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地人膽

    筆者認為,"恥"是人類最普遍的道德情感之一,也是人對於自己行為的自我意識,同時,又是社會道德對於每個人的評判。特別是在新時代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過程中,每個人知"恥"更加重要。

    然而,在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注重"恥"的作用,把"恥"放在與"禮""義""廉"這樣的社會規範同等重要的地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十分重視"恥"對於人格培養的意義和價值。那麼,"恥"文化主要體現在哪幾方面呢?依筆之見,主要有:

    一是《論語·為政》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可見,孔子的觀點,認為每個人或言或行,都要懷有恥感。具體表現在:是非、善惡、榮辱、美醜、廉儉、功德方面的價值觀,也就是說,要知道或弄清楚自己應該為什麼事而感到羞恥。

    二是每個人要樹立恥辱意識。這是因為,"恥"是德治和禮治的精神基礎,一個人的恥行表現在方方面面,必須具備恥感意識。

    三是一個人有沒有恥感意識十分重要。這是因為,"恥"的核心內容是以遵守社會規範,激發道德力量為容,以違背社會規則、法律規則、背棄道德原則為恥。

    由此可見,一個人必須知"恥"、懂"恥"、怕"恥"、防"恥"。要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2 # 悅悅自媒體論談

    為什麼說人須知“恥”呢?大家都知道“恥”反過來就是“榮”了,“恥辱”與“光榮”是反義詞。

    |是人,也沒有一生的“榮”,也沒有一生的“恥“。但除非是十惡不敖的侵華日本人,他們卻是犯下的罪惡是洗滌不盡的“恥辱”,所做所為談不上一丁點的“榮”。還有有的人,不知羞“恥”盡幹些傷天害理的事,良心道德無存,幹些坑爹害人的事,違法犯罪,這樣的人正是不知“榮辱”,不“知恥”而犯罪,實質上這種人是厚著臉皮不知“恥”的,這種人現實生活中有之,不是少數。

    所說“講道德、講文明、有修養、知榮知恥、知己知彼,公私分明“等等就是我們常講的“榮辱““恥辱“文化。 有句話兒說得好:“做人,要心存一生爭取光明,生得偉大,死得光榮,不要苟拘一生,不知羞恥,做人做事:上半夜替人家想想,下半夜替別人想想“。不要自私自利,貪得無厭,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常常感悟自已,悟出人生在世爭取一生光榮,所以說每一個人做人要懂得知榮知恥,知廉恥明榮辱哦!

  • 3 # 平陽一虎

    “恥”,是孔子思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精髓的一部分。成語《禮義廉恥》出自春秋時管仲的《管子.牧民》。

    “恥”,是我們文明的最基礎。現在國家都在講八榮八恥,已接近了華夏文明的體系。只是用的過於複雜了。華夏的恥是什麼概念呢?

    自古人們都知道我們華夏人是個知恥愛面子的民族。是以什麼為恥呢?任何族群都有恥的概念,不是說光有我們華夏人有恥的概念。但恥的基礎是不一樣的。起源的時候不一樣,生活的區域不一樣,產生的文明也是不一樣的。我們華夏人以什麼為恥呢?以不勞而獲為恥。

    恥:是羞恥.凡是不合道理的事,違背良心的事情,絕對不做.人若無恥,等於禽獸一樣.“恥”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恥近乎勇”,知道錯誤就去改過,為當所為,不也是勇的表現嗎!

  • 4 # 純粹的靈魂王鈺潼

    因為一個人連恥都沒有了,那他就連做人的基本低線都沒有了,和畜生有什麼兩樣?

    表現在公共場合做一些不雅的行為。

  • 5 # 老書蟲的書架

    何為恥?

    “恥”是人類最普遍的道德情感之一,是人對於自己行為的自我意識,也是基於社會道德的自我評判。

    中國傳統文化十分注重“恥”的作用,“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的論述就是將“恥”放在與“禮”“義”“廉”這樣的社會規範同等重要的地位。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幹的儒家文化,十分重視“恥”對於人格培養的意義和價值。孔子提出“行己有恥”的觀點,認為一個人或言或行,都要懷有恥感,分清是非、善惡、榮辱、美醜之界限,也就是說要弄清楚自己應該為什麼事感到羞恥。

    恥感的核心內容是以遵守社會規範、激發道德力量為榮,以違背社會規則、法律規範、背棄道德原則為恥。

    《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孟子•盡心上》: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盡心上》: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一個人只有知恥,才能遵守社會規範和道德底線,修身養性成為君子;一個國家只有知恥,才能奮發圖強,尋求獨立富強。

  • 6 # 珩璐

    知恥而後勇,語出《禮記.中庸》,“知恥近乎勇",意思為知道自己錯了,己經是接近禮法了。還有一個成語叫"恬不知恥”,即是說一個人下流到毫不知仁義,禮智為何物,這樣毫無道德底線的人最可怕,外圓內圓,自私自利,如果一個社會到處充斥著這種小人,那麼也就無可救藥了。

    中國的"恥"文化可謂淵源流長,一種是個人之恥,一種是國恥。最早見於《論語》:"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不足與議也。"一個有道德理想的人,卻又不能安於貧困,穿樸素的衣,粗茶淡飯,那麼這個人就不配擁有這樣的理想。漢初的韓信遭遇胯下之辱,是知恥而後勇的典型,但這種恥有些"變味兒",帶有侮辱的意思。

    岳飛在其《滿江紅》中說:"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抒發的是國恥,國仇家恨,恨不能滅了匈奴人,扒其皮,飲其血,可見恨之深,恨之切,全是因為亡國的奇恥大辱。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上書的:“勿忘國恥!"正是為了警世後人,牢記歷史,不忘國恥,奮發圖強!

  • 7 # 木米文化

    一、“恥”文化源遠流長

    “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去恥求容,歷來被人們所稱道。古人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孔子之所以無遺餘力地提倡“德治”,也是告誡人們要知恥、去恥,這是治理國家的根本。

    孔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從中可見,知恥是理想人格的基本要素。

    孔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解釋為:愛好學習就接近智慧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愛了,知道廉恥就接近勇敢了。知道這三點,就應該知道如何修養自身品德;知道如何修養自身品德,就知道如何治理人民;知道如何治理人民,就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國家。這裡,知恥,是修己達人的根本保證。

    “上失無道,民散無紀,西伯修仁,明恥示教”,孔子尊崇的周公就認為商朝滅亡是因為統治者不知恥、沒有德行而導致的,可見知恥對一個社會長治久安,對於一個國家的穩定,意義重大。

    《管子》中有,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

    歐陽修對於廉恥有解讀,“廉恥,立人之大節”。國家由一個個人組成,儒家文化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顧炎武講道恥,他說“士而不言恥,則為無本之人”“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這與治國必先治吏高度契合。

    《菊與刀》這本書“將西方文化定義為罪感文化,以儒家為中心的東方文化圈定義為恥感文化”。

    二、何為“恥”

    《說文解字》,恥,辱也。小篆,恥,從心,耳聲,本義作“辱”解,見,乃羞愧之稱,羞愧乃心有所慚而生,故從心。又以耳為司聽聞之器官,人每因聞過而耳赤面熱,故“恥”從耳聲。

    《六書總要》從心耳會意。取聞過自愧之義。凡人心慚,則耳熱面赤,是其驗也。俗訛作恥。

    凡人心生慚愧,不覺會面紅耳赤,這是人性本善使然。

    《孟子》人不可以無恥。

    三、“恥”文化的表現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源自“孔子過於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的典故。是說孔子路過“盜泉”,口很渴,但因為泉水的名字為“盜泉”,遂忍耐乾渴,不飲其水。

    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典出《禮記》: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履,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2、不為五斗米折腰

    性格耿直的陶淵明與五濁黑暗的官場有著尖銳的矛盾,他任彭澤縣令時,有一次,縣裡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說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脫離了官場。

    3、褲子當了也要搞出原子彈

    古有勾踐忍辱雪恥,新中國也有雪恥經歷。50年代末期,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單方面撕毀雙方簽訂的合同,毀約停援,撤走在華的全部專家,帶走所有的圖紙。赫魯曉夫口出狂言:中國再過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並惡言相加“華人五個人穿一條褲子,還搞什麼原子彈?”這極大地刺痛了華人的民族自尊心,陳毅副總理當即表示:“我們就是把褲子當了也要搞出原子彈,就是幹上一百年也要把原子彈搞出來。”

    四、“恥”文化的價值所在

    知恥,是人的一種自律,是對自我行為的一種約束。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說到底,“恥”文化最終是自律和他律的統一體。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儒家文化非常重視家庭的社會作用。而說到家庭,就不得不說到一個字,那就是“孝”。孝順父母,祭祀祖先。做人,無論你是飛黃騰達還是籍籍無名,都不能讓父母和祖先受辱蒙羞。魯迅先生就有一篇文章《論“他媽的”》,並稱之為“國罵”,竟有人將之作為口頭禪,魯迅先生對這種人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總之,不管社會如何發展變化,不管科技水平如何先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懂得知恥,有道德底線。知恥,一方面,是做人的基礎,可以光宗耀祖,維護一個家庭的榮譽。另一方面,畢竟,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知恥也有利於整個國家整個社會,對於加強“八榮八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公民道德建設、文化建設,都有深遠價值,從而形成風清氣正、朗朗乾坤、河清海晏的社會氛圍。

  • 8 # 火車頭筆談

    恥,辱也。凡人須知恥。為什麼?因為: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不知羞恥,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人。恥感的缺陷和迷失,做人則無以知己,做事則無以治事。有羞恥之心,人才會有良心和責任。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有道是“無恥,則無所不為”,“人之有所不為,皆賴有恥之心。”人應有榮恥觀,懂得什麼是可恥,什麼事榮光。

    “人須知恥,方能過而能改”(朱熹《朱子語類•卷九》)。知恥是自律的基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如果沒有恥感,人是無從悔過的。

    恥文化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

    國之四維。“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何為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春秋《管子·牧民》)。有禮人就不會逾越規矩,有義人就不會妄自尊大,有廉人就不會貪得無厭,有恥人就不會屈從壞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春秋《管子·牧民》)。提高道德水準的基礎在於人們對物質欲求的滿足,所指雖然是百姓,但榮辱之心,為官理政者更不可或缺;“仁則榮,不仁則辱”(戰國《孟子•公孫丑章句•上》)。仁者對大眾有愛心,對社會有關心。是否行仁是人一生榮辱的關鍵;“廉恥者,士人之美節;風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明顧炎武《日知錄·廉恥》)。為官為士者講廉恥,乾乾淨淨做人,老老實實做事,就會帶動並促進整個社會風氣端正純化。

    行己有恥。“子曰:行己有恥”(戰國《論語•子路)》。人應該特別重視明恥。要有自尊、自愛之心,言行要顧惜名節,不要做出令自己感到羞恥的事情。一個人如果喪失了恥辱心,不怕社會輿論的鞭撻與道德譴責,就到了藥石難救的地步了;“為禮而不終,恥也。中不勝貌,恥也。華而不實,恥也。”(春秋左丘明《國語·晉語四》)。每個人都應該以為禮不終、中不勝貌、華而不實為恥;“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明顧炎武《日知錄·廉恥》)。做人有大節、小節之分,知道什麼是廉潔和恥辱是做人的大節,自我修養要從守廉知恥做起;“人有所不為,皆賴有恥之心,若無恥心,則無事不可為矣”(清康有為《孟子微·卷六》)。為人為官都應遠離無恥。為官無恥則殃民,為人無恥則害己;“恥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石成金《傳家寶·二集·卷二》)。知恥是做人的基礎,常懷知恥之心,才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否則就是“無恥”之人;“知恥近乎勇”(西漢戴聖《禮記•中庸)》。人最大的勇氣無外乎戰勝自己,知恥的自覺會給人帶來戰勝自己弱點和抗拒外界誘惑的勇氣。

    言行一致。“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戰國《論語•憲問)》。“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言行一致是君子之德,言過其行、言過其實、華而不實、誇誇其談都是不可取的,應該引以為戒,引以為恥;“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也恥之” (戰國《論語•公冶長)》。人應該正直、坦率、誠實,不要口是心非、表裡不一、巧言令色;“君子有五恥: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而民不足,君子恥之;眾寡均而倍焉,君子恥之”(西漢戴聖《禮記•雜記下)》。為官不知五恥者,不僅無所作為,無益於民,還會因侵佔百姓利益而走向腐敗,禍及自身。

    總之,“羞恥之心,義之端也”,人不能沒有羞恥之心。羞惡之心可使人恥為所不應為,也可以使人恥不為所應為。為所應為便是做人的本分、做事的盡責任。恥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人們應該努力傳承和發揚光大。

  • 9 # 書中花開

    廉與恥密切相關,顧炎武就說廉恥是“立人之大節”。為什麼這麼說?在我們瞭解了何為廉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八維的最後一項:恥。

    對於“恥”,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從外在方面來說,恥是指恥辱、可恥的事情,《說文解字》就說“恥,辱也”。在這層含義上,恥既是對不道德、不恰當的行為的貶斥和否定,也是對來自外界的侮辱表示不可容忍的內心感受。

    《論語·公冶長》中說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巧言”指花言巧語,“令色”指偽善的容貌,“足恭”指過度的恭順,“匿怨而友其人”指內心藏著怨恨而表面上卻同他人要好,這樣的態度和行為,是左丘明和孔子都“恥之”的。這是一種貶斥和否定。

    而從內在方面來說,恥,更是指羞愧之心。小篆的恥寫作:

    。可以看到,恥的左邊是耳、右邊是心。耳聞過而心愧,恥就是指因言行過失而引起的羞愧之心。人若有恥,就能有所不為,知道什麼不該做而不去做,就會因為要保持人格的尊嚴,而不屑於去做不道德的、不義的事,並且從感情上加以排斥。可以說,恥是一種去惡揚善的道德情感。

    孟子將“羞惡之心”,作為“義之端也”,這個羞惡之心,就是羞恥之心,它是義的萌芽,有了羞惡之心,對不義之事、不義之舉就會感到羞愧而不去做。

    正因為如此,歷代的思想家都強調人須有恥、人須知恥。孟子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意思是說,沒有羞恥之心就太無恥了。朱熹說,“人須知恥,方能過而改”,人有了知恥心,就能不文過飾非,而是有錯必改。清代申居鄖在《西巖贅語》中則明確表示,人的各種道德行為都出自於人的羞恥之心:“恥者,百行所從出也”。

    對於國家來說,有恥也十分重要。孔子就非常重視“有恥且格”的社會心理狀態,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禮,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他認為,如果用道德來管理,用禮制來整治,民眾不但有羞恥之心,還會人心歸服,並且激發起遷善改過的意志。與此同理的還有明代呂坤說的:“五刑不如一恥,百戰不如一禮,萬勸不如一悔。”(《呻吟語》)顧炎武也指出,在禮義廉恥四維中,恥尤為重要,是禮、義、廉的基礎和前提。

    人不可以無恥。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唯有有恥、知恥、明恥,方能不苟取、不亂為,方能嚴於律己,心存敬畏而慎獨慎微

  • 10 # 烏蒙路石

    知恥是自我修正的前提。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從小到老每個人都會做錯事,古人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只要知恥的人才會知錯,也只要知恥的人才能改錯,不管是自己領悟到了自己的錯,還是別人幫自己指出了錯,在面對錯誤時發自內心的知道羞愧、羞恥,才會迫使自己用心改過,如果一個人不知道羞恥,那他也不太會去尋找自己的錯誤,那怕是別人幫他指出錯誤或是自己已經發現錯誤,他也不會有對不起他人的想法,總會想各種理由為自己辯解,更談不上知錯能改了。而知錯能改恰恰是自我進步,自我完善的優秀的品質,所以知恥會讓自己正確面對自己的錯誤並快速修正自己,最終贏得更多人的認可和尊重。

  • 11 # 打工時光錄

    我們常說禮儀廉恥,人須知恥,方能過而改,知恥的人才能夠很好的約束自己的行為,能夠明辨是非曲直,還有一句話叫知恥近乎勇,恥也可看作是自己的不足,人只有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夠改過,才能夠彌補,進而變的更好更完美,人要知恥,然後不斷的修煉自己,才能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平常喜歡玩遊戲,適合買vivo X30手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