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鉖瓜鉎居士
-
2 # 小糰子育兒
那我自身來說,我也分不清農曆和陰曆的具體情況。
只有在一種情況下
我會翻閱日曆檢視今天的農曆日子,那就是:親戚朋友過生日
用的美圖手機,手機自帶的日曆真的太簡單化了,不得不重新去下載一個。
在應用市場扒到了這個APP:萬年曆
可以說陰曆、農曆解釋的很詳細了,話不多說上圖:
可以提前將所有朋友的生日、紀念日放進去,這樣就不會忘記每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了~~
-
3 # 曾憲全110401818
農曆和陰曆是—回事,農曆是祖國先輩天文學家,經無數年觀察月亮的園缺而總結的結果,他們發現月亮繞地球週轉的週期是二十九天半,因這半天不好分就用月大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來定月,這就是月曆,後來又根據農業生態的種作規律,把年分成二十四節氣,也就是每個月分成—個節—個氣,節十五天,氣十五天。這樣運轉,會遇到某月有節無氣的月份,就把這個月定為閏月,所以月曆有閏月的年份,月曆因為與農業緊密相連,中國民間稱其為農曆。因為月亮相對於太陽—明—暗,月也稱為陰,日為陽,所以月曆也是陰曆,也就是中國的農曆。陽曆是世界通用的—種曆法,是以地球繞太陽—周需三百六十五天為週期的歷法,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歷法,最初叫太陽曆,關於太陽曆來源的故事請上網查詢,因故事較長這裡不寫了。陽曆也分十二個月,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三十天,但二月只有二十八天或二十九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這幾月每月三十一天,四,六,九,十一這幾月每月每月三十天。
-
4 # 螞蟻神威
農曆和陰曆不是一回事。陰曆是太陰曆也就是月亮歷的簡稱,陽曆是太陽曆的簡稱,農曆則是一種陰陽曆。月亮的盈虧規律太引人注目了,所以最初的歷法都是以月亮週期設定的,這就是太陰曆,簡稱陰曆。陰曆是以月亮圓缺一週為一個月,根據寒來暑往規定一年十二個月。由於一個月亮週期只有大約29天半,所以一年只有354天或者355天,比太陽年少大約11天。這個誤差太大了,過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冬夏倒置的情況,所以早就沒有人使用陰曆了。
為了彌補陰曆的缺陷,人們想出了兩種辦法,一種是不再理會月亮週期,直接以太陽年為一年,這就是太陽曆,簡稱陽曆。另一種則是把月亮週期和太陽週期結合起來,既照顧到月亮週期又照顧到太陽週期,這就是陰陽曆。
陽曆是嚴格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一年,而不再是寒來暑往那種只定性不定量的“差不多”。現行公曆就是一種太陽曆,規定一年有365天,但這實際上比迴歸年少大約1/4天,所以每四年就會比實際的一年少將近一天。這個誤差雖然小多了,但累積起來也是不得了,所以曆法中規定,每4年增加一天,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為閏年。陰陽曆是找出陰曆年和陽曆年的最小公倍數,透過設定閏月,使得每到這個“最小公倍數年”,之前所有陰曆年和陽曆年的總天數就會正好一樣多,這就是中國古代曆法“十九年七閏”的原理。
-
5 # 長影暖窗
這兩個問題都要從曆法的根本規律來分辨。曆法是怎麼制定的?
上圖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叫做一個迴歸年(也叫太陽年),365.2422天,對應的是公曆(也叫陽曆、太陽曆),小數點後面的餘數,0.2422×4約等於1天,就是為什麼閏年是366天。
上圖是月亮繞地球一週,叫做朔望月,29.53天,也就是一次月圓月缺(初一叫朔,十五的月亮-叫望),相對應的叫陰曆(也叫月亮歷,太陰曆),大月30天,小月29天。
曆法的原理就是以上兩個:地球繞太陽-陽曆;月亮繞地球-陰曆。
陰曆的一年29.5×12=354天,它比太陽年365.2422少11天左右,一年差11天,十年就差110天,只要二十年,就出現了月份和季節完全相反的情況(六月飛雪,十二月打雷)。在伊斯蘭國家用的陰曆(月亮歷)就是這種。
中國農曆雖然也是陰曆,但是我們的古人,設定了閏月,避免了陰曆和陽曆偏離太多的情況。"十九年七閏",19年×(12個月×29.53天)+(7個閏月×29.53天)=6939.55天
公曆的十九年:365.2422×19=6939.6018天,所以,中國農曆的十九年,長度正好與公曆的十九年天數相等。
十九年七閏,這七個閏月如何去設定,就根據二十四節氣來安排。
那麼二十四節氣到底是怎麼來的?
中國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節氣了。節氣是古人透過測日影定出來的,(也就是測量太陽高度角)。夏至,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太陽高度角最大)。冬至,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太陽高度角最小)。今年冬至,到明年冬至,是不是正好是一個太陽年?二十四個節氣,每個月兩個,正好把一個太陽年分成12個月,而且每個節氣之間的日期,都是間隔相等的(相當於1號到15號,15號到30號)。所以二十四節氣就是一部精確的太陽曆。 到西漢,我們古人已經精確地定出了二十四節氣,也就是精確地製作出了"公曆",遠遠比西方國家早了不知道多少年。現在有了天文探測手段,才有了下面這張圖(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擺動。)
節氣透過測日影--就是地球和太陽的位置關係來確定,屬於陽曆(太陽曆)。節氣和月亮是沒有關係的,所以節氣不是陰曆。也就是說節氣不會對應固定的農曆日期,因而在農曆這一部陰曆當中,節氣要特別標明。
綜上,農曆是陰曆,初一必定是月朔,十五必定是月圓(望),但是農曆裡面的節氣,屬於陽曆(太陽曆),也就是說,農曆是一部陰陽合曆,這也是中國古人制作出中國農曆這一部科學、智慧的歷法的偉大之處。
回覆列表
西曆是西方的日曆,
西曆是從耶穌死的那年算起,
耶穌死了多少年
就記載多少年,
比如:
公元2020年,
就是耶穌從死到今年就有了二千零二十年,
陰曆是中國的日曆,
也稱為農曆,
農曆就是農民曆。
農民曆是按節氣計算,
是根據一年有四季
四季分春夏秋冬,
每一個季度有三個月,
四個季度就是十二個月
每個月有二個節氣,
比如: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驚蟄春分
三月清明穀雨
……
農曆的記法,
用天干配地支,
天干是十天干,
地支是十二地支,
每六十甲子又回頭一次。
比如2020農曆二月十三日:
農曆的寫法:
已亥年己卯月戊申日。
……
現在中國的日曆牌是中西結合,
西曆稱(陽曆),
陰曆稱(農曆),
知道了陽曆是幾月幾號,
也就知道了農曆是幾月初幾或十幾廿幾了。
陽曆與農曆有對照表,是相互使用的。
陽曆與農曆的月份有不同之處是農曆有潤月,
陽曆歷與農曆的月份有相同之處都分大月和小月,
陽曆的大月有31天
小月是30天
農曆的大月是三十天
小月是廿九天
今年的2020年(庚子年)的農曆三月份就有個潤四月。
農曆年的演算法:
比方今天是陽曆2020年2月3號,
農曆就是二零二零年正月初十(大年初十),
時至今日今時,
雖然是到了春節的初十日
如果用農曆計算還是己亥年。
因為農曆的二零二零年庚子年是要到正月十一才交立春。
因此中國的農曆年是以交立春才算是今年的庚子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