚武精神也是分不開的。
-
3 # 牧荑
以我個人見解,漢武帝武功最盛。
漢武帝之一生,打出了一個民族前所未有的自信心,從此,一漢當五胡,大漢兵鋒,橫行天下。 我們到現在還是叫漢族,我們的語言叫漢語。
《漢書•武帝紀》
元封元年冬十月,詔曰:“南越、東甌鹹伏其辜,西蠻、北夷頗未輯睦。朕將巡邊垂,擇兵振旅,躬秉武節,置十二部將軍,親帥師焉。”行自雲陽,北歷上郡、西河、五原,出長城,北登單于臺,至朔方,臨北河。勒兵十八萬騎,旌旗徑千餘里,威震匈奴。遣使者告單于曰:“南越王頭已縣於漢北闕矣。單于能戰,天子自將待邊;不能,亟來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為!”匈奴讋焉。還,祠黃帝於橋山,乃歸甘泉。
-
4 # 百聞廣記小書童
綜合評估,單純從“武功”的考核來說,光武帝的“武功”最高,因為他從平民穩紮穩打了,重新建立了東漢一統天下的局面;從對外的影響與歷史成就來看,漢武帝的“武功”最高,他打出了漢民族的威名,為漢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突出貢獻!
而晉武帝、唐武宗、元武宗、明武宗四個皇帝來比較的話,開國皇帝晉武帝要比唐武宗、元武宗、明武宗的武功要高;唐武宗、元武宗、明武宗三個皇帝作為守成之君,唐武宗的武功要比元武宗、明武宗要強,而元武宗的武功要比明武宗強!
漢武帝
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擊潰匈奴帝國、東並朝鮮、南誅百越、西愈蔥嶺,征服大宛,奠定了中華疆域版圖,首開絲綢之路、首創年號,興太學。他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
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開元盛世、漢武盛世、康乾盛世並列的三大盛世之一。
電視劇《漢武大帝》對漢武帝介紹詞是“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細數漢武帝的顯赫武功,漢武帝實在太霸氣了!
1、出兵閩越,閩越國人殺其國王請降。
建元六年(前135年),閩越王郢攻南越。漢武帝派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司農韓安國出會稽討伐閩越。漢軍未至閩越,越人殺國王向漢軍請降,漢軍方歸。
2、首次亮劍匈奴,並且在任內把匈奴打擊的不敢南下牧馬
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李廣四路騎兵北擊匈奴,漢朝正式向匈奴亮劍。對中華民族來說,漢武帝發出的“寇可為,我復亦為;寇可往,我復亦往”的強勢宣告,無異於鑄就了民族魂魄,從此這個民族以漢族自稱,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隨後,出兵大破匈奴,先後收復河套、河西走廊,並最終在衛青和霍去病的帶領下,在漠北大破匈奴,從此漠南再無匈奴王庭!
3、平定西羌。
元鼎五年(前112年)九月,西羌十萬人反叛,與匈奴通使,攻故安。
元鼎六年(前111年)冬十月,漢武帝召集隴西、天水、安定騎士及中尉、河南、河內卒十萬人,遣將軍李息、郎中令徐自征討西羌並且平定。
4、 討伐朝鮮,設定四郡
元封二年(前109年)四月,朝鮮王攻殺遼東都尉。
漢武帝遣樓船將軍楊僕、左將軍荀彘招募天下死刑罪犯攻朝鮮。
元封三年(前108年)夏,朝鮮國人斬其國王右渠、向漢軍投降。
漢武帝在朝鮮故地設定樂浪、臨屯、玄菟、真番等四郡,今天朝鮮半島北部地區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5、遠征大宛,斬大宛王首、威震西域
張騫通西域後,漢武帝聽說西域大國(位置在烏茲別克境內)大宛出產好馬,於是命使臣攜帶金帛去換取,在談判過程中雙方意見衝突、換馬不成,漢朝使臣也被殺害。大宛王自恃距離漢朝遙遠,漢軍打不到大宛,因此有恃無恐。
太初元年(前104年)秋八月,漢武帝遣貳師將軍李廣利率軍西征大宛。
至太初四年(前101年)春,貳師將軍廣利克服了遠征的辛勞,攻克大宛國都、斬大宛王首。從此西域各國畏懼漢朝武威,這長戰爭的勝利為之後漢宣帝時期設定西域都護府、將今天新疆和中亞部分地區納入中國版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數十年後,漢朝將軍陳湯在上奏朝廷裡喊出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邁誓言,大宛王很榮幸的為這句誓言做出了生動的註解。
終漢武帝一生,從東北的朝鮮、東部的東越、東南的閩越、南部的南越、西南夷、西部的羌人,到北邊的老冤家匈奴、遠隔萬里的大宛,漢武帝用自己的赫赫武功一再兌現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無上法則!
光武帝
東漢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新莽末年,劉秀在家鄉起兵。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
毛澤東對光武帝有較好的評價:人常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劉秀是個例外,十年不鳴,一鳴驚人。他在家讀書,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轟轟烈烈,白手起家,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
雖然說光武中興了漢室,但實際地說,光武帝作為一個沒落的漢朝皇室子弟,沒有較大的勢力背景,一個地地道道的平民,完全是靠著自己的實力穩紮穩打,打下了一片天下,重新恢復了漢朝的統治!
借鑑歷史上後趙的梟雄石勒對光武帝的評價,石勒在晚年的時候問他的大臣,你說,我可以與中國古代哪一任君主相比?,大臣們趕緊拍馬屁說:“陛下的英明神武、謀略超過漢高祖,是後代所不能相比的。”,但石勒並不是一個傲慢的人,他說:“如果我遇到了漢高祖,比不過人家,但可以和韓信、彭越比肩。如果漢光武帝,將會與他一決高下。”這句話我們可以理解為:我的能力在劉邦之下,在劉秀之上。
晉武帝
晉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晉朝開國皇帝。晉宣帝司馬懿之孫、晉景帝司馬師之侄、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晉元帝司馬睿從父 。
鹹熙二年(265年)襲父爵晉王,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自己,國號晉,建都洛陽,改元泰始。咸寧五年(279年),司馬炎命杜預、王浚等人分兵伐吳,於次年滅吳,統一全國。
晉武帝司馬炎的主要軍事武功就是平定了東吳,自漢靈帝來兵連禍結、軍閥混戰、三國鼎立的局面終於被打破,天下重新得到統一。
司馬炎在位20多年。他曾為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他的主要歷史功績大部分都是受父祖的蔭庇而完成的,個人並沒有突出的軍事功勞,被稱為“弱開國君主”。晉武帝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用了漢代以來的分封制,嚴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權的鞏固。再加晉武帝晚年生活奢侈腐化,公開賣官,宮中姬妾近萬人,上行下效,各級官吏不理政事,鬥富成風,奢侈之風盛行,加速了西晉王朝的滅亡。晉武帝去世不久,西晉王朝就發生了"八王之亂",這場戰亂長達16年,再加上外族匈奴入侵,西晉王朝僅僅存活了55年就遭遇了攻滅,殘存的王室在司馬睿以及王導等北方士族的率領下在南方苟延殘喘,而富饒廣闊的中原大地進入了“五胡亂華”的混亂時期。
唐武宗
唐武宗(公元814年7月1日―公元846年4月22日),本名李瀍,後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封潁王,累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公元840年正月,文宗病重,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皇太子,立李瀍為皇太弟。同月文宗去世,李瀍即位。次年改元會昌。武宗在位時,任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公元843年(會昌三年),澤潞鎮節度使劉從諫死,其侄劉稹欲襲位割據。武宗採納李德裕的建議,命諸道出兵征討。次年,劉稹為部下所殺,叛亂平息。唐武宗削弱了藩鎮割據的勢力,鞏固了唐王朝的統一。
公元843年,唐軍取得回紇反擊戰的勝利。唐武宗在位7年間,透過滅佛行動,加強了中央集權,唐朝一度出現中興局面,史稱"會昌中興"。
綜合觀察,武宗時期,大唐中央和地方藩鎮終於達到了一個穩定的平衡點。之前藩鎮威逼中央,被朝廷政權懟回去,懟過了頭,又被藩鎮懟回來。你來我往幾十年,在唐武宗時期,新的軍事平衡建立了起來。除了河朔三鎮,其他的藩鎮都要尊重中央的人事任命,敢鬧獨立者堅決打擊。河朔三鎮雖然是獨立王國,節度使也必須對朝廷恭恭敬敬。
元武宗
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國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孫、裕宗真金之孫、順宗答剌麻八剌之子、成宗鐵穆耳之侄。
海山早年在宮中受過一定程度的儒學教育,1299年受命出鎮漠北,平息海都之亂。1304年被封為懷寧王。1307年元成宗無嗣而崩,愛育黎拔力八達在大都發動政變,除掉了成宗皇后伯嶽吾·卜魯罕及她試圖擁立的安西王阿難答,海山則自漠北率軍南下,取得皇位繼承權,並登基於上都。作為報酬,他冊封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
海山在位不足四年,卻實施了許多改革。他標榜"溥從寬大",大範圍地封官賞賜,在中書省外另立尚書省,興建元中都,推行理財政策,發行"至大銀鈔"和"至大通寶",強化海運、增課賦稅。文化上,在崇信藏傳佛教的同時延續宗教自由政策,並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1311年初,海山駕崩於大都,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繼位,海山的所有改革措施未收成效便戛然而止。
縱觀元武宗,除了自己運用自己的軍事實力獲得皇位外,並沒有突出的軍事武功,而且在任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年,並沒有獲得值得稱道的軍事功勞!
明武宗
明武宗,朱厚照,號稱正德皇帝!
正德年間大的軍事行動,先後有平定安化王和寧王的叛亂,親征擊敗蒙古小王子以及應對國內的農民起義等。
安化王朱寘鐇的叛亂比較小兒科,被楊英、仇鉞率親兵就平定了。寧王朱宸濠叛亂規模較大,但也被王守仁輕鬆平定。這兩起藩王作亂,武宗都沒有來得及指揮平叛,就已被撲滅。
明武宗唯一值得說道的赫赫武功,應該是算髮生在正德十二年的應州之戰或應州大捷。
正德年間,蒙古各部落在被稱為韃靼小王子的達延汗重新政府,又形成了統一的局面,重新變得強盛,開始不斷犯邊。為了消除邊患,武宗御駕親征,於應州與韃靼激戰。這場戰爭的兵力對比是明軍約五萬,韃靼軍約四到五萬,韃靼的指揮官是號稱蒙古中興之主的擁有黃金家族血統的達延汗,也是曾經制造土木堡慘案的也先的曾外孫,其兵鋒不遜於瓦剌最強盛時期的也先。
作戰的成果是韃靼軍敗退,此後蒙古長期不敢犯邊。
回顧這場戰爭本身,自英宗土木之變後,明軍罕有在人數相等且互相擺開陣勢的野戰中擊敗蒙古軍,並且是出塞作戰,韃靼軍並非弱旅,由著名軍事家達延汗統帥,這本身就是一場值得載入史冊的勝利。
而武宗親征,更需要極大勇氣,所冒風險巨大,他也是明朝最後一個御駕親征的皇帝。
應州大捷,堪稱武宗一生最為高光的時刻。他在戰鬥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指揮得法,戰術正確,與官兵同仇敵愾,親自陷陣殺敵,甚至還親手殺敵一人,也遭遇險情“乘輿幾陷”,這一切,比其太爺爺英宗強上百倍,直追其太祖成祖朱棣,僅就這點來說,其“武宗”廟號,還算勉強名符於實。但因為明武宗的荒淫貪玩程度,“武”並不能恰如其分地符合他的生平特徵!
-
5 # 天怒人怨鬼見愁II
如果說他們文治武功那個武功,顯然漢武帝no1,光武no2,光武帝從起兵到奪權政權好像就幾年時間,期間決戰新朝大軍還得天助,簡直開掛,rmb玩家。所以這點是不如劉徹的。別的那幾個都是渣渣。
如果說個人武力,那第一就是劉秀,自幼習武,騎牛上戰場,親自廝殺,沒兩把刷子哪活的下來。劉徹是雄主,不用親自動手,武力不詳,理應不高。朱厚照可以排第二,畢竟正史記載親手斬殺過蒙古武士的人。
-
6 # IDOntCare逆水寒
不請自來!以帝王身份論,我的回答只有四個字:漢武大帝!
論單純個體而言,光武帝劉秀可排第一!
歷史上能夠被稱為武帝的,其文治武功都是相當不錯!能被稱為武帝,就是突出了一個武字!
-
7 # 紅面哥tv視角
還是漢武帝,自古就有秦皇漢武之號,漢武帝開疆拓土 打出中華民族的威嚴與和平空間!
光武讓漢朝重回第二春,後面的也都是國內的事兒,但元朝我認為是很偉大的,能認漢為正統,並學漢語 用漢語為官方話,敬佩
-
8 # 乾九二
光論武功的話,我覺得是漢武帝,這武功兩字在史籍中意識可不是我們現在看的電視劇那些大俠的武功那樣!而是說這個人的軍事能力!
漢武帝打出了強漢這個名頭,還有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匈奴自古以來都維禍邊疆,始皇帝甚至修萬里長城來抵禦匈奴,一直都是和親,送錢財安撫之測!漢武帝當皇帝沒多久就跟匈奴硬碰硬!甚至是四面開站,北逐匈奴,西征大宛(現哈薩克)東討朝鮮,南服百越!
回覆列表
以上六位帝王中東漢光武帝劉秀武功最高,他生征戰最終掃平群雄建立了東漢江山,漢武帝雄才大略、乾綱獨斷、文武全才武功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