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6
回覆列表
  • 1 # 奇正國學

    對於古代的封建統治階級來說,“孝”文化與“信”文化是其鞏固政權的良好工具。因為推廣“孝”文化,教化風氣,有利於促進家庭和諧,使得人人守孝忠君,進而維護社會的穩定。譬如漢武帝劉徹提倡“以孝治國”,其目的主要還是為施行自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方略服務的。

    而推廣“信”文化,肅清秩序,則有利於加強道德建設,使得人人守信講禮,進而推動社會的發展。譬如著名的歷史典故“商鞅立木”,為了表現自己推行新法的決心與權威,商鞅巧妙地用一件守信的小事順利地取信於民,為自己的變法道路奠定了強有力的群眾基礎。可見,“孝”文化與“信”文化能成為儒家思想的主要構成部分自有其必然的理由。

    【解讀】

    孝之至,莫大於尊親

    當今社會不少人感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種感慨越來越得到人們的共鳴,它背後反映的其實是我們整個社會群體對於當下社會現實的無奈。如今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失獨父母等群體雖然頗受關注,但其物質生活及精神層面依然存在問題。

    不過,無論是在法制建設還是在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國家都對“孝”進行了倡導與鼓勵,例如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將“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條文,要求兒女多陪伴、孝順老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家庭美德”建設方面,號召建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諧家庭等。這些都體現了我們在推崇孝道上的不懈努力。

    《孟子·萬章上》中說:“孝之至,莫大於尊親。”意思是兒女孝順至極,莫過於對自己的父母親人尊敬奉養。這句話跟“子游問孝”的典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據《論語·為政篇》記載,孔子的學生子游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答道:“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的回答很有些義憤填膺的味道,他說如今所說的孝,指的是能夠對父母做到奉養,但是我們對狗與馬這樣的動物同樣也能做到奉養,所以,如果我們對待父母沒有做到奉養的同時還報以尊敬,那奉養他們與奉養動物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因此,對於父母,我們要孝,更要敬。

    孝敬父母不在嘴上,空喊口號的行為是不可取的。有些人喜歡在社交網路上轉發一些祝福,比如,轉發就能使父母長命百歲之類的文章,或是在父母生日的時候在社交網路上寫生日祝福等。這些雖是源自於兒女的拳拳孝心,但是多數父母並不熟悉社交軟體,因此這樣的祝福父母基本是看不到的。行勝於言,與其花費時間在社交網路上編輯祝福還不如給父母打一個電話,或是買一份小禮物,直接對父母表達自己的關心,讓父母第一時間感受到自己的點滴祝福與愛意。

    在這方面,漢代的韓伯愈堪稱孝子典範。

    有一次,韓伯愈的母親因為韓伯愈犯了錯,便揮著拄棍要對他施行家法,韓伯愈毫無二話地當即跪在地上任由母親笞打自己的背部,只是打著打著,韓伯愈便哭了起來。母親納悶地問:“以前每次打你,你都絕不會哭,這次怎麼才打幾下你就哭哭啼啼的?”韓伯愈傷心地說:“因為我能感覺到以前母親您打在我背上的拄棍很有力,但現在您打在我背上,我都感覺不到疼痛了,想來是因為母親您年老力衰的緣故,所以我覺得十分難過。”韓伯愈對母親的“孝”在這體察入微的細心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孝敬父母不在比上。盡孝不能盲目攀比,做面子工程以沽名釣譽的行為同樣不可取。真正的孝敬要做到持之以恆地在日常生活中關愛父母。正如韓非子所說:“家貧則富之,父苦則樂之。”意思是若是家裡窮的話就努力賺錢讓家境富裕起來,免除父母的生活之憂;若是父母不開心的話就想辦法令他們開懷,不讓父母整日愁眉緊鎖。這樣滿足父母切實需求的孩子才能算是賢能的孝子,即真正地“解其憂”才算“孝”。

    當然,孝敬並非要“愚孝”,更不應生搬硬套地重演“二十四孝”。孝敬父母,也並不是要求孩子唯唯諾諾、毫無主見,而是要尊重父母的意見,同時與父母積極溝通,跟父母表達探討自己的看法。至於該如何對待中國傳統的“孝”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無疑是最可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名家為什麼會從歷史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