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發現我家8歲孩子總愛頂嘴了,我說什麼他都會頂嘴,我都不知道怎麼和孩子交流了,大家給點意見
13
回覆列表
  • 1 # 聊餵奶的王老師

    先說說我自己是怎麼跟女兒交流的。

    我的女兒4歲,在我倆的交談中,我會盡量控制自己“不對她的行為加以評判”,當我想要說話時,會使用以下句式開頭:

    ①哦,寶寶,現在你感覺怎麼樣?

    問完這個問題,我會耐心聽她表達感受,並用自己的理解,再去跟她延展交流。

    有時候孩子不會第一時間答覆你,這個也很常見,觀察她的狀態如果很投入,不願意回答就非常自然了。

    這種情況,可以詢問能不能加入這個活動?等孩子盡興後,我再去用這個句式瞭解她的感受。

    儘管看上去只是一種交流,但對成人來說,不評判、只做陪伴者,真的是一種有難度的練習。

    ②寶寶!我看到你在畫畫!你選的紅色真鮮豔啊!

    這個句式,只是對孩子在做的事情進行描述。

    同時,挑選一個點,表達你的認同。

    大部分時間,她可能不會做出迴應。但我經常這樣描述她做的事情,她越來越習慣跟我表達她做的事情,比如她正在畫汪汪隊的救火車。

    以上的分享,是我跟女兒的日常。

    根據我有限的對兒童心理發育的瞭解,7-8歲的孩子,會對之前幾年“父母育兒方式”做出回擊了。

    他可能已經積攢了內疚、擔心不被認可、沒有認同等等細微末節的小事情引發的情緒,並且用頂嘴、不再服從的方式表達出來。

    其實您也不必太擔心,我有個給媽媽們做心理疏導時使用的技巧,分享給您:

    錄下您跟孩子的交流,跟您的愛人一起回聽。

    然後,兩人模擬還原當時的環境,一個當孩子,一個當家長。

    重演這個情景後,請代表孩子的人,說一說做為孩子此時有哪些感受。

    這是一個笨辦法,但卻可以很快的讓您瞭解孩子的感受,進行換位思考。

  • 2 # 小不點育兒說

    孩子人生有3個叛逆期,一個是3歲左右,第二個是7歲左右,第三個13歲左右。8歲期屬於孩子人生的第二個叛逆期,老話說得好,七八歲狗都嫌,就足以證明,這時候的孩子有多叛逆,但其實孩子叛不叛逆和家長有教育方式有著直接的關係。

    一、如果你理解孩子,能透過行為看本質,那你就能對孩子的表現和行為了如指掌。隨著孩子不斷地成長,到了七、八歲時,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思想,他需要被傾聽、被理解、被重視、被需要,他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如果你不重視他的需求,不理解他,反而經常漫罵,指責他,他會覺得很失落,沒人理解,從而自暴自棄,產生叛逆情緒,叛逆的背後來自於孩子不被家長的理解。

    二、孩子處於自我人格形成的關鍵期,他需要得到外界的認可,叛逆的背後是他需要得到外界認可和重視的表現。這時候你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情緒,出現問題時,不要動怒,瞭解原因,解決問題, 引導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怒力,儘量心平氣相互溝通,爭取達到雙贏。

    尺有所短,稱有所長,總而言之,接納孩子的優缺點,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一切行為,善於發現孩子的進步,別總挑刺,指引著孩子朝著正確的道路大踏步前行。

  • 3 # 漠北以北01

    “孩子突然像變了個人一樣,真難管”,這是諸多家長對孩子叛逆的共鳴,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家長感覺很茫然,不知道為什麼,其實這一切是孩子青春叛逆期到來的表現。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叛逆期。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性格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父母的監護。一般14歲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為的高峰年齡。這個階段,隨著學習和人際交往壓力的增大,孩子在這個階段身體在快速的增長,已經接近成人,他們有了一定的獨立意識,但是有時候面對學習和生活又很茫然,這個階段明顯的表現就是對父母的要求採取抗拒的行為。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8歲的孩子應該還沒有到叛逆期。但是也有心理學研究根據個性發展、生理心理發育特點,指出人有三個叛逆期

    1、2-3歲時,稱“寶寶叛逆期”。

    2、6-8歲時,稱為“兒童叛逆期”。

    3、12-18歲時,就是上面提到的“青春叛逆期。

    如果照這個研究成果分析的話,你的孩子應該屬於人生的第二個叛逆期,即兒童叛逆期。兒童叛逆,究其心理原因,可能是覺得自己長大了,這件事我可以做,也可能是想用頂嘴來獲得家長的關注,所以父母要觀察孩子的表現,探究他的深層心理原因,進而對症下藥。

    幾點建議:

    1、探究孩子叛逆的原因,對孩子要比以前更加耐心、細心。

    2、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維護他們的自尊,並不斷增強他們的自尊水平。自尊的孩子才會更加自律。

    3、孩子遇到困難時,要鼓勵孩子,不要大包大攬,在具體細節上給予孩子指導,讓孩子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讓孩子慢慢找到自信。

  • 4 # 望囑

    首先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此時孩子的特徵。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三個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在孩子兩歲時出現,稱為“寶寶叛逆期”

    第二個叛逆期,出現在孩子七歲左右,稱為“兒童叛逆期”

    第三個叛逆期,在12-18歲,就是大家熟悉的“青春叛逆期”

    8歲孩子正是處在兒童叛逆期,處在第二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識比較強,越來越明確,獨立意識更強,開始以為自己長大了,可以脫離父母的掌控了,不願意聽話了,也就是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主張了,並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許。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會刻意的和家長作對,表明自己有想法了,當家長們要求不願意做的時候會強烈的反抗,也就是頂嘴了。他們開始追求所謂的平等,希望一些事情由自己決定,希望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希望自己出去玩,有自己的圈子。。。等等這一些都在表明“我長大了”,儘管他們的心智還是很弱的,對社會的瞭解認知甚淺。

    在父母的眼裡,對於孩子的長大更容易接受的是可以看得見的身體的變化,比如長高了,長胖了,越來越像個大孩子等等,而對於孩子的心理上的成長,家長們就不是那麼容易接受了。家長面對孩子的自信和獨立等等的長大,感到恐慌,覺得孩子失去了掌控,學會了“不聽話”等想法。

    再加上8歲已經對小學生活的適應,不再像剛上小學時的怯懦,粘著父母了,學會了和同學的相處等,人際關係得到了施展的空間,再加上自我認可的膨脹,再加上語言能力和破壞能力的增強,父母就感到有些招架不住的感覺了。

    瞭解了孩子的心智之後,那我們該如何面對這個時期的孩子呢?我有以下幾個建議:

    第一、改變觀念。

    尊重孩子是有能力的個體,他們會遵循自然成長規律,不斷完善自己。這是父母首要改變的觀念。

    第二、家長要學會傾聽,學會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和孩子有個平等的交流,才能滿足此時孩子內心的需求,證明自己已經是個大人了,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說話了,需要的是家長們的尊重。比如商量去哪裡玩的時候聽取孩子的意見並採納,孩子就會有一種被尊重被認可的驕傲,自尊感馬上上升。當孩子被尊重時就不會那麼刻薄的用語言傷害到你了,會更加平和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意見的。

    第三、學會積極的表揚和鼓勵。

    保護好孩子的自尊最主要的是家長的表揚和鼓勵。這樣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自信心,增加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第四、採用激將法來激勵孩子的學習或者生活,這一點我相信家長們會拿捏的很準的,提醒一點就是必須是在愛的前提下,用玩笑的口吻,孩子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確會積極努力的。

    作為家長,重視孩子的這個年齡段,讓孩子順利平和地度過第二個叛逆期的同時,也能得到快速的正確的成長。

  • 5 # 浮塵微草

    八歲孩子不聽話,愛頂嘴,簡直拿他沒辦法。正應了民間一句口頭禪——七歲、八歲狗也嫌。

    八歲的孩子應該是最調皮的年紀。說其懵懂頑童,還有了一定的獨立自主意識,對大人的依賴心理逐漸降低,自由活動範圍擴大,自主能力增強,真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膽量。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到了會玩的階段,因而越玩越有興趣,越玩越沉迷,最別貪玩。

    從成長的階段來看, 七八歲的孩子正值兒童叛逆期。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發生重大變化,其自我意識剛剛發展,他們有強烈的“小大人感”,不想被父母的束縛,開始嘗試擺脫父母的保護和管教,這個時期也被稱為“心理斷乳期”。同時他們在思維上具有一定的評判性,但社會認識發展還處於初期,辯證思維不足,因而看問題常常片面,甚至會走極端。 因此,貪玩和叛逆勢必引發父母與他們的矛盾,老師與他們的矛盾。那麼該如何化解這一對矛盾,是父母和老師的必修課程。

    首先,父母要有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識,瞭解不同年齡段不同叛逆期孩子的生理、心理變化特點,並形成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抑制住自己權威被挑戰的怒氣,大人被頂嘴的旺火,變得心平氣和,能冷靜地對待此事。

    其次,在理解的基礎上尊重孩子,杜絕簡單、粗暴、專制的管教方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雖然叛逆,但對父母的依賴性依然很強。他們對父母在心理上是還是有一畏懼感的。再者,他們求的也只是他人對他們的認可和尊重,他們並非有意和父母作對,和父母過不去。所以作為父母,只要把握好這一個尺度,用尊重的態度對待他們,他們就會心安理得地順從大人的意見了。

    相反,如果面對孩子的頂嘴,認為這是大逆不道,非罵即打,態度簡單、粗暴,則不但會引來更大的叛逆,還會傷害父母與孩子的親情關係。長此以往,他們的性格會走上極端,或懦弱無能,做事畏首畏尾,前怕狼後怕虎;或殘暴無情,利益至上,甚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三,學會放手。既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渴望自由,追求自由,父母不妨學會放手,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不要過分地用框框調調束縛他們,嘮叨他們。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畢竟孩子不能依賴大人一輩子,最終他們得離開父母,外出闖蕩。另一方面, 也可讓孩子在不斷犯錯中自我反省,發揮自然懲罰的作用,讓孩子知覺長大。相反,束縛太緊,那根繩索總有一天會被掙斷;承壓過重,總有面臨崩潰的一刻。而無論掙斷還是崩潰,帶來的傷害都將是巨大的。

  • 6 # 咪媽育兒

    幼兒在2—4歲會表現出很強的違拗意識,這是人的第一個叛逆期;在7-8歲的時候出現第二個叛逆期;在13-18的時候出現第三個叛逆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青春期。

    俗話說:七歲八歲萬人嫌。現在的00後10後,從小接觸的資訊量就比我們80、90的要大很多,他們很有自己的想法,會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也就出現了我們眼中的“頂嘴”行為。

    孩子愛頂嘴,你說一句他能回十句,這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有些時候,還真不知道怎麼應對。

    我親侄子現在正好8歲,他吃飯的時候一直說話,他爸說了一句:再說話就別吃了,餓了也別吃零食。他回他爸一句:等你老了,我也這麼說你行嗎?你要是說話我也不給你東西吃,行嗎? 一句話把他爸噎得說不出話來。他爸瞪他一眼,他還挑釁的接著說:你說行嗎? 我在旁邊偷著笑,他爸很無助。

    您家孩子要是突然出現愛頂嘴的現象,您可以先找找原因。孩子頂嘴,不會是一時興起,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如果孩子總是頂嘴,就要警惕了,看看背後是什麼原因,然後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您先仔細回顧一下,自己家最近經歷的所有情況。

    最近家裡有什麼事情發生,影響到孩子了嗎?

    您們夫妻因為什麼事情爭吵或者發生衝突了嗎?

    孩子在學校裡受到老師或者同學的批評或者攻擊了嗎?

    您最近心情有不好嗎,跟孩子說話的語氣是不是帶著情緒?(這個說話語氣自己真的感覺不出來,但是給自己錄下來,您就能聽出來,是不是帶著情緒)

    或者孩子有什麼合理的需求或者有什麼美好的願望您們沒有滿足孩子?

    是不是家長的承諾沒有兌現,引起孩子的不滿,孩子藉此發洩內心的情緒。

    是不是我們要求孩子改正缺點,卻沒有以身作則,孩子內心不服氣,以頂嘴迴應。

    是不是我們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孩子反抗。

    是不是事前沒有徵求孩子意見,總是以命令的方式去要求孩子,引起孩子反感。

    是不是我們誤解、冤枉孩子,孩子以頂嘴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委屈。

    孩子會頂嘴並不是他們故意挑釁,而是他們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您不用太焦慮,愛頂嘴的小朋友擁有更強大的自我意識,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敢於挑戰權威。

    做家長的我們可以這樣做:

    在孩子頂嘴的時候切忌把責任全推給孩子,要學會區分,看他是“事出有因的頂嘴”還是“無理取鬧說反話的頂嘴”。

    一是要學會換位思考。在解決問題之前都不要激動,我們做父母的要學會以孩子的立場理解孩子的行為,他們的認知和我們的認知是不一樣的,有些我們認為不重要的,在他們眼中是比天還大的事情。

    二是耐心傾聽,延遲判斷。我們要主動改變“我問你答”的模式,變成“你說我聽”的模式,允許孩子先說,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讓孩子完整的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讓他知道,他的感受和想法,父母很重視,他們有權利提出不同的意見。切忌以“父母”的身份以“勢”壓人,要學會寬容,民主型地處理。

    三是營造辯論氛圍。孩子表達完自己的觀點之後,家長要認真分析,不能憑自己的主觀臆斷或一面之詞去否認孩子的想法。要學會去因勢利導,充分讓孩子去申辯,培養出他們可以敢想、敢說的良好習慣,能使他們既明事理,又能去練口才。

    四是引導孩子學會自我分析。孩子一定要多加鼓勵,不能以“勢”鎮壓,或者是將孩子的想法置若罔聞。從鼓勵的角度去教育孩子,引導他們正視自己的問題,分析自己所存在的問題,鼓足信心去克服。

    五是注意說話語氣。跟孩子溝通,父母的語氣應該是平和的,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包容,能夠幫孩子解決很多他們認為很重要的事情,才能樹立起在孩子心中的權威,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希望可以幫到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健身的女生必須要吃蛋白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