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7
回覆列表
  • 1 # 老開花

    應是混江龍李俊,童威童猛跟隨他出海,做了暹羅國國主,遠離了那些爭名奪利,好漢兄弟慘死,眼不見,心不煩。暹羅國也就是今天的柬埔寨,這算得上是個好地方,好歸屬。

  • 2 # 彥姊情感觀

    根據我個人的看法是浪子燕青,《水滸傳》的英雄人物最終死的死、告老還鄉的告老還鄉、做官的做官、出家的出家,但在我眼裡最羨慕的是燕青的結局。

    燕青綽號“浪子”,直隸大名人(現在的河北人),原來是盧俊義的心腹親隨,會吹簫唱曲,又射一手好箭,還有百步穿楊的功力。他英俊瀟灑、武功高強、多才多藝。在老大粗聚集的梁山,燕青的儒雅,外加精通吹拉彈唱,多才多藝而受到大家的喜歡。最終108將結局中,只有燕青一人明睿地激流勇退而得善終。他的離去,是因為洞透了人生的底蘊,“若燕青,可謂知進退存亡之機矣。”他最後留給宋江一紙辭書並四句口號:“燕序分飛自可驚,納還官誥不求榮。身邊自有君王赦,灑脫風塵過一生。”這裡提到的“君王赦”,是指他在梁山辦招安外交時,順便要徽宗皇帝為自己寫的特赦文書,此事也可見燕青心思之縝密。在電視劇中,他與名妓李師師浪跡天涯,抱得美人歸。《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對燕青的評價也很高,寫了那麼多英雄,然而他的理想只在燕青身上。

  • 3 # 讀寫人家

    其次,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很難回答的,尤其是答案也是因人而已,各不相同,正如一百個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水滸傳》裡108將裡也有108個回答,就是說,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不一樣的,但每個人的結局,都有最好的歸宿,就是說各個人眼裡,各個人的結局是不一樣的,結局的好壞也是不一樣的,但108個人眼裡,他們都認為自己的結局好。

    有人已經回答了,說綜合起來看:入雲龍 公孫勝,就是說公孫勝是最好的結局,理由是:公孫勝隨眾接受朝廷招安,征伐遼國,討伐田虎。田虎的軍師喬道清以妖法打敗梁山好漢,公孫勝破了他的妖法,把他收服,梁山好漢才能順利消滅田虎。公孫勝在消滅王慶後,即出家修道。他雖為國立下大功,卻不重名利,功成身退,回蘇州潛心修道。本身他就算是修道人,最後出家算是最好的結局。算是善終。

    但我並不這樣認為,說入雲龍 公孫勝結局好,是原因他出了家,似乎出家就是好,如果是這樣,那還是108將嗎?其到底有沒有貢獻。要我認為,諸如立地太歲阮小二,幡竿孟康,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矮腳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鐵笛仙馬麟,錦毛虎燕順,賽仁貴郭盛,小溫侯呂方,九紋龍史進,拼命三郎石秀,跳澗虎陳達,打虎將李忠,白花蛇楊春,病大蟲薛永,摩雲金 歐鵬,菜園子張青,中箭虎丁得孫,聖水將軍單廷,神火將軍魏定國,青眼虎李雲,石將軍石勇,霹靂火秦明,險道神鬱保四,母夜叉孫二孃,出林龍鄒淵,摸著天杜遷,催命判官李立,金錢豹子湯隆,鐵臂膊蔡福,短命二郎阮小五,花和尚魯智深,都是戰死於沙場,他們應該最結局。

    不是有句古話說的好,寧肯戰死在沙場,不肯死在炕頭,說明戰死是偉大的,結局更應該是最好的。

  • 4 # 側眼看水滸

    我覺得結局最好的是花和尚魯智深。 作為一個出家人,修成了正果,有了圓滿的結局。 魯智深臨終感悟到一切所做的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等無非是看問題的角度,一切都是因果因緣的正常流轉。一切我們所執著的善惡、對錯,都是金做的繩、玉做的鎖,再美好絕倫,無非捆綁我們解脫的枷鎖。只有放下一切是非善惡之心,做到一切隨緣而行,方能真正的解脫。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一切執著,則大夢初醒,業障頓除!

  • 5 # 殷重陽81552181

    在這部小說中,徵方臘死後剩下的進入朝廷的,技術人員除外,其他的都沒好下場。只有象魯智深,武松,燕青,阮小七,李俊等不願進入官場的,結局還是可以的,其中還有柴進。

  • 6 # 瀟瀟子

    《水滸傳》中108將經歷浩劫能夠倖存下來的都算不錯,結局最好的應該是李俊,不但倖免於難還成了暹羅國王。

    李俊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混江龍,廬州人氏,原為揚子江艄公,兼販私鹽,是揭陽嶺一霸。後參與營救宋江,大鬧江州,是白龍廟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義時,排第二十六位,上應“天壽星”,擔任水軍頭領。徵四寇時統領水軍,屢立戰功。平定方臘後詐病歸隱,與童威等人遠赴海外,成為暹羅國主。

  • 7 # 木無夏

    《水滸傳》中108將經歷浩劫能夠倖存下來的都算不錯,結局最好的應該是李俊,不但倖免於難還成了暹羅國王。李俊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混江龍,廬州人氏,原為揚子江艄公,兼販私鹽,是揭陽嶺一霸。後參與營救宋江,大鬧江州,是白龍廟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義時,排第二十六位,上應“天壽星”,擔任水軍頭領。徵四寇時統領水軍,屢立戰功。平定方臘後詐病歸隱,與童威等人遠赴海外,成為暹羅國主。《水滸傳》中其他倖存者的結局:1、公孫勝在宋江受招安後回薊州出家2、李應受招安後,李應被封為中山府鄆城都統制 3、朱仝受招安後,被封為保定府都統制4、魯智深平方臘時擒得方臘大將夏侯成,並親手抓獲方臘,後焚香打座圓寂而逝5、武松攻打方臘時失去左臂,留在六和寺照看林沖,後出家成僧,到八十歲死去6、戴宗受招安後被封兗州府都統制,戴宗不接受,到泰安岳廟陪堂,了此一生7、李俊征討方臘得勝回京途經蘇州城外時假裝中風,隨後投奔了暹羅國,成為國王。8、阮小七受招安後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因穿著龍袍戲耍被削職為民,阮小七就和老母親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魚去了9、燕青受招安後,預感跟盧俊義前去受封沒有好結果,便獨自離去,功成身退10、朱武受招安後,隨宋江征討方臘,為生還的十五員偏將之一,被封為武奕郎兼諸路都統領黃信受招安後,在征討方臘的戰鬥中建功立業,後被授武奕郎 11、孫立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蕭讓(文官)宋江征討方臘時,蕭讓未出徵,留在京師 12、裴宣受招安後被授武奕郎兼都統領13、楊林、凌振、蔣敬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兼都統領14、安道全(神醫)宋江征討方臘時,皇帝詔安道全進宮治病未能出征,梁山好漢因未能及時救治而傷亡嚴重 15、皇甫端(治馬的獸醫)征討方臘時,皇甫端被留在京城未能出征16、樊瑞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兼都統領,後拜公孫勝為師,學習道法修成正果17、金大堅(文官)在征討方臘時被聖旨召回御前聽用18、童威、童猛跟隨宋江征討方臘返回時,因不願做官,同李俊一起,從太倉港乘船到國外19、宋清(宋江弟弟)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 20、樂和宋江征討方臘正要出征,樂和被五都尉指名要走,留守京都21、杜興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22、蔡福征討方臘時陣亡,弟弟95、蔡慶徵方臘後返鄉為民23、孫新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24、顧大嫂受招安後被封為東源縣君25、柴進為免受奸臣之辱,推稱風疾病患,納還官誥,回滄州為民,無疾而終

  • 8 # 甜甜th一笑而過

    結局最好的應該是浪子燕青了,他本是盧俊義的隨從,跟隨盧俊義上梁山,後招安遇到李師師,兩人暗生情愫。徵方臘使梁山好漢死傷大半,燕青作為少數存活下來的人,雖然傷了一隻眼睛,但好在性命還在,他最後與李師師遠走天涯,抱得美人歸,應該是最好的結局了。

    若說活著就算好結局,或許武松和魯智深也算吧。好友林沖病逝使魯智深本就失了留在梁山的決心,最後遁入空門未嘗不是一個好去處;武松自雪濺鴛鴦樓後自詡為出家人,方臘一戰失去一臂,最後也正式出家留的一條性命。水滸108將當初英勇無比,奈何結局淒涼,不免叫人唏噓感嘆。

  • 9 # 旅途向前行

    水滸傳,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形象,是一部展現了古代農民鬥爭很波瀾壯闊的歷史。

    古代農民被剝削階層所壓迫,最後,也是迫不得已才走上梁山,成為綠林好漢,結成一個團隊,也是為民取義。當然,梁山好漢也考慮了他們小團體的為部利益,與朝廷對立,與反動朝廷作鬥爭。

    水滸傳中有108個英雄好漢,他們個個都是有著各種本事的頭領。這部小說展示了,這108個英雄好漢,頭領們各自的生命歷程,他們每一個人也都有著不同的結局。

    在與朝廷結好之後,有看破紅塵的,早日離開了,也有繼續在朝廷繼續當官,後來也當出了一個好官等。

    看一個好的故事,不能光看他的人物最後的結局怎麼樣?要知道,其中的過程也很是豐富多彩的。

  • 10 # 辣椒是個好東西

    以我之見,《水滸傳》裡的土匪們結局最好的,當然是有一技之長的專業技術人員了。比如簫讓和金大堅,都是留在首都汴京工作,一個是國務院御醫、一個成國務院蔡京部長的秘書。當然,還有孫立也不錯,招安後回原登州,由原來的副廳級馬兵提轄提升正廳級登州都統(與招安後的宋江、盧俊義同級別同待遇),並淡定而善終。

  • 11 # 使用者52973275454

    結局最好是魯達。按原著的說法梁山一百單八將是從封印逃出的妖魔。最後存活的人中,蕭讓等四魔侍奉人皇,李俊等魔遠離大宋,禍害別國。武松,魯達投身釋教庇護。燕青浪跡江湖。(因為燕青是盧的孌童,盧死了,他也不構成危害,所以身為大羅仙的宋江就沒必要追著弄死他了。)關勝等魔保家衛國。魯達是特殊一個,他直接立地成佛,在輪迴之後將位列西方,不再是一百堆八個妖魔中的一員了。所以他的結局是最好的。

  • 12 # 金牌村夫8半盞兒殘酒

    從綽號上看,就知道天滿星朱仝是108將中結局最好的人。

    朱仝上梁山後,問起家人的事。宋江大笑道:"我教長兄放心,尊嫂並令郎已取到這裡多日了"

    原來朱仝有後代,而且還是一個兒子!

    為什麼吝嗇的施耐庵獨獨賜給朱仝一個寶貝兒子呢?

    我們知道梁山108將,幾乎沒有道德瑕疵的人只有魯智深和朱仝。魯智深出家前是條光棍,出家後自然更沒有後代了。而“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的美髯公朱仝,先義釋晁蓋,再義釋宋江,為了雷橫老母的囑託,又甘願自己坐牢私放雷橫——這樣的義薄雲天之人,堪稱完人,不該有後嗎?

    這還不算完,施公又給他安排了一個完美結局——徵遼,徵田虎,徵方臘,一系列的殘酷戰爭死傷那麼多弟兄,朱仝卻平安無事,而且屢立戰功。後來,他被授武節將軍、保定府都統制,最終破金有功,官至太平軍節度使。

    功成名就,封妻廕子,後繼有人,平安高壽,人生如此,無憾矣。

  • 13 # 好好150043352

    我認為是魯智深。

    作為一個和尚,他卻與眾不同。他行俠仗義,喝酒吃肉,師兄師弟都排擠他,唯獨他的師傅說他未來結局極好。

    魯達,也就是魯智深了,為什麼叫智深,因為他有一種深度的智慧,沒有什麼勾心鬥角,或者阿諛奉承。他看起來卻是那麼傻,多管閒事,陪下身家性命;逃亡之時,仍然幫林沖,卻無任何好處。魯達這一生的經歷可悲可嘆又可笑。

    但他的結局是在西湖岸邊悟道成佛,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死走逃亡傷,庸庸碌碌過一生。

    他像極了降龍羅漢濟公,酒肉穿腸過,佛祖留心間。看似瘋瘋癲癲,實則比誰都明白。他也是這樣,喝酒吃肉,殺人打群架,但佛祖他從來沒忘記,包括他成和尚前。

  • 14 # 李思前

    逍遙自在型 公孫勝 朱武 燕青 原地打轉型 朱仝 黃信 阮小七 功德圓滿型 魯智深 戴總 李逵 功成名就型 李俊 呼延灼 安道全 這些都是比較好的結局 至於哪個更好 見仁見智

  • 15 # 何殊我

    《水滸傳》描寫了一百單八將,從諸星聚義梁山泊,嘯聚山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看上去快樂無比,但是隱含著前途無著的危機。

    要論起著一百零八個人誰的結局最好,除去悲劇性的宋江、盧俊義、李逵、張順等死於非命的人以外,歸隱的歸隱、坐化的坐化、浪跡江湖的浪跡江湖,在我看來,最好的莫過於魯智深。因為這部書有神鬼因素,所以魂歸彼岸未必是壞出路。

    魯智深一生傳奇,由軍官而出家為僧而落草為寇,殺人放火的事兒沒少幹,有一顆行俠仗義的心,也有深深的慧根。因為基於義憤,打死霸佔民女的鄭屠戶,逃走到五臺山落髮為僧,後來耐不住清規戒律,被打發去開封相國寺,路遇不平懲治了小霸王周通。然後到了相國寺,又因為林沖的事,攪動了一番熱鬧。後來在二龍山與楊志武松落草,最後也上了梁山。

    被招安後,徵遼得勝迴歸路上陪同宋江,上五臺山,參拜了剃度他出家的智真長老後,長老道:“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魯智深臨別時智真長老再贈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後來征討方臘的時候,魯智深在烏龍了生擒夏侯成和方臘,立下大功,但是看破紅塵,在杭州六和寺出家,在錢塘江大潮來的時候圓寂。留下了一首偈語,“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魯智深的生命軌跡,基本上可以看做梁山好漢最終歸宿的一個正規化,那就是從官而匪,有俠義之心,也殺人越貨,透過這一系列複雜的人生歷程,實現了自我。

  • 16 # 楓火戀城

    關於水滸傳中結局最好的我認為有下面幾個:

    1、入雲龍公孫勝。

    平定淮西后,宋江班師回朝,駐紮在東京城外陳橋驛。公孫勝想起羅真人“遇汴而還”之語,便向宋江辭行,返回薊州二仙山,“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

    2、浪子燕青。

    梁山軍平定方臘後,班師回朝。燕青私下去見盧俊義,勸他急流勇退,隱姓埋名以終天年。盧俊義不肯。燕青又以漢高祖殺戮功臣之事勸諫,仍遭盧俊義拒絕。他只得拜別盧俊義,並留書給宋江,當夜便離軍而去,從此下落不明。也有說和李師師浪跡天涯,隱居江湖的。結局相當完滿。

    3、混江龍李俊。平定方臘後詐病歸隱,與童威、童猛等人遠赴海外,成為暹羅國主。

    4、花和尚魯智深。平定方臘後,在杭州六合寺坐化。

  • 17 # 蘇杭166026009

    結局好不好,要看從什麼角度來說。天閒星公孫勝在梁山排名第四,也算是位高權重了。可他始終若即若離,加上他師傅羅真人的護佑,全身而退是意料之中的,談不上特別好或不好。

    天滿星朱仝那是命好,他的存在感並不十分強烈,但好事少不了他,最後加官進爵也沒費多大勁。要宋江自己評價,估計他也會選朱仝,朱仝的結局最符合他的理想。

    天巧星燕青要放在今天絕對是個大眾明星,他個人素質太完美。一身好武藝,長相帥氣,最關鍵他不是一般地聰明,適時進退,最後歸去,享受了普通人的樂趣。

    此外,李俊和童氏兄弟結局也不錯,但終老異地,難免思鄉之苦。

    李應、孫氏兄弟還有黃信等人結局也還可以,復歸原職。但有點轟轟烈烈一場空之嘆。

    蕭讓、樂和、金大堅、安道全與皇甫端等也各得其所,可謂善終,但也有寄人籬下之憾。

    誰的結局最好,見仁見智了。

  • 18 # 夏有涼風61

    《水滸傳》裡108將,結局最好的是誰?

    在水滸傳裡擊遼平寇徵方臘,能活下來而沒有被害死那結局基本上說來都好,當然就存活下來的梁山好漢相比較而言也有幾個我覺的比較好的,第一個是浪子燕青,平方臘回,不願做官,還了自由身,帶著美人李師師過自己的小日子去了。第二個混江龍李俊,遠走異國,做了暹羅國王,當然童威、童猛兄弟也跟著沾光也算好結局。第四個是朱仝,水滸自始至終朱仝都是個完人,能在大小戰中平平安安活下來,還屢建奇功,最後沒有被害,反到抗金有功,封妻廕子也算好結局,當然有手藝的金大堅,會吹簫的蕭讓結局都比較好。入雲龍公孫勝、武松等都各有歸宿。如果說結局最好,我覺的還是宋江、吳用、盧俊義、李逵結局是最好的,雖然下場不好,但結局還很令人滿意。

  • 19 # 歷史雲頂

    說起水滸傳,大家都很熟悉,主要講述宋朝時期,梁山108位好漢的故事,在經歷很長時間的反抗之後,大部分人都死了,只有一小部分人活了下來。要說誰的結局最好,恐怕只有公孫勝和李俊了,李俊在宋江手底下混了一段時間之後,由於宋江和自身的原因,選擇逃離,在後半場就下了車,帶了一幫兄弟去了暹國,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成為暹國國王,打造出一番屬於自己的天地。

    公孫勝與李俊相似,他在前半場就已經下了車。公孫勝綽號入雲龍,曾經與晁蓋吳用等人起義,智取了生成綱,隨後迫於無賴一把火燒了軍船,之後就上了梁山。公孫勝在所有成員中,算是最早上梁山的團體之一,在眾多好漢中,公孫勝排名第四。因為常年的經歷讓他有了一身“好技能”,那就是所謂的神術,他所能發揮的作用如同軍師一般,能夠給隊友們指點迷津,偶然還能夠提出好的作戰方案,當然這只是誇大了他的形象,不過由此也能夠看出公孫勝的地位還挺高的。

    天生散漫成性的公孫勝在梁山待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四周的環境和事情並不像他所想的那般有趣。除此之外,他打心底裡認為宋江並不是能成大事的料,他反而支援老大晁蓋,然而由於形勢所迫,宋江成為“領導者”,梁山好漢最注重的就是“義氣”二字,老大晁蓋是絕不會因為地位以及領導權的問題而與宋江對著幹。宋江對朝廷仍然抱有一線希望,最終宋江依然會為朝廷效力,之後的事實證明宋江確實這樣做了,好多人都死於宋江的錯誤決斷之下。公孫勝的判斷力還是很準確的,在宋江上山的三天之後,公孫勝就找了個藉口下了梁山。也許四處遊歷的生活更適合公孫勝,只要不被人揭發,小日子過得也還算快活,而在梁山聚集的好漢們卻沒有那麼幸運了,雖說在宋江的組織下,原本散漫的個體漸漸有了小團體的模樣,但是問題依舊還有很多,一方面生計問題,另一方面作戰經驗不足,另外一方面就是迫於朝廷的打壓。

    梁山有一次遇到了很大的問題,眾人提議邀請公孫勝再次上山為他們出謀劃策,戴宗作為梁山代表多次邀請公孫勝,他迫於兄弟的情面去了,但是這一次他並不是以“梁山好漢”的身份去的,而只是以一個很普通的“幫手”去的,在解決問題之後,他謊稱要去潛心修道,再次快速離開梁山,他不想與這些事情再有關係,因為他知道如果繼續跟著宋江,結局只有死路一條。宋江率領眾人最終選擇歸順朝廷,北上抗擊遼軍大獲全勝,立下了大功,可是在之後的方臘之戰中,原本的梁山好漢卻所剩無幾,無論成敗與否,宋江的這一決策害死了眾多兄弟。

    公孫勝在眾多好漢中,算是最明白之人,他懂得形勢所趨的大方向,也識破了宋江,懂得宋江的為人與性格,他的兩次堅定選擇讓他早早抽出身,最終成功躲避了災難,不得不說他很理智,也因此成為水滸傳中結局最好的人。

  • 20 # 春日之虎

    梁山好漢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大部分在“招安”後,去徵方臘等,死去了大半,成了封建朝庭的殉葬者,落的都很慘。入朝後,宋江吳用等先後又被朝庭害死,落了個良弓藏走狗烹,結局更慘。結局好的,剩下的就寥寥可數了。那麼,梁山好漢,誰的結局最好呢,這得看人們各自的看法了,不同的世界觀會有不同的看法,而且也得放在當時人們的價值觀上來分析。

    如果信仰佛教的人,會認為花和尚魯智深的結局最好,經歷了打打殺殺,最後終於頓悟,立地成佛,在杭州六合寺坐化,升化到佛國的極樂世界去了。

    如果信仰道教的人,會認為入雲龍公孫勝的結局最好,入夥梁山,算是公孫勝得道成仙的必經之路,公孫勝能審時度勢,在去徵方臘等之前,就託故去求仙道了,終於得道成仙。

    如果是具有“官本位”思想的人,會認為美髯公朱仝的出路最好,朱仝入朝後官封保定統治,後又立戰功,封為節度使,做了高官,落了個真正的封妻廕子,光宗耀祖,宋江之理想在朱仝身上得到體現。

    如果是追求自由追求愛情至上的人,會認為浪子燕青的結局是最好的。燕青得了些錢財,不入朝做官,最後攜第一美人李師師之手,浪跡於天涯,過上了自由自在的日子。

    如果是胸有大志之人願成就偉岸事業的人,會認為混江龍李俊的結局最好。李俊假託有病,留下童威童猛弟兄,一同出海遠洋,並透過奮鬥,做了暹羅國國王,成就了一番霸業。

    李俊、燕青、朱仝、公孫勝、魯智深這幾位,應算是梁山108將中結局最好的了,只是不同的世界觀會有不同的看法而已。若論我的看法,李俊的結局是最好的,不愧為“混江龍”這個綽號,在滾滾風浪之中,終於成就為一條真正的“龍”。

    如果放在當今世界來看,梁山108將,結局沒一個好的,因為他們是被逼上梁山,昰要造宋王朝的反的,但他們在宋江“招安”思想的指導下,他們的理想都未能實現。這是特定的歷史環境下造成的,當時的歷史環境和歷史侷限下,他們的理想是實現不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服用奧氮平3年半停藥又失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