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適合觀看的人群是哪些?看完後有什麼感受?
13
回覆列表
  • 1 # 小馬發光

    這是一部記錄中國慰安婦現狀的紀錄片。

    中國,在1932年到1945年間,被日軍在二戰期間蹂躪的女性,人數是20萬。

    到了2012年,公開資料顯示,倖存的慰安婦只剩32人,

    至今,中國內地慰安婦倖存者可能只剩下9人。

    如今,這個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變成了8。

    海南最後一個訴日本政府“慰安婦”受害者黃有良阿婆在家中悄然去世,曾經與她一起赴日訴訟的海南“慰安婦”事件的八名倖存者,隨著黃阿婆的離世,已經全部宣告離開人世,她們到死都再未聽到日本政府給她們的道歉與賠償。

    幸好,還有一部這樣的記錄電影《二十二》,在於時間的賽跑中,為我們贏得了寶貴的影音資料,黃阿婆和她的小姐妹們,依舊鮮活的存在於這部電影中。這不是一部宣導仇恨的影片,全片除了片尾曲以外,你甚至都聽不到一點點背景音樂聲。

    能聽到的,只有老人靜靜的闡述,和她孫輩們的嬉戲打鬧,她親友們日常忙碌的瑣碎,她周遭的風起風落樹葉婆娑。

    記錄電影最大的意義就是展現態度,《二十二》的態度就是真實,這些與你身邊任何一個老奶奶都並無差別的老人們,並不會因為遭受了戰爭的苦難就終日以淚洗面,也不會為了博取同情去誇大其詞。

    她們安靜平和,樂觀向上的生活著,沒有人需要什麼傷痛和悲憫,她們就像枝繁葉茂的大樹,從黑暗中萌芽,在頑石中求生存,堅韌的破土而出,嚮往著Sunny和美好。

    這部影片首日排片只有百分之一,在眾多導演、明星和社會名人的呼籲下,排片逐漸上升,上座率驚人,筆者認為這部影片過億肯定沒問題了。又一部逆襲的案例影片。

  • 2 # 反美不算民粹

    今天去看了,昨天就看了很多新聞,看到形形色色她們的過去,很難過,哭了,昨天晚上哭了好幾次。今天去看,候場的時候就很壓抑。開始看,一開始的場面出來就開始掉眼淚,看著她們的現在,還算過得去,有的是孤苦無依,有的有領養孩子,孩子也不是特別富裕,也有和弟弟住一起家裡人也挺多的,看著也不算悽苦,也有能自己生孩子的,並且丈夫能體諒她,說她也是被迫。她們回憶過去的時候,有的能說幾句,有的是不敢回憶心裡難受,抹眼淚,我也跟著抹眼淚,哭了好幾次。中間有個兒媳婦講她的婆婆,講的很動情,說老人善良,鄰居家的貓自己不喂跑了她婆婆家來,婆婆自己不吃也要喂貓,貓不吃了她才吃,喜歡小孩子,小孩子也喜歡她,給小孩子做吃的,一種鄰居家的奶奶的感覺,看著她們的一些現在過得還不錯,我心裡為她們高興,我能感覺到自己臉上洋溢的笑容,喂貓的老人和她兒媳婦討論來家的貓是不是懷孕了,另一個是不是生了,喂貓的時候還叮囑大貓把小貓帶來,她的善良把我帶到情境裡,不由為她的善良和可愛輕笑一下,立馬覺得不合適。老人兒媳也說,老人的過去我們都不懂,她們的痛苦我們也體會不到,她也是願老人健康,現在能過得幸福。

    這個電影真的很柔軟善良,可能是因為她們經歷過,所以不希望她們的後來人再經歷磨難。咬牙切齒的場景真的沒有,她們本身也不願多提起,畢竟是夢魘,我們也無法穿越用鏡頭去捕捉,我們也不忍心讓她們再次傷痛。她們的姊妹子女親人父老鄉親,同齡人不多,很多的是晚輩不願意觸碰她們的痛,給了她們更多的愛和包容,但沒有親人依附的生活條件真的不高。也看到有國際有人關注這些,並進行記錄反思,國內的團體為了道歉和賠償在做一定程度的努力。

    整個觀影過程中,幾乎沒聲音,很多人在抹眼淚,剛開始有人吃爆米花,可能沒2分鐘就停止了。可以感受到氣氛的壓抑,很多人在抹眼淚。結尾的時候基本沒人懂,看著字幕升起,一直到放映機關閉,才有人陸陸續續的起立往外走。

    我看完電影以後的感想,刷了好幾個新聞下面的

    她們本該能更好的走完這一生,那個時代給了她們不可磨滅的印記,可能離開是一種解脫,沒有道歉可能是唯一的遺憾。一開始我也覺得導演剪的粗糙,但我們需要的是什麼?那些咬牙切齒的場景嗎?鏡頭前那些老人哽咽的點家人哽咽的點你哽咽了嗎?正如她們受的苦我們不知道,也明白不了,她們現在過得幸福就夠了。而我們要的是什麼?狗日的日本你特麼要道歉,必須道歉

    最後附上喂貓善良老人的一句話

  • 3 # 會思想的葦草

    《二十二》講慰安婦,但是卻沒有大篇幅提當初她們的遭遇。一個鏡頭接著下一個,用最真實的鏡頭紀錄下奶奶們的晚年生活。沒有撕心裂肺,很平靜的從開始到結束。 不管如何都應該去看一看,讓歷史更加清晰於心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再不看看她們,她們就會像被雪覆蓋的山野,慢慢消失。

    這部電影值得去看,你看過之後會覺得這就不是電影,就是各個鏡頭組合一起,完全不同於你看過的電影。可就是最平凡,最簡單的,打動了很多人。也許我們沒有能力去關心她們,但是也請讓愛國之心在心中更加強烈一些。

  • 4 # 你不知的歷史

    電影《二十二》是一部關於慰安婦的紀錄片,講述的是日本侵華期間被迫成為日軍性奴隸的20萬中國婦女中內地僅剩的22位倖存者。這部記錄聆聽到的22位倖存老人如今只剩下8位老人。

    口碑很好:

    上映兩日,排片從1%上升到10%,《二十二》的場均方面在星期二工作日的時候竟然達到了驚人的35人,超越《戰狼2》獲得工作日最高上座率,豆瓣評分9.1,好於89%的紀錄片。貓眼評分高達9.5,網友們紛紛表示:求排片!

    看一下豆瓣影評:

    據悉,超過40位明星自發為電影宣傳,新浪微博話題2億多閱讀量。電影熱度不斷攀升,口碑也持續發酵,許多來自網友的影評如詩般寧靜絕美,字裡行間卻充滿了力量。

    01

    去看看吧 沒有仇恨 只有活著的溫柔

    @自由極光

    02

    一生的苦難都過來了

    到最後也只有一座卑微的墳頭

    @影志

    03

    哭成傻逼

    突然好希望 人生是有輪迴的

    她們下輩子能像我一樣

    是被爸爸當公主寵大的

    然後旅遊路過日本 也能露出愉快的笑容

    @Nakajima Yuto

    04

    但願至少有一位

    可以見證到官方的道歉

    @Christine

    05

    不用覺得不敢看 她們比你更平靜

    @阿鯰

    06

    她們走得太快 我們能做的又太少

    也許最後的最後 記住她們的苦難

    就是我們能做的 唯一一件事情了

    @不是高壓鍋是蒂亞戈

    記得前兩天有一個“可能是智障的人”在看這部電影竟然不停在笑,還差點和勸說他的人打起來。此事一出,全國網友都譴責他啊,可見這部電影是多麼深受大家喜愛。

    主要內容:

    這部紀錄片記錄了在中國生活的現存“慰安婦”的人生以及她們的記憶,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在中國被強迫為“慰安婦”的20萬人當中,現在僅剩22人。影片中包括被騙到中國,至今未回到自己家鄉的北韓奶奶;一部份少數民族奶奶;也有被日本人俘虜的抗日女戰士;她們每個人的故事相互關聯,她們的經歷不止侷限於某個國家,而是影響著南韓、中國、日本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國家乃至全世界。

      影片運用節制的拍攝手法,似乎不想侵犯她們的生活,小心翼翼靠近去傾聽她們的故事,在遠處靜靜看著她們生活。關於那段遭遇,有的歷歷在目,有的記憶模糊,也有的難以啟齒。在她們說與不說的停頓間,其實已經傳達出很多故事。這22位老人各自不同的生活和記憶碎片拼湊在一起,浮現出一段厚重的歷史。

      電影二十二劇情介紹:

      本片會以中國內地所有願意面對自己當年遭遇的老人作為大背景,以個別老人和長期關愛她們的個體人員的口述,串連出生活在全國各地的這些倖存者,展現她們的生活現狀和周邊發生的事和出現的人。

      這分佈在全國五省的二十多位老人在當年有著同樣的遭遇,在漫長的剪片過程中,我們發現,其實她們的人生是有著必然的關聯。

      在日本侵華戰爭(1931-1945)的十四年間,中國大約曾有20萬,甚至更多的女性被日軍誘騙、強迫,淪為日軍發洩性慾、任意摧殘的性奴隸。她們在戰爭期間受盡各種難以想象、難以啟齒的虐待,其中大部分當時就被折磨至死。少數倖存者即便僥倖逃生,也是落得傷痕累累,甚至終生殘疾。在煎熬中,她們日盼夜盼終有一日能重返家園。然而當她們歷經艱辛回到故鄉,等待她們的卻並非同情,而是無休止的歧視,侮辱和排斥,導致大部分倖存者對她們的遭遇選擇了沉默。

      大半個世紀過去了,曾經的倖存者如今已經寥寥無幾。這些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生命燭光已漸漸微弱。因考慮到這個群體的特殊性,紀錄電影《二十二》劇組是由一支特別的隊伍組成,除了國內外的專業電影人士,還包括各方學者及愛心團體的加入。劇組以拍攝為目標,關愛為目的,2014年間,劇組人員陸續在中國五個省、二十九個不同的地區紀錄全國各地的“慰安婦”倖存者, 並在拍攝期間,盡力照顧老人生活,嚴格遵守老人作息時間,不為趕工而打擾老人日常生活。除此之外,劇組成員及身邊的親朋好友也為老人送去了藥物、輪椅等物資及善款。

      透過與這些老人的深入交流,影片不僅突破了歷史資料和證據收集的侷限性,更從客觀、人性的角度,紀錄這群倖存老人當下的生活狀態,展現她們的生活態度,同時也自然的融入了中國各地的風土人情。影片沒有刻意設計的情節,只是以細膩的感情和敏銳的洞察力去捕捉老人最隨意、最自然的生活狀態和無加修飾的情感流露。《二十二》力求在影像、效果、內涵等各方面都有所突破。

      戰爭究竟怎樣改變了這群老人的生活?這部紀錄電影將帶你走入這些老人真實的內心世界,聆聽老人娓娓道來她們不為人知的故事。

  • 5 # 夢裡詩書

    作為一部紀錄片來說,《二十二》的意義遠遠超過了電影的技藝,雖然從成片看導演本身的水平實難讓人恭維,但能有人願意去將這段關於中國慰安婦屈辱的歷史,忠誠的記錄下來,讓觀眾在一群如今已是年過耄耋的老奶奶的身上回望被塵封的往事,不得不說那源於真實的力量給人了以觸及心靈的感動。

    何為二十二?其所指的並非是青春年少的崢嶸歲月,而是電影《二十二》在完成時僅存的慰安婦人數,相信這個數字也在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少,導演郭柯所選取的視角其實非常巧妙,它並沒有去過多的引領觀眾走進那段沉痛的歷史,而是用這如今二十二個看似普通,卻尤為特殊僅存的慰安婦老人,她們現在的境遇為展開,透過她們如今平靜安詳的晚年,在生活中回溯著那段沉痛的過往。

    當往事重提,鏡頭前的老人要麼無聲,要麼就會說道“不講了”,這段慘痛的經歷給她們留下的是一生都無法抹平的痛楚,電影在著點於這個核心話題的時候,並沒有何般煽情,也沒有過多的去糾結於過往,於此中你會慢慢的發現這並不是一部要去宣講何般主旋律的作品,它所更為專注的是讓我們看到一種新生,一種在如此傷痛的經歷過往後,仍舊有著“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也要留出這條命看。”的新生。

    作為導演,在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後,郭柯並沒有讓一種源於生活的平靜,真正在鏡頭下變的生動起來,很多時候,只是在為觀眾羅列著碎片化的種種,對慰安婦這個特定群體的一展仍舊停留於了表現,空鏡頭的運用用好了自然會是電影的加分項,但卻並不應該成為電影唯一的技藝,這種鬆散的記錄方式,其實自覺是與這個題材不想匹配的,不管是深刻也好,平靜也罷,電影都欠缺一種力道可言。

    雖然《二十二》並非一部完美的紀錄片,但它所承載展現的一切卻又是那麼的厚重,還記得電影中那“希望中國和日本一直友好,不要打仗,不然又會死很多人“直白的話語,不仇於過往,不忘於歷史,便是一群歷經國難身痛的老人在這部電影中給出的答案。

    個人評分:9

  • 6 # 雲飛揚看電影

    “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義大利史學家克羅齊如此說。假如現代人忘卻了歷史,那麼“現代”也就是非正常的、被主動篡改過了。在日本侵華戰爭的八年間,至少20萬中國婦女被迫淪為日軍的性奴隸,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慰安婦”。在80後導演郭柯於2014年開拍之時,中國內地僅剩22位“慰安婦”倖存者。當光陰慢慢劃過,時間撫平傷口,這些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磨難的老人們,如今又身在何處,過著怎樣的生活,經歷著怎樣的悲喜憂樂?這個郭柯的創作意圖,觀眾可以透過本片再度發現歷史、審視當下。到公映之時,只有八位老人生存於世間,歷史不應該忘記他們,《二十二》也絕對不是獵奇,記錄下來便是一種力量。

    《二十二》,一部非常特別題材的電影,講述曾經被迫成為日本侵華時期“慰安婦”的二十二人的人生故事,卻在公映一週內票房就突破了一億,創造了內地紀錄片票房紀錄,這說明中國當下的觀眾——當然主要是年輕人——並沒有此前想象的那麼不在乎歷史,他們依然在關注歷史。電影作為媒介和藝術形式,在當前社會具有特別影響力,而且可以帶動其他所有媒體(包括自媒體)的跟進。《二十二》更多是儲存了老人們晚年生活的實際狀態,作為搶救性影像儲存來說,值得肯定,即使從技術上來說不夠那麼“完美”,甚至從內容上來講也有很多缺憾,然而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在於有人去做。片尾升起的眾籌名單,又具體的32099人的名字,電影院也已經有1億票房,而且在持續增長,相信在院線下片之後,會有更多人透過不同的渠道來觀看本片。

    《二十二》從表達上是隱忍的,沒有口號,沒有引導,老人只是敘述、衰老、生活。他們尚在人間,他們就是歷史。《二十二》是人道主義的,這些老人面對鏡頭,有的慌張,有的尷尬,有的直面,有的坦蕩,這些都是小小的區別,對於沉重的歷史而言,沒有小確幸,某些評論者以“西方紀錄片規則”指責導演的“錯誤”——揭示她們的傷疤——導演已經相對剋制,並沒有消費苦難,也不是剝削她們的當下,他們不是都在鏡頭前正常的生活嗎?並不覺得導演需要做太多的“擺拍”或者“給出劇本”。

    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72年,然而當今的世界其實一直是二戰結果的延續,即便各參戰國的綜合國力和政治制度都有了諸多或大或小的變化,“二戰的歷史”確實還沒有終結,重固或者重估其價值,在當前華人的價值觀、歷史觀和人生觀層面,相當有必要。觀眾作為歷史中人,有必要回望歷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前事有宏觀的大戰也有細部的屈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很想逃避現實,想找個地方散散心,有推薦的好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