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讀點古文

    名家,是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之一, 以思維的形式、規律和名實關係為研究物件的哲學派別,所以稱"名家",也稱“辯者”、“察士”。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將其與“儒家”、“道家”等並列為“六家”。名家以擅長論辯著稱,他們在論辯中比較注重分析名詞與概念的同異,重視名與實的關係,開創了中國的邏輯思想探究。名家作為一個學派,並非有著共同的政治思想或經濟主張,而僅僅在於他們都以“名”作為研究物件,並以此與其他學派相區別。在名家內部,由於觀點不同又形成若干派別,其中主要有“合同異”派和“離堅白”派。

    合同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惠施。

    這一派注意到事物的普遍聯絡和不斷髮展,認為事物的差別只是相對於一定的時間、地點和條件而言,主張一切現實差異都只有相對的意義,提出人們在認識中應該否定差異的界限,直至承認一切對立都為無條件的同一,“畢異”的本是“畢同”的。他們用來論證自己觀點的主要命題有10個,《莊子·天下》篇中記載了這些命題。其中第一個命題說,萬物都由一種叫做“小一”的東西構成,因而彼此在本質上並無差異;由萬物組成的宇宙,又是一個唯一的“大一”,此外別無他物。第五個命題說,一般常識認為,事物之間有“大同”與“小同”的差別,但從本質上說,可以認為萬物是“畢異”的,也可以認為萬物是“畢同”的。第十個命題說,歸根結柢,“畢異”的本是“畢同”的,因而應該不分物我,“泛愛萬物”,天地雖然上下懸隔,其實猶如一人之身,也不必要分彼此。

    離堅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公孫龍。

    這一派注意到事物和名稱的差異、獨立和穩定,強調不同名實的不同質的規定性和發展的中斷性。他們認為,萬物都是各自獨立、互不相同的,甚至一物之中的各種屬性也是互不相關的,因而否定了事物和概念之間的相互聯絡。這一派的著名論題為“白馬非馬”和“堅白石二”。他們認為“馬”是“命形”的,“白”是“命色”的,“命色者非命形也”,所以說“白馬非馬”。他們又說,眼看不見石之堅,而只能看見石之白,因此“無堅”;手摸不著石之白,而只能觸及石之堅,因而“無白”,由此斷言“堅”和“白”是互相分離、各自獨立存在的。

    走向衰落

    先秦名學到了秦始皇滅亡六國就難以發展,其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幾項:

    第一項:政治環境惡劣。秦朝使中國統一以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秦始皇禁止私學,只能以吏為師;到了漢代,又有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中央政府的強勢領導下,名辯之學難以發展,名家也隨之衰落。

    第二項:與主流價值觀衝突。名辯之學與秦漢以來的中國主流文化精神不一致。中國古代文化重人文,輕自然,名辯之學窮極事理,卻招致諸多批評;而儒家成為顯學之後,士大夫皆關注於社會倫理,強調經世致用,名辯之學被視為以爭勝為目的的無用之學。此外,名辯之學所採取的分析方法,接近純粹的語言分析,然而主流的儒、道之學皆對此方法有所批評,甚至根本否定。在主流文人的排擠之下,名家之學無立足之地。

    第三項:自身缺憾。就名家內在的發展而言,名辯之學本身相當艱澀難懂,也影響了其發展。首先是一字多義的情況嚴重,致使後學眾說紛紜,難以詁訓;其次,由於名家時常以違反常識的語言敘述命題,常人難以接受而失去研究興趣。在後學難以為繼的情況之下,難免走向絕路。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2 # 呂永亮

    名家為什麼會從歷史上消失?

    檢視一下能被中國歷史記錄的人物就知,不要說是一般的名家,就連大多數的皇帝也被歷史所遺忘。

    古人為了留名,著書立德立言是個起點,沒有真才實學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歷史上留下記錄的人往往是帝王將相文人士大夫及思想家。

    但是,還是一種特殊人群也會被歷史所記錄,那就是書畫家。

    而能被歷史留名的書畫家,基本上都屬於創造性人物,開宗立派者才能被藝術史所記載。

    所以,普通的名家自然會被歷史所遺忘……

  • 3 # 曉嶼詞話

    一、引言

    無論是社會科學類,還是自然科學類領域,理論學說的更新、權威名家的更替都是自然規律。本質上來說,不是名家消失了,而是時代變化了。名家的影響力在這種變化中不斷減弱了。

    二、原因分析

    1、名家或名作的出現是契合了一個時代的需要,表達了一個時代的心聲,解決了一個時代的問題。但是,時代在不停變化,每個人的眼界和思維都受其所處時代的侷限,勢必不可能有一眼萬年的超能力。當時代過去、事過境遷,名家所代表的理論和作品也會失去其生命力。

    例如,“禮治”、“德治”和“法治”,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就發揮著非常不同的作用。“德治”曾經是一面冠冕堂皇的大旗,儒家思想為主的時代,所有君王都希望“德主刑輔”,成為“仁德之君”。但是,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產業發展對效率的要求,法治逐步取代中國古代的德治,走上了歷史舞臺。現在,法治幾乎滲透到了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管理學學者更是主張利用普適性規則而非道德來提高管理效能。

    2、下一代人站在上一代名家的巨人肩膀上,看得更高,預測得更遠。他們不斷學習,傳承前人總結分享的智慧,也發現世界變化帶來的差別,學會不斷適應新局面、解決新問題,不斷推陳出新。所以,自然科學理論的發展脈絡總是延續的,是在前人理論的證實或證偽基礎上一點點、小心翼翼地發展起來的。

    3、在時代變遷中,也總有一些不會變的東西,比方說人性。極少數經久不衰、千古流傳下來的名家名作成為經典也是由於深刻的契合這些不變的東西,寫出了每個時代人們的心聲。例如,中國的人文經典著作《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影響力一直還沒有消失。

  • 4 # 梅落肩香

    名家是先秦哲學中很有特色的一派,代表作《公孫龍子》,創始人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律師鄧析,他論辯並提出自己的見解。

    名家哲學分為兩派:惠子提出“合同異”即事物沒有差異。公孫龍提出“離堅白”即事物全是差異和“白馬非馬”的哲學命題。

    公孫龍的論點“離間白”一塊堅硬的白石,用眼看不會看出它是否堅硬,只能看到它是白色的,用手摸不能感覺其白色,只能感覺到其堅硬,所以世界上只有白石和堅石,沒有堅白石。這是名家著名的詭辯論點。

    名家在戰國末年就消失了,名家的理論只是單一的邏輯詭辯,圍繞“名”和“實”的關係問題,展開論辯並提出自己的見解,雖然政治主張去尊偃兵,但並沒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理論體系。名家探究的哲理話題,於時代發展需求而言存在的意義不大,於民眾而言缺乏實用性,因此名家的消失是必然的。

    同樣是研討哲學的道家,政治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

    哲學思想: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總在不停的運動,事物都存在對立面,並相互依存,不斷變化。

    為國君提供無為而治的方略,引導民眾修身養性,認知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道理,達到和諧社會的處世境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大自然經久不衰,人類便生生不息。道家所形成的一些理論智慧,至今仍有存在的意義。

  • 5 # 奇正國學

    名家的詭辯代表了中國古代最高的哲學思辨水平。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在西方看來代表著哲學正途的學派,在中國歷史上卻遭到了其他學派的聯合絞殺。莊子說,辯者所強調的僅僅是口舌之爭,但卻無法讓人心悅誠服。

    白馬就是馬,而公孫龍偏偏說不是馬,真是怪哉!怪哉!儒家對這些“辯者”的批評更加嚴厲。 儒家強調“正名”,而名家玩弄概念,把等級名分都搞得亂了套,結果只能讓社會失去了秩序,陷入混亂。

    荀子對名家的點評更是一語中的:蔽於辭而不知實。過於玩弄概念,以至於從不睜眼看看擺在自己面前的世界。

    據說有一次公孫龍過城關,關吏說:“要過關,人是可以,但馬不行,需要交通行費。

    ”公孫龍便向關吏展開了一場“白馬非馬”的詭辯,結果說得關吏啞口無言。但說是說,做是做,關吏最終還是沒有給他放行,直到公孫龍乖乖地交了通行費才得以通關。中華民族是一個過於注重道德修養的民族,你可以在“反身乃誠”為道德而道德的修煉中獲得“樂莫大焉”的愉悅,但絕對不能允許你在為思辨而思辨的概念遊戲中獲得快樂。

    道德品質和個人修養是中國古代個人和社會相結合的平臺,對個人來說能夠修身,把握人生的方向,對社會來說則是使社會和諧有序。“修身”和“齊家、治國、平天下”本來就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

    而思辨呢?不能讓人安身立命,只能讓人走火入魔;只能把社會搞得亂了章法,壞了秩序。

    對個人無益,對社會無功,註定了名家被淘汰的命運。 因為他們的快樂實在太奢侈,他們的思辨確實太無用。

    就這樣,中國古代的思辨思維,卻在個人的道德修養和社會的事功追求中被淘汰了。而這,可能是中國沒有產生科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部電影的結局最讓你意難平?